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打架让他自己想办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 12:4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打架让他自己想办法
作者:不详 来源:《妈咪宝贝》 时间:2005-12-30

  3岁前的宝宝口语表达能力还比较差,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往往以动作代替语言,从而发生误会。随着他们社交面的不断扩大,使他们逐渐产生了想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是语言发展又制约着他们的行动,在一连串的矛盾产生下,孩子往往会以“打”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这时家长要及时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是带领孩子解决困难,教会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和办法。

  增强宝宝的交往能力,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可利用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因势利导,遵守“不许打人”的行为准则,利用故事、儿歌等多种形式对宝宝进行教育,激发孩子产生向故事里的人物学习的愿望。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些是模仿成人的,如有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家庭中,孩子往往就会学着父母的处事方式与别人交往,从而养成了爱打人的坏习惯。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父母争吵时要尽量避开孩子,家庭成员之间不能有攻击性行为。

  另外,对于较大一点的宝宝来说,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需求性攻击性行为、迁怒性攻击性行为、报复性攻击性行为等等,其中需求性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于家长的溺爱造成的。父母平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当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满足孩子的愿望时,孩子往往有过激的表现并出现攻击性行为。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可作适当惩罚,如立即取消目前他最想得到的奖赏或者游戏,但是要注意控制程度,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时,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攻击性行为得以强化。

  还有的孩子在活动中经常被别人欺负。发生这种事情,父母千万不要责怪孩子,而应该与孩子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父母在孩子受到欺负时,总要挺身而出,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产生依赖心理,反而不会自己处理这类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38 , Processed in 0.11451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