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球宇宙图文:土卫六干旱寒冷没有湖泊海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0 10:5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研究表明:土卫六干旱寒冷没有湖泊海洋

土卫六表面的假想河流
  新浪科技讯
 据外电2005年8月4日报道,天文学家们最近利用红外光谱对土卫六表面进行研究后发现,土卫六表面干旱而寒冷,不存在任何由液态烃构成的湖泊和海洋,它纯粹是荒漠一片。
  这一研究结果推翻了人们曾经的设想--以前对土卫六的观察曾让科学家们一度相信土卫六上存在着大量由液态烃构成的湖泊和海洋。
  早在上世纪年代初,“旅行者”号就发现土卫六大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这令科学家产生了这样的推测,土卫六大气中的这些甲烷之所以长时间没有消失掉,是因为它不断地从土卫六表面液态甲烷湖泊中得到补充。如果土卫六大气中的甲烷得不到源源不断的补充的话,这颗年龄高达45亿年的卫星在千百万年来早就失去了大气层。
  2003年,科学家们曾借助阿雷西伯射电望远镜对土卫六进行过研究。从土卫六表面不同地区反射回来的13厘米射电信号表明,在所观察的16个区域中,有12个区域非常光滑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射回波,这让科学家们猜测到那里肯定有大量的液态物质。而“卡西尼”号探测器前不久发回的照片也显示土卫六表面的部分地区好像也聚集着液态甲烷,它所投下的子探测器“惠更斯”号发回的照片也显示土卫六表面存在着像河流一样的东西。
  然而,无论是“卡西尼”号,还是凯克斯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都没有意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他们想像中的河流湖泊是如何反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
  究其原由,不难得出以下几种可能:一,土卫六表面可能存在着一种由冰和氨的化合物结成的厚密的“外壳”。对于各类雷达探测仪器来说,这样的表面很容易给人形成一种存在着液体的假象,而同样的条件在光学仪器的观察下则不会形成同样的景象。二,地球上发出的雷达信号遇到较平坦的有机物层时也会反射回来,而这种有机物层则很有可能是烃物质河流和湖泊蒸发殆尽后遗留下来的。三,沉积在土卫六大气中的有机物微粒坐落在土卫六表面形成一种相对光滑的表层。
  无论如何,有关土卫六大气层中的甲烷是如何形成的至今还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它来源于土卫六近100万年来的地质活动;也有人认为它来源于一场太空灾难--与其它天体撞击后破坏了土卫六表面的冰层,埋藏在冰层底下的大量甲烷被释放出来。科学家们认为是后者的可能性较小,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过是科学家们猜测和设想,归根结蒂有微生物的活动才是甲烷形成的真正源泉。(久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0:52:54 | 只看该作者
地球宇宙图文:第一个登陆土卫六的探测器—惠更斯号
第一个登陆土卫六的探测器—惠更斯号
                          
    新华网巴黎(2005年)1月14日电 (记者 杨骏) 飞离地球7年后,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终于在14日登陆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作为第一个登陆土卫六的探测器,科学家希望“惠更斯”号此行能够揭开土卫六的神秘面纱。
  土卫六是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年通过自制望远镜发现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推测,土卫六的环境很可能就像早期的地球。探测土卫六有助于解开“生命之谜”。为此,欧洲航天局专门为土卫六设计了探测器,为了纪念惠更斯的伟大发现,人们还特别将本次的探测器以他的名字命名。
  “惠更斯”号重319公斤,外形像一个贝壳,前部有一个防热盾,配备有三个降落伞,以用于降落过程。“惠更斯”号上还安装了6台测量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的仪器,为科学家们分析土卫六提供更加充分的数据。
  在距离土卫六表面1200公里时,“惠更斯”号开始了它的跳跃,并以每小时2.2万公里的速度冲向土卫六表面。“惠更斯”号前部的防热盾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它下降时与大气剧烈摩擦而烧毁。大约在距土卫六地表面190公里处,探测器和防热盾分离。在距表面170公里处,探测器减速到每小时1400公里。此后,“惠更斯”号分别打开了三个降落伞。在距离土卫六表面几百米处,它会打开探照灯,照亮土卫六地表物体。
  此前,“惠更斯”号探测器在美国“卡西尼”号飞船上沉睡了7年。去年(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号脱离了位于环土星轨道的母船,飞向土卫六以完成它的使命。在这段时间里,“惠更斯”号仍旧处于“睡眠”的状态,探测器内部停止工作,直至抵达土卫六前几小时才会被唤醒。
  “惠更斯”号探测器的降落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杀”过程。在降落过程中,“惠更斯”号将不断把采集到的数据传回母船“卡西尼”号。如果“惠更斯”号降落的卫星表面是固体,它将在着陆后继续向母船传送数据直到电池耗尽,电池估计只能维持半个小时。(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0:53:32 | 只看该作者
惠更斯号探测器登陆土星最大卫星
这是“惠更斯”号探测器离开“卡西尼”号飞船,飞向土星的卫星――土卫六的想象图。

这是“惠更斯”探测器登陆的立体图片,可用红率立体眼睛观看模拟效果。新华社/路透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4日下午5时,告别卡西尼飞船近20天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将勇闯土卫六的大气层,并最终登陆其表面。据悉,整个登陆过程将持续二个多小时。由于土卫六表面的风速目前尚不得而知,因此,“惠更斯”号究竟将降落在哪里科学家们也难以预测。如果登陆成功,“惠更斯”号所提供的探寻资料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判断在这颗土星卫星上是否真的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土卫六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了天文学家们浓厚的兴趣。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土卫六大小与水星冥王星相当,较之火星则小一些,它还是太阳系九大行星家族中唯一一颗被浓密大气层所覆盖的行星卫星。科学家们认为,土卫六大气化学成分很适合生命的存在。如果说土卫六再稍微温暖一些(而不是温度在零下180度),那么在土卫六上寻找到生命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在“卡西尼-惠更斯”造访土星之前,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旅行者-1”号飞船曾经在1980年探访过土星家族。根据“旅行者-1”号提供的资料显示,土卫六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氮气、甲烷和其它一些复杂的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形成一层厚密的微黄色烟雾笼罩在该卫星周围。科学家们猜测,土卫六表面可能覆盖着冰层和其它有机物,或许还存在着由液态甲烷或乙烷组成的巨大湖泊。
  如果一切探寻计划进展顺利,那么“惠更斯”号探测器将直接登陆土卫六表面收集科学家们所需要的信息。“惠更斯”号探测器重317.5公斤,长宽为2.75米,它于2004年12月24日至25日夜间与轨道探测器“卡西尼”号分离并开始了前往土卫六的长达402万公里的旅程。在此期间它为了节约能源而很少传发无线电信号,其体内只有3个定时器在不间断地工作。因为这些定时器要在“惠更斯”号进入土卫六大气层前45分钟“叫醒”一路沉睡的“惠更斯”号探测器。根据计划,“惠更斯”号将登陆地点选在土卫六的南半球。由于距离太阳较远,而且有上述黄色烟雾的笼罩,所以在土卫六上那怕是白天也给人们黄昏的感觉。
  “卡西尼-惠更斯”探测任务总造价为32亿美元。整个计划由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宇航局(ESA)和意大利宇航局联合实施。“卡西尼”号探测器将在土星轨道上将执行至少四年的探测任务。2004年10月,“卡西尼”号曾在约1000公里的距离上掠过土卫六,当时它随机携带的雷达和照相机已经尽可能深入地透过土卫六上空黄色烟雾对土卫六拍摄了照片。但科学家们仅凭这些照片去揭开土卫六生命之谜显然倍感证据欠缺。

惠更斯登陆土卫六地形图
  因此,“惠更斯”号上面安装的六台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测量仪器将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在进入土卫六大气过程中,“惠更斯”号将以65度角、6.4公里/小时的速度在降落伞的协助下缓慢下降。此后它的随机仪器将全部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在距离土卫六表面仅乘229米时它将打开探照灯以照亮土卫六表面。整个登陆过程将持续二个多小时。由于土卫六表面的风速目前尚不得而知,因此,“惠更斯”号究竟将降落在哪里科学家们也难以预测。科学家们们根据“卡西尼”号10月份提供的资料推断,“惠更斯”号登陆的命运可能会有三种:一,降落在坚硬的冰面上;二,降落在较为柔软的固态有机物上;三,降落在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湖泊中。如果“惠更斯”号能顺利着陆,那么它提供的所有照片和其它信息资料将经“卡西尼”号中转发回美国宇航局设在澳大利亚的接受台。(久亮)
http://tech.sina.com.cn/d/2005-01-14/1341504635.shtml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进入土星轨道效果图(NASA图片)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
    起飞前的“卡西尼”号无人飞船
    “卡西尼”号拍到迄今最清晰土星的彩照。它是由“卡西尼”号于2004年3月8日拍摄的几张照片合成。为了便于观看,制作这张照片的人员对色彩进行了轻微的修正。
    土星的X光照片
http://tech.163.com/04/0702/16/0QA3H5SB000915D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2:52 , Processed in 0.13719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