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叶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捕捉儿童敏感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1:05:43 | 只看该作者

模仿
丁丁3岁了。刚来幼儿院时,他对院内的各种玩具很感兴趣,一会儿玩脚踏车,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滑滑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也爱玩教室里摆放的各种教具,一会儿倒豆子,一会儿弄圆柱体插座,一会儿玩水。
他好像整天很忙。
这两天,丁丁又开始喜欢模仿,模仿什么像什么,简直是出神入化。早晨一进校门,看见张敏行坐在秋千上,丁丁也坐到了秋千上;张敏行在秋千上旋转,丁丁也照着样子旋转;一会儿张敏行抱着篮球跑过来告诉老师:“是小天使班的球。”丁丁在旁边马上说:“是小天使班的球。”但他的双手是空的。
午饭时,张敏行端着盘子过来说:“老师,我还要。”丁丁也端着盘子跑过来,边跑边往嘴里送喂米饭:“老师,我还要。”他的餐盘里还有米饭和菜。我被这滑稽的场景弄得哭笑不得。
午休时,戴昊言在床上跳,丁丁也在床上跳;张松彦要小便,丁丁也要小便。就连有个小朋友感冒咳嗽,丁丁也要跟着咳嗽。总之,他只要发现其他孩子做什么,一定也要跟着做什么。
孙瑞雪:从理论上来说,模仿的敏感期应该在1岁半——2岁出现,但大部分孩子的这个敏感期是在2岁半出现的,丁丁的敏感期滞后了,但显然他在全力以赴地弥补。

主题课
女儿范嘉欣2岁9个月了。每天下班回家忙乎完晚饭,我都精疲力尽得直想上床睡觉,但女儿会在这时精神抖擞地跑过来:“妈妈,上主题课!”看着女儿天真的小脸,我迅速调整状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给她上课。
  从阅读开始,我认真进行每一个内容。孩子静坐的时间从最初的两三分钟增至五分钟,我常常暗自吃惊:2岁9个月的她有如此好的定力,正襟危坐,仿佛真正进入了境界。
  每天的主题课内容都不一样:开门,关门,怎样翻书,怎样咳嗽,怎样擦屁股,怎样轻拿轻放……我示范完毕,她一丝不苟地模仿进行,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我越来越认真,生怕哪一个不完美的动作影响她。杜威说过:“生活就是教育。”
  该走线了,她的小屋里没有录音机,但她用她的玩具代替录音机,煞有介事地按一下,然后让我跟随着她的动作和节奏走线,走线完毕还会再去按一下玩具,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严谨与秩序。
  如此这般我们每晚进行。我不知道她在学校是怎么上主题课的,是她特别喜欢主题课?还是我跟她一对一上感觉更好?或是她在学校的主题课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这样的主题课对她有帮助,如果她需要,我会打起精神,不厌其烦地进行下去。
  孙瑞雪:这就是母亲,无论怎样忙,怎样累,只要孩子需要……
  这就是孩子,他们从不偷懒,只要自身发展……
  在家里上主题课并不是必需的,但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进行。学校的主题课,每次都有新的主题,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让孩子学会文明的生活用语和雅致的举止。
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没上过主题课,满大街的马路广告牌都在召唤着精神文明。如果让孩子在幼儿园的几年时间里天天上生活主题课,我们还用担心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吗?

咬人的故事
晨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使。但在满2岁8个月的那段时间,她突然开始咬人了。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晨晨的妈妈恼怒地大喝一声:“怎么这么不象话!”就在妈妈扬手要打的那一刻,晨晨的表姐也惊叫了一声。她们俩先后被晨晨咬了一口!我赶紧挡住了妈妈的巴掌:“孩子可能到了咬人的敏感期。”说时迟那时快,我也被咬了一口!疼得我真想发火,但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把晨晨轻轻抱在一边。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做了充分的防备,晨晨不再能轻易地咬到谁了,她只好趁着和你亲近的时候咬你一口,有时咬不着手和脸,她就咬衣服,但她从来不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
  一个多星期过去后,澄澄不再咬人了。我手臂上被她咬的那片淤血还在,跟孙老师沟通后我知道了:咬人的敏感期在2岁半到3岁出现,孩子咬时并无恶意,把他抱在一边就可以了。
  孙瑞雪:我们观察了部分2岁的孩子后发现,他们在咀嚼一些食物(如馒头、面包、硬一些的水果)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像老人,牙齿无力。显然,两岁以前他们吃的食物几乎都是稀软的。在长牙的敏感期,应该给幼儿提供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他们常常会嚼了吐,吐了又嚼,但从不咽下,有时会被卡住,但幼儿会自我调整。
  口的敏感期在0——1岁出现,孩子尝试着用口(也包括牙齿)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展他的认知能力。有的孩子敏感期度过得很好,1岁之后不再有这一特征,但很多孩子却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这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东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咬橡胶不好,咬皮肤的感觉才好。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走楼梯
2岁7个月的樊真刚来我们班,大概是刚到一个新环境吧,她显得很胆小。
  吃完早餐,我见她站在楼梯边,一直不动地盯着楼梯看。我走到她身边,伸出手,她把手放在我的手心,我们一步步地走下楼去。下楼过程中我告诉她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手抓住旁边的扶杆,眼看着脚下的台阶,一级一级走。
  来到院子里,她松开我的手走向一个有台阶的地方,然后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走,动作很缓慢,从9:30到10:30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直在这样走。走累了就坐在楼梯上休息,然后接着走。我发现她此后的每天都重复这一活动。很快,她就能独立在大厅及院子里四处活动了。
  孙瑞雪: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岁左右出现。这时儿童开始喜欢在楼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断上下楼梯之间的空间距离,然后试着用脚来判断。因为成人总担心这样危险,并觉得孩子用手摸地不卫生,常常阻止、破坏了这一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一敏感期往往滞后到2岁多甚至3岁才出现。

儿童智能发育的九大敏感期

蒙台梭利发现敏感期是幼儿的学习关键期,是自然赋予人的一生仅有一欠的特别生命力。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年人的职责。
  何谓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后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的呢?
  那是因为自然有赋予正在发育成长的生命以特有的力量。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中的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的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 “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具有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文化敏感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1-27 11:34:37 | 只看该作者
tks a lo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1-27 23:35: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所提供的宝贵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18 16:11: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所提供的宝贵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5-16 10:14: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所提供的宝贵资料!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5-16 17:13:5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好文章,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5-17 22:48:27 | 只看该作者
真长啊,挑了点看,最后一些才认真看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5-18 11:30: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20:54 , Processed in 0.07367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