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32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30 15:5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抄来的美国与中国的小学生守则,我并不知道这守则是否所有小学校都通用,或是可以各校自行规定。不过总是代表了两国一些学校的指导理念、纪律观和规章制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及其从小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美国的守则很具体,每一条孩子们都可以遵照着执行。看起来琐碎,却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孩子们就在执行这些细致规矩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纪律。中国的守则比较宏观,有些条缺乏具体实施方式,小学年龄的孩子恐怕执行起来不得要领。如何制定规章制度,体现了国家的法制观念和教育理念。而在小学校里实施的规则,应该根据教育心理学儿童行为发展理论来制定。年纪越小的学生,需要越具体细微的行为指令,而不能给出太抽象笼统的规则,那会使他们在实施行动时感到困惑。美国采取的就是这种具体化法则,从小受如此影响长大的美国人,也习惯于行为规范化,善于遵守具体规则。而中国则偏爱讲大道理喊口号,看起来是教育新一代胸怀远大目标,但不制定具体实现目标的步骤,起不到有效约束学生的作用。而学生们会习惯于这种有目标没方法的形式,以后也可能会善于好高骛远却缺乏实干能力。有网友点出两国小学生守则的要点:“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中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具体的。”美国:1.Alwaysrefertoateacherbytitleandlastname.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2.Gettoclassontimeoralittleearlier.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3.Raiseyourhandwhenyouwanttoaskaquestion.提问时举手。4.Youmayspeaktotheteacherfromyourdeskwhileyouareseated.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5.Whenyouareabsent,youmustmakeuptheworkyouhavemissed.Askeithertheteacheroraclassmateforthework.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6.Ifyouexpecttobeawayfromschoolbecauseofanemergency,tellyourteacherinadvanceandaskfortheworkyouwillmiss.如果因紧急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7.Allassignmentsyouhandinmustbeyourownwork.交的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8.Nevercheatonatest.考试不许作弊。9.Ifyouarehavingdifficultywithaclass,scheduleanappointmenttoseetheteacherforhelp.Theteacherwillbegladtohelpyou.如果你上课有困难,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帮助你。10.Studentsmustbringanoteforaparentexplaininganyabsenceortardiness.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写的请假条。11.Theonlyacceptableexcuseforabsenceispersonalillness,adeathinthefamily,orareligiousholiday.Itisillegaltostayhomefromschoolforanyother.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学都违规。12.Whenateacherasksaquestionanddoesnotnameaparticularstudenttoanswerit,anyonewhoknowstheanswershouldraiseonehand.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中国: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7-30 16:13:04 | 只看该作者
aooooo+2006-07-30 15:59+pid924745-->引用: aooooo @ 2006-07-30 15:59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24745">查看原帖[/url]  而中国则偏爱讲大道理喊口号,看起来是教育新一代胸怀远大目标,但不制定具体实现目标的步骤,起不到有效约束学生的作用。而学生们会习惯于这种有目标没方法的形式,以后也可能会善于好高骛远却缺乏实干能力。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sa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可怜咱们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7-31 09:15:15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中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具体的。”--这个总结好!呼口号要从娃娃抓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7-31 09:53: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得对,国人习惯于喊口号了,至于口号里说的是啥,其实喊的人甚至编的人自己都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7-31 10:14:16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2年级孩子的妈妈,带孩子在美国的某地生活了一年。回来后告诉我说,美国某地的一个学校不整天说纪律之类的话,只有5个hights是孩子们是要遵守的:========================<font color="#9400d3" size="5">Kind<font color="#9400d3" size="5">Care<font color="#9400d3" size="5">Gentle<font color="#9400d3" size="5">eace<font color="#9400d3" size="5">Respect此帖由 我是牛妈 在 2006-07-31 10:1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7-31 10:22:5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候上小学一年级背守则时就有问过我妈什么叫社会实践啊,现在知道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8-4 16:44: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学生,有多少出了校门,连个红绿灯也遵守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8-13 18:47:33 | 只看该作者
热爱中国共产党。 _________ 太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0-26 13:14:12 | 只看该作者
复制下来,回家让女儿照章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22 23:00:36 | 只看该作者
写在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age%3D1#pid2264553

转贴过来。

美国小学生守则只是对小学生在学校里的行为规范,而且太多的漏洞。比如带着枪支去上课是不会违背小学生守则的;辱骂同学也不会违背小学生守则的。

中国的小学生守则这是对中国的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在社会上的整个行为规范。既然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都应该是小学生,那么小学生守则覆盖他们的整个社会规范,也无可厚非。窃认为,这样的守则很全面,很好。被人批评的无非不是很具体而已,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不太容易执行。

就如读经典需要经史参合,这份守则只需要一个注解,比如针对每一条,给出一些具体的解释和事例;或者独立开一两次课,或者放在班会上,让同学们"头脑风暴",自己来解释这些守则。这些只是操作层面的东西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让小学生理解每一条守则对应背后的行为,那么个人认为比美国的小学生守则要好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2:59 , Processed in 0.21192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