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摘】中国为什么是个无“学”的民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6-22 14:06:58 | 只看该作者
转载这些东西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让大家看看中国积弱的文化原因在那里?不仅仅是为了什么国家民族的未来。更主要的是让我们在努力培养我们自己适应现代社会的孩子的时候,能更清楚我们的重点在那里。在很多人热衷读经的时候,就希望他们想想背了哪些东西到底对现代社会有什么用。只讲动脑,不讲动手的学习方式,是否会阻碍孩子今后知识的成长和中医的讨论一样,其根结就在于,是应该去掌握那些现代的知识,还是去使用老祖宗立下的那些没用的东西。对讨论问题的人也一样,是应该合乎逻辑的推理呢,还是凭借个人意气发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6-22 14:35:35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6-22 14:06-->引用:jerryhao @ 2006-06-22 14:06 转载这些东西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让大家看看中国积弱的文化原因在那里?不仅仅是为了什么国家民族的未来。更主要的是让我们在努力培养我们自己适应现代社会的孩子的时候,能更清楚我们的重点在那里。

在很多人热衷读经的时候,就希望他们想想背了哪些东西到底对现代社会有什么用。

只讲动脑,不讲动手的学习方式,是否会阻碍孩子今后知识的成长

和中医的讨论一样,其根结就在于,是应该去掌握那些现代的知识,还是去使用老祖宗立下的那些没用的东西。

对讨论问题的人也一样,是应该合乎逻辑的推理呢,还是凭借个人意气发泄呢?
<font color="royalblue">  我也转篇东西看看作者积恶的原因在哪。
  最近几天上网百度学习民主,总是搜索到这个黎明的名字,今天有幸得见,原来是一有劣根性的国人。
<font color="black">
<p align='center'> 是中国人大脑中毒,还是黎鸣脑子进水?

<p align='center'>作者:李土生  来源:博客网

  最近在网上,看到黎鸣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大谈逻辑却逻辑不清、大谈思维却思维混乱,简直狗屁不通!说什么“中国传统文人,太可悲了”、“中国人的大脑为什么长期处于慢性‘中毒’状态”、“中国人为什么普遍匮乏判断力”等。出乎意料的是,号称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的黎鸣“大师”竟会写出这样“高水平”的文章来。真是鹰有时也会比鸡飞得低呀。看来还是不下海(网海)的好。人一到战场上,什么文明什么人性就都顾不上了,只能是红了眼睛杀杀杀,连自己头上的那顶哲学家的帽子也扔在一旁,干脆牵就一下低水平吧。这里,我倒是想针对《中国人的大脑为什么长期处于慢性“中毒”状态》这篇文章,连同他的另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中国传统文人太可悲了》和他的那两本“巨著”——《西方哲学死了》、《中国人为什么愚蠢》说几句非说不可、不吐不快的话,不深谈,没时间。
  黎鸣在《西方哲学死了》一书中,向世人宣布西方哲学死了,也就是说西方够得上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一并寿终正寝,呜呼哀哉了。他还多少论证了一下:古希腊的原始神学,经过耶稣之死,西罗马灭亡,十字军东征,阿奎拉出世,已经变成了伪哲学的神学。再经新教改革,已经走到了垂死的尽头。古希腊人的原始哲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诞生,经过斯多噶派和伊壁鸠鲁派学人之手,已变成为人学的道德哲学。“西方哲学在近代逐渐由盛而衰,以致到本世纪末最后走向终结。”,“西方哲学到了维特根斯坦(1889~1951)基本上等于完结了”。西方没有了哲学,也就是说没有了思想,东方呢?东方就更别提了。
  作为全球学术界公认的世界重要文化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在黎鸣眼里更是一钱不值了:“中国人是个无学的民族”、“中国人是愚蠢的人类”、“中国文人非常卑鄙”、“中国文人难以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的大任”、“中国人自古以来既缺乏神学,更缺乏哲
学”、“中国人几乎是世界上最难从中毒的梦中觉醒的民族之一”等等,这些都是黎鸣对中华
民族,对中国知识界所下的论断。大家可以看看,这哪里是评价、分析?这哪里是在谈哲学、谈逻辑?这同当年的希特勒诅咒犹太人有什么两样?按照黎鸣的逻辑,这种民族还不
早就该沉沦淘汰了?还有什么希望复兴?在黎鸣眼中,中华民族居然能苟活四、五千年并且还绵延不断,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苍天无眼了。这里,我倒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要问一下黎鸣“大师”,既然西方没有哲学,中国也没有哲学,那你谈的究竟是什么哲学?你算是哪一方的哲学?如果这两方你都不算,那只剩下两种人可供你选择了:一种是东洋野种,一种是天外邪种了。
  既然中国文人不能承担现代化的大任,那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只好请西方人来代劳了,黎鸣的潜台词不是这个意思又是什么呢。西方哲学既然已经死了,我们十三亿人口、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总不能让已经没有哲学头脑的人来指挥、摆布吧?那又有谁来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呢?在《中毒》一文中,黎鸣倒是泄漏了一点天机:“中国人几乎是世界上最难从中毒的梦中觉醒的民族之一,但只要是一旦觉醒,其势头却不可限量。也正是因此,我深信我目前所做的一切努力的价值。”真没想到黎鸣还有这么起死回生的价值,真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比黎鸣更不知羞耻的人。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绵延了五、六千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近百年来无数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业绩辉煌,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在黎鸣看来都是在中毒的梦呓中获得的,还必须等待黎鸣“大思想家”发挥他的特异价值,中国才算是梦醒毒消。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什么叫狂妄,什么叫自大,大家只要看一看黎鸣的嘴脸就什么都明白了。不知黎鸣有没有读过杜甫的一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如果黎鸣还真有点学者味的话,这句诗对他倒是一副颇为对症的清醒剂。
  黎鸣在《西方哲学死了》中说:“愈是过去的西方哲学家往往也愈是更显示其某种道德精神性,从而也更显示出他们对人类未来共同命运的关切,而愈是近现代的哲学家则往往相反,他们更显示出对人类情感的冷漠,甚至冷酷,变得似乎只知求真,而不知求善,甚至变成一味只知寻求符号精密运算的怪物,变成冷漠的语言、语句、语义的分析专家。”本来作者在这里可以由此导向对现代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冷峻思考,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感念尊重,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敬天保民,尚德贵和的人本思想有一个客观的关注,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宁愿把“对人类未来共同命运的关注”这项桂冠奉献给西方古代哲学家,也不想对自己的祖宗说几句恭敬的话。在黎鸣眼里,中国古代圣贤的心地都是龌龊的、丑陋的,都是不讲人类情感的,都是不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的,什么孔子老子,什么李白杜甫,什么岳飞文天祥,什么张仲景李时珍,统统都是愚蠢的中国人,不是政治骗子就是毒品贩子。我倒不明白,为什么黎鸣还有脸呆在中国?为什么还在肩膀上装着一个中国人的头脸,干脆去国外做易容手术算了,一了百了。省得在洋人眼里把你看成是一个怪物或异种。
  黎鸣在《中毒》一文中欲擒故纵地声称:“我虽然赞扬孔子对人类的仁爱精神,但对他的为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手段的描述,则加以严重的质疑。”不管他的文章写的水平如何,弦外之音就是在否定孔子,这是偏狭者为标榜自己公正而惯用的伎俩。他随即就破口大骂了:“什么三纲五常,什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理,什么中庸,什么大学的八正道——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内圣外王等等,全是与人类的思维规律、真逻辑、真道、真理完全背道而驰的东西。”我倒要问一下,没有了这些内容,孔子还有什么仁爱精神可谈?还谈得上什么原始人学?孔子在《周易》中所提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人文精神,孔子主张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读书人志向,孔子在《中庸》中强调的“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孔子所提倡的以德治国、教学立国、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孔子强调的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究竟算不算对人类利益的终极关怀?你黎鸣究竟讲了几句劝人为善,教人做人的话?
  黎鸣为了达到彻底否定孔子的目的,还煞有其事地在“中毒”一文中开列了孔子的三句“毒药”:“述而不作,敏而好古”,“臣为君隐,子为父隐”,“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三句话如果孤立地看是可以从鸡蛋里面挑点骨头出来。但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思想,能这样割裂成只言片语吗?孔子还讲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义灭亲”、“君子和而不同”等等,怎么能孤立地将这三句话无限地夸大其作用而恣意批判呢?平心而论,这三句话也只不过是表述了平常人的处世之道而已。“述而不作”也是一种谦虚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方法。如果能把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总结、归纳、发扬光大不就是最大的创造吗?能够像宋代大儒张载那样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就是最强有力的创造吗?像黎鸣之流口出狂言、极力诋毁古人,大肆标榜自己,把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都说得一无是处、一团漆黑,就是伟大的发明创造吗?“臣为君隐,子为父隐”也只是人之常情,我们什么时候看到黎鸣将他的父母的丑事到处宣扬了呢?我们又在哪篇文章里看到他指责他的顶头上司了呢?至于君子有三畏,也不是不可理解的。畏者,敬重、畏惧也。难道我们可以不敬畏天地吗?难道我们可以不敬重长辈吗?上下尊卑毕竟是个客观存在嘛,怎么能没有一个规矩呢?你的学生不喊你黎鸣老师,而喊你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你同意吗?高兴吗?又难道我们可以不敬重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而敬重黎鸣之流的胡言乱语吗?黎鸣所有的勇气不都是发泄在对死去的祖先的攻击和诽谤上了吗?黎鸣穷凶极恶地咒骂中国传统文化:“儒学在后来的两千多年中,只不过是一具僵尸,被后来的人们用两层裹尸布包裹着。而到了民国之后,中国古代的人学算是连僵尸也一起被焚烧了”,这就算是勇气了?就算是敢于不畏圣人之言了?去年9月底,中国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庆祝孔子文化节,共同举办了“全球联合祭孔”活动。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孔子教育奖”,以奖励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政要和专家,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不同场合盛赞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你黎鸣怎么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人们对像孔子这样在中国文化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古代先贤先圣表示敬重,对他们所讲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示畏服,又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黎鸣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公正,还口不随心地拔高了一下老子,说老子也还有点逻辑。他把《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篡改为别别扭扭不成文句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我标榜这是重大发现。胡乱指责历代儒家,说是秦汉以后的儒家不能理解老子这句话,只会歪曲,“把老子推倒神秘主义的万劫不复陷阱中”,还咬牙切齿地咒骂历史上所有的儒家:“可鄙、可恶、可恨”。奇怪的是,我遍找古代文献,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墨家、法家、佛家,却从未见到有黎鸣这样断句的,黎鸣何以偏偏要向儒家头上泼粪呢?这究竟是在拔高老子,还是在拔高自己?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以考古资料为证据对此加以批驳。其实老子本人在《道德经》一书中已清清楚楚地解释了:“道隐无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庄子亦曾指出:“大道不称”,汉代著名道家学者严遵亦明确指出:“道德所以可道而不可原也,大圣所以可观而不可言也”,都说的是可言的道不是那个恒常的道(道的本体)。我们所了解的近、现代学者谁都对此没有提出过任何疑义。可到了黎鸣这儿,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个读书人,包括道家、道教在内,其古汉语水平都不如他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这种诬蔑古人、愚弄今人的恶劣行径,哪里还有一点学者的诚实谦逊?黎鸣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肆意往儒家头上喷粪,究竟算个什么玩意?到底是中国人的大脑中毒,还是黎鸣的大脑进水?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文化造就了这么一个食父母的毒枭,以在祖先头上泼粪为乐?古人说百善孝为先,没有父母焉有自己。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抛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国家。谁都知道,只有珍惜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新贡献。没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拿什么贡献给世界?中华民族的祖先一致秉承着中和之道,在自己的领土上辛勤耕耘创造,我们从未有过西方的对外侵略、扩张和屠掠,十字军东征和两次世界大战都不是我们祖先发动的。明代郑和强大的航海航队远征万里,带去的都是文化和礼品,没有占领别国一寸领土,没带回来过一个黑奴。我们凭什么为中华文明而感到羞愧耻辱?
  人们到黄山、桂林,都会是满怀喜悦之情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假如有人到黄山、桂林偏偏像苍蝇一样去嗅寻垃圾堆,同时还振振有词地指责黄山、桂林丑陋不堪。这人不是心理变态又是什么呢?究竟是人们共同赞赏“桂林山水甲天下”,“黄山归来不看岳”对呢?还是个别心理变态的人指责黄山、桂林有臭屎垃圾对呢?这是不言而喻的。对山水的态度如此,对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对黎鸣之流这种怀着极端偏见的中华民族的不屑子孙,我根本不指望他们能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能有正常的心理状态和逻辑思维。他们只是一门心思把水搅浑,把中国社会搅浑,让人们以当中国人为耻,让中国人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中国人永远匍匐在西方人的脚下。我们在揭露台独分子陈水扁大搞“去中国化”的同时,可也别对这些恬不知耻的、别有用心的人掉以轻心。
  我前面说过,人到了战场就杀红了眼,出手无好拳,出口无好言,连黎鸣这样“大师”级的专家,一落网上,也不顾身份地竭尽讽刺、挖苦、谩骂之能事,我们这些一直在慢性中毒的中华子孙们,又何必故作清高,也只好以牙还牙了。文中多有过激之语,也只好请黎“大思想家”包涵了。
此帖由 hq1966 在 2006-06-22 14:3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6-23 10:24:2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6-22 14:06-->引用:jerryhao @ 2006-06-22 14:06 转载这些东西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历史和文化的反思让大家看看中国积弱的文化原因在那里?不仅仅是为了什么国家民族的未来。更主要的是让我们在努力培养我们自己适应现代社会的孩子的时候,能更清楚我们的重点在那里。在很多人热衷读经的时候,就希望他们想想背了哪些东西到底对现代社会有什么用。只讲动脑,不讲动手的学习方式,是否会阻碍孩子今后知识的成长
为了这两句终于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的点评而给老鼠加分了。老鼠最近的帖子,越来越倾向于教育孩子的“哲学化”“深层次”思维了。<img src="images/smiles/f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从无“学”民族,到教育孩子“只讲动脑,不讲动手”,老鼠带着我们跳着跳着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些引子,除了让我们开开眼界,了解一些以前不曾了解过的概念,再能收获的就是眼累、脑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家长来说,还是越浅显越好,不是哲学家,不想玩得那么高深。看来看去还是袋子碎语来的直接、畅快。所以对于“动脑和动手”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还不如出些“父母过度保护孩子的危害”,“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方法”,“如何更好地让孩子在玩中学”这样的讨论,更有实际意义。此帖由 ealain 在 2006-06-23 10:25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10:36:58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6-06-23 10:24-->引用:ealain @ 2006-06-23 10:24 为了这两句终于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的点评而给老鼠加分了。老鼠最近的帖子,越来越倾向于教育孩子的“哲学化”“深层次”思维了。<img src="images/smiles/f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从无“学”民族,到教育孩子“只讲动脑,不讲动手”,老鼠带着我们跳着跳着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些引子,除了让我们开开眼界,了解一些以前不曾了解过的概念,再能收获的就是眼累、脑累。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家长来说,还是越浅显越好,不是哲学家,不想玩得那么高深。看来看去还是袋子碎语来的直接、畅快。所以对于“动脑和动手”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还不如出些“父母过度保护孩子的危害”,“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方法”,“如何更好地让孩子在玩中学”这样的讨论,更有实际意义。
错啦,我只是转一些手头的材料给大家看,我自己只能写一点粗俗的东西。不过呢,反思一下过去,就知道中国文化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多深,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带着这些痕迹。不反思,在现代社会上就容易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6-23 10:58:3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6-23 10:36-->引用:jerryhao @ 2006-06-23 10:36 错啦,我只是转一些手头的材料给大家看,我自己只能写一点粗俗的东西。不过呢,反思一下过去,就知道中国文化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多深,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带着这些痕迹。不反思,在现代社会上就容易出问题。
这也许又是理和术之辩。反思,是让人对一件事的来龙有一个认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去脉,即是术,是我们应该 怎么做。老鼠也许觉得自己做到来龙就已经达到引大家思考的目的了,而作为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者来说,我却总想给一件事划上一个句号。也许是我对老鼠这楼要求太高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6-23 17:56:38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现象:同事闲聊、朋友相聚、同学聚会、街道老太太磕瓜籽儿聊天、傻小子蹲墙根儿买呆……在这个时候,多半的话题是:骂领导,怨社会,丑化当局,说中国人不行,赞叹艳羡外国人的好,抱怨、抱怨、再抱怨……绝对承认中国人有不行的地方。但泄气、抱怨、消极似乎成为民风,总是这样气馁比“无学”更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6-23 18:08:49 | 只看该作者
一袋子宁静+2006-06-23 17:56-->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23 17:56 有一个现象:同事闲聊、朋友相聚、同学聚会、街道老太太磕瓜籽儿聊天、傻小子蹲墙根儿买呆……在这个时候,多半的话题是:骂领导,怨社会,丑化当局,说中国人不行,赞叹艳羡外国人的好,抱怨、抱怨、再抱怨……绝对承认中国人有不行的地方。但泄气、抱怨、消极似乎成为民风,总是这样气馁比“无学”更可怕。
本来这个社会就被搞得很畸形,怨声载道很正常嘛,要歌舞升平的上CCTV讪<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lol.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6-23 18:22:31 | 只看该作者
八根儿+2006-06-23 18:08-->引用:八根儿 @ 2006-06-23 18:08 本来这个社会就被搞得很畸形,怨声载道很正常嘛,要歌舞升平的上CCTV讪<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lol.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呵呵,允许抱怨。除了抱怨,有没有别的可做?自己的事情做好没?“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娘”-------不要排除也有这样的陋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6-23 19:27:29 | 只看该作者
一袋子宁静+2006-06-23 17:56-->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23 17:56 有一个现象:同事闲聊、朋友相聚、同学聚会、街道老太太磕瓜籽儿聊天、傻小子蹲墙根儿买呆……在这个时候,多半的话题是:骂领导,怨社会,丑化当局,说中国人不行,赞叹艳羡外国人的好,抱怨、抱怨、再抱怨……绝对承认中国人有不行的地方。但泄气、抱怨、消极似乎成为民风,总是这样气馁比“无学”更可怕。
一袋子宁静+2006-06-23 18:22-->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23 18:22 呵呵,允许抱怨。除了抱怨,有没有别的可做?自己的事情做好没?“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娘”-------不要排除也有这样的陋习。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heart(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看了这两段从今以后再也不敢叫你&quot;呆子MM&quot;了.对于主题楼的花言巧语袋子MM原来早就识破了其本质.而且还为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6-23 19:40:25 | 只看该作者
一袋子宁静+2006-06-23 18:22-->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23 18:22 呵呵,允许抱怨。除了抱怨,有没有别的可做?自己的事情做好没?“端起饭碗吃饭,放下饭碗骂娘”-------不要排除也有这样的陋习。
呵呵,有个关系得明确:这饭是谁赐予的吗?D妈妈?恰恰相反哈,是纳税人维持着一个国家及其ZF的运转,ZF只是一个为纳税人服务的机构并受他们监督。不要本末倒置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dor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7:07 , Processed in 0.12225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