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豆豆0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田] 七田真教育研究所------看看我们的教育离日本人差多远!---2月8日更新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29:57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父亲的教育角色

三、网络时代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变化,父亲要适应这些变化,实现角色转换与新的定位;"新父亲"形象的重塑,受制于社会、家庭、的需求。

  21世纪的时代性标识是网络及网络经济。网络技术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家庭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父亲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是对父亲旧有角色的挑战,网络时代呼唤着父亲角色的转换与新的定位。

  网络时代带来了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亲子关系平等化。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父亲一般有三种选择:①保守的选择,即坚持原有角色定位,排斥角色更新,对新的信息技术恐惧与不安,避而远之;②激进的选择,即放弃原有的角色,盲目进行角色转换,对任何新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③辩证的选择,即既不放弃自己原有角色,也不固守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而是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父亲角色定位。

  显然,第三种选择是明智的选择,它给父亲角色以新的生命。"新父亲"的形象将受制于社会、家庭、孩子的多种需要,集养护者、规范者、保护者和精神导师于一身,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大树和孩子的伙伴,是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社会学习的辅导员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31:17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父亲的教育角色

四、在"学习化"背景下,父亲应致力于"自我发现","文化父亲"将是"新父亲"教育策略的基石。

  学习型家庭是21世纪家庭的基本形态,终身学习是通往新世纪的一把金钥匙。作为孩子的父亲,并非就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父亲角色的实现,是在自己带头学习新知识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读书是学习,育儿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父亲角色的成功,基于成功的心态,更基于对自我潜能的发现。家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家庭全体成员个性的健康发展。父亲的才干不仅表现于学识、智慧、技能和力量,而且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

  所谓文化父爱,即父亲对孩子的爱应以"文化自觉"奠基,对孩子不仅具有爱的热烈情感、爱的具体行为,更要具备爱的艺术;既要重视孩子的智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教育概念首先应是道德概念",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是一段成功的道德养成的历程。塑造孩子的人文素质就是提升家庭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实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32:35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父亲的教育角色

五、重视"家庭参与"是衡量"新父亲"形象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合理分配时间是亲情链接的关键。

  一份"学习型家庭生活质量表"显示,家人对家庭的归属感、幸福感,源于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对话、情感承诺和时间分享。

        父(母)亲以家庭为优先,并愿为家庭付出,是家庭持续发展的前提。家人间亲密的闲聊或讨论,彼此相爱,相互尊重,并愿与家人共同分享彼此的时间,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动力与源泉。其中,家人对家庭的"参与度",则是维系家庭的最重要的黏合剂,尤其是父亲对于家庭的"参与度"举足轻重,起着稳定和提升的重要作用。与传统的父亲角色相比,"新父亲" 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而且是各种家庭活动的重要支撑。当然,参与度并不一定与投入的时间等同,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与家人彼此亲近、相互接纳,是否合理地分配时间参与家人的共同活动,是亲情链接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33:57 | 只看该作者
新世纪父亲的教育角色

六、成功的父爱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研究各种不同类型家庭中的父亲角色行为,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正如"教必有方,教无定法",不同类型家庭中的父亲角色行为也可谓"行必有方,为无定法"。

        比较研究古今中外成功父亲的范例,有的出自健全家庭,有的出自困难家庭,有的出自单亲家庭,有的出自隔辈家庭……形态各异,方法多样,各有各的成功之处,但来自相同类型家庭的父亲角色行为,仍可以抽象出一定的规律,探究出一些科学的途径,例如,"做父亲,要抢占制高点","做父亲,要讲究成本"等等。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家庭的变迁,因夫妻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和因职业变动等原因造成的特殊家庭,数量均有增多趋势,这些新情况都向"不同类型家庭的父亲角色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这个新要求理应得到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谢谢你了!
随缘~ + 1 + 1 让爸爸来看。。。。。
sailingwang + 2 + 2
fengNwei + 15 + 15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07-1-29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孩子他爸,落得清闲啊。常常出差,回来就看热闹,哎,让他来受受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豆豆007 + 5 + 5 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7-1-29 14: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豆豆007 的帖子

怎么看不到,是不是要跟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07-1-29 17:24:51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习中;谢谢分享。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7-1-31 05:51:57 | 只看该作者
已拜读,受益非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11:45:40 | 只看该作者

摘录自七田真博士,王蕴洁翻译的“如何激发幼儿智力与才能”一书(转)

“烙印法则”令人发现了电视的意外危害

澳洲的比较行动学家罗伦斯指出,幼儿在刚出世时,从外界所获得的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罗伦斯认为,在动物的学习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学习),尤其是刚出世时的学习中,会产生“烙印现象”。

例如:鸭子、鹅、野鸭等的雏鸟(孵化时,全身披着羽毛,无法立刻行走的幼鸟),在孵化后,会追随第一眼所看到的,会动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模式。对雏鸟(雏鹅)追随母鸭(母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安全,这种行为非常合理。

以前,一直认为雏鸭(雏鹅)在出生后,立刻追随母鸭(母鹅)的行动是一种本能。这其实是必须加以修正的。

其实雏鸭(雏鹅)会追随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任何会动的东西,只就是所谓的“烙印法则”。

其实雏鸭(雏鹅)第一眼看到的,会动的东西是人时,就会一直跟着人走;如果是动物的玩具,就会一直跟着玩具走,甚至不看母鸭(母鹅)一眼。

罗伦斯所提出的“烙印法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这种烙印现象也发生在人类的幼儿身上。

幼儿诞生的环境中,通常都有电视。在出生后一个半月左右,当幼儿可以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时,如果让他整天看(听)电视,他的脑袋中就会对电视留下深刻的烙印。

于是,幼儿就对母亲的声音不会产生任何回应。即使妈妈将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事物告诉幼儿,唱歌给他听,也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当孩子到二、三岁时,就会表现出以下的生活态度:-

(1)        不会用语言表达。
(2)        视线不与母亲接触。
(3)        动作激烈。无法静下来,整天动个不停。
(4)        哼唱自己喜欢的广告歌曲。
(5)        自立很缓慢,许多事无法自理。
(6)        不懂得什么是危险的事。
(7)        喜欢机械类,如擅长操作机械。
(8)        在知性方面表现优秀。

从幼儿出生到二岁左右,电视对宝宝的头脑都可以产生这种烙印的作用。如果让二岁的孩子一天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孩子必定会出现这种倾向。

电视之所因对宝宝无益,除了因为电视的对话是单方面进行,孩子只能一位接收,没有任何说话的机会,从而导致语言发展迟缓。除此之外,还会产生更重要的危险 -  烙印的危险。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对母亲的声音毫无反应。在治疗时,必须利用“录音机”让孩子重复听到“妈妈”的声音。久而久之,才逐渐开始回应母亲的声音,是母子间发展交谈。

由此可知,烙印现象具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精品文章!
随缘~ + 1 + 1 学习一下。
sailingwang + 2 + 2
可人妈妈 + 2 + 2 精品文章!
fengNwei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07-1-31 22:11:17 | 只看该作者
再多点就更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豆豆007 + 5 + 5 翻译是需要时间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16 , Processed in 0.083772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