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5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流鼻血应对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9 11: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家长必看:【儿童流鼻血应对大全】家庭必备手册 儿童流鼻血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秋冬干燥的季节。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鼻腔出血,不要惊慌,应马上让孩子坐下或者躺下,然后用洁净的手绢或餐巾纸擦掉流淌的鼻血,帮孩子止血。如果孩子是单侧鼻孔流血,止血的方法就是对应流血的鼻孔举起相应的手臂,如右侧鼻孔出血 就举起左手臂,反之亦然。当孩子流鼻血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把手臂高举过头顶,头部抬起看天,这个方法民间称之为[举头望明月]法,是种非常简单易行、见效奇快的止血方法。 儿童整个鼻腔如果出血,最简单的止血方法是“指压法”,即用拇指和食指压住孩子鼻翼两侧及上面软组织处,一般几分钟后,轻轻松开手指,鼻血大多可以止住。如有麻黄素或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滴在棉球上塞进鼻腔,再用手指压住,止血效果会更好。如果仅仅用干棉球或纸团塞进鼻腔,因为不能有效地压住出血点,所以看上去好像血已经止住了,实际上却是被孩子吞到肚子里去了。 如果用指压法仍然不能把血止住,建议家长马上送孩子去医院五官科处理。对于发生流鼻血的孩子,如果是鼻腔粘膜比较干燥,或气候比较干燥,可以滴一些石蜡油,或在鼻腔内涂一些软膏,以起到湿润和保护鼻粘膜的作用,这样也能有效地减少出鼻血的机会。 通常儿童流鼻血多由外力伤害所致,例如鼻子受撞击或气候过度干燥(使鼻膜开裂);气压突然改变;用指甲挖鼻孔或擤鼻涕过猛,也可能使鼻粘膜受伤而流血。有些孩子流鼻血时惊慌失措,把血滴得嘴巴、下巴及衣服上都是血,看上去挺吓人,家长这时千万不要惊慌,应冷静帮孩子处理。 〖小贴士--流鼻血的类型〗:《流鼻血分前位型及后位型。后位型主要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此型中,血液由鼻子后面流出,沿着口腔后部流进喉咙,不论患者处于什么姿势。严重者,血流的方向可能前、后皆有。这种流鼻血需要医院的看护。 儿童常见的流鼻血属于前位型,它由鼻子前方流出。站立或坐下时,血由一边或双边鼻孔流出。躺卧时,则血流可能进入喉咙。这种流鼻血可能很吓人,但并不严重,家长也不必太过紧张,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不论孩子是由于气候干燥、或不慎将鼻腔碰破而引发流鼻血,下面提供的止血流的诀窍,对儿童各种流鼻血皆有帮助: ●将血块擤出 止血之前,先试着将血块擤出。因为堵在血管内的血块使血管无法闭合。血管内有弹性纤维,当你去除血块,这些弹性纤维才有办法收缩,使流血的开口关闭。有时候,擤完鼻子,家长用手稍微捏紧孩子的鼻子,也能停止流血。 ●塞纱布或湿棉花 在两边鼻孔内各塞人一小块消毒过的湿纱布,也可利用Neo—Synephrine去充血剂或Afrin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寒人鼻孔,也有助止血。但也有专家偏好用白醋将棉花沾湿。醋里的醋酸会轻微地灼烧。但去充血剂仅能提供暂时的止血,建议不要滥用它,因为它可能会伤害鼻膜, ●捏住鼻子 擤过鼻血(清除血块)及塞过棉花之后,用拇指及食指将鼻孔捏在一起,持续压紧5—7分钟。假使仍未止血,再重复塞棉花及捏鼻子的动作,仍然压5-7分钟。这样应可收到止血功效。 ●坐直 让孩子躺下或仰头,将使血液流到喉咙。可以坐在椅子上,身体向前倾(勿将头部仰回)。 ●用冰冷敷 冰冷能促使血管收缩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 ●涂抹软膏 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E软膏。如果没有维生素E,可用少许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代替,一天涂2~3次。维生素Ⅱ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而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町破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仅止痒,也防止粘液干硬(以免诱发挖鼻孔的冲动)。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可使用芦荟或治痢草软膏。 ●勿挖鼻孔 做过上述处理后,最好躺下休息一会,并至少两天不作激烈运动。鼻腔内的血管破裂,需要7—10天才能完全复原。血流在血液凝结后停止,随后凝结的血块逐渐结痂;孩子若再挖鼻孔,假使不慎剥落结痂,将使流鼻血复发。 ●增加空气湿度 当人呼吸时,鼻腔需确保抵达肺部的空气够湿润。因此,当环境干燥时.鼻子得更努力工作。建议家里使用加湿机来补充空气湿度,加湿机中最好加人蒸馏水,以免自来水不纯(有水碱等杂质)。 ●小心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会干扰血液凝结。假使孩子容易流鼻血,提醒家长,非必要时,尽量少给孩子用阿司匹林。另外,建议家长避免给孩子吃一些富含水杨酸类的食物,这种类似阿司匹林的物质,多见于咖啡、茶、某些蔬菜及大多数的水果。这些食物包括杏仁果、苹果、杏果、蓝莓(黑莓、小红莓等)、薄荷、樱桃、葡萄(干)、桃、梅、番茄及黄瓜。 有时,使用肝素、抗血凝索也可能引起流鼻血 『营养与饮食疗法』 ●补充营养素 ①补充铁质 孩子若经常流鼻血,不妨考虑补充铁质,以帮助体内造血。铁是红血球中的主要物质——血红素的重要组成。 ②补充维生素c 胶原蛋白是维持身体组织健康所必需的,而维生素c是形成胶原蛋白所必须的物质。上呼吸道组织里的胶原蛋白帮助粘液附着于适当的场所,使儿童的鼻窦及鼻腔内产生一个湿润的保护膜。 ③补充维生素K 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作用所必需的。其来源有苜蓿、海带、及所有深绿色叶菜类。 其他补充:</div><div>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出血部位大多数和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Little 区),其原因如下:①鼻中隔前下部有鼻腭动脉、筛前动脉、上唇动脉鼻中隔支及腭大动脉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网状血管丛(图1-11)。②鼻中隔前下部粘膜甚薄,血管极易损伤,且由于这些血管与软骨关系紧密,破裂后不易收缩。③鼻中隔前下部极易因挖鼻而损伤,而且容易遭受空气刺激,使粘膜干燥、结痂,干痂脱落时易发生出血。若鼻中隔有偏曲或距状突,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鼻咽静脉丛(Woodrff’s plexus)为鼻后部出血的较常见部位。 病因 原因复杂,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局部原因 1.外伤:鼻及鼻窦外伤或手术、颅前窝及颅中窝底骨折。如鼻外伤性筛窦骨折可引起筛前动脉破裂;颅底骨折可损伤颈内动脉虹吸部,在颅底发生假性动脉瘤,进而侵蚀蝶窦外侧壁进入蝶窦,可导致严重的鼻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剧烈咳嗽或喷嚏、擤鼻、挖鼻、经鼻腔插管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2.气压性损伤:鼻腔和鼻窦内气压突然变化,可致窦内粘膜血管扩张或破裂出血。 3.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嵴或距状突附近或偏曲的凸面,因该处粘膜较薄,易受气流影响,故粘膜干燥、糜烂、破裂出血。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症状。 4.炎症:①非特异性炎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等,常为鼻出血的原因。②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膜溃烂,易致鼻出血。 5.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鼻窦血管瘤等,可致长期间断性鼻出血。鼻腔或鼻窦的恶性肿瘤早期常鼻出血症状,出血量一般不多,但可反复发生。晚期破坏大血管者,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6.其他:鼻腔异物、鼻腔水蛭,可引起反复大量出血。在高原地区,因相对湿度过低、而多患干燥性鼻炎,为地区性鼻出血的重要原因。 (二)全身原因 1.血液疾病:①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凝血机制的异常:如血友病、大量应用抗凝血药物、纤维蛋白形成受阻、异常蛋白血症和胶原性疾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鼻白喉、麻疹、疟疾、猩红热、伤寒及传染性肝炎等,多因高热,鼻粘膜严重充血、干燥,以致出血,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段。 3.心血管疾病:①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肾炎、伴有高血压的子痫等;其他如用力过猛、情绪剧烈波动、气压急剧改变(如高空飞行、登高山及潜水等),均可因一时性动脉压升高而发生鼻衄。出血前可有预兆,如头昏、头痛、鼻内血液冲击感等。②静脉压增高:如二尖瓣狭窄、胸腔或纵隔和颈部巨大肿块、肺气肿、肺水肿及支气管肺炎等。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及微量元素钙等缺乏时,均易发生鼻出血。 5.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的功能引起鼻衄。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凝血酶原减少而易出血。 6.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先兆性鼻出血常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多因血中雌激素含量减少,鼻粘膜血管扩张所致。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慢性疾病以及风湿热等,也可伴发鼻出血。 临床表现及诊断 鼻出血属于急症,应在最短时间内确定出血部位,判明出血原因,以便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有些病因不明者,需在止血之后,再探查其原因。在询问病史时应迅速问清哪一侧先出血、出血时的情况、过去发生过鼻出血否、此次出血有无自觉病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局部和全身检查。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 鼻出血多发生于单侧,如发现两鼻孔皆有血液,常为一侧鼻腔的血液向后流,由后鼻孔反流到对侧。出血不剧者,可用1~2%麻黄素棉片收缩鼻腔粘膜后,从先出血的一侧鼻寻找出血点,必须仔细检查,尤其是对鼻中隔前下部位,注意粘膜表面有无充血、静脉曲张、糜烂溃疡等。有的通过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若出血较剧,不允许从容地进行检查,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迅速判断是否有出血性休克,同时要注意: 1.休克时,鼻衄可因血压下降而自行停止,不可误认为已经止血。 2.高血压鼻衄病人,可能因出血过多,血压下降,不可误认为血压正常。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前期症状如脉搏快而细弱、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及胸闷等。 3.要重视病人所诉出血量,不能片面依赖实验室检查。因在急性大出血后,其血红蛋白测定在短时间内仍可保持正常。 有时大量血液被咽下,不可误认为出血量不多,以后可呕出多量咖啡色胃内容物。 治疗 (一)一般原则 1.医生遇出血患者时应沉着冷静,对患者应多方安慰。 2.严重鼻出血可使大脑皮层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现烦燥不安,可注射镇定剂,一般用巴比妥类药物,但对老年人以用安定或异丙嗪为宜。对心力衰竭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鼻出血时,忌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对高血压所致的严重大量出血患者,用降压药物时应慎重,因高龄高血压患者和有严重的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在心脏供血不足时,不应将血压降得过低,否则可能造成动脉血栓形成。 3.已出现休克症状者,应注意呼吸道情况,对合并有呼吸道阻塞者,应首先予以解除,同时进行有效地抗休克治疗。 (二)局部止血方法: 按病因和病情不同区别对待。 1.指压法:此法作为临时急救措施,用手指压紧出血侧和鼻翼10~15分钟,然后再进一步处理。 2.收敛法:用浸以1~2%麻黄素液或0.1%肾上腺素液的棉片填入鼻腔内止血,然后寻找出血点。 3.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并有明确出血点者。在出血处进行表面麻醉后,用30~50%硝酸银或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至出现腐蚀性白膜为止,注意不可使药物流到他处,也不要在鼻中隔两侧相对处同时烧灼,以免发生鼻中隔穿孔。电灼、电火花法或YAG激光凝固法与药物烧灼相似。烧灼后可用油剂滴鼻以防局部干燥。 4.冷冻止血法:对鼻腔前部出血较为适宜。 5.翼腭管注射法(腭大孔注射法):对鼻腔后部出血有效。注射后可封闭上颌动脉的分支蝶腭动脉。方法为将注射器针头在第三磨牙内侧刺入腭大孔内,注入含少量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3ml。针头刺入不宜超过28mm,以免将药液注入圆孔或眶内。 6.填塞法:此法是利用填塞物填塞鼻腔,压迫出血部位,使破裂的血管形成血栓而达到止血目的。 (1)鼻腔填塞法(nasal packing):常用凡士林纱条经前鼻孔填塞鼻腔。填塞时,纱条远端固定,逐渐由后向前,由上向下,折叠填塞可避免纱条坠入鼻咽部或堵在鼻前庭(图4-6)。此法对鼻腔前部出血效果较好。也可用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填塞或医用生物胶粘合。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点或出血创面涂以薄层快速医用生物胶,具有粘合、止血、防止感染、止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还可用乳胶或硅橡胶气囊填入鼻腔,注入空气或水使气囊膨胀,进行压迫止血。 图4-6 鼻腔填塞法 (2)后鼻孔填塞法(postnasal packing):先将凡士林纱条或消毒纱布卷迭成块形或圆锥形,长约3.5cm,直径约2.5cm,用粗线缝紧,两端各有约25cm长的双线,消毒备用。填塞时先收缩和表麻鼻腔粘膜,咽部亦喷有表面麻醉剂。用导尿管由前鼻孔沿鼻腔底部插入直达咽部,用镊子将导管从口腔拉出,导尿管尾端则留于前鼻孔外,再将填塞物上的双线系于导尿管,此时将填塞物由口腔送入鼻咽部,填塞于后鼻孔。为了减少患者痛苦,可用弯止血钳将填塞物在明视下送到悬壅垂的后上方,再将导尿管的鼻端向外拉紧。最后在前鼻孔处用一纱布球,将双线系于其上,以作固定,口腔端的线头可剪短留在口咽部,便于以后取出填塞物时作牵拉之用。后鼻孔填塞后,一般都需加行鼻腔填(图4-7)。鼻腔填塞物应于24~48小时内取出或更换,以防引起鼻窦及中耳感染等并发症。 图4-7 后鼻孔填塞法 (三)全身治疗 1.半坐位休息。注意营养,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对老年或出血较多者,注意有无失血性贫血、休克、心脏损害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失血严重者,须予输血、输液。 2.寻找出血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3.给予足够的维生素C、K、P等,并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静脉注射50%葡萄糖、5%氯化钙或凝血质(3~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促进凝血。适当应用止血剂,如抗血纤溶芳酸、6-氨基已酸、止血敏或云南白药等。 5.反复鼻腔填塞时间较长者,应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可酌情采用。如对鼻中隔前下方反复出血,可考虑鼻中隔粘膜下剥离术或划痕术,使该处形成疤痕组织,闭塞血管而止血,若为鼻部外伤或手术等原因,致大血管破裂,出血猛烈,填塞无效,根据出血部位不同,或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筛前动脉结扎术、筛后动脉结扎术或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等。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9-9 11:22:38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一)一般原则 1.医生遇出血患者时应沉着冷静,对患者应多方安慰。
<font color="#0000cd" size="4">基本都了解,只想说医生从来都是是很冷静的,因为流的不是他们的血<img src="images/smiles/fury.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9 12:07: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儿子最近一年很少流鼻血了,4,5岁时令我手足无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2:53:43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昨天和小朋友嬉闹时撞了鼻子,今天一早不知是否抠了一下,马上就一边鼻子血流如注,外公用纸巾塞住,我告诉他不是正确的办法,上网确定了下,就顺手把我查到的资料和大家共享,也给自己留下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7:43 , Processed in 0.10824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