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029|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另类非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 21: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转〕 华德福教育将给中国带来什么?作者:吴蓓 华德福教育把人生目标放在比考大学、找好工作更高的位置上        生活不是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的,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生活的挑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环境中,华德福教育提供了一种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是起源于德国、在世界各地已有80多年实践历史的一种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目前中国大陆有4个人到英美等国学习过华德福教育课程,其中北京的吴蓓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业成为宣传华德福教育的自由职业者,成都的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在成都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华德福学校。那里有十几个学生,还有十几个边工作边学习的志愿者。志愿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共同点是“我们喜欢华德福”。        但是,当我问及什么是华德福教育时,答案却是丰富多样的:        华德福教育是注重人的头、心、手的整体发展的教育。        是尊重不同文化和个体,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        是真正开放的、没有教条的教育。        是倡导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的教育。        是全面和谐的人的教育。        是保护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成为孩子的教育。        是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艺术化的教育。        华德福教育帮助孩子准备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自己的成长。        华德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华德福学校的学生都不使用教科书,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自己的教材,配上插画、图表和标本等。        华德福学校的环境教育是融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的,每一所华德福学校都有农场,学生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每周都有园艺活动……        目前中国大陆出版了4本有关华德福教育的书:获得华德福教育硕士学位的黄晓星的《迈向个性的教育》,到广西农村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德国青年卢安克的《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当了13年乡村教师的李泽武的《我到英格兰学师范》和吴蓓的《英格兰的落叶》。看了他们的书,我更想去成都看看——        华德福学校什么样?        坐落在成都城郊、被农田和绿树环抱的这个院落,有秋千、沙坑、水塘、花坛,有小狗跑来跑去,有木工房、图书室,教室里有一台钢琴,没有电视,电脑也只供老师们使用。乒乓球台和餐桌就放在四面通风的一个大木棚子里,吃完饭老师和学生都要自己洗自己的碗。围墙外有菜地,边上的垃圾堆分成可以用来堆肥的有机物和废弃物。厕所很干净,里面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桶,需要用水瓢舀水冲厕所———总之,不太像一个我们印象中规规矩矩的学校。        想参观幼儿园时我被拒绝了,因为正好是孩子们的自由玩耍时间,老师不希望孩子们被陌生人打扰。那就去听听小学的课吧。        小学部一共有6个孩子,都在三、四年级的年龄段,于是就混编成了一个班。李泽武先收昨天的数学作业,既不表扬谁做得好,做错了的同学也只是纠正而不批评。读古诗《木兰花》时孩子们大声吟读,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简直就唱了起来,那就上音乐课吧。会弹钢琴的菊子主动要求伴奏,每个孩子都选择一样打击乐器,和着旋律轻轻地敲、大声地唱,歌声在教室里快乐地回荡。唱了歌还要跳舞,学生、老师、听课的志愿者和家长都来跳,围成圆圈,唱着英语课上学过的歌谣,前行,后退,你鞠躬,我还礼,好不快乐!        英语课由黄晓星上,一开始大家都站着,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英语歌谣,声音由小而大,反复多次。然后唱歌,句式一样,每个孩子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用不同动物的叫声来轮流替换歌词。唱够了,到黑板上来写写歌里唱到了哪些动物?有两个孩子不肯去,他也不勉强,丢一个粉笔头过去,就在桌子上写吧。整个过程黄晓星一直充满激情,而且几乎全是用英语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都听得懂,但其中一个男孩从不回答问题,集体念时也只是小声嘟囔。课下一问,黄晓星认为孩子其实能很快适应双语教学环境的,但是他妈妈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跟不上的”,给了孩子很不好的暗示。        今天的数学课要学习钱的计算,怎么学?买菜去!先去食堂问问师傅需要什么菜,李泽武领着孩子们拎着菜篮子直奔附近的农贸市场,回来时每个孩子在本子上写下自己买了什么菜,各自多少钱,一共多少钱,然后画上美丽的花边和图案,一页课本就这样完成了。        没有教科书,是华德福学校的特色之一。李泽武介绍说,比如四年级的地理课,可以让每个学生先从自己的床的位置开始,把自己的家、学校和周围的地理位置画出来,再扩展到本镇和本县或本市。最后,每人都制作一份介绍当地的地形、气候和人物风情等的导游地图和导游小册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制作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变成一个创造的过程。        一次工作例会 一个细节        周四晚上,是全世界华德福学校的工作例会时间,我去学校那天正好是周四,于是有机会旁听了一次很特别的工作例会。        华德福学校不设立校长或主任,学校由教师们集体管理,所以他们开会时没有领导讲话这个环节。主持会议的李泽武请每个人谈谈这一周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进步。协助幼儿园工作的志愿者胡伟和说,有一天淘气的闹闹用矿泉水瓶子朝小朋友滋水,劝说不听,他就把瓶子夺了过来,结果闹闹大哭一场,回家还跟妈妈说再也不来幼儿园了。胡伟和后悔自己当时不该那么急躁,可又不知应该怎么处理好。于是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幼儿来说,抢走他心爱的玩具,就像摘走他的胳膊一样,制止他应该有一个过程,比如拿一件东西和他交换。”        “我觉得应该站在闹闹的立场上,把自己当作他,体验他当时为什么这么愤怒。”        “教育是面对人的艺术,每个孩子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老师不能跟着孩子的情绪走,当你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之前,宁可什么也不做,给孩子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不过,对从来没有听过NO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必要的体验。”        “就像有的孩子穿拖鞋来上课,老师的态度就一定要坚决。”        “闹闹和小朋友玩儿时动不动就说‘我打死你’,很显然他在家里看电视看得太多了,咱们以后在入园协议上应该对孩子回家看电视提出适当的限制,争取家长的配合。”        “闹闹不来的这两天,少了好多麻烦。”        “闹闹不来我们固然轻松了,但从孩子的角度想想,这样的孩子尤其需要华德福教育,而且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不应该放弃他。”        最后张俐介绍了一个华德福老师常用的方法——每天晚上临睡前,想一遍你班上最闹的那个孩子,不带任何评价,想想他长什么样?喜欢干什么?怎么说话的?高兴或生气的时候什么样……试试看第二天再面对他时,会不会有新的方法。        和这次例会同样令我难忘的,还有第二天园艺活动时的一个细节。        幼儿园孩子们的园艺活动是到菜地去摘菜,中午食堂吃不完的,孩子们还可以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小不点们换上胶鞋,拎着菜筐,哼唱着“春天在哪里”来到围墙外的菜地。经过一个田埂间的小沟时,其其有点害怕:“远斌叔叔抱我!”远斌并未马上满足其其的求助,鼓励他说:“你自己过去,你可以过去的。”当其其战战兢兢地通过那道对幼小的他来说颇具挑战的沟坎时,远斌张开双臂护卫在一旁。这一刹那,远斌用他的动作无声地诠释了华德福教育的一个原则——让孩子自己成长。        理想的教育遇到了现实的问题        黄晓星和张俐夫妇在英国、美国的华德福学校学习、工作了8年,他们回国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回到家乡实践自己的华德福教育理想。他们相信,在中国日益走向和谐社会的今天,华德福教育将是教育多元化环境中人们的明智选择。        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家长们几乎百分之百地问:        “我完全理解和支持华德福教育的理念,我相信华德福学校是最理想的学校,也是我要找的学校,但是,如果我把孩子送来这里上学,孩子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于是黄晓星反问道:“如果你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到时候考不上大学,又怎么办?”        黄晓星说,生活不是高中毕业以后才开始的,当前的教育往往把目标锁定在社会的需要、就业的需要、政府的需要、父母的需要等基础上,甚至把教育简单化为谋求生计的准备阶段,只注重知识的、技能的培养,最多关心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或习性养成方面,普遍缺乏人文精神的关怀,大部分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为了生计而疲于工作,彻底忘记了生活,忘记了自我。缺乏人文精神的生活,无论物质上是丰富还是贫乏,都会陷入极度的空虚。        而华德福教育把启发孩子寻求自我当作教育的最终目标,比如老师会因为孩子打架或冲突而把课停下来调解矛盾,让孩子互相理解冲突的根源,互相道歉并握手,再次成为好朋友。华德福老师眼中没有所谓的优秀生或差生,不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因为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都要面对生活,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面临来自生活的挑战。有些人注意到了华德福学校充满友情、爱心、关怀、温暖、和谐和合作的气氛,怀疑孩子在这种人造的温室里长大,以后如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实,华德福教育的目标比考大学、找好工作更高,它是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生活的挑战。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也有可能考不上大学,但他至少学习了该学的东西,充分享受了学习的自由和乐趣,而不是对12年寒窗苦读满怀厌倦。        刚刚从瑞士参加国际华德福幼儿教育大会回来的张俐说,很多外国人认为华德福教育不可能在中国开展,但她坚信,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教育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寻求更适合孩子天性的学校。而华德福教育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教育体系,每个国家都可以建立具有自己的传统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华德福学校。        张俐认为,很多人对华德福教育有兴趣但存有一些误区,认为华德福教育没有考试、不主张竞争、不进行早期教育,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是一个美好的梦。其实华德福教育不主张的是刻板的、形式化、标准化的考试,而通过学生们的作业、表演、手工作品等方式展示教育成效;主张建立个人在群体中的责任感,建立合作精神,反对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注重研究幼儿的行为发展和心理塑造,反对从胎教开始进行单纯的智力开发。张俐说,华德福教育在日本、香港、台湾等考试压力很大的地方都能发展起来,相信在我们这儿也能从梦想变成现实。        华德福教育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华德福教育在中国才刚刚萌芽,这个问题似乎应该留给时间来回答。华南师范大学的袁爱玲教授认为,华德福教育关注人、关注个体、关注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关注人的心灵和人生价值,具有一种点亮受教育者生命之火、焕发出巨大心理能量的功能,与忽略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应试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德福教育通过发展人积极的一面,培养对自我发展和社会生活负责的人,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所强调的人文性、多元性、情景性、复杂性、非体系性等特征,对扭转极端程度的应试教育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洛曾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学龄孩子,一定送他去华德福学校学习。”        也许我们的孩子暂时进不了华德福学校,但我们的老师们能不能从华德福教育中得到一些启发,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呢?      观点:让孩子自己成长        2001年,我远涉重洋到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从一名大学物理教师转变为宣传华德福教育的自由职业者,家人和朋友都为我担心,这么做是否风险太大?人到中年开始一条全新的道路,是否太晚?但我义无反顾,我的勇气和力量来自对女儿的热爱,对千千万万孩子的热爱。        天下的母亲都有共同之处。留英期间,我在华德福学校遇到一年级的主课老师劳拉,她的三个孩子上的都是华德福学校。现在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女儿正在读大学,第三个孩子还在华德福学校读书。看到孩子们个个健康成长,劳拉决定接受教师培训,6年前成为华德福学校的教师。        劳拉说她喜爱华德福教育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让孩子成为孩子,没有过早地剥夺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老师和孩子们的天性合作,力求发现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把成年人的一套想法强加于孩子。二是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三是不单纯从书本上学习,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学习各种知识。四是注重培养有责任感的而不是自我主义的个体,使人认识到个人对集体、对大自然负有责任,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在英国,像劳拉这样由家长转变成教师的人很多。比如从德国来到广西农村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卢安克,他的父亲就是目睹了卢安克从公立学校转到华德福学校后的惊人变化,45岁时决定做一名华德福老师的。许多华德福学校最初也是由热心的家长们建立起来的。        那么,华德福学校里的孩子们什么样呢?四年级的小女孩路易丝令我难忘。只见她拿着蜡笔在本子上画线涂色,一会儿工夫,一只栩栩如生的百灵鸟跃然而出。另一页上,一棵大树的树杈上静卧着一个鸟窝,里面有几只小雏鸟。整幅画从构图到色彩的搭配,怎么看都恰到好处。可是绘画时充满自信的路易丝,到了数学课上连4位数除以12都不会做。比如4896除以12,她从12开始背:12、24、36、48……我能感觉到她在数学方面比较迟钝,学起来很困难,班上大部分学生做得比她快。但老师既不表扬谁,也不批评谁,当堂改作业,做错的当场更正。        虽然路易丝数学很差,可她动作敏捷,面带笑容,性格开朗,自信、快乐、无忧无虑,还有一种女孩子的优雅。在她的身上,觉察不到一丝一毫数学差的阴影。可如果路易丝是一位中国孩子,在中国的某个学校上学,她会怎么样呢?她的数学这么差,考试肯定不及格,画画好有什么用?路易丝会整日闷闷不乐,脸上失去灿烂的笑容;会灰心丧气,走起路来小心翼翼;她的眼睛会变得茫然而没有光泽……谢天谢地!她是在英国的华德福学校上学。我相信,快乐的童年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健康的基础。但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像路易丝这样的孩子,他们怎么办呢?        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斯坦纳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教师和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华德福学校不仅有常规的科目,还有农业、戏剧、声韵舞课,手工、绘画、音乐课占的比例也很突出。小学阶段,学生没有考试,不鼓励竞争。华德福教育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多少成功人士,而是毕业的学生吸毒率、犯罪率最低。如果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和爱好而工作,他就会生活得幸福美满。        曾经有一位中国的大学生告诉我,他从不敢去想对所学专业是否喜欢,他怕一旦想清楚就根本读不下去了。他说自己从小就是被安排,从来没有自己的梦想。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他的人生全是围绕着考试,他担心自己已经丧失了梦想的能力。        我深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深明考试在现阶段的必要性,但望着活蹦乱跳的孩子失去朝气,失去梦想,我们能做点什么?        留学的第二年,我把女儿带到英国上初三,她上的是一所公立学校。圣诞节放假前,我观看了她所在学校的文艺演出,舞台上学生们大多穿紧身衣表演歌舞,从歌曲到舞蹈动作,很像美国好莱坞的风格。两天后,我在华德福学校观看的文艺演出,却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学生们站在舞台上,上身一律雪白的衬衫,下身穿深蓝色的裙子或长裤,他们一首接一首地唱着赞美诗、民歌,还唱了一首中国的摇篮曲,平日调皮的孩子们此时就像是天使降临人间,他们纯洁优美的歌声,把我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暗暗下决心,不管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也一定要把华德福教育介绍给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们。        如果我的生命是一首歌,是一首来自光明的歌,我就要唱、不停地唱,直到星星围着圆圈,在夜晚的天空上跳起舞。        这是华德福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们唱的一首歌,也是我的心声。(吴蓓) 此帖由 八根儿 在 2006-09-19 13:12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8-2 21:30:52 | 只看该作者
有兴趣,想了解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8-2 22:18: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学校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孩子在家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22:51:5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家三口都定了,就上这所农家乐学校啰,只等学校答复了能在大陆彻底跳出应试怪圈多好嘛,就是不晓得能上到几年级我还要求小八根儿把两边学校的比较写出来,改天等他输了发上来哈,看看娃娃关注的细节是些啥? 成都华德福学校网站: http://www.waldorfchina.org/论坛:http://www.waldorfchina.org/BBS/index.aspQQ群:1448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8-2 23:28:27 | 只看该作者
将学习情况发上来让我们学习学习.也是喜欢华德福教育,决定8月5日到成都接受华德福幼儿教师培训.其实我的孩子今年就要上小学了,但我想接受更多的人智学有关儿童教育的理论.可惜我家隔成都华德福学校上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3:55:0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一些困惑:此信曾发给李老师,但还未收到答复,因关系到娃娃转学是否能成行,及到原学校交涉退款等事宜,所以较急为盼。可能就读华德福的一点困惑,望与解答:李老师好,我是参加过夏令营的金瑞杰的父亲,金瑞杰有意上华德福,我希望详细了解如下事宜:1.他开学该上3年级,但你们的几个孩子好像是4年级了,请问如何开课?哪些老师承担哪些课程?还想了解简单的教学目标和计划。2.华德福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学生这么少且好些还是子弟,经济上能否坚持办下去?3.希望参加一下公开课之类的活动,直观的感受一下诸位先驱们实践华德福理念的状况,经过对华德福的近一个月关注、了解,我非常喜爱、认同她,但是要让理念渗透到实际工作中,需要每个教师的素质作保证,看到台湾这所学校有点不和谐的现象存在:http://www.waldorf.ilc.edu.tw/modules/newbb/view......e=flat&start=204.德语课能得到保障么?听说只有一个德国青年志愿者承担,会否由于外籍教师的个人原因而耽搁?通过和您们的短暂接触,我非常欣赏您们这个团队,但是在实现华德福理想化的教育中无疑会遇到现实中的种种障碍,这些困惑望能得到解答,祝愿您们能让华德福教育造福子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3:55:59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的回信:家长,你好,<div twffan="done">我是李老师,感谢你的来信。我没有收到你的邮件,望谅。</div><div twffan="done">1,我们下学期有三年级,也只有三年级在招生。其他年级已经满了。主课老师是熊瑛老师,来自珠海。作为我的助手有一年时间了。三年级会开设主课,德语(Tim),英语(黄晓星),园艺(胡伟和),手工(Tammy/李艳婷),体育(庞志华),国画(汪念先),书法(唐潇)等内容。主课有传说故事,农业栽种,丈量,数量单位学习,话剧等内容。目标是结合孩子近九岁的身体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开始真正认识世界。</div><div twffan="done">2,目前我们基本能在低水平上自负盈亏,但随着我们人数的增多,相信能够往前一步。我们不仅有小学部,还有幼儿园,成人培训。我们也有国内外定期不定期的支持;</div><div twffan="done">3,开学后我们会有开放日,可以听课;</div><div twffan="done">4,各个华德福学校都有自己困难的地方。因为她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不仅仅是教育的,也是文化的。但我们希望作得更好,认清自己能作什么,有超越;</div><div twffan="done">5,我们的德语教师排到了2008年,并且,德国华德福友好协会和我们有良好的关系。</div><div twffan="done"></div><div twffan="done">但愿我能澄清一点疑惑,</div><div twffan="done">欢迎多联系,交流</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8-4 10:41:32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关注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20:51:13 | 只看该作者
小八根儿写的两校比较: 我在华德福看见了可爱的宠物,但在美视连宠物的一根毛都没有,华德福要学德语,美视不学,我在华德福过得开朗活泼,在美视就死读死背,华德福的一切由孩子做主,在美视就老师做主,华德福有7人,美视有33人,华德福有小游泳池,美视没有,华德福有掉绳玩,美视没有。 美视的体育老师要踢人、又很重、而且故意,美视的数学老师还要揪人。华德福的老师只讲道理,说:“对不起,我不喜欢什么什么的,或者叫你的名字。” 美视的优点:美视有红艳艳的国旗,华德福没有,美视有华丽的大楼,华德福只是小屋,美视有大大的操场,华德福没有,美视有安静、漂亮的图书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8-5 21:47:59 | 只看该作者
听语漫步+2006-08-02 22:18+pid928636-->引用: 听语漫步 @ 2006-08-02 22:18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28636">查看原帖[/url]  我们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学校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孩子在家的时间
说得好,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31 , Processed in 0.07866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