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性大量服用乙酰氨基酚高血压风险倍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3 09: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性大量服用乙酰氨基酚高血压风险倍增? --------------------------------------------------------------------------------金羊网 2005-08-30 09:15: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30/content_972871.htm■新快报记者 黄海昀 实习生 莫燕飞 对乙酰氨基酚(又叫醋氨酚、扑热息痛、退热净)一直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而美国心脏学会出版的最新一期《高血压》杂志网络版发表的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34至77岁日服平均500毫克以上泰诺(其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女性,在3年内发作高血压的风险是常人的两倍。 长期大量服用风险翻倍 近期,美国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女性长期大量服用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将增大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据了解,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市场上含该成分的解热镇痛药除泰诺外,还有百服咛、必理通及其他常见感冒药。此前的研究曾认为,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不会导致高血压,相对于其他早已被发现与高血压有关的解热镇痛药来说,它是常用镇痛药中相对比较安全的。但此次美国这项动用了5123名没有高血压史的妇女参加的医学试验表明,34-53岁的女性如果日服非类固醇类抗炎去痛药物400毫克以上,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不服该类药者增加60%,34-77岁的女性如果日服500毫克以上泰诺(其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3年内患上高血压的危险将增加一倍。 常量服用相对安全 有关医学专家表示,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使用中还是相对安全的。广东省心血管学会研究员冯建章教授说,目前他们暂无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同时他表示,在临床中并没有遇到过使用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导致高血压的病例。冯教授指出,非类固醇类药物确实能引起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但一般来说,如果用量不多、且不是长期服用的话,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主任蔡小燕指出,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有影响。但是说到不良反应,比如说服用非类固醇解热镇痛药会引起高血压,并不是说只要吃了这个药就会患高血压。这其实是从统计学概念上来说的,比如长期大量服用的人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肯定会比一般人要高,所以这首先是一个几率问题,其次还有一个“长期大量服用”的前提。这类药除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外,还用于风湿性疼痛、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止痛等,但治疗这些病时不会单靠这类药物,一般会采取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以免长期大量服用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所以,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药还是比较安全的。 药企未收集到相关报告 日夜百服咛的生产厂家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方面表示,高血压本身的患病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遗传、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公司同时表示,尚不清楚美国的这个研究结果的具体背景。百服咛上市以来没有收到过服用该药能直接引起高血压的相关报告。目前他们正在对这个研究的相关背景及其他详细情况进行了解。 相关链接 近期不良反应事件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声明称,所有非甾体消炎药,如常见的芬必得、扶他林、西乐葆等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所有的消炎止痛药都需要修订说明书,加上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和胃肠道出血事件的警示,以让患者知情,保证安全使用。具体使用时,病人需咨询医生,由医生权衡利弊和风险。 7月15日,FDA公告,美国强生制药公司(Johnson&Johnson)生产的镇痛药芬太尼止痛贴可能已导致120名患者死亡。“FDA在其官方网站刊发警示,指出该药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在使用本贴剂的任何时间均存在严重甚至致命性肺通气不足的风险,在治疗起始或加大剂量后24小时~72小时内风险尤为显著。要求患者谨遵医嘱,慎用此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09:16:5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width="98%" height="35"><div align="center"> <font color="#800000" size="5">滥用解热镇痛药也成瘾 </div></td></tr><tr><td valign="top" height="10"></td></tr><tr><td bgcolor="#999999" height="1"></td></tr><tr><td valign="middle" height="50"><p class="z2" align="center"><p class="title14" align="center">《健康报》蒲昭和</td></tr><tr><td valign="top"><p class="title14"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70%"><p class="title14"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0%">  过去认为,一般解热镇痛药属非麻醉镇痛药,没有成瘾性。然而近20多年来,人们发现,像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布洛芬等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果滥用也会形成依赖性。  那么,什么叫滥用呢?滥用是指患者为了解除疼痛,在数周、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内连续用药,或者随意超剂量用药。  虽然解热镇痛药物所导致的成瘾性不能与吗啡类成瘾相提并论,一般也不会引起心理、家庭、社会等严重问题,但应用不当,仍可对健康、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不良影响,长期滥用者尤其如此,有些生理性损害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有报告认为,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可因药物积蓄而导致急性毒性反应,如头痛、眩晕、视力和听力下降、胃肠道出血、哮喘发作、高热、脱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及醋氨酚,可使服药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另有资料显示,随意服用解热镇痛药还会破坏胃肠道黏膜,导致溃疡形成或使原有溃疡灶扩大,有的甚至可引起中毒性肝炎以及造成肾功能衰竭的严重后果。其中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布洛芬等最为明显。  解热镇痛药之所以容易滥用,是因为它们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们不但具有解热、止痛两大功效,有些还具有消炎、抗风湿等作用,加之这些药不少都属于非处方用药,一般药店都能买到。所以,对此类药物成瘾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是医生或药剂师,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对患者进行正确用药指导。  ●限制此药的处方或零售数量,在药品包装上标明其危害性及程度等。  ●经常向患者宣讲用药知识。作为患者,则一定要明白,所谓安全药实际上是没有的,滥用都会产生不良后果。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2004.12.03) </td></tr></table>http://www.cnm21.com/xinwen2/041203_014.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10 , Processed in 0.08255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