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renyualic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会教孩子吗?——优秀是教出来的》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4 21:05:20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当中,最初级的思维就叫动作思维或者是感知动作的思维。面对学龄前的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前两种,感知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当我们面对如何启发和教育孩子发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过多的概念思维,而要用动作的、实物的、形象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4 21:05: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从面对自己的小孩说起。一个小孩出生以后,几种思维方式都没有,最主要的要凭借什么来认识社会呢?要凭借感觉器官--眼、耳、口、手、鼻。靠眼睛看、耳朵听、嘴来尝、手来摸、鼻子闻。所以我们说出生以后的小孩生活的第一年,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五官来认识周围的这个世界,建立一些印象。他不是靠概念,而是凭借直觉的印象,我们把这种叫做直观的感觉。在直观感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的感觉,就是把几种感觉放到一起了。从模糊的、分别地对事物特性的感觉,转化成综合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称之为综合的知觉,凭借这种综合知觉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就前进了一步。但这样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直觉的认识,他一离开这种东西就不行。他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是最直接的,任何间接的判断都不可能作。于是,从一周岁开始,就在这复杂的、综合的、知觉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一种最原始的思维。我们把这称之为感知动作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4 21:06:10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概念是我们心理学上专有的概念。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食物的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4 21:08:2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就给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带来一个任务。假如你想发展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直到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让他更多的认识客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客观事物的关系,变得聪明起来,最重要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是:你要给他提供各种可以摆弄的事物(安全的、卫生的),可以提供孩子有新的认识的都可以。第二:必须创造一个条件,让他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摆弄、操纵这些事物。这个过程就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最有力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4 21:08: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家长给孩子花120元钱买了一个大娃娃,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怎么样对孩子教育有帮助呢?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同样花120元钱,给孩子买6个不同的娃娃,六个皮肤不同,样貌不同的娃娃,同样可以抱着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4 21:09:3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哪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好呢?还是后一种,花了同样的钱,但得到了不同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4 21:11:3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刚才讲的那种,给了他更多的认识不同事物的机会、摆弄操作的机会。如果他只有一个娃娃,那么他只有摆弄这一个娃娃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给他很多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4 21:11:5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无论是商场还是幼儿园,象过去的一些玩具都不见了,而是一些现代化的玩具,这样对于三岁以前的儿童是非常不利的。当他们上课时,幼儿园老师把电动玩具拿出来,安上电池就可以动起来了。孩子们一看很高兴,就想去拿,但是老师说,这个玩具只能看,不能动。(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拿起来,很可能会给摔坏了)但是动和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对于他们是很不利的。如果是一堆积木,他就会去摆弄;如果不是电动的,不是价钱昂贵的,老师就会给他玩。所以,我觉得不是反对价格昂贵的玩具,而是觉得不应该取消便宜的玩具、取消可以动手的玩具。商业有商业的观点,教育有教育的观点。所以,做为我们家长首先要以教育为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还是在买玩具时多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4 21:12:26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有教育的玩具,家里没有用的东西,只要是干净的、没用的就可以拿来给孩子玩。有几种东西:一种水,叫戏水、一种叫沙子,叫沙土游戏、还有一种纸,撕纸,这些都是传统的,经过多少年证明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手段之一。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这些东西,因为可能觉得有些脏,但是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玩起来很舒服。比如,沙子摸起来很舒服;水,孩子们都愿意踩到里面,有种凉丝丝的、很舒服的感觉。所以,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意愿,我们只不过等他们玩后,帮他们清洗一下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4 21:14:1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孩子在三周岁以后,就陆续出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我们取了个名字叫具体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也是有点型特征的。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了这种思维形式的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能力。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间的小孩子到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在我们心理学上讲,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4:51 , Processed in 0.08543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