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女儿一起学英语

[复制链接]
1811#
发表于 2008-5-20 16:15:0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小荷下了多少那个美国教材系列呵.
我一直没法用BT,只下了一\二年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2#
发表于 2008-5-20 19:45:19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看那套美国小学教材,大概内容可以分成这几部分:

1 language Art
   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了phonics,基本概念,语法,写作
   我以前下载过全的,但后来嫌占地把二年级以后的给删了,现在正在重新bt,下载这个language Art ,感觉是这几部分里面最有用的。但是这个language Art 到了四年级就没有了,有全套的帮忙给看看,五年级以后的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2 数学

3 社会
   我手头有一套很早以前mcgrawhill出的社会学的教师用书, 涉及到了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心理学等很多领域.感觉这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 中国小学的社会学课程和它相比,内容太单葆,形式太说教.
       
4 科学
   
5 好象还有拼写和阅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叶小舟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3#
发表于 2008-5-20 21:3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deley 于 2008-5-20 15:54 发表

我也好想下这本书的,is it possible?


前几天翻出来过。。。这儿。。
【美国学生的教材】 【Grade 1 mofile共享,2楼增加二年级内容2007.11.29】

尽管只有一年级的了,还是让我不由得感叹儿教论坛。。
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

听了qsqsqsqs的推荐,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下了。。
粗粗看了一下,略微有些失望。。不是说不好,而是与原来的期望值比起来。。
觉得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

说到底,还是一种文化的“冲突”。。没有那种文化底蕴,单靠一套课本,学不到精髓。。
就像外国人读三国译本,基本找不着感觉。。
不过,那篇solar system 不错。。

另外一个感觉,美国人也是很“讲政治”的。。
一开始就是小华盛顿砍一棵cherry树的故事。。
和那个列宁的什么喂鸟有的一比。。
教材中关于china的一篇,特意标着台湾,一面青天白日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叶小舟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4#
发表于 2008-5-20 22:07: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8-5-20 21:31 发表

另外一个感觉,美国人也是很“讲政治”的。。
一开始就是小华盛顿砍一棵cherry树的故事。。

和那个列宁的什么喂鸟有的一比。。
教材中关于china的一篇,特意标着台湾,一面青天白日旗。。


同感.

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实比中国更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5#
发表于 2008-5-20 22:44:47 | 只看该作者
就社会研究课而言,从楼主提供的不全的目录看,和我那看到的那本还是有很大区别,我觉得我看到的那本要好得多。

我看到的版本社会研究课在正文之前先介绍社会科学知识的分类(我前面介绍过了)和学习方法。正文内容则分为五部分:All About Families; Where We Live; Good Citizens; All Kinds Of Jobs; Americans Long Ago

和社会研究课一样,科学课也是先介绍研究方法。知识分类明晰。所有这一切讲得容易懂!

因此中国学生接触会有很大助益,而于文化隔阂无关。同样,美国孩子对这么深入的起点东西,也有许多会糊里糊涂就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6#
发表于 2008-5-20 23:34:47 | 只看该作者
如第一部分All About Families谈家庭的定义:What is a Family? 回答是:A family is a group of people who care for one another. 值此大灾之后,我们更可知此定义的内涵。

再如第四部分谈工作,但开始却是谈Needs and Wants(书中没有言明的逻辑关系是:因为满足Needs and Wants很多时候需要钱,而钱多由工作付出换回)。What are needs? Needs are things we must have to live. Peple need food and water. People needs shelter……Wants are things we would like to have. We cannot have all of our wants. We have to choose. 生活于富裕商品社会(同时又是贫富悬殊的社会),这样简单意识的植入,对孩子岂不是很有助益?

全书这样的珍珠俯拾即是:简单的定义下包含了深入的思想。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8-5-20 23: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4 金币 +24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好喜欢。。。还是没看到你贴的教材图片
啦啦队 + 2 + 2 学习
砚儿 + 2 + 2
羊羊的妈咪 + 2 + 2 你归纳得太好了
一叶小舟 + 5 + 5 跟着你捡些珍珠
颀颀妈妈 + 3 + 3 看得太仔细了, 我都忘记当初筛选这些书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7#
发表于 2008-5-21 08:3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sqsqsqs 于 2008-5-20 23:34 发表
如第一部分All About Families谈家庭的定义:What is a Family? 回答是:A family is a group of people who care for one another. 值此大灾之后,我们更可知此定义的内涵。

再如第四部分谈工作,但开始却是 ...




您归纳得太好了!!!
我们的教材就需要更多这样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8#
发表于 2008-5-21 10:23:48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大概翻看了一下手头的这套社会学教材,大概内容是这样:

社会学实际上是要孩子们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1 我是谁
2 我需要什么
3 我所在的社会需要什么
只有思考过以上这些问题,才能制定个人的目标,并付出努力去实现。
这个目标,最终就落实到了个人职业的选择,社会价值的实现。

我的想法: 明确了这个目标,可能我们做家长的, 眼光就能够放远一点,而不是盯者孩子的成绩不放.

我手里的这套教材,从3个维度谈到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1 自我认知
  自我的认知是一个由内而外,逐步拓展的探索过程:
  认识自己
  发现他人,分析自己与家庭,社区的其他人,在外表,感觉,问题解决,行为习惯的不同,职业的认知.
  认识群体,明确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需要和感觉,比较自己所在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不同.一个群体的职业分工
  研究不同的文化 收集不同群体的信息,群体中不同类型的职业,文化环境资源对职业的影响
  了解自己的国家
  研究本国社会和其他国家的不同

  我的理解,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自己所在的这个社会,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
  在整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对职业的探索无处不在.

2 帮助自我认知所需要的知识
  孩子们在进行
      认识自己
      发现他人
      认识群体
      研究不同的文化
      了解自己的国家
      研究本国社会和其他国家的不同
   这样一个过程中,需要了解所研究对象的多个属性: 历史,地理,经济政治~~~~~

   比如认识自己:
         历史  了解过去现在的概念,了解自己的过去 了解特殊的节日~~~
         地理  了解自己的身体
         经济  了解周围人们的工作,以及做这种工作所需要的技巧
     
  
3 帮助自我认知所需要的技巧

  在整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们学会收集信息,分析比较信息,并作出决策的技巧.

  这些技巧是孩子们在进行:
      认识自己
      发现他人
      认识群体
      研究不同的文化
      了解自己的国家
      研究本国社会和其他国家的不同

   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以上这3个维度,都有很多活动相配合.
2和3属于支撑系统, 是服务于1这个自我认知过程的.

了解了这些,就能够理解:
为什么美国小学的孩子那么小,就要自己独立写ppt,自己去收集,分析,比较各种信息。
为什么美国小学经常邀请不同职业的人去学校。
以前了解的很多表面的东西,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3 金币 +23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这是论坛里的那套美国教材吗
啦啦队 + 2 + 2 学习一下。
小荷才露尖尖角 + 2 + 2 谢谢你了
樱桃红了 + 2 + 2 谢谢你了
月下小楼 + 2 + 2 学习一下。
一叶小舟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1:1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8-5-20 19:45 发表
但是这个language Art 到了四年级就没有了,有全套的帮忙给看看,五年级以后的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我下的后面也没 language art 内容了,估计它本来就不全。

写作方面没qsqsqsqs 介绍的好,遗憾。 其他能利用的将会利用起来。不再压箱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1:3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叶小舟 于 2008-5-19 17:21 发表
那帖子是不是锁得早了? 我测试了前几页链接都失效,所以才锁的帖.

还有朋友需要,那我也加入上传的队伍吧, 估计小荷要上传还得翻箱倒柜找刻录好的盘呢


盘早找好了,前面说了准备让女儿复习

还只拷了第一部到硬盘。硬盘很紧张

砚儿和coco的贴看到了,因为她们不急所以俺也不急

俺急的是要下的东东太多,国外的种子速度很慢,一开了下载软件电脑又慢得很,很卡,很郁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颀颀妈妈 + 3 + 3 有好种子, 发上来, 咱也参加一个, BT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01:29 , Processed in 0.085022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