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70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转帖】钢琴喂钢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8 04:2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学钢琴,父母总是说不想培养钢琴家,而只是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所以随便找个老师教教就可以了。刚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系访学归来的厦大音乐系钢琴教师黄因却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如果小孩学琴路子不对,不仅无法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而且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学习方法而影响一生的学习习惯,从而耽误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听懂古典音乐 怎样培养儿童的古典音乐审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我一直强调让小孩从小听音乐,而且听纯正的古典音乐。但欣赏古典音乐需要经过训练的耳朵才能领悟它的美,活泼的孩子会觉得这是件沉闷的事,家长也很为难:如何才能让小孩听得懂? 几十年来,国外一些音乐公司为此动用了许多著名音乐家和乐团,并聘请了各类专家,精心挑选了经典名曲,以卡通为载体,把古典名曲形象化。这种形式的作品人见人爱,比如,迪斯尼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幻想曲》,近年推出的《幻想曲2000》,德国公共电视台的钢琴音乐小木偶皮诺系列等,都值得推荐。相信经常听这类作品的小孩,不仅会有很高的音乐审美,而且会有很高的情商。 练琴时要使用节拍器 节拍器虽小,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几个相同的音符会由于不同的节奏而变得完全不一样。要达到快速弹奏,首先要建立精确的节奏概念。我在学校教学时,问学生有节拍器的请举手,结果只有10%的人举手,而其中又只有一半能跟准节拍。 弹奏法正确,就能培养出优秀学生 造就一个人才,要靠老师高屋建瓴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勤奋刻苦、家长的大力配合。但昭义这一代音乐教育家是我们教师的榜样,其实他们中很多在成名之前也因弹奏法的错误,走过很多弯路,吃了许多苦头,但他们勤于思考,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终于不让学生像他们一样错了再去改,浪费时间。所以说,只要用正确的弹奏法教会学生,就一定能培养出李云迪那样的优秀学生。正确的手型姿势至关重要 学好琴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可是国内有许多琴童,不但没学好琴,反而把自己的手关节弄坏了。小孩学琴,正确的手型姿势至关重要,但是,很少有老师会从物理学和人体学的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学琴要讲科学,不然,不仅不能带来美感,还会引起身体的不适,这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的。 此帖由 annete 在 2006-08-27 15:27 进行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yhoneyqiqi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4:25:13 | 只看该作者
为要不要让孩子学习弹钢琴,不少家长伤透脑筋。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压力,干脆采取“自求多福”的政策,学与不学随着孩子高兴,不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不见成效,内心又陷入矛盾之中:“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钢琴” 强迫孩子按时学琴,担心会揠苗助长;放任他,又怕孩子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真是进退两难。很多家长在让孩子学习钢琴之前,都不知道学琴与一般才艺不同,像绘画、游泳等,不太会有学习上的压力,唯独钢琴必须看谱、控制速度、专心、复习等等,非得孩子花时间并持之以恒的努力不可,若孩子本身没有兴趣,那就苦了。 其实,若只为了培养音乐兴趣与才能,家长大可不必要一见钟“琴”;一般音乐班,仍可算是入门和培养兴趣的最佳管道。若为了培养孩子的一般才能,选择绘画,不仅学习本身就很能吸引孩子,同时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是经济又易使孩子有成就感的学习内容。最重要的是,现代父母要当个有自信的人,切勿跟着才艺风后面跑,而是选择出一、二项适合孩子的才艺。 如你正要让孩子学才艺,且先听听我们的建议: 1 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年龄层够了吗?父母绝不能盲从,广告归广告,说服归说服。 2 了解孩子的兴趣是哪些?为什么对这些有兴趣?是不是因为“轻松”所以喜欢(例如:画画既轻松又简单,彩笔一挥就没事了,可是学弹琴还要练习,学心算还要考试等)。事实上,往往许多的学习都必须伴随更多的努力,如果只因为可以享受“光说不练”的轻松,那父母就应注意了。 3 父母其中一方,和孩子一起加入学习的行列,孩子会觉得其是“知我者,父母也”。 4 遇到孩子在学习的瓶颈时,应给予时间、耐心、同理心,陪伴孩子度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4:26:04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与家长都见过好学生越学越爱学,而差学生越学越厌恶学的现象,这种钢琴学习中的良性环境与恶性循环实际上就是学习动机状态不同的外部表现。   钢琴学习的动机不仅要激发,还要培养与保持,因为钢琴学习的周期很长,甚至要贯穿孩子整个的儿童与少年时期,在这样长的时间中,影响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非常多。以往我们一贯比较强调学习中的技术、音乐等方面的培养,而对学习动机的保护很不重视。现教师布置过重的作业、家长的过度严厉、过多的枯燥技术练习等等做法由于破坏了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最终成了揠苗助长之举。很多孩子从喜欢学琴到不喜欢学琴的变化就是因为没有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注意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保持。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动机可以说是一个比任何知识、技术、乐感培养都重要的学习因素,因为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学习没有了动力,学习的成效就没有保障,其结果要么导致学习的终止,要么导致学习进度的缓慢。因此我们希望家长与教师把钢琴学习动机问题,放到教学与辅导的首要考虑项。   尽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同,对具体某个人来说,影响其钢琴学习动机的因素也很不一样,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与分析学习动机的培养在学习中的普遍规律,再来由教师与家长针对具体的学生选择对策。我们从各个方面讨论钢琴学习中的动机培养问题。   一.钢琴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本能: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那种通过直观判断能够获得成功的任务,往往能够引起较高的动机状态;而那种给人感觉难以取得成功的"作业"则使人望而怯步。成人如此,儿童更是这样。正是这种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本能心理倾向,产生了学习需要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制约关系:孩子在良好的学习成效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孩子在没有成效或很少成效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劳而无功或失败的痛苦与不愉快,进而产生了不愿意再一次遭受这种痛苦的愿望,因而便对下面的学习产生回避与"发悚"的感觉。这便是在钢琴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普遍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学习的动机与学习中的"成就感"有重要关系。在一种学习活动中,新学习需要的发生,主要靠原有需要的满足。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学习需要"并不一定是指要"学会"某种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学会了"某种知识与技能也未必就满足了这种"学习需要"。从前面一节中,我们知道学习需要有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并不都是直接以掌握学习内容为目的的。也就是说,掌握了学习内容,并不一定就是满足了学习需要。比如学习的"交往需要",当孩子学琴是为了让别人承认或高兴的时候,如果他费了很大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首作品,但却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认可,那么他就不会产生学习需要被满足的体验,也就不会在学习目标达到后产生成就感。表面上学习目标的达到,并不意味着学习需要的满足。一个不能获得满足感的活动,是不能让人产生进一步从事此活动的需要的。从钢琴学习角度讲,如果钢琴学习目标达到后,学生并未体验到他(她)所期望的满足感,那么就不会产生新的钢琴学习需要,因为,学习的最终结果向他(她)表明,目前从事的学习活动不能满足他(她)的需要,因此必然影响进一步学琴钢琴的愿望,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而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必然导致学习成效的下降,不良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收获,从而必然削弱了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最终导致学习中的恶性循环。所以教师与家长一定要明确,在钢琴学习中"学习目标"的达到,往往并不一定意味着"学习需要"的满足。反之,当伴随着学习目标达到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满足感时,学生就会把良好的学习效果当作对自己付出的努力的报偿,这种报偿,使他(她)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以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去从事今后的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必然使学习更有成效,如此学习效果与学习需要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在钢琴学习中,学习的动机通过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这种学习的效果在人追求成功、回避失败的本能作用下反作用于钢琴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的满足对学生表明他的学习活动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体验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更稳定,更持久;反之,未达到学习目标及目标达到后并未产生需要的满足感,就会使学生产生失败的体验及劳而无功的不满足感,而这种体验将对学习动机的维持和巩固产生不良影响。我们说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这是对学习动机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家长对学习目标的判断及把握,学生对需要满足的期待是培养钢琴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从这一点出发,培养学习需要,应从各个环节考虑问题。   二.钢琴学习中意志培养的复杂性问题   意志与品质的培养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钢琴学习这一高度困难的活动中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也存在着将这一问题简单化而未能获得良好效果的现象。   以往我们常常片面强调学生在困难面前要有决心、有毅力去克服困难,事实上,这种说教往往很难奏效,其原因在于,我们往往忽略了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意志或决心是有条件的,而并非学习者主观努力就一定会起作用的。其中关键的条件就是,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意义及目标吸引力的大小。那些学生强烈希望达到的目标,才会使学生遇到困难时表现出较强的意志。而学习的目标问题在钢琴学习中表现得十分复杂。对于很多并非出自个人意愿的学生来说,钢琴学习活动本来就是缺少目标吸引力的,怎么能够想象他会在困难面前有克服它的意志呢?从钢琴学习活动的特征上看,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特点:目前最普遍的私人授课中,都很少有学习的阶段性,这使学生在无休止的努力中不能产生完成后的放松感。前面我们讨论过,在钢琴学习的问题上,家长与孩子往往有不同的目的,而家长的学琴目标往往是那种以综合素质、人格培养为目的的高度宏观、长远的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孩子目前所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弹好某一首乐曲,都不是目标的实现。这种深层的心理活动必然会影响孩子认为,在无休止的钢琴学习中,弹好任何一首乐曲,都不是有意义的目标,加上那种缺少阶段性的无休止的学习活动,就会使学生很难产生完成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的成就感。目标的模糊性是使得那些对钢琴本身并不太感兴趣,又缺少"远大目标"的学生在钢琴学习的困难中很难表现出毅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应该综合地考虑钢琴学习本身的诸多特点对学生学琴动机的影响,而不应该片面地强调学生自己要如何努力,因为还有另外一种人的特性与此有关。   我们常常认为:通过克服困难而取得的成功才最让人快乐。实际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努力程度与成功体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努力是一种意志的表现,但它同时也使人产生苦、累、疲惫的心理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本能地要回避的。因此努力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心理上不良体验的程度,假如努力的目的是要获得达到目标而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任何一个钢琴学生就会在两种体验的强度上作出下意识的权衡。过度的努力所带来的痛苦体验就会使得一个较小的成功体验显得"不值"。当学生面对一首或一组钢琴乐曲的作业时,学生会下意识地对作业的客观复杂程度、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作业难度,及驾驭它需要付出的努力作出直觉的判断。前面我们说过,在钢琴学习中,完成具体某一乐曲并不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目标,那么在一个较小的目标吸引力下,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就会影响学生驾驭这一作品的动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往往对难曲子"打悚"的原因。过度的努力所获得的较小的成功体验对形成新的学习需要与培养稳定的钢琴学习动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需要重新考虑钢琴学习意志培养中的策略问题。此帖由 annete 在 2006-08-27 15:2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4:26:38 | 只看该作者
当今的教育领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各种早教模式及早教理念冲进人们的视野挑战传统观念。蒙氏教育、双语教学几乎成为幼儿园水平的衡量基准,而类似 “从零岁抓起”这样的概念也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更为复杂具体且实际的教育问题就接踵而来了,如何培养宝宝的特长、最初的定向、时机的选择、事前的准备等诸多问题,常常令毫无经验的年轻家长感到头痛。 宝宝的特长培养,有可能成就他日后的事业方向,也很可能成为令宝宝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日本雅马哈公司有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词:“学音乐的孩子不学坏”,这句名言征服了无数父母的心,同时在不少父母的印象中,学钢琴是理解音乐、学习音乐学习的很好载体。 在教育家的眼中,“钢琴是一门高雅、上等的艺术”、“学钢琴可以陶冶艺术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弹钢琴可以同时锻炼左右手、增进整个大脑发育,也能促进听觉、视觉、记忆、思维的发展以及培养宝宝坚强的毅力锻炼宝宝的性格”、“在练琴的过程中培养宝宝良好的处事习惯和锻炼其良好心理素质”等等如此多的优点以及钢琴令人无法抵挡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将钢琴作为素质教育培养的基本课程。 几岁适宜开始学钢琴? 许多人认为学琴的年龄越小越好,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据非正式统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者开始学琴的年龄是5~15岁左右。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先由大肌肉活动开始,再到小肌肉的细腻动作,而弹琴需要的是很具技巧性的小肌肉动作,需要相当的耐性,年龄太小的宝宝协调性稍差且坐不住,此时学琴无异于拔苗助长。因此,过早送宝宝去学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乐器是不适宜的。 宝宝学钢琴要具备哪些条件? 不过,因为宝宝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个宝宝身体条件和智力发育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宝宝几岁开始学钢琴最为适宜并没有严格界定。如果宝宝虽然年龄偏小但已具备学琴的基本条件,也是可以考虑进入学习阶段的。这就要求家长进行专业咨询并结合自己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许多家长问:“宝宝的手不够长,适合弹琴吗?弹钢琴对自然条件要求严苛吗?”的确,宝宝初学时老师会先看宝宝的手指、手型是否适合学钢琴,因为手的条件对学琴有一定的影响,但弹钢琴并不是手指越长越好,只要手掌宽厚就可以。但是,对学习钢琴有更大影响的是宝宝的性格、情绪、心理等因素,而具有较好条件的学生应是:性格不偏不倚、不急不缓、注意力高度集中,做事极有耐力、情绪平和、心理稳定性极强。因此为宝宝选择学琴的最佳时机,还要家长平时的细微观察再作决定,大致上家长们观察的重点有几项: * 宝宝的注意力能持续集中10分钟吗? * 当电视、电台里播出好听的音乐时,他是否有律动感、是否在听数遍后自己能哼唱? * 宝宝的小肌肉能控制自如吗?例如握笔时能很正确把握住吗? * 他是否表现出喜欢弹琴吗?如经常自己在琴上摸弹几个音,或模仿成人演奏时的姿势边弹边唱等。 * 家里能有人花功夫带宝宝练琴吗? 如果以上几点大部分都可达到,您就可以着手为宝宝选择学校及老师了。 学钢琴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如果您的宝宝尚小,不能即刻开始学习钢琴的话,家长不要着急凡事都要耐心等待精心准备才能水到渠成。当然,等待时机的过程还是需要您跟宝宝一起做些循序渐进型的准备、热身工作的。 * 平时应当为宝宝营造一个愉快的音乐环境,尽量少开电视机,让家中长时间充满优美的音乐。乐种的选择不苟一格,只要是各种音乐类型中最优秀的音乐就可以,宝宝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之下自然会培养出良好的乐感来。 * 培养宝宝唱歌的能力也很重要,其目的是通过唱歌来接触旋律,体验到确切的音准、音程以及节奏,这一点对日后乐器的学习非常重要。 * 在学琴前,一定要对经济上的花费有心理准备。首先是购买钢琴的费用,另外每月不菲的钢琴学费,钢琴教师的讲课费每课时80元至200元不等,许多教师还按学习程度收费。 * 需要一位相对固定的家长如父亲或母亲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辅导宝宝学习。 给家长的建议 如果您正在为宝宝是否学习钢琴而犯愁,或您已经做好准备,找到好老师就要开始让宝宝学琴,那么下面的提示也许会给您些许帮助。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父母要宝宝学才艺,应当充分了解这项学习的目的、过程以及对宝宝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观察宝宝的喜好,如果硬逼着一个不喜欢钢琴的宝宝学钢琴,实际上培养的是音乐的仇人,而不是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应当去掉那些功利的想法,让音乐教育还其本来面目。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说:"欲让宝宝成才,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他的性格、爱好和某个专业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因材施教。而爱好,则是宝宝最好的老师。" 切勿急功近利相互攀比 做父母的都不想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不用跑在最前边,但也不能从开始就掉下来”这大概是所有家长的心声。家长急功近利是当前婴幼儿教育的重要误区,而宝宝出世后就有差异,如体重、体质、性格、反应能力等,从0岁开始的后天教育,重要的是与宝宝的天分结合,而不是与他人的宝宝简单攀比,强迫宝宝学习只会揠苗助长事得其反。 慎选授课老师 一个宝宝是否喜欢音乐,能否爱上音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第一位音乐老师,因此授课老师的选择至关重要。 家庭辅导 学钢琴是个漫长的过程,手形的塑造、基础的训练、对节奏的把握、对音乐的理解,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父母在辅导过程中切勿急于求成、过于急躁,要宝宝自发性的操练,在培养兴趣与练习技巧间取得平衡。 结语: 父母应该了解,学音乐不是要培养天才,而是为了提高宝宝的素质,也就是说学音乐不是精英教育,而是素质教育,最终的目的让宝宝从音乐中体味到更多的人生。此帖由 annete 在 2006-08-27 15:2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9-7 12:10:06 | 只看该作者
深信不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7 13:03: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3-15 16:48: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4 12:00:3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仔细地研读了一番,尤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的那一部分,深受启发。孩子的心理反应真的是非意志的,而是出于本能,理解了这点,家长也就可以“心知肚明”“对症下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24 16:59:04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学习过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29 16:33: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拜读了,很受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4:05 , Processed in 0.11288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