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027|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在家教子被前妻起诉 当庭展示教育成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4 16: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style="MARGIN-TOP: 17px" height="2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8" border="0"><tr><td class="headline" valign="bottom" align="center" width="557">父亲在家教子被前妻起诉 当庭展示教育成果</td><td width="29"></td></tr></table><table style="MARGIN-TOP: 12px" height="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8" border="0"><tr><td width="22"></td><td width="557" bgcolor="#aca899"></td><td width="29"></td></tr></table><table style="MARGIN-TOP: 6px" height="2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8" border="0"><tr><td width="86"></td><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420">2006年09月08日 16:19</td><td class="ablue" valign="bottom" width="102"><font color="#0000ff">字体:<a class="ablue"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doZoom(16)">大[/url]<a class="ablue"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doZoom(14)">中[/url]<a class="ablue"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doZoom(12)">小[/url]</td></tr></table><table style="MARGIN-TOP: 16px"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8" border="0"><tr><td width="22"></td><td class="news_content" id="zoom" width="568"><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phoenixtv.com/image20010518/83934587360641024/283319.bmp"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孩子成长需要接受主流教育,而不应被长期禁闭在家里。作为母亲我强烈要求把孩子还给我带,尽快把孩子送进学校!”“现场所有的大学毕业生谁能够流畅地阅读《中国日报》?我认为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孩子选择教育方式的权利。”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对离异夫妇因为8岁儿子小洋究竟应该送到学校读书,还是由小洋的父亲自己来教育在法庭上激烈争论。单身父亲侯先生因为一直拒绝让已到上学年龄的儿子到学校读书,被其前妻告上法庭。7日下午,北京市石景山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父亲当庭展示“教育成果”7日下午在石景山法院,和父亲一起到庭的小洋正在记者堆儿里拿着一份英文《中国日报》高声朗读,并可以用中文说出报道的内容。小洋说,他除了每天学习英文,还读过《古文观止》、《三国演义》。在小洋接受“考问”的过程中,小洋的父亲侯先生一直颇显自豪地站在旁边。当有人问侯先生为什么不送小洋到学校读书时,侯先生立刻反问:“你们记者中可能不少都是大学本科毕业,谁能够熟练地阅读《中国日报》?”侯用眼睛巡视一周之后说:“没有人回答我,可以视为没有,但是我的儿子就可以。这是事实。我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方法‘保留看法’,我认为现实的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创造力,在这种僵化的教育方法下,中国很难出比尔·盖茨。”指前夫违反义务教育法母亲要求变更儿子抚养权王女士认为,今年9月1日刚刚修改并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法定年龄的孩子必须接受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孩子的成长需要接受主流教育,孩子需要和社会沟通,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不应长期被关在家里。所以她强烈要求法院判决变更儿子的抚养权,让她来抚养儿子,尽快把小洋送进学校读书。针对小洋母亲的观点,小洋父亲侯先生一边扫视坐在法庭后排的儿子,一边面对旁听记者说道:“教育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化,因人施教。我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儿子并没有违反义务教育法,孩子必须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是针对辍学儿童而言,法律并没有规定家长不能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实践证明我的儿子现在的中文水平比初中生还高,英文水平超过了高中生。这个非凡少年的出现是因为有了我这个非凡的父亲。我不但教孩子知识,还在教他怎么做人。我是一个大学文化的医生,我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家里上学?”母亲说“孩子的心里没有爱”父亲说“我儿子友好成熟”王女士说,单纯的英文水平并不能证明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从儿子对母亲仇视的目光里可以看出,孩子的心里已经没有爱了,这让我非常痛心。一个孩子如果心里没有爱,他今后怎么去和社会相处?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侯先生则反驳:“我的儿子刚才面对几十个记者落落大方、友好成熟,表现出了一个英俊少年成熟的心态,这是事实。我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每天累得要死,我不能让这样的教育葬送一个天才少年的前程。爱迪生是被学校公认的‘坏孩子’,她的妈妈把他接回家自己教育后,爱迪生成了发明家。”专家:缺少竞争刺激孩子容易封闭“家长如果不送孩子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那就违反了9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晋堂说,“因为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凡适龄儿童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家长必须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他说:“尽管父母离异了,但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没变,仍然必须遵守和执行新义务教育法。”他还指出,尽管也有家长把孩子留在家里进行教育,后来又到学校插班或直接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的成功案例,但这种现象非常个别。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表示担忧。“封闭单一的家庭教育,缺少同伴的交流和竞争刺激,将会造成孩子心理的封闭,可能会造成适应群体能力差而逃避与社会人的交往。”</td></tr></table>此帖由 八根儿 在 2006-09-24 16:36 进行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梅宝 + 1 那个父亲是在非典期间逃离医生岗位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17:05:24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ynet.com/img.db?12976625+s(300)"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侯先生随即拿出一份“小洋自己写给法官的答辩状”进行展示,说道:“你们可以自己验证一下我自己教育的成果。”   在此期间法庭前面有一位身着花上衣、戴眼镜的女士表情黯然地看着小洋父子,后据了解,这位女士就是小洋的母亲王女士。   据介绍,小洋走进法庭时看也没看妈妈一眼,看到妈妈过来眼里露出的是仇视的目光,并躲开妈妈跑到一边。 <div twffan="done">  案情回放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王女士起诉称:其与被告侯先生2000年经法院调解离婚。当时由于考虑被告是北京户口而自己是外地户口,所以同意将儿子小洋判归孩子的父亲。但是实际上小洋是由妈妈独自抚养。三年前,被告因和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失去工作。2004年6月,被告在没和原告打招呼的情况下,将小洋从妈妈送的幼儿园接走。此后两年多,被告未将学龄期的儿子送到学校,在家中自行教育。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div twffan="done">  对话当事人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昨天开庭前和开庭后,记者分别采访了小洋、王女士和侯先生。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小洋:“我和猫玩”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小洋你每天都做些什么?和谁在一起玩啊?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小洋:我读书、学英语。我和猫玩。那是一只野猫,两年前在楼梯口捡的。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你愿意到学校读书吗?长大想干什么?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小洋:我不愿意到学校读书。我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说的。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那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呀?总不能一辈子总读书吧?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小洋(停顿片刻):我长大想写书。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刚才你管妈妈叫王×,为什么不叫妈妈?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小洋:我爸爸告诉我不要理她,说她是我们侯家的祸根。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父亲:“我可没教孩子仇视她”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请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当初和王女士是怎么相识结婚的?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侯先生:我1985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是职业医师。我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她来应征。我们认识几个月就结了婚,结婚3年后离婚。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您认为孩子这样仇视自己的妈妈是什么原因?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侯先生:我先声明我可没教孩子仇视她。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母亲:“我有信心感化孩子”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离婚后的两年里您去看过小洋吗?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王女士:前两年我几乎每周都去送东西,但是他不让我见孩子,我只在答应他的要钱要求后进去看过一次孩子,当时孩子头发披肩,家里脏乱不堪。我从居委会了解到,孩子和他父亲白天几乎全部在家里面,晚上有时出来一下。我觉得这种生活已经对孩子的人格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流畅的生活。 </div><div twffan="done"> </div><div twffan="done">  记者:现在孩子似乎和您有很大隔阂,您认为他还能够跟您生活在一起吗?  王女士:我是一个母亲,我有信心用母亲的宽容和爱心去感化孩子。 (文中小洋为化名) </div></div>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梅宝 + 1 就用他的价值观来教育子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0-25 18:49:0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深思啊!!这是向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强有力的挑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0-25 21:05:1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孩子的心理要正常呀!这个爸爸的教育太偏激了,孩子的性格不好,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多问题.那太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0-30 17:05: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wzxzxq 于 2006-10-25 18:49 发表
值得深思啊!!这是向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强有力的挑战啊!



哪位听到爸爸当这孩子说妈妈的几句话了
你是个女骗子,女流氓,还有什么下岗女工。。。。。。



这样一个人格缺陷严重的男人能教好一个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4 11:39:5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首先要感受爱,才能是个健全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25 21:12: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父亲极端不称职。当时我和妹妹一起看的,看到孩子对母亲的态度,我们就断定这个父亲有问题,果然后来,这个父亲当着孩子面大骂,真是十分担忧孩子的心理。
我记得当时电视里说:非典时期,这个父亲回了老家,后来单位联系不到他,就把他除名了。
我觉得这个父亲人品很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2-27 16:36:07 | 只看该作者
很为这个孩子担心!所谓教育成果不能只理解为文化水平啊,可怜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3-8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和爱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30 13:41:31 | 只看该作者
在电视上看到了,很值得大家反思。教育孩子不能只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品德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6 , Processed in 0.11498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