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英语学习从莎士比亚开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7 10:3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应之

    从“儿童英语”(所谓“儿童英语”就是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模式学习英语)入门学英语作为几十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已使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第一,文化的汲取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要求,而“儿童英语”则是以生活口语为标准,在随之而后的一系列的英语教材中,也很难闻到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气息,是以我们的英语学习毫无文化内涵可言,语言的表达当然空乏无味;更为甚者,因为没有接触西方优秀文化的机会,导致西方庸俗思想的泛滥,祸及社会风气。第二,生动活泼的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是人类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有机的系统。有机系统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可分割”,因为系统经分割后是无法还原的,(试想如果细胞从生命体中分割出来,能否将其再组成有机的生命呢?)而“儿童英语”正是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让我们一开始不是学习系统的语言,而是从发音、记忆单词、简单句型及语法开始学习,这种对语言肢解的学习方法,结果只能导致表达呆板、语言、语调中国化的英语,因为肢解的语言无法还原出语言系统的本来;第三,人类天生就有系统学习语言的能力,从来没有难易之分,无论简单和复杂,难和易,只要不断模仿、薰习就可以掌握,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而“儿童英语”则让我们从易到难、从初级到高级来学习英语,这种方式背离了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是以终身无成就可言。只有一开始就系统地学习英语,才能完整地掌握英语。(详见“英语学习的科学观”)

背文章是学英语的最佳捷径

    系统的掌握在于对系统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熟练把握,而语言系统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只有在整体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把握语音、语义、语法从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系统、完整地掌握语言。
    一个在母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有大量听和说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就能把握语言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他在三岁之前就能充分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母语。
    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客观上不可能象母语那样有大量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系统把握英语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所提供的学习内容要含有丰富的词汇,而且这些词汇之间要具有高度的关联,在有限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体现语言系统的完整性,使我们能在短时期内就能把握英语的构成要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从学习英文文章入手,因为文章是语音、语义、语法的有机组合,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和掌握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与其背短篇,不如背长篇

    语言的习得,要体现学习的效率。
    在提供给孩子有限的学习内容中,若选择若干短篇作为学习内容,由于每篇文章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不同文章又围绕不同主题而写,这就存在着文与文之间文理与语脉(也即所谓的“语法”)不尽相同,虽然文与文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如果孩子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作基础,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和有限的背诵量内,其思维就不能把他在各篇文章中所掌握的有限的语音、语义、语法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做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的能力不足,其“望文生义”的能力就不足,有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深刻领会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高效性。
    若选择长篇而分割成若干短篇,让孩子背诵,则各篇均能联系成文,文中上下文理通顺,语脉畅达,更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体会和把握语音、语义、语法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孩子快速建立起语言的整体观念,这样可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背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章

    既然要背文章,当然要背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章,也即所谓的经典文章(我们称之为“英文读经”)。因为经典文章不仅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而且是高度凝练的精悴语言,是值得终生记诵学习的。从小读诵英文经典,既可熏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精神,为未来中西文化的融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可习得优雅的语言,因此“英文读经”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有关儿童读诵经典的重要性,请参照王财贵教授所著《儿童读经教育说明》。)

从《莎士比亚》开始

    在众多的西方经典名著中,我们为什么选择莎翁作品作为英文经典学习之初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首先,莎氏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其不朽的人文思想不仅为世人所推崇,而且也是西方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厉久而弥新,无疑是开启童蒙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此为引领让孩子深入到西方文化中去也是轻松自然的事。
    第二,莎翁的语言精炼妙美,形式中诗歌、散文、民谣无所不有;既是剧作,人物及事理具足,场景丰富,因此,其语言的全面性、整体性比之其它形式的英文经典为甚,这对孩子系统地学习英语是极为有效的。
    第三,学习语言,“语”和“文”均不可偏废,莎翁之剧作以人物对白为主,是“语”和“文”高度的融合,从莎翁之剧作入手学英语,“语”和“文”可同时并重,这一点是其它以“文”为主的英文经典所不具备的。
    第四,莎翁之剧作,每一场均可做为独立的文章,场与场、幕与幕之间又上下成文,这也符合我们选择长篇文章的编辑思想。
    第五,莎翁作品本为国人所熟悉并喜爱,同样有助于提高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经典语言与现代语言

    或许有人会问,莎士比亚的语言是古代的语言,这个时代能用的上吗?其实,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都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差异仅在于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不同,而构成要素几乎是不变的,它们仍然在同一系统内,因此熟读经典的孩子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运用现代语言形式,而没有任何障碍,就如同千年前的中医药方之所以能延用至今,在于古今之人虽体貌各异,却系统相同;以上两者事虽不同,理出一辙;同样基于此(经典语言与现代语言是同一系统),现代人学习和继承古代文化才有可能。
    第二,现代语言是由古代语言演变而来,很多古代语言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并没有发生变化,经典中精妙的语言在现代仍俱有无限的活力,几个世纪以来莎翁的作品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所耽读,其戏剧更是在舞台和银幕上盛演不衰,莎翁笔下的人物和语言早已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相融合,岂有今古之分?熟练地掌握这些精妙的语言可以极大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要使现代语言更丰富多彩,更具有生命力,也只有建立在对古代语言的消化及吸收的基础上。
    第三,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自身所使用的工具,人类一代一代沿袭语言、传承文化,而且语言的变迁也是人类随时代的不同而自行改变的。因此,实在没有理由怀疑心智自由活泼、熟背经典的孩子对语言形式变化的适应性。
    再者,文化内涵丰富的经典同样有助于对语言深刻的理解与学习,而且可以保持孩子学习和背诵的长久兴趣。

学习的最佳年龄

    经典的学习,自然是越早越好,因为13岁以前是人生记忆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唯若错过了这一时期,要想学习和背诵长篇的英文经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在推广英文读经的活动中也深深地体会到:越是年龄小的孩子,其背诵英文经典的能力就越强,并且背诵速度越来越快,而那些年龄稍长(指3年级以上)并过多接触“儿童英语”的孩子,因为已染上的不良学习习惯(如讲求单词的标准发音,弄清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等)所造成的诸多心理因素,反而使他们对英文经典的亲和性示弱于未曾接触任何英语的孩子。因此,有远见的家长,要在孩子心灵纯净,未受任何机械的英语学习方法染污时,趁早进行英文经典的学习,方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根基。当然,成年人若能抛开固有的英文学习观念而埋首经典,相信“书读百遍”之后自能收到事半功信的良效,同时也可弥补西方文化修养之不足。
    我们希望通过英文经典导读活动的推广,以期在未来几十年中能培养出如辜鸿铭、钱钟书、林语堂等中西兼通的大家,不辜负中华历代硕学通儒辈出之盛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3-7 10:53:04 | 只看该作者
有启发,我儿子正好13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3-7 14:21: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对每一位家长都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3-7 17:4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3-9 13:3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3-9 15:58:46 | 只看该作者
好!
我最近一直在琢磨到哪儿去买一个帖子上说的《西方儿童经典导读》,   全家人读。
英语学不好是我心中永远的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3-9 17:02:05 | 只看该作者
莎士比亚的戏剧据说是使用英语词汇最多的文学作品
辜鸿铭的英语就是背莎士比亚背出来的
不过我不赞同背诵他的东西
一是词汇量太大
二是距离现在有几百年的时间了
有些语法句子早就用不到了
完全可以背诵当代的一些文章,比如散文什么的
有个学英语的好办法就是看经典电影,直到每句都能听懂并能听写下来
这是最直接学习口语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11 , Processed in 0.07724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