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可爱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和孩子说话能收到好效果呢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06-12-23 12:18:21 | 只看该作者
12.2学习成绩与表达能力的差别

  这些差异在幼儿时期还不那么明显。一进入学校,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学习成绩的差别。

  积极性的差别可以算软差别,学习成绩的差别就是硬差别了。

  这个差别不仅老师可以看到,家长可以看到,孩子自己也可以看到。

  不要小看学习成绩的差别,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非常重大。

  所有的家长都要重视这一点。

  家长一天到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回家,你首先想问的就是孩子的考试是多少分。你可能不知道,学习成绩是孩子在学校里全部自尊心的衡量尺度之一,几乎是最重要的尺度。

  孩子每天都在课堂上比赛。

  除此以外,孩子在社会活动、表达能力方面的差别也表现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06-12-23 12:19:16 | 只看该作者
第36节:面对家长老师的评价


  孩子走进学校,脱离了父母的呵护,他敢不敢当众回答问题,有事敢不敢找老师,下课能不能和同学玩到一起,各种应对都出现了。

  12.3面对家长与老师的评价

  学习成绩的差别还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是老师与家长评判的差别。

  孩子成绩好的就可能受到表扬,成绩不理想的就可能受到批评。

  孩子今天成绩好,家长高兴,明天有点落后,家长要数落。

  家长还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你看,你就没有谁家的孩子学习好,你的考分就没有谁家的孩子高。

  家长和老师的评判都出现了。

  而这样的评判在孩子学龄前不可能出现。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事实对孩子实施教育。

  虽然总的原则是一样的,还要用微笑、欣赏、夸奖、鼓励、暗示、描述来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同时用逻辑中断法中断孩子的错误观念。但是因为孩子在学校的处境、学习水平的差异,肯定在实施家教时带来具体的针对性。

  希望家长找到正确的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06-12-23 12:19:35 | 只看该作者
12.4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

  一定要理解,孩子每天都在比赛场上,每天都要出成绩,每天都在接受评判,不是考试就是作业,包括课堂上的提问,老师的评比。要充分理解孩子在比赛场上的这种心理。

  运动员在赛场上对成绩多敏感哪!

  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赛场上。

  幼儿时期没有这个压力,婴儿时期更没有这个压力,一迈进学校就有这个压力。

  这时候,一定不要错误地对待孩子,一定不要因为家长的某种错误言语而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一定要特别理解孩子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面对老师、同学和家长时的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06-12-23 12:20:08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用脱离孩子能力的高目标训斥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为孩子想一想。孩子今天考完试,在班里排了倒数第几名,请想一想,孩子在班里、在同学中、在老师面前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当他往家里走时,远远感觉着家长的那张面孔,预想到那个批评,他是一种什么心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06-12-23 12:20:28 | 只看该作者
正确的批评态度与方法

  如果孩子学习落后了,退步了,你也夸奖,当然是不应该的。不能对孩子说,你退步得真好。

  可是用什么样的批评、什么样的指导、什么样的态度才正确呢?要探索。

  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而过度的批评可能使孩子灰心丧气。错误的批评完全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一时成绩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可能因为家里有了变故,也可能因为上学的路上怕别的孩子欺负,也可能因为新来的老师比较严厉,孩子不大适应。总会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原因。

  不批评不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06-12-23 12:20:48 | 只看该作者
但不了解原因,就可能错误地批评,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适度地批评,过于严厉地批评,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一定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逻辑。对待孩子最正确的态度是,不管孩子现在的学习在班里是什么水平,都要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

  进步可以有多种比较,可以横向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落后于某些同学,或者超过某些同学。

  也可以竖向比较,孩子过去是一个成绩,今天超过了这个成绩,相对于他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对这个进步要充分肯定。

  希望家长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你小时候上学时,或者以你现在的年龄去参加一个成人学习,你是什么感觉?

  正确地理解孩子在学校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在评比成绩这个巨大事实,了解孩子每天的自尊心、荣誉感、学习中的全部表现都要得到明显的标志和衡量,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家长就能正确地对待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发表于 2006-12-23 12:21:10 | 只看该作者
 12.5父母双方的角色都要正确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希望两位家长的角色都正确。

  我们在前面讲过,有几种家教方式是错误的: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打骂式;还有就是溺爱式、达标式、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

  有位家长说,她先生是前四种,她本人是后几种。

  十二种错误的家教模式,一个家庭里父母各担一半,这个是陪读式、包办式、操心式、催促式,一天到晚管束着孩子;那边是唠叨式、训斥式、打骂式。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也可能因为某一个家长的角色不对,把另一个家长基本正确的家教效果破坏了。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虽然可以有差异,但是基本角色应该正确。父亲对子女通常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溺爱;溺爱可以不得当,严厉也可以不得当。一看孩子的成绩在班里没排到前几名,就训斥,就唠叨。找不到正确的角色。

  我认识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很爱孩子,但是,逢人就讲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多么不好,学习能力多么差劲,当着孩子的面就大谈他们的忧虑,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

  这种做法不对。

  那么,怎样对这个孩子实施欣赏、夸奖和鼓励?

  我问孩子,你平时喜欢上什么课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06-12-23 12:21:38 | 只看该作者
第37节:家长角色的特别重要


  家长们要明白我问话的意思。因为这个孩子各门功课都比较差,所以我问他喜欢哪门功课。

  孩子说喜欢体育。我说好!

  就怕孩子什么都不喜欢。

  我问他都喜欢哪些项目呀?他说,篮球、足球都喜欢。

  我问,你爸爸妈妈经常看你踢球吗?他说,没有。

  我说,我以后有时间愿意看看你踢球。

  我又问,爸爸妈妈说你每天早早就去了学校,晚晚的才回来,都在学校干什么呢?

  他说,我主要是控制不住自己,我爱玩呀。

  我就对孩子说,看来你学习跟不上,并不是你能力差,主要是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一点,下的功夫少一点。咱俩是不是商量商量,比如说你现在下一个决心,学会控制自己,把时间集中一点搞学习,争取有一点进步,可以不可以?

  他说,可以!回答得很果断。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离开我以后,家长是怎么教育的?如果家长也能够像我这样对待孩子,孩子慢慢是会有进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发表于 2006-12-23 12:21:56 | 只看该作者
 我首先欣赏了他喜欢足球和篮球,他哪怕游戏机玩得好我都要欣赏他一下,聪明才能玩得好嘛,也是一种能力嘛。爱好体育也是一种能力,也要欣赏。为什么老让孩子见人就低个头呢?

  家长很发愁,而且把忧虑摆在孩子面前,这张脸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他们当着朋友的面数落孩子,当着老师的面还在数落孩子,这就不好。

  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就要这样与他对话,而且是当着朋友的面讲,我的孩子体育特别棒。先说第一句话。

  家长角色的正确特别重要。

  任何孩子都能找到夸奖的地方,首先从他的爱好入手。

  首先问孩子喜欢什么,找到牵引孩子积极性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发表于 2006-12-23 12:22:14 | 只看该作者
12.6松弛法

  孩子分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学习刻苦努力同时成绩优良。

  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逼他在班里争第一名第二名,不要只在名次下功夫,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要尽可能实施松弛教育。

  家长们不要老问,这次考试是第几名啊?千万不要让孩子对自己是第几名一直压力特别大,每次给家长报告的就是考了第几名。

  要让孩子放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6 19:51 , Processed in 0.10334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