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用心才会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键】关键期教育学习与交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3-11 00:45:5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lhy发表于2004-3-10 09:28 AM:
无论是什么理论,关键是

一。家长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各项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作为 重点。孩子特别有兴趣的作为重点
二。家长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早教更多的是考验家长的意志力。
三 ...

深刻。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23:51:36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的潜能中最大的尚待开发的潜能就是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是人类智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是整个智力结构建构与发展的基石,人类的多数能力都是在记忆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幼儿期(3~7岁左右)是人类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与杜曼的理论有些不同啊?不过,怎么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这应该没错),人的60%左右的智力是在7岁前获得的。

  人类记忆能力的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期(3~7岁左右),而5岁左右为幼儿记忆流畅性和记忆备用性以及永久性记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科学训练,幼儿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记忆能力会得到成倍的提高。
  

人们对记忆力的两个误解:
1、人的记忆力好坏是天生的,与训练无关。
  虽然人的遗传因素对记忆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训练。人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优秀的记忆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
2、幼儿记忆力很好,甚至比成人还强,没有训练的必要。
  实际上幼儿期的记忆能力很差,尚处在发展初期,3~4岁幼儿的记忆能力只是成人的十至六分之一。如果合理训练,幼儿的记忆能力会得到成倍的提高。

  随着记忆训练的深入,幼儿的记忆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许多能力将得到直接和间接的发展,造成各种能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23:52:46 | 只看该作者
                适合于幼儿的记忆方法

  提高幼儿记忆能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训练。除此之外,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以及运用有效的记忆技巧也是提高记忆能力的途径。

1、直观记忆法
  用直观形象代替语言、文字,如实验、演示等等。
  直观形象产生的信息,对大脑的刺激要几倍于语言文字。

2、歌诀记忆法
  将杂乱的材料编成有节奏的口诀,然后通过背口诀达到记忆目的的方法。
  有节奏的材料能使大脑多个区域工作,尤其是利用了右脑的功能,能提高记忆效果。

3、趣味记忆法
  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幻想,给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人为地赋予它们有趣的联系。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巩固兴趣的条件。

4、特征记忆法
  通过发现、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行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就让幼儿说说这种东西与那种东西有什么不同,培养孩子善于发现事物特征的敏锐的洞察力。

5、分段记忆法
  针对幼儿的记忆力集中的时间很短的特点,把识记的材料先分成几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记,然后总体记忆。

6、比较记忆法
  幼儿的比较能力一般都比较强,通过把新材料与已经掌握的相似材料进行比较进行记忆是非常适合的。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个东西与什么东西很像呀?”
  对幼儿进行比较法训练,不但可以加强幼儿的记忆力,而且可以教会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使幼儿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锻炼。
  不要把几个相似新材料一起比较,那样会造成混淆。
  比较法的好处:A、注意力集中 B、再现新材料容易 C、有利于就知识的复习 D、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7、自我延长记忆法

8、自我复述记忆法
  把识记的材料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外出回来后,要求幼儿汇报所见所闻。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而且使孩子有了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9、延时强化记忆法
  利用幼儿不愿意复习旧知识,喜欢新事物的特点,把应该一次讲的知识“延时”(“卖关子”一下),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23:53:32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幼儿优秀的记忆心态

  人的绝大多数记忆心态在幼儿期已经开始形成,尤其到了幼儿期末期(6、7岁),许多记忆心态已经开始固定下来,形成了一种心理习惯,并将会影响到未来的各种记忆活动。从小培养良好的记忆心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幼儿对记忆的信心
  4~5岁的幼儿都对自己的一些能力感到自信,而对另外一些能力感到自卑。家长应利用一切机会(幼儿有些表现的时候)尽力夸奖、鼓励幼儿“记忆力真好!”。久而久之,就会给幼儿造成 深刻的印象 ,使他们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自信。
  如果家长经常训斥孩子,“你真笨!”“这个都记不住?!”“记性太差!”等等,几次以后,孩子就会丧失对记忆的自信,更加抑制记忆能力。

2、培养幼儿记忆的意图
  有记忆意图的人见到所需要的信息时,就会马上努力去把它记住;而没有记忆意图的人,就是整天接触到这类事情,当别人问起时,他也许会说从未接触过。
  由于幼儿没有生活和学习任务,因此,他们的记忆意图几乎没有。家长可以运用 “目标指示法” 来训练幼儿的记忆意图。具体的做法是:在某段时间内,要求幼儿对某一类事物 着重记忆 ,并经常询问记忆情况,如“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啊?”
  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养成记忆习性,学会自己为自己提出各种记忆的意图,孩子的记忆意图性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3、培养幼儿对记忆的兴趣
  家长把记忆各种知识设计成为各种 记忆游戏 ,而且还是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这个难度很大啊!!)比如背儿歌,家长可以说“我们来进行讲话比赛,我讲一句,你讲一句,看谁讲得快。”
  当孩子成功地记住一些材料后,会感到一种成功带来的幸福感,这是极其难得的。孩子体验过记忆的乐趣后,对记忆活动就会更加有兴趣。

4、创造竞争的心境
   争强好胜 对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幼儿往往由于要与其他幼儿 争强斗胜 ,而要去掌握其他孩子不会的东西,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对幼儿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诗词背诵比赛,或家长经常让幼儿与其他幼儿比赛一下,谁记住的诗词多等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记忆兴趣。
  给幼儿创造一个竞争性的心理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记忆动机,而且能减少幼儿对记忆的厌烦与畏惧心理。一旦引导出了幼儿争强好胜的心态,这时的记忆活动就成了幼儿非常喜欢的事情了。

5、平心静气再开始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23:54:33 | 只看该作者
            指导幼儿掌握记忆的技巧

  对于幼儿来说,掌握一些记忆方法还比较困难,但掌握一些记忆技巧则是完全易行的。幼儿越早掌握这些记忆技巧越好,因为它们对于记忆能力的影响往往要胜过记忆方法的作用。

1、具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记忆目的是指,在记忆过程中需要重点识记,并保留在大脑中以便再认再识的内容。
  家长要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要求幼儿做到,在识记前明确目的。如在识记前家长可以问“我们要记住什么呀?”在幼儿识记时,家长也可以插问“你正在记什么呀?”

2、识记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具体方法暂时空缺,待学习其他资料后再做补充)
  
3、让幼儿怀着愉快的心情识记
  首先,在识记前,家长要尽量表扬孩子,指出孩子以前的优秀表现。
  其次,在孩子整个识记过程中,家长要始终表现出关心和对孩子的充分信任。
  最后,当孩子完成识记后,无论成绩怎样,只要孩子努力了、尽力了,都应诚心诚意地表扬他们。尤其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更不要恶语批评,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完成后的喜悦。这样会增强孩子识记的信心,给孩子留下愉快的记忆。

4、让幼儿充分理解材料的内容
  幼儿需要从机械记忆过渡到意义记忆,否则不但影响记忆力的发展,而且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

5、培养幼儿多感官同时识记
  利用单独的感官进行识记,记忆效果远不如利用多种感官(如看、读、听、摸、嗅等)同时记忆效果好。多感官同时识记,不但能加深对材料的印象,有利于理解材料,更重要的是易于幼儿集中精力。

6、让幼儿适时地进行复习
  一般来说,人们不可能一次记忆终身保持,大脑中保持的永久性知识,绝大多数是在复习中记住的。
复习方案:
  识记后1~2小时复习一次。“刚才学习的????还记得吗?
  第2天复习一次。
  第15天复习一次。
  第30天复习一次。。

7、选择最佳的记忆时间
  睡前一个半小时左右识记,然后在入睡前再复习一遍。
  第二天醒来后回忆昨天学习的内容,记忆不完整的马上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3-11 23:59:0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lhy发表于2004-3-10 09:28 AM:
无论是什么理论,关键是

一。家长要善于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各项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不足之处作为 重点。孩子特别有兴趣的作为重点
二。家长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早教更多的是考验家长的意志力。
三 ...

“书本知识不能完全照搬,要考虑存在个体差异。”
    —— 赞同,孩子是主体。

“家长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早教更多的是考验家长的意志力。”
    —— 坚持就是胜利! :))

“家长不要心急。”
    —— 一着急就容易发脾气,一发脾气就太容易伤害孩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15:43:45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在孩子记忆训练中的责任

  在进行记忆训练时,家长有两方面任务:一方面,家长要对幼儿进行记忆能力的开发训练,发展幼儿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在记忆训练中,家长又要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发展幼儿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做到“既开智,又育人”。

1、在训练前,家长要认真了解当天的训练内容,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并预想一下孩子可能的表现,训练时印证一下您对孩子的评价是否正确。

2、在训练时,家长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强迫孩子做练习。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长要用说服或引导的方法让孩子把训练做下去。

3、在训练后,无论孩子成绩好坏,家长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做的好的地方。
  “宝宝能做完练习真不简单,应该奖励!”
  “宝宝做对了还2道题,明天一定会做得更好!”
  “宝宝做得真好,比爸爸妈妈小时侯强多了!”
  “宝宝真聪明,长大一定能当科学家!”

4、对孩子要充分信任。
  家长一定要坚信:我的孩子很聪明。(只要耐心教,孩子肯定有进步。)
  如果家长心里认为孩子笨,不聪明,即使没说出来,也会在表情、神态上流露出来,这对孩子是 致命的

5、要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家长不仅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而且要把他的进步告诉他,把他的超人言行记录下来,给他看,有机会就简单庆祝一下。

6、灵活地训练。在做练习题时,家长不要被书上的题目所限制,可以适当增减或补充有趣有意义的内容。

7、四周连续训练后,家长要对幼儿的记忆水平进行一下测验,看看孩子记忆力的进步程度。

8、记忆训练的注意事项
  ⑴.训练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孩子的无意识记转化为有意识记。常用的方法有“无意识记后提问法”和“识记前暗示法”。
  ⑵.进行训练时,家长不要简单地命令孩子去完成任务。在每一道题开始时,一定要讲一些能引起孩子兴趣的话。如“看看画上有什么东西,你都认识吗?”等等。
  ⑶.以下情况可不必训练:
①幼儿情绪激动
②与其他事情冲突
③幼儿疲劳或身体不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15:54:35 | 只看该作者
  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质指的是人的气质、性格、自信、自尊、兴趣、爱好、交友、独立性、竞争性、创造性等等。非智力心理素质对智力的运用与成就的获得有极大的影响。

  4岁以前,甚至5岁左右,幼儿个性的可塑性还比较大,一些个性可以很容易纠正和培养,到了6、7岁,幼儿的个性就基本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没有很好的方法和长期的外界干涉,幼儿的个性就很难改变。

  人的一生有三个反抗期,3岁左右一次,6岁左右一次,12岁左右一次。3岁以后的幼儿大脑高度发达,带来了心理功能的飞速发展,开始明显地表现出独立活动的需求和能力。从这时开始,幼儿常喜欢自己做一些事,而不愿意成人帮助,甚至做许多他们自己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任性、不听大人话、好动、脾气大等“心理反抗期”特征。

——————————————————————————————————————

说明:
  以上部分是些与记忆关系不大,或不大好归类的东西。

  另外,我所贴的材料多数是原话,有些是自己认识,绝对不是“记忆关键期”理论的精华,因为那只是我理解、我认为对我有用的东西。有些东西我觉得已经认清了,就省略了,有些东西别人可能早都认识到了,而我却要重点记录学习。
  这些帖子固然是我的分享,但每个人看书后都会有不同的收获。算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把,如果精力允许,最好能自己细致的看书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3-12 16:3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3-12 20:35:37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谈的是我女儿的学习成长的关键期(也叫转折期):
1周岁零5天后,开始自己独立走路;
2周岁后,开始连贯表达自己的意思(会说小便、大便);
3周岁后(开始上幼儿园后),开始喜欢认字;
5周岁后,开始自己洗澡(虽然洗得不是很干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21:24 , Processed in 0.08953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