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行至水穷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孩子关于走失的对话~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0:5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灰熊 于 2006-11-3 10:00 发表
我儿子两次丢失,应该跟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法有很大关系。他10个月大时,就整天在地上爬,我们只在旁边看着,一岁多后,走路就很稳当了。我们只是在亲他的时候才抱抱他,平时出门都是他自己走路,我们顶多只是牵 ...


听灰熊说的就替你家儿子担心,我们做妈妈的有时更神经过敏,有次我儿子也是自己坐自动扶梯,他个子小,自己钻啊钻的,我们还在4楼,他就到一楼了,吓得我,差点没大叫,这些都是小状况呢,要是和你家儿子这样的大状况,就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了,感觉自己一向处理事情算理智的,可是当这种最最怕的事情来临,就......唉,希望永远不要有考验我 的机会!
不能因为怕就去避免,什么事都会发生,我们这里还有赤裸裸地从单车后坐把孩子抢走的例子。反正尽量不让孩子离开视线,然后一定要加强安全和应变教育。然后希望我们和孩子都有点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1-10 11:12: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6-11-3 10:56 发表


听灰熊说的就替你家儿子担心,我们做妈妈的有时更神经过敏,有次我儿子也是自己坐自动扶梯,他个子小,自己钻啊钻的,我们还在4楼,他就到一楼了,吓得我,差点没大叫,这些都是小状况呢,要是和你家儿子这样的大状况 ...

我也一样,尽量不让孩子离开 视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11:43: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lyheli 于 2006-11-10 11:12 发表

我也一样,尽量不让孩子离开 视线.

当然要注意看好,但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也要适当放手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看你在造椰的回帖说的,这里顺便说几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11-10 12:23:23 | 只看该作者
  保证安全再论其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1-11 16:58:4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小时候(大概在3岁时)我都让他们“走失”过一次, 地点都在热闹的大超市。

孩子们的不同反应让我们有不同对策。

女儿在玩具部门玩不肯离开,我们就悄悄走了,她在发现全家人不见了先是很冷静地东看西看,确认我们不在后就回到五分钟前的地方再冷静全面地东看西看, 又没有发现就回到最后与我们离开的地方等, 等了一会儿, 脸上的冷静漫慢消失了, 开始往她认为我们可能去的每个方向探头探脑看, 她人始终在最后与我们离开的地方等,没有眼泪只是满脸的焦急,十多分钟后我们才出现, 我问她如果找不到我们你怎么办, 她说再找不到我们她就去找收银员了。

儿子在发现全家人不见了立马朝来时的原路走, 离开商店的进口越走越远, 走过扶梯来到建筑物的门口, 没看到我们傻眼了,一脸沮丧眼睛里开始泪花出现傻傻站在那里了。儿子也多了个 “傻儿子”的称呼。

从此出门多是牵着儿子的手喊着女儿的名字。百密一疏,有惊无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有一天带他们出门豪雨就在一幢大楼的中药店里看土产,一松手两个孩子边玩边看跟着我们,也是一眨眼功夫,儿子就不见了。 大雨天大楼里人多我们三个大人一个朝来路进口找,其余两个马上把每个商店看一遍, 没人, 女儿几乎急着哭喊“弟弟,弟弟”。楼外狂风暴雨白昼如黑夜,我们马上分头朝五个出口找,没人。我们的大喊大叫把一楼里的很多人惊动了大家帮找着,当时觉得是灭顶的恐怖。我想到了向地下室和上面几层的搜索, 我自己就往来路的进口找去,最后发现儿子一脸沮丧眼睛里泪花闪闪傻傻地站在地下室一楼看得着建筑物一楼的门口的地方,一看就是个无主物,狂风暴雨白昼如黑夜儿子听不到我们的喊声也看不清我曾出现过的身影。我问他为什么站在地下室一楼而不是建筑物一楼的门口, 他说建筑物一楼的门口会淋到雨花而地下室一楼不会。 这是“傻儿子”聪明的地方?

从此人多的地方儿子的手是再也不敢松了。

都是从小强化独立性格培养出来的孩子, 天生的秉性不同临场表现大大不同。

[ 本帖最后由 klcz2002 于 2006-11-11 17: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行至水穷处 + 10 感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17:03:55 | 只看该作者
无意的试探是未雨绸缪,不失为一种演习,虽然对孩子的心理要求高了。无意的走失就真的是虚惊一场了,会后怕很久的呢。
2002这段写得太过逼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0 , Processed in 0.07649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