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人用什么擦PG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4 20:21: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4 20:01 发表


哈哈,头回听说。

这是----真----的?

你现在要到真正的农村去走走,哪家有小孩,哪家就有狗狗,而且大人在给小孩把的时候,不用象66所说还要叫,狗子鼻子灵着,闻着味就来啦,这边拉就边收拾着,等拉完啦,屁屁干净不说,呵呵,地上也不用扫啦。一举两得咧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jerryhao + 5 + 5 保密,别让爱狗的人听到
云起 + 5 哈哈哈
skyye + 5 + 5 长见识了:)
一袋子宁静 + 5 现在还有这事?:)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4 20:2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乐乐的妈 于 2007-1-4 20:21 发表

你现在要到真正的农村去走走,哪家有小孩,哪家就有狗狗,而且大人在给小孩把的时候,不用象66所说还要叫,狗子鼻子灵着,闻着味就来啦,这边拉就边收拾着,等拉完啦,屁屁干净不说,呵呵,地上也不用扫啦。一 ...


  估计宁静真见到这情景,狗会受不了。

  小孩拉,大人吐,狗会累死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jerryhao + 5 + 5 我也笑死
skyye + 5 笑痛肚子
一袋子宁静 + 5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4 22:10:55 | 只看该作者
偶认为这个题目很有问题,古人古到什么时候应该有个界限,否则,类人猿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5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jerryhao + 5 + 5 越早越好,有记载原文为佳
云起 + 5 偶家SKY见解就是高~
一袋子宁静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4 22:46:32 | 只看该作者
百度一下~~~~

结果如下:


古代中国拭秽风俗流变趣考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古代中国人出恭后用何物拭秽?香港电视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本文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代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①。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代皇宫中有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 。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③。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 “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史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④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如南唐李煜事:“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⑤。《资治通鉴》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⑥

唐代僧人的日常守则也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⑦。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三国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如: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⑧”。又如南朝名士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⑨

唐代佛学著作《法苑珠林》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⑩”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⑾”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人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刘志琴:求索真相,贴近社会下层看历史[A].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建林:日本古代厕所的发现与研究。

注释:
①《红楼梦》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②《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③《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
④《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
⑤《南唐书》浮屠传,宋马令著
⑥《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
⑦《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唐道宣著述
⑧《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⑨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
⑩《法苑珠林》,唐道世著。
⑾ 《毗尼母经》卷第六

作者:王志轩,男,1996年河南大学政治系毕业,法学士。殷墟网站主编。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5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jerryhao + 5 + 5 只个比较有证据,希望大家都去找一下证据
云起 + 5 科学精神
skyye + 5 + 5 最佳答案出来了
一袋子宁静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5 00:25: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enei 于 2007-1-4 17:12 发表
不用纸,用水洗,相对于水,纸在当时是个奢侈品!~

而且水洗比较容易普及,原来考虑树叶的,太原始了点,而且冬天怎么办?


北方冬天水洗当心PP粘在地上了, 南方冬天可以考虑用毛竹叶...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深蓝浅蓝 + 1 + 1 ……
一袋子宁静 + 5 + 5 室外冻PP不可能去,不成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5 00:31:02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有书上讲莫地是用破瓦片的, 一大堆放在毛房旁是循环使用的, 如果还在可以发现汉瓦, 古董!

南方有用竹片的, 俺小时候上山玩没粗纸时是用毛竹叶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云起 + 5 笑S了~给我们汇报下异域有何特殊风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5 00:33: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年快乐 于 2007-1-5 00:25 发表


北方冬天水洗当心PP粘在地上了, 南方冬天可以考虑用毛竹叶...



北方人难道连热水都不知道用吗?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深蓝浅蓝 + 1 + 1 强烈抗议,此话有地域歧视之嫌
一袋子宁静 + 5 + 5 知道滴,偶证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5 00:37:51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  2007-1-4 23:37  威望  +5  可能性很小,挑水很辛苦的

我们这么优秀勤劳的民族,挑水算个啥?

水是最自然,最廉价的,洗个pp刚刚好

实在是懒的洗,可以直接坐在水里,完事后轻轻地扭个跨,基本就可以起来拉kk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深蓝浅蓝 + 1 + 1 神啊,快来看看吧
一袋子宁静 + 5 + 5 哦天那,当心腰肩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5 00:4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enei 于 2007-1-4 17:12 发表
不用纸,用水洗,相对于水,纸在当时是个奢侈品!~

而且水洗比较容易普及,原来考虑树叶的,太原始了点,而且冬天怎么办?


水洗,既干净,又环保,尤其保护女性的生理健康!~
应该得奖,世人环保的意识就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擦pp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5 00:45: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kyye 于 2007-1-4 22:10 发表
偶认为这个题目很有问题,古人古到什么时候应该有个界限,否则,类人猿


MM的疑问很有很有问题, 类人猿是猿不是人   

老鼠说什么越早越好,有记载原文为佳,  最早的人是类猿 人, 通常是不擦PG的, 见过擦PG的猩猩吗? 实在不舒服就拿手手擦的

手手擦是正解, 付钱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深蓝浅蓝 + 1 + 1 山顶洞人?
一袋子宁静 + 5 + 5 这个同学历史(远古史)学得好
云起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42 , Processed in 0.09066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