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9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全4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4 01: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套共4册

定价64元

江湖包邮价52元

--------------------------------------

科学方法故事
科学痴迷故事


科学争论故事

科学道德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1:07:53 | 只看该作者
书中以生动的语言、幽默诙谐的叙事方法,讲述了古今中外、各个专业的大量的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发明、发现故事,可读性很强,图文并茂,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阅读。
  本丛书的资料极其翔实、准确。在类似的科普图书中,以如此独特的视角讲述科学家故事的图书绝无仅有,书中还披露了一些伟大的科学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奇闻怪事,让人们可以立体地、从正面和背面同时看清一个伟人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些故事讲述的内容足以颠覆我们从小学到的知识。书中的内容会让你一拿起来就不忍放下,爱不释手!
  另外,本书的封面采用大量的高级工艺(如齐鼓、磨沙、UV、专色等等),大气经典,版式也很漂亮,价格便宜,所以是家长买给孩子、亲友馈赠的最佳礼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1:09:18 | 只看该作者
幸好巧遇“追星族”
——维纳忘记姓名之后
忘女儿、忘生日与忘地名
——维纳、吴文俟和希伯特
信上只有“2+1=3”
——狄利克雷得子之后
数学重于遗属
——波莱尔弥留时的演算
他为什么掉进土坑
——泰勒斯观天不看地
“第一个数学老师”
——索菲娅修“数学墙”
约翰逊就在题目中
——伽德纳算式调侃总统
他让客人等了3个时
——庞加莱如此踱步
数学研究治百病
——帕斯卡牙齿不再痛
三年没有星期天
——科学痴迷1、2、3……
书稿为何被妻子烧掉
——几何不如牛肉、面包
欧拉为何成瞎子
——算盲目双目的数学家
“疯子”在这里聚会
——谁是神秘的“布尔巴基”
不爱财产爱科学
——阿纳萨哥拉狱中化圆为方
他们长眠在数学下
——鲁道夫、山克斯一生算
为何中途走出哈佛
——比尔·盖茨疾迷电脑
数学题答案当货款
——化罗庚曾名“呆子”
竹茬差点让他“挂彩”
——苏步青读书摔下牛背
字篓中为何常有钥匙
——疾迷几何谷超豪
厕所、洗脸间、锅炉房
——陈景润“办公室”无所不在
声音响了两千年
——发明博览会何名“尢里卡”
从拆模型到学几何
——瓦特何名“神经质”
“母亲”为何被“儿”暗害
——疾迷炼镭的居里夫妇
就餐的贵宾为何迟到
——居里夫人进壁橱
“等一等,再等一等”
——汤姆逊为何晚婚
……

编辑推荐:
    阅读科学经典,打开科学大门,回看科学历史,解读科学奥秘!本书展现了科学家们“以痴为乐”,对科学研究“执迷不悟”的特殊情感,将这些伟人热爱科学胜过金钱,名利,地位,爱情甚至自己生命的本质特征表现得淋淳尽致,而这种对科学研究“痴迷”正是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痴迷故事.JPG (46.33 KB, 下载次数: 0)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痴迷故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1:12:00 | 只看该作者
牛顿和莱布尼兹——基尔肯屁猫相搏微积分
科学应战神学——微积分感谢贝克莱
爱因斯坦是“剽窃者”吗——夜班发明了相对论
太阳将说明一切——相对论是正确的吗
用什么来“度量”运动——动能与动量之争
年顿与胡克——万有引力定律是谁发现的
“巨人”内耗两败俱伤——牛顿与胡克的“笔墨官司”
从普朗克到康普顿——光量子论正确吗
是氢谱线还是拟谱线——玻尔原子模型受考验
光是“物”还是“波”——“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
从“反射式”到“折射式”——折射镜色差可消除吗
是“生物电”还是“金属电”——争论中诞生伏物电池
伏特电池为何生电——“化学说”与“接触说”之争
“交流”好还是“直流”好——特斯拉挑战爱迪生
物质无限可分吗——有没有“宇宙之石”
水银能变黄金吗——元素可变性之争
“上帝不做空事”——最小作用原理是谁发现的
“上帝”在掷骰子吗——测不准原理之争
是“微粒”还是“波动”——阴极射线是何“物”
是“运动”还是“物质”——“热”是什么“东西”
从“以太”到光子——有“无重物质”吗
物体间作用要通过物质吗——是“近距”还是“远距”
有没有“试管中的太阳”——人能控制轻核聚变吗
从马可尼到波波夫——谁是“无线电之父”
盐水会变“毒气”和“金属”吗——电离说前的诀战
……
编辑推荐:
    阅读科学经典,打开科学大门,回看科学历史,解读科学奥秘。
爱因斯坦说:“科学绝对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的书。每一项大成就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争论故事.JPG (42.64 KB, 下载次数: 0)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争论故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1:14:21 | 只看该作者
欧拉撒谎为哪般
——让后生论文先发表
“欧洲大家”是如何当上所长的
——欧拉让贤拉格朗日
从6英寸门缝到大门敞开
——急流勇退亦英雄
冷“大人”与热“小人”
——阿贝尔遭遇高斯与克氏
忌妒同行“小人物”
——勒让德装聋作哑
“评议会不是洗澡堂”
——希尔伯特爱才不分性别
不想留名反留芳
——菲尔兹奖是如何诞生的
“我没看出来”
——不贪名利阿达马
异国“红颜”求“知已”
——阿氏悲剧没有重演
首位女数学博士这样诞生
——魏尔给索菲娅“开小灶”
不公裁判与“爱国主义”
——在微积分发明权之争时
原为明星拂“微尘”
——陈景润“师承”华罗庚
巨星陨落讲坛上
——华罗庚东京遭不测
不要博士要“旁听”
——华罗庚留学剑桥
在“劈啪”火花面前
——钻进“电笼”的法拉第
矿工生命重于老师“名誉”
——“安全灯”照出人品
“剽窃案”破获之后
——戴维如此“善待”法拉弟
两个墓志铭和两块墓碑
——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不图名誉要事业
——法拉弟两拒“高官”
“五不”“四免”的遗嘱
——爱因斯坦临终之际
“天上多了一位圣人”
——法拉第墓碑见人品
信封当稿纸与捐资600万
——爱因斯坦的“寒酸”与“大方”
希特勒为何恼羞成怒
——普朗克“袒护”爱因斯坦
……

编辑推荐:
    阅读科学经典,打开科学大门,回看科学历史,解读科学奥秘!许多科学家都是国灰对科学做出巨大贡献而流芳百世的,然而,比较这些贡献更为重要和流传久远的,是他们的美德,本书讲述了科学史上科学家的100余个道德故事,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道德故事.JPG (39.74 KB, 下载次数: 0)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道德故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4 01:15:07 | 只看该作者
捉鸡、台鲸与n值——有时需要“逐步逼近”
排队人群启发灵感——侯振挺证巴尔姆断言
不必“一览众山小”——泰勒斯巧测金字塔
来自笔尖下的微粒——正电子的“发现”
“休闲”引出物理成果——云雾室与气泡室
科学中的“多胞胎”——大自然的平方反比律
“运动要力求维持”吗——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也做理想实验
“重物落得快”的悖谬——科学中的归谬法
实验室“鬼火高低明灭”——为何X光诞生在伦琴手中
由“含量”得“时间”——“考古时钟”的发明
从太阳中取回“金子”——光谱分析法的发明
上帝是个左撇子——“宇称不守恒”的发现
此曲何必天上有——“八仙过海”测光速
碎纸片与冲击波——费米粗估核弹威力
从奥斯特到法拉第——逆向思维得出“磁生电”
从曹冲称象到怀丙捞牛——神通广大的“替代”
能谱仪上的异常——J粒子的发现
法拉第变“场”为“线”——出奇制胜图示法
“1+1+1>”超导理论是这样创立的
索洛文、哈比希特、爱因斯坦——“奥林匹亚科学院”
让糖“变脸”之后——易识“庐山真面目”
类比生下“双胞胎”——戴维电解得钾、钠
水、土是增重的唯一原因吗——“柳树实验”的教训
……
编辑推荐:
    阅读科学经典,打开科学大门,回看科学历史,解读科学奥秘。
弗朗西斯·培根说;“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却误如歧途的人。”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不无调侃地说:“等你登顶峰时,你将羞愧地发现,如果你当初具有找到正确路线的智慧,本有一条阳关大道可以直达顶峰。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方法故事.JPG (39.27 KB, 下载次数: 0)

站在巨人肩上丛书科学方法故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24 , Processed in 0.085782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