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kouaihe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悬疑惊悚小说:四人夜话[转贴]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2:0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发现单老师失踪的人,是学校食堂的卢师傅。
   本来现在放了暑假,食堂已停止开伙,但因为单老师平时和卢师傅关系不错,所以卢师傅专门答应他——在单老师延迟回家的这几天里,食堂小炒部依然开放。
   但是一连几天,单老师都根本没去过食堂。卢师傅感到好奇——他这几天都是吃的什么?
   终于,五天以后,卢师傅忍不住来到了单老师的单身寝室。他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敲门,没有反应。卢师傅趴在窗前往里望——里面根本没有人。
   单老师没打个招呼,就不辞而别了?这是卢师傅的第一反应。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单老师的衣服还晾在窗台上,他的两个行李箱也一动不动地放在原处。
   卢师傅仔细一斟酌,感觉这件事有点不对劲。
   他赶紧问了学校附近的几户人家——才发现这几天都没有人看见过单老师。
   卢师傅的直觉告诉他,单老师出事了。他立即通知了当地派出所。
   警察赶到单老师的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派出所所长派人在南乡四处寻找和打听单老师的踪迹。
   但是找了一天,根本没能找到单老师。打电话到他老家,家里人说单老师根本没回来。
   单老师失踪的消息在南乡迅速传开了,好心的村民们纷纷自发地组织起来寻找单老师——包括梅德四人的父母。
   大家几乎把南乡搜了个底朝天,楞是没找到单老师。他们感到奇怪——一个大活人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一个村民找到派出所所长,略带犹豫地说:“学校附近有个下水潭,单老师他该不会是……”
   所长皱起眉头想了想,说:“立即组织人在水潭里打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2:25 | 只看该作者
几个小时后,村里几个壮劳力主动找了一个大渔网,试着在水潭里进行打捞,他们不确定是不是真能捞到单老师的尸体。
   但梅德和袁滨四人心里却非常清楚,这次打捞会是什么结果。他们和其他几十个围观的村民一起站在水潭边观望这次打捞行动——他们必须要知道,警察在捞上单老师的尸体后,会怎样定案。
   当时是晚上八点过,大家打着火把向水里撒着网。梅德和袁滨在摇晃的火光中对视了一眼,他们能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两个人的心脏正在狂乱地跳动着。
   打捞工作进行了约一个小时,渔网网上来的,只有玻璃瓶子、大把大把的水草和一些垃圾。没有找到单老师的尸体。
   “行了,收工吧。”所长说,“这潭里不可能有人了。”
   村民们松了口气,看来事情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单老师只是失踪罢了。大家开始猜测,也许单老师只是到外地去办什么事去了,没有告诉任何人而已。
   村民们一边讨论着,一边散去了。警察也回到了派出所,这件事暂时被定性为失踪案。
   留在水潭边的,只有目瞪口呆的梅德四人。
   他们四人互相对望,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疑惑——他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四个人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在路上,袁滨突然停住脚步。
   “梅德、余晖,还有李远。我……我害怕极了……”他的声音在发着抖,“为什么单老师的尸体不在水潭里?它……它会跑到哪去?”
   “是啊……要是是条河、是条江,还有可能是冲到下游去了……可这……这可是个水潭啊!是一潭死水!”余晖也是不寒而栗。
   梅德也开始感到头晕目眩起来:“也许,单老师真的没有死?”
   “可是,我们明明亲眼看见他……”
   “好了!”梅德突然大喝一声,“这件事到此为止!谁也不许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2:41 | 只看该作者
几个人一起望着他。
   “从现在起,我们不要再去管单老师是死是活。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单老师不是我们害死的,他是自己不小心掉到潭里去的,和我们没有关系!”
   “可事实上……”李远想说什么。
   “听着!”梅德恶狠狠地望着他,“我们是无意的!那只是一个意外!你懂了吗?”
   “是的,那只是一个意外。”袁滨附和道。
   “确实是个意外,不是我们的错。”余晖也望着李远。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不要再管这件事,反正警察都已经把这个案子定为一起失踪案。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我们就绝不能告诉任何人这件事的真相。”梅德说。
   “我赞成。”袁滨说。
   “我也没意见。”余晖说。
   他们一起望向李远。
   “好吧……那我也……也同意。”李远无可奈何地说。
   “那好,我们四人就此约好:从此以后,谁也不能再提起这件事,永远不能提起!当然,更绝对不能泄露这个我们一起守护的秘密!”梅德说。
   几个人对视了几秒钟,一齐点头。随后,他们将右手叠加在一起。
   此后,这件事就和他们想的一样,被定性为成百上千个失踪案中的一起。警察根本没对这个结果起任何疑心。
   梅德等人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了这起他们闯下的大祸。初中毕业后,他们到县里的高中上学。离开南乡,他们更摆脱了心理的阴影,过着风平浪静的普通生活。
   这一晃,就过了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3:18 | 只看该作者


   梅德眉头紧锁,他慢慢睁开眼睛。
   “你都想起来了吗?”身边的袁滨问。
   梅德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十年了,我几乎都要忘了这件事。但刚才,我又全想起来了。”
   他突然转过头,直视着袁滨:“你还没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提起这件事?我们当初明明约好永远不提起的!”
   袁滨望着他的眼睛:“你知不知道今天是几号?”
   梅德想了想,说:“七月十四号。”
   袁滨一直盯着他,没有说话。
   梅德愣了几秒,忽然深吸一口气:“天啦……”
   “你想起来了吗?我就知道,其实你也和我一样,永远忘不了那个日子。”
   梅德想了想:“可是,我记得出事那天,也就是单老师死的那一天是七月十三号。”
   “没错,就是七月十三号。”
   “那又怎么样?你到底想说什么?”
   “记得我刚才跟你说,我昨天晚上解剖了一具溺水的尸体吗?”
   梅德下意识地将身子向后仰了一下,他感到脊背一阵发凉:“难道……你是说……”
   “听我说,今天早上凌晨四点,公安局的同事打电话到我家来,说发现了一具溺水尸体,叫我马上赶过去做死亡鉴定……我本来没觉得有什么异样,因为在我工作期间处理过无数具溺水尸体。于是,我像往常一样解剖了这具尸体。”
   袁滨喝了一口水,接着说:“结果,我鉴定出这具尸体的死亡时间就是几个小时前,准确地说,是七月十三号晚上十点左右,于是,我提起笔准备在鉴定单上写出死亡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突然,我像被一道电流击中一样,整个人定了下来。我猛然想起:十年前的七月十三号,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我的心狂跳起来,我立即打电话给把尸体送来的同事。我问他这具尸体是在哪儿发现的,结果——”
   他停下来,睁大眼睛望着梅德。
   “该不会是……”梅德紧张地猜测。
   “正是在南乡的那个水潭里发现的!”
   梅德张大了嘴,他感到毛骨悚然。
   “那个同事还告诉了我更多的事情:这具尸体是在凌晨两点,被一个喝醉了的酒鬼发现的。那个人本来想借潭里的水洗把脸,没想到在水潭里看到一具漂浮的尸体!他当场就被吓醒了酒,立刻打电话报警……警察赶来后,打捞起尸体。这时发现,这具溺水男尸的脸部被石块划烂了,大概是他从山坡上滚下来时划伤的。”
   “那具尸体……”
   “等等,听我说完。重点是以下的内容。警局的同事无意中告诉了我一些重要信息:这具尸体在经过警方的调查后,发现根本不是南乡本地的人。一个外地人,怎么会莫名其妙地淹死在异乡?——警察开始觉得,这极有可能不是一起简单的溺水案,而是一起谋杀案!”
   “你不是鉴定了尸体吗?那个人到底是不是……”
   “你想问,是不是单老师?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我们都知道,那根本就不可能——单老师在十年前就死了,就算找到的是他的尸体,恐怕也只剩一副骨架了。”
   “假设单老师当时没死的话——”
   “行了,梅德,别骗自己了,我们都不是孩子了。”
   “你认不认得出来那具尸体是谁?”
   袁滨摇了摇头:“脸完全被划烂了,认不出是谁——但我能肯定不是单老师。”
   梅德沉思了一会儿:“这么说,这件案子和十年前的事完全没有关系?只是凑巧在时间上是同一天而已?”
   袁滨一下惊呼起来:“梅德!你想不出来吗?你没意识到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4:19 | 只看该作者
梅德望着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变得麻木起来。
   “你知道吗?同一个地方发生的案件会在警方整理档案的时候放在一起。想想看——当警察发现十年前的失踪案件和十年后的谋杀案发生在同一天的,这意味着什么?”
   “你是说,警察有可能会认为这是同一个人做的?”梅德有些懂了。
   “完全正确!本来十年前的那件事,已经被定为一起普通失踪案,都快被警方遗忘了。但现在发生了这件事后,警方就有可能会认为——十年前的案子也许和这个案子是同一性质的,都是谋杀案!而且他们还有可能展开丰富的联想,认为在南乡隐藏着一个惯犯,‘七月十三’这个日子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
   梅德倒吸一口凉气:“要是这样的话,那就麻烦了,只要警察一展开调查,就有可能查出当时和单老师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我们四个人……”
   “如果真的调查到我们头上,想想看,我们四个人中只要有一个人露出了破绽,或者是警察用测谎仪的话,会是什么后果!”
   梅德眉头紧蹙,一头倒在沙发靠背上:“十年了……竟然还没有结束?”
   他猛地用拳头砸了自己的大腿一下:“该死的!怎么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偏偏发生在七月十三号这一天!”
   这个时候,袁滨突然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望着梅德。
   “梅德,我不明白。”他说,“到底是你急晕了头,还是你真的没有以前那么聪明了?”
   “什么意思?”
   “这件案子是由我们局里来处理的,又是由我来做尸检和鉴定——说得再清楚点吧,他的死亡时间掌握在我的手里。”袁滨低低地说。
   “什么,你想……篡改他的死亡时间?”梅德大吃一惊,“你考虑过后果没有,如果被人查出来了……”
   袁滨摆了摆手:“我清楚我们局里的规定,一个法医鉴定出结果后,没有理由再让另一个法医来做第二次鉴定的。况且那具尸体又不可能永远停在医院里,让人去反复检查。再过两、三天如果还没找到死者家属的话,那具尸体就会被送去火葬场——人一烧,就再也死无对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4:47 | 只看该作者
梅德想了想,说:“你具体想怎么做?”
   “他的真正死亡时间是七月十三号晚上十点,而我在尸检报告中写的是七月十四号凌晨十二点半。也就是说,将他的死亡时间往后推迟了两个半小时,避开了‘七月十三’这个数字。”
   “等等,你的意思是,你已经这么做了?”
   袁滨耸耸肩:“你该不会认为一个尸检报告还要等几天后才交吧?”
   梅德垂下头,若有所思:“就算你这么做,也不过是把他的死亡时间向后延了一天而已,真的能避开怀疑吗?”
   “只差一天,但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袁滨说。他叹了一口气,“再说,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有没有用,就要看天意了。”
   梅德望着他:“你还是跟以前一样,总爱相信天意。”
   他们沉默了一刻,眼睛望着天花板出神。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梅德打破沉默,“我们当时都是孩子,而且这又确实是个意外——即使这个案子被查出来是我们造成的,又怎么样?我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
   袁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当然知道。事实上,如果当年发生这件事之后,我们马上报警,主动承担错误,的确是不会负任何刑事责任的。但现在,已经过了十年,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怎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5: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警察现在调查出十年前的这件事是我们四个人造成的,他们会怎么想?如果这件事真的只是一个无心的玩笑,是一个意外,那为什么当时我们几个人要隐藏这个秘密,不让任何人知道?——这会是警察的第一个想法。到时候我们怎么解释得清楚?”
   “你害怕警察会认为我们几个是故意蓄谋杀死了单老师?这怎么可能,我们没有作案动机。”
   “问题是过了这么多年,天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警察不见得会相信我们说的话。”
   “而且,你有没有考虑过。”袁滨接着说,“就算我们不用负刑事责任,可一旦这件事的真实情况被曝光。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会怎么看我们——‘这几个人当年因为一个无聊的玩笑害死了自己的老师,居然还不敢站出来说出真相,让自己的老师含冤而死!’我们会永远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
   梅德用手托住额头,慢慢吁出一口气。
   “梅德,我们一开始就错了,现在只有错到底。”袁滨站起来,“没有别的选择。”
   梅德抬起头望他:“你要走了?”
   袁滨点点头:“我来这里,只是要告诉你这件事。同时,也为了向你倾诉一下。你知道,我无法一个人面对这些事情。”
   梅德也站起来:“你篡改死亡时间这件事,我始终有些担心。你觉得真能成功吗?”
   “我已经做了,没有后悔的余地。”袁滨顿了一下,“我想,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希望如此。”
   袁滨走到门口,回过头对梅德说:“这件事如果成功了,我会立即通知你。”
   接着,他打开门,走到街上,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6:11 | 只看该作者

   
   四天后的一个下午,梅德呆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完成一幅油画,看着画面上的一块块红色、黑色、黄色。梅德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一连几天,梅德都生活在忐忑不安之中——他突然发现,这种寝食难安的感觉和十年前的这几天几乎完全一样。
   他放下调色板和画笔,走到厨房中,打开冰箱,拿出一瓶冻啤酒。
   梅德坐到沙发上,把啤酒倒在一个玻璃杯中,呷了一口,将杯子放在茶几上。
   突然,玻璃杯发出一丝细小的声音,随即“嚓”地一声裂成两半,啤酒从茶几淌到地板上。
   梅德目瞪口呆地看着裂成两半的玻璃杯。一瞬间,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刺耳的电话铃声在空旷的房间响起。
   梅德快步走到电话旁,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袁滨打来的。
   “喂,袁滨?那件事情怎么样了?没被人察觉吧?”梅德接起电话,急切地问。
   电话那头传来袁滨爽朗的笑声:“梅德,你绝对想像不到,这件事比我们预料中的要顺利多了!”
   “哦?你是说,没有人怀疑你在尸鉴报告中做了手脚?”
   “是的,他们很信任我,根本没往那方面想。昨天下午,那具尸体就已经送去火化了,现在已经不可能有人发现我在死亡时间上做了假。”
   “这么说,那具尸体一直没有人来认领?”
   “警察在周围的城镇发布了认领尸体的公告,但没有任何人前来。警察不能一直等下去,只有将它火化了。”
   “那警察有没有调查出来,这到底是不是一起谋杀案?”
   “嗯……怎么说呢,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这具尸体身上,没找到任何能证明他身份的东西。再加上这么多天了,既没人来认领,也没人来报案,所以警察准备对这件事冷处理,不会再持续调查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6:32 | 只看该作者
梅德松了一口气:“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电话那头的袁滨愣了一下:“怎么,我听你的语气,好像并不是太高兴?”
   “我……啊,不……”
   “到底怎么了,你还在担心什么?”
   梅德的目光集中到了那个碎裂的玻璃杯上,他想了一会儿,说:“不知为什么,我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也许……并没有结束。”
   电话那边一阵沉默。
   “对不起,也许是我想多了,大概……”
   “不,梅德。”袁滨说,“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只是没说出来。但我没想到,你也有这种感觉。”
   接下来,又是半分钟的沉默。
   “我老是在想,几天前的那件溺水案,真的只是一次巧合?或者是……在向我们暗示什么?”梅德说。
   “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
   “不,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如果真把它当成是一次凑巧,我们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
   “梅德,其实我早就想说——也许,我们应该找到余晖和李远,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这件事是我们四个人一起经历的,现在也应该一起商量商量。”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可是,自从高中毕业后,他们俩就完全和我们失去了联系,现在还能找得到他们吗?”
   “只要我们想找到他们,那并不难。”袁滨说,“这样吧,这件事交给我,我去想办法联系他们。”
   “好的,你一有他们的消息就立刻通知我。”
   “我会的,再见。”
   “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10:09 , Processed in 0.07405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