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家廖祖笙儿子死亡案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7-24 21:10:5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花季少年生命的殒落,总是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01:22:40 | 只看该作者
廖祖笙其子被杀案可以休矣 我们这个年头,不稀罕廉价的怜悯和眼泪,却需要一点质疑的勇气。 坦率而言,我对这位廖作家的印象不怎么好。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一种直觉,可能是这位廖作家的调门拉得太高了,话说得太极端、太煽情了。反正,我的心里对他有点抵触情绪,或者说我不大喜欢他的这种行事风格。 廖作家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现在网上的舆论几乎是朝他一边倒,这样好象也不大正常。毕竟真相还未出来,而廖也未提供任何信服的证据,网上流传的都是他的一面之词:他的孩子多么无辜呵,学校多么残暴,社会多么冷血,司法多么黑暗,好象学校、保安、警察、甚至连同路边的清洁工,所有人都是一伙的,阴谋谋杀了他的孩子,又互相口供,移尸灭证。老天啦,事情有这么复杂吗?学校老师有这么坏吗?这个世道有这么黑暗吗?我就纳闷: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个角度,质问一下这位廖作家呢?1、你的孩子究竟偷窃了没有?没有,为什么那些证据显示你孩子偷了学校的U盘和书籍。————是的,你会说,盗窃东西也罪不致死,但你别忘了,盗窃东西正是你孩子致死的原因,因为它可能是直接引发本案的导火索,是本案的关键!而你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词,没有向广大网友交待清楚?2、你凭什么认定学校谋杀了您的孩子?并一口咬定是他的班主任亲手杀害了他。你也不在现场,你有什么证据?就算学校犯罪事实成立,那么学校杀害你孩子的动机又是什么?他们是主观刻意的?(他们一定是发疯了,光天化日下,十几个教职员工手执棍棒砍刀四处追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中学生?)3、你说你和学校有过节,那你为什么不给孩子转校?你跟学校有仇,明知学校要报复你,那你为什么还让孩子一人去领毕业证,难道你不担心他的安危吗?(如果不,那能否说明你在故意渲染案情,误导网络舆论?)4、你自己曾提到过:你跟学校发生过节,是因为你逼迫学校免了你儿子的赞助费,因此他们怀恨在心。可是我又纳闷:你既能让学校免掉你的赞助费,说明你这个作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也非等闲之辈(反正比我牛!)。你现在网上四处哭冤,把自己搞得象受人迫害的弱势群体,这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前后矛盾?  5、你有必要在网上大肆宣传吗?请注意,你的案件不同于那些上访的民工和受迫害的举报人,因为你所面对不是强势专横、一手遮天的政府部门,只是一所学校。你能让这所学校免掉你的赞助费,就不能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向他们讨个公道?难道当地的政府官员、警察、目击证人都被收买了,都偏袒校方?这是不是有失常理?(现在网上滚滚滔天的声援都是站在你廖先生这边,而校方一直保持沉默,学校VS作家?究竟是谁怕谁呀?) 6、你的孩子真如你所说,那么天真无辜,一点责任都没有吗?那么,受伤的老师你如何解释?究竟是不是你的孩子刺伤的?若不是,难道是他自残的?(据媒体披露,那位老师满身血迹,刀痕累累,险些性命不保。可见,刺伤他的人似乎不象是一个天真无辜、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7、你说了那么话,可是你拿出了什么令人信服的实质证据?按理说,尸检报告也该出来了,你的孩子是被人打死的或是摔死的?从尸检报告应该是可以看出来的。你为什么不把它张贴出来呢?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隐私吗?(你四处求援要人帮你,这么重要的证据你不拿出来,让我们怎么帮你?你是不是刻意在回避一些对你不利的东西?)  8、最后一个问题:请说明一下您目前为什么要募捐?孩子已经去世了,你要用钱干什么?打官司吗?打官司要花很多很多钱吗?你是一个作家,我相信你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现在急着募捐难免让人生疑?更甚一步,我不仅质疑廖先生的品行,而且我还质疑廖子的品行? 廖先生口口声声“作家的儿子”,难道“作家的儿子”就不能偷窃吗,廖先生的这是什么逻辑?(廖子的品行如何关系到本案的性质。)恰恰相反,从已有的证据看,廖子偷窃的犯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决不象廖所言那么无辜。 现在的中学生野得很!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天真单纯。很多孩子过早接触网络游戏、暴力漫画和色情影视,满口污言秽语,暴力倾向严重。别说打老师,打老子的都有!! 廖子跟老师发生冲突,是这个悲剧的导火索。也就是说,两人中必有一人是挑起矛盾的责任人。是谁呢?是老师吗?可是,就我的教书经验而论,中学生领毕业证后,都是很放肆的,通常老师都懒得管他们,更不会无缘无故的杀害他。就算那个老师是衣冠禽兽,难道全校的老师都是衣冠禽兽,非要致一个天真无辜的孩子于死地而后快。 所以,我相信挑起冲突的恐怕是廖子。事情经过很可能是:廖子是一个不安分的学生,拿到毕业证后得意洋洋,以为从此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出于发泄情绪或报复心理,偷窃学校的财物或顶撞了他的老师,两人发生撕打行为,廖子拿刀刺伤了老师,刀被老师夺回后,廖子逃跑,学校发动全校员工查找凶手,廖子无路可逃,攀趴楼房时不慎坠地身亡。 这只是我的推论,不一定正确。但我认为这件案子没那么复杂,廖作家搞得那么悲情,可是,他所能提供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实大太少了,而且他的话也前后矛盾,有很多明显的破绽。 或许,人有会说我冷漠无情,不!诸位猫友,中国人为什么冷漠,对别人的苦难麻木不仁,不是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同情心,而是我们受骗上当太多,被人忽悠怕了。一个黄静案刚过,已经消耗了我们很多的道德资源,现在,廖祖笙案又来了。有了上回的教训,这次,难道我们不应该谨慎一些,理性一些吗? 我的言论可能过于激烈,但我没有恶意。只是想表达我的见解和看法,这不是有无良心的问题,我们需要真相。考虑到廖是受害人,他对此案的讲述是很难公正客观的。既然他廖先生在网上向我们求援,就应该接受我们质疑和问讯,这是他应承当的责任,我们有这个权利。诸位猫友,如果廖无法作出回应,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我建议猫眼里删掉这个话题,一切等候法官的判决吧。否则,我们跟着瞎起哄是毫无意义的。 真的,廖祖笙其子被杀案可以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01:23:15 | 只看该作者
廖祖笙:不过是前兆和佐证而已  这些天来,面对无数善良、正直的人们,我已说过无数次的泣谢。今天再次跑了一整天,呆坐之余,我只想说说互联网上这次独特的景观。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儿子遇害,就必须立刻死去,或自我剥夺休息、倾诉、悲痛的权利。  心中已是装满伤痛,再看看网上的杀人不见血,我发现虐杀仍然在继续。自有互联网以来,网上还有过比这更奇特的景观吗?何其相似啊,“从肉体上消灭,从道德上抹黑”——有人在某个少年尸体的身旁,在某个痛失爱子的父亲面前,竟然可以乱棍齐下,翩翩起舞了!  而且是批量!这从一个侧面也更加印证了我儿横死的诡异。但我又能说些什么?我说过“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事情我也仍然是说不得,不能说”,无非是不想徒生枝节、省得我儿死不瞑目。难道这也做错了吗?  有人像逼供似的追着我要尸检报告,要相关证据。报告没有出来,我能凭空变一份给谁?再说就是我拿到了尸检报告,或有某些证据,就非得在这里公开披露吗?这里不是法庭吧?  有人要我贴出遗体、现场的照片,我没想过要贴,但十分想取得。不让拍,看不到,我又能何为?  有人连区区作家身份也有质疑的兴趣了。质疑去吧:1996年加入福建省作协,作协会员证编号00782,正式出版的著作有7部,不用再列书单了吧?有人说借儿子的死“炒作”——真说得出来!  有人一再要我公布卡号,我在找寻目击证人、物色律师的同时,想到即将面临的艰辛,也就顺带贴出了卡号,马上又有人揪住其不放。紧张个什么呀,等到哪天我把清单列出来,就知道紧张过度了,阻止成功了。  有人死了孩子,也能成为某些人娱乐方式的一种,还有哪片土地比此更神奇?  ……  身为人父,此际所有该为亡子去做的事情,我都会不遗余力去做,但我知道结果或许已经预定。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一事件中,廖梦君同学“必须是小偷”。网上的有些唾沫,不过是前兆和佐证而已。  想想自己近两年来的忧国忧民,再看看而今网上的棍棒横飞、唾沫四溅,我才知道当初活得有多么傻气。何苦呢?与其有时间去写那许多废话,还不如在家多陪陪孩子。但愿天堂或地狱,不会有这许多的诡异、残忍及抹黑。  走好,我可怜的孩子。你会等我,我会等你!  (后注:我还没有拿到任何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7-26 01:51:39 | 只看该作者
理解做父母的悲伤,和在此情境下的过激行为,不敢看做父亲的有关贴子......这事儿要是摊自己头上,不能活了。摇头,想都不敢想,从脑袋顶到脚底板发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7-26 08:37:37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孩子,安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7-26 09:39:30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孩子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7-26 22:56:5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是又一是死于借读费/择校费的孩子.曾经那个小女孩的自杀,使暗箱操作的借读费/择校费成了光明正大的收费.从这个孩子的死,让作家长的明白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因金钱和学校交恶,否则苦的是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7-26 23:55:01 | 只看该作者
小意0523+2006-07-26 22:56+pid921373-->引用: 小意0523 @ 2006-07-26 22:56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21373">查看原帖[/url]  看来是又一是死于借读费/择校费的孩子.曾经那个小女孩的自杀,使暗箱操作的借读费/择校费成了光明正大的收费.从这个孩子的死,让作家长的明白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因金钱和学校交恶,否则苦的是孩子.
是这个理儿。家长之与老师、与学校,不管有多大的不满,不到你可以带着孩子换间学校的光景,就别想着碰硬。学点怀柔之术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7-28 10:28:42 | 只看该作者
听语漫步+2006-07-24 11:24+pid918087-->引用: 听语漫步 @ 2006-07-24 11:24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18087">查看原帖[/url]  不要以为老子有名有利,就可以为所欲为
过了。不要觉得自己老于世故,不幸就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不幸的家长不过是个理想主义的书呆子,但事情过于残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7-28 11:03: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郊区某农民,有一件事,绝对有理的事,和zf打官司,最后还是输了很惨,得出结论,有理也千万不要和zf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40 , Processed in 0.16433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