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640|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是什么东西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5 09:2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以《远去的生命》为题,播出了青岛才女杨俞青在24岁时,从复旦大学的23层高楼跳落而自杀身亡的悲剧……  1997年,18岁的杨俞青在高考中以802分的成绩,获得了青岛考区文科的第一名,当时被人们称之为“青岛才女”、“女状元”,并成功地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她的父母也因此被人们尊为家教的典范,享受着人们羡慕的目光。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培养出这样出类拔萃的孩子的家长,一定是最成功、最自豪的家长,而杨俞青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也不负父母的厚望,2001年,本科刚毕业,她就以专业课第一的好成绩考取了复旦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有女如此,做父母的又怎能不为自己家教的成功而高兴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众目所瞩的才女,一个有着无量前途的“女状元”,一个已经被上海一家大报社看好的女研究生,却在2003年的一个秋夜里,从复旦校园内的一座23层高的楼顶跳了下去。一个家教成功的神话,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个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一个家庭也因为她的死而陷入了极度的绝望和悲哀之中……  那么,一个成绩如此优秀和卓越的女孩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之路呢?  杨俞青的母亲认为是“抑郁症”夺取了她的生命。那么,她是怎样得上“抑郁症”的呢?  原来在高考前夕,杨俞青曾获得保送上大学的资格,这种特殊的待遇一下子让她产生了一种功成名就的感觉,无论是在同学中,还是在老师的眼里,杨俞青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父母也为之兴奋不已。然而,让杨俞青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当保送名单最终确定之后,上面并没有她的名字。杨俞青似乎感到自己在一瞬间从成功的颠峰骤然跌入残败的谷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幸变故,她被击垮了,一度陷入了异常的愤怒、羞愧、痛苦、惶惑之中不能自拔,彻夜失眠使她变得精神委靡、神思恍惚,有好几次,她用咬手自残来发泄心中的郁闷和不满。尽管如此,要强的杨俞青还是一自己的聪明智慧证明里自己的实力:当年高考时,她以802分的高分成为青岛市内文科状元。她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虚荣心再一次得到了极大满足,父母也再一次享受到了女儿的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然而,由于招生部门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差错,她的大学通知书没能及时送达。当杨俞青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拿到了大学通知书的时候,她的心又一下被抛进了彷徨绝望的旋涡里,曾因保送而备受煎熬的杨俞青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不到十天的时间体重急剧下降了12斤。当她曾向往已久的复旦大学通知书到她的手里的时候,她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芒,心理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她神情冷漠地告诉母亲“妈妈,我不想去上大学了!”  看到女儿的变化,听到女儿发出如此令人失望痛心的感叹,母亲害怕了,她带女儿到各大医院去求医检查,最后的结果让她的父母震惊了:杨俞青已患上了内因性抑郁症!  一个学习成绩如此优秀的女孩,为什么有着与学习成绩如此不和谐的脆弱的心灵呢?  只要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杨俞青所遭遇到两次挫折,就不难发现她产生内因性抑郁症的根源。无论是她因保送失利,还是后来的上复旦大学的通知书出现失误,其实,在常人的心目中并不能算是一种太大的事,可在她那里为什么却成了如天塌一般的大事呢?按理说,她的成绩如此的卓越,保送不保送,并无关自己的前途和一生,尽可以大度地一笑了之,大不了就是在面子上有点难堪而已。然而,此事却使杨俞青陷入了愤怒、不安、失眠、精神恍惚的绝境。而接踵而来的是对大学通知书的等待,只因为比别人迟到了几天,她便又一次陷入了彷徨绝望、深深的焦虑之中,以至自己的精神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并且以后的几年里也一直徘徊在这个临界点上……我们不能不痛心的承认:杨俞青的不幸,并不只是她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些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强烈愿望仍在制造“考试神童”的家庭的不幸!是那些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成至高无上荣耀的父母的不幸!更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不幸——因此残害了多少人才啊!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把应试教育制度推到了极境,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父母比孩子更关心他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或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长不注意这个心理问题,那么,在孩子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早晚也得遇到这个瓶颈。所以,作为一个家长,既要激励孩子去争取自己能够达到的好成绩,更要努力培养孩子能够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因为好成绩只能是人生岁月里一时的花与果,而不畏失败\愈挫愈勇的品质,才是一个人能最终成就一生大业的根本.根不固,花果难存!杨俞青如果既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又具有如此卓越的生命品质,难道她还会选择这样的一条绝路吗? 台湾教育家郑石岩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谈到家庭教育的问题时,他说:“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成功的人生。但是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并不是一味地鼓励孩子读书、升学和考好成绩,而是要启发孩子的心智和精神力量。一个人在生活和事业上是否成功,与学校成绩和学历并无绝对的关系,真正决定个人成败的关键是精神力量。生活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高度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否则生活就会面临困难。由于社会变迁太快,价值观念分歧,每个人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意志力,否则就会迷失、堕落或经不起任何打击。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了解,对于子女的教育,并非仅仅是读书,只有心智与精神力量,才能保证孩子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抱负,过具有创造性的人生。”  什么叫精神力量呢?做一个尽责的父母,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从爱开始,教给孩子爱心,从爱自己开始,到爱自己的父母,扩展到爱别人,爱整个世界,启发他思考,引发他乐观进取的态度和培养他的热心与毅力.历史上有许多人,在学校时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可是,他们却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如学习成绩最差的爱迪生、爱因斯坦,却成了发明家和科学家;如没有上过学的法拉第、史蒂文生,却成立电气之父和火车之父等等。许多研究报告显示,在校学习成绩与一个人是否成功其关联不大。也就是说,学业成绩好的人,未必将来就能成功;学业成绩差的人,将来未必就无所成就。决定生活与事业成功的因素在于人格所绽放出来的意志和精神。  对照郑石岩教育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杨俞青的父母在激励她奋发学习、争取好成绩的同时,也教育她对可能遇到的失败、挫折要始终保持一份坦然的心态,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也许这一忠告对于杨俞青的父母来得太晚了,因为他们就是想要一个成绩平平但能常绕膝下的女儿已经不可得了!但是,对于正在尽心尽力于自己孩子培养的家长们来说一点也不晚。我希望所有能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能最终明白:真正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到底是什么!全文完此帖由 hwzxzxq 在 2006-09-16 08:25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9-15 09:32:39 | 只看该作者
回贴,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15 09:58:34 | 只看该作者
良好的心态对一个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成功,失败,平常心都是不可缺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9-15 10:09:33 | 只看该作者
50%基因,50%后天因素, 包括努力,机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9-15 10:12:48 | 只看该作者
坎坎坎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15 10:25:5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逻辑狗”学习效果怎样。有没有比较优惠的卖家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9-15 10:30:49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这里了,请问金币都有何用处呀,完整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9-15 10:31:5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9-15 10:35:58 | 只看该作者
杨俞青的悲剧令人深思,相比之下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从正面给予父母们更多的好有教益,父母应好好反思自身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10:46:14 | 只看该作者
zyffald+2006-09-15 10:35+pid975664-->引用: zyffald @ 2006-09-15 10:35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75664">查看原帖[/url]  杨俞青的悲剧令人深思,相比之下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从正面给予父母们更多的好有教益,父母应好好反思自身教育。
能提供有关刘亦婷父母教育方面的资料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3:53 , Processed in 0.09118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