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53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给孩子一点点—我的教子观之一(原创,作者版权所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6 10: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这样的话说给家长听,很多家长会感觉到很冤。半辈子过去了,我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如果说我是为了孩子活着,一点也不为过。给孩子,别说一点点,就是金山银山,星星月亮,只要我有,全都会给了他。这些家长谈起对孩子的付出,能谈到一把鼻涕一把泪。活的都快没自己了,一切都给了孩子了,如果还说不够,真就无所是从了。
  无可否认,中国家长是最爱孩子的,只要是为了孩子,再大的付出也不会吝惜。然而,在爱孩子这件事上,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规律似乎被否定了,很多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可回报给他们的却太少太少,甚至一些家长倾尽一生所有,却收获一把辛酸老泪。
  每当家长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那孩子不争气。说这话的时候,家长很无奈,长叹息,怨孩子不争气的同时怪自己命不好: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不孝子?
  自家的孩子没希望了,转而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瞧人老张家那孩子,家长也不怎么管,可孩子特别懂事,学习也老是第一。
  想想觉得心酸,就设法安慰自己:其实那孩子打小也不怎么样,刚出生时又瘦又小,一看就很难养活的样子,上一年级时还考过倒数第一。哪象我们家宝贝,身体又高又壮,一年级时还是前十名呢。
细一咂磨,还是不对:俩孩子从小一起长大,怎么人家孩子越来越懂事,越长越出息,学习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了。我的孩子却越来越不听话,成绩越来越差了。人家孩子当足球队长了,我的孩子常泡病号了。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难道说自己的付出还不够?难道说自己出什么差错了?前思后想,就是搞不明白。同样的种子,一样的土壤,为什么自己的庄稼没别人的壮,为什么别人收获的比自己多。虽然家庭教育讲究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可怎么也不能把种子都搭进去吧。更何况这样的种子不象庄稼,今年不收明年再种。孩子是耽误不起的,如果家长的付出没有找对方向,毁掉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引用这一点,决非要否定伟大的母爱,而是向家长明确,只有爱是不够的,只有付出也是不够的。就象母鸡那么爱护小鸡,小鸡最终也只能成为鸡。爱是讲究艺术的,付出也要选对方向,盲目的爱与付出,只能是毁了孩子,害了孩子。
  想想家长都为孩子付出了什么吧。把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是付出,让孩子穿的风风光光的也是付出,替孩子洗衣做饭甚至穿衣喂饭还是付出,还有的家长替孩子背书包,写作业,“扛”老师的批评,甚至有的家长还替孩子拉关系,走后门,不要自己的面子。也有这样的家长,为了孩子,他们没日没夜的拼命工作,没时间跟孩子说说话,谈会心,甚至很长时间都见不到孩子一回。他们一心攒钱,让孩子上重点学校,读名牌大学,买漂亮房子,找体面工作。这些无私的家长们象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只为孩子前途的光明。可孩子得到了什么呢?家长收获了什么呢?双方感觉一样的尴尬,因为成功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很多家长开始思考了,不少家长要做尝试了,可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他们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其实他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再多付出一点点。一点时间,一点精力,一点耐心,一点情感。
挤出一点时间,问问老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为什么不怎么管也那么懂事,学习还那么好。大家也都知道,没几个孩子是天生的神童,孩子刚生下来时都差不多。在一样的社会中,同一个班级里,老张家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除了家庭教育之外,找不出别的原因。别光羡慕,更不要妒嫉,细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答案不难找出来。
  老张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可老张家也想过好日子,于是老张全家就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齐心协力奔小康。孩子自己能动手吃饭的时候,饭就自己吃了;能自己穿衣服的时候,衣服就自己穿了。孩子再大点,就要帮助家庭做事了。能扫地就扫地,能洗衣就洗衣,能做饭就做饭,能买米就买米。诚然,刚开始地扫的不大干净,衣洗的还有油渍,饭做的不够香甜,米买的不算便宜。但技术是学出来的,经验是积累来的,“卖油翁”说过“无他,惟手熟尔。”慢慢的,家里越来越整洁了,饭菜越来越香甜了。在那些还在喂孩子吃饭的家长眼里,老张家的孩子很懂事了。别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把该孩子自己做的那些事交给孩子,在孩子需要孩子帮助的时候教给孩子方法,慢慢孩子就会帮人了,会做事了。其实,教育个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保留一点耐心,接受孩子的失败,帮助孩子成长。其实每个家长天生都是教育家,他们教会了孩子最难学的两个本事:说话和走路。在所有需要走路的物种当中,人学走路是最难的。大多数的生物是一生下来就会走的,可人却不同,三翻、六坐、八爬爬,通常一岁左右人才学会走。为了学走,数不清会摔多少跟头;为了学走,家长要耗费很多时间。可就这么难的事,我们伟大的家长们都把孩子教会了。
  在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中,语言是最难掌握的。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便不厌其烦的教孩子说话,盼孩子说话,可即使聪明的孩子,也要到一百多天才开始含糊不清的叫出第一声爸或妈。而那些语迟的孩子,很可能上千个日夜后才张口说话。从孩子叫第一声爸爸妈妈开始,到他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少说也需要十年八年时间吧。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一件事一件事的认,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爱心啊,我们伟大的家长也把孩子教会了。
  大多数的家长觉得这并没什么,哪个做父母的不是这样呢?其实不然,一些缺乏耐心的家长这方面该注意些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信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可给人条鱼简单,教给人钓鱼的方法却难了。尤其碰上个笨些的学生,宁肯天天都给他些鱼也不愿去教他。说话和走路家长没法替孩子做,再难再烦也要教孩子。家长偷不得懒,孩子就学会了。洗衣做饭就不一样了,反正也不在乎多两件衣服洗,多一个人的饭做,加上孩子本就不感兴趣,家长也就懒的去教了。不学当然不会做,不做也就不去学,最终只好不做了。这样的家长不光“懒”,更怕烦,特别看到孩子把事情做糟的时候,又气又急,都后悔让孩子做了。
  老张家的孩子也不是天生就会做家务,就说自己穿衣服吧,刚开始,家长看到的就是磨蹭:饭都做好了,衣服还没穿上;好不容易穿上了,还穿反了,穿倒了。是把孩子训一顿,三下五除二帮孩子把衣服穿好,还是告诉他怎样识别衣服的反正,鼓励他自己把衣服穿好,就是老张与其他家长教育孩子的区别。成长的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帮助,象扶孩子学走路,教孩子学说话一样,再难的事孩子都能学会,再大的事孩子也能做好。
拿出一点精力,与孩子同成长,共进步。
  前面引用过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教育好孩子是一门艺术。”什么叫艺术?任何事情,做到极致才是艺术。那么都有哪些家长懂得教育这门艺术呢?又有几个家长掌握了这门艺术呢?每个家长都清楚,孩子成功、成才不是靠吃饭穿衣来达到的,甚至吃的少些,穿的差些都不影响孩子成功。孩子的成功源于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要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身的课堂。一个孩子守不守规矩,懂不懂孝道,爱不爱学习,有没有爱心,这些靠学校、靠社会是学不来的。著名的亲子关系教育专家董进宇说过,一个人的成长,是有三部分生命构成的。一是孩子的有形生命,指的孩子的身体。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也都在茁壮健康的成长着。二是孩子的知识技能,这主要靠学校和自主的学习来完成。三是孩子的精神生命,指的孩子人格的塑造,勤劳、善良、仁爱、真诚,这些美德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取,笑对人生,与社会和谐的相处,幸福愉快的生活,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社会风气不尽人意,学校功课负担太多,谁来培养孩子的这些品格呢?答案很简单,只有家长。
  社会飞速发展,人类不断进步,信息纷纭复杂,今天的孩子们不光身体长的快,学识进步快,思想也成熟的快。很多孩子的言行会让家长感觉不可思议,以为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其实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家长不懂得孩子。如果家长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能够与孩子很好的沟通,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支持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相信家长绝不会认为孩子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孩子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拿出点精力,学学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更新观念,澄清认识,明确教育孩子的目标,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教育孩子的艺术。该自己做的一定做好,不该自己管的坚决不管,允许孩子失败,接受个体间差异,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还孩子劳动与学习的权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家长轻松,孩子不累。这样教育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付出一点情感,让孩子的心与你相连。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就在于人有思想,有情感,没有了思想与情感,人也就成为普通动物了。家长往往非常注意孩子身体成长的需求,吃好喝好的同时还常去查查是不是缺锌了,少钙了。可这些家长就忘了一点,你需要的不是一个高大魁梧的躯体,而是一个又懂事又爱学习的孩子,是孩子的心灵。
心灵的成长靠什么,靠情感的灌输。情感从哪来,亲情、友情、爱情,情感从交流中获得。那些付出太多却收获很少的家长们,他们整天忙于工作,忙着挣钱,忙着给孩子报班,监督孩子学习,却忘了这些并不能使孩子勤劳、善良、真诚、仁爱,并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会体贴人又爱学习的人。
  放一放工作,陪一陪孩子,聊聊天,下下棋,倾听他们的烦恼,找出孩子的优势。孩子的成长需要沟通与交流,孩子的进步需要肯定和鼓励。成功的时候,需要家长与他们分享,失败的时候,需要家长给他们安慰。好的品格日常生活中的养成,家长的传帮带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孩子是好家庭熏陶出来的,是好家长教育出来的。
  想要个孩子并不难,也不需要付出太多,更不必活得没了自个儿。再给孩子一点点,一点点时间教孩子自己做事,一点点耐心接受孩子的失败,一点点精力学些成功的教子经验,一点点情感与孩子共同分享。只要这样做了,你的孩子一样出色!

[ 本帖最后由 wzh5945 于 2006-11-17 07: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hifachenn + 2 + 2 学习一下。
ocean1119 + 10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1-16 10:21:46 | 只看该作者
"想要个孩子并不难,也不需要付出太多,更不必活得没了自个儿。再给孩子一点点,一点点时间教孩子自己做事,一点点耐心接受孩子的失败,一点点精力学些成功的教子经验,一点点情感与孩子共同分享。只要这样做了,你的孩子一样出色!"

是的,就是这一点点的区别决定了我们的孩子与别人的不同!看似一点点,却包含着我们对孩子的真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16 10:49:22 | 只看该作者
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多一点,说的容易,做起来很难呀。真的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1-16 21:53:0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28 10:24:52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向版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2 22:21:5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说得很对,但是就是这样生活中的一点点,做到却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2 23:42: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就让自己向着这一点点的方向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1 23:47:21 | 只看该作者
大人要管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有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6-13 09:27:28 | 只看该作者
放一放工作,陪一陪孩子,聊聊天,下下棋,倾听他们的烦恼,找出孩子的优势。孩子的成长需要沟通与交流,孩子的进步需要肯定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6-14 14:47:03 | 只看该作者
爱和自由,共同学习中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7:58 , Processed in 0.08165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