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鱼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宣言:让孩子快乐成长-不上学联盟成立!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08-10-26 20:26:58 | 只看该作者
也有过让孩子在家的想法,但不是全天,仅仅下午半天,前两天试着和儿子(二年级)商量,被他一口回绝:"学校里有好多小朋友,一下课就可以玩".他对学校比较适应,只是考试分数从来没有100分,我们只要他每天开心就好,所以也就没在分数上提过要求,但是,我还是希望他能下午半天在家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8-10-27 16:33: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私塾教育大联盟群成立了,由读经学校的赵升君先生及教子成才的袁鸿林博士担任群管,各路英雄云集而至。请私塾学校的校长、早期教育专家、孩子在家读书的家长加入交流。1号群人已满。2群号码是群28864386。已经加入1群的,不必再进2群。

为了保障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也为了保障大家更好地相会与交流,特制定每周周二、周四集中大讨论制度。希望大家相会于周二、周四。——————当然,平时也可随时发挥思想。这几天就是每天讨论得热火朝天,几欲相殴。

[ 本帖最后由 zhiwenli 于 2008-10-26 20: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08-10-30 15:07:37 | 只看该作者
我首先很佩服这些敢于让孩子不去学校的家长的胆识,希望他们把孩子教育的更好.我对现在中式教育的弊端也深恶痛绝,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没有多少童年了,"玩"这个本应该填满他们童年的字,变的越来越遥远,越来越舍求了.可现在很多家长还给孩子加码,更有甚着周末给孩子报5个数学班,真不理解这些家长是想把孩子变成天才还是蠢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8-10-31 18:00:15 | 只看该作者
群已经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8-10-31 18:03:14 | 只看该作者
二群还有空间,我已经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8-11-3 17:18:5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可以不上学也挺好的, 主要是现在学生的负担太大,回家还有一堆的作业,不做老师会K; 不象国外的学校人家都不留家庭作业的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8-11-12 14:20:00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欧美二百万儿童在家上学

家长施教大潮对公立学校构成新挑战
欧美二百万儿童在家上学
  最近,欧洲最大的私营电视媒体集团RTL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欧美国家在家上学的儿童已超过了二百万。曾在二十世纪之前一直占儿童教育主导地位的家庭教育,如今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它渗透到主流教育方式中,正改变着公立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上学
    伊特门德太太是一位普通的德国母亲,她和丈夫养育了一双儿女:十三岁的米舒尔和十岁的莎拉。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他们不用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学校,因为孩子都在家上学。当哥哥在一旁通过电脑查找各种资料时,妹妹则已经扎进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的世界中。如果坐不住了,兄妹俩会起身运动一番,或帮助妈妈做些家务。在他们的“教室”里,记者还看到了很多教学用具,如各种数学仪器、黑板、书籍和学习软件等等。
    伊特门德太太对记者说,就在两年前,她的两个孩子还在汉诺威的一所公立学校念书。每况愈下的教学质量及缺乏安全感的校园环境,使他们决定让孩子在家上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与伊特门德家相同的方式教育孩子,光美国八十六万儿童在家上学,而十年前仅为三十五万;在德国,在家上学的孩子的数量也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在这些家庭中,近百分之八十为两个以上孩子的多子女白人家庭。
    孩子和家长,摆脱“社会压力锅”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父母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呢?德国“非学校教育”组织的卡恩汉斯博士分析了原因。
    首先,欧美的法律给这些家长提供了便利。在美国,让孩子在家上学有五十个州都是合法的,只不过每个州相关的规定有所不同。如新泽西州对在家上学的儿童几乎没有任何监督,而在纽约州,家长选择在家上学必须通知他们所在的学校,并登记教学计划,不仅每季度要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年还要提交评估材料,方式可以是标准化考试,也可以是成长档案袋。
    其次,很多家长认为在学校的“社会压力锅”下,学术自由与博爱无法获得发展。人头济济的课堂、千篇一律的教程,使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失去学习动力。很多孩子因此被学校贴上诸如“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等标签。同时,许多青少年的“病变”,如孤独、结小圈子、欺凌弱小等,也都是与学校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段时间德国调查机构就披露,有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成为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小到受嘲骂、物品被丢弃,大到被敲诈、毒打,甚至被谋杀。十五岁的理查德告诉记者:“我绝对不会把受教育的自由交给一所学校。在那里,灌输的是这样一种思想:学习是一件令人生厌的事情,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比赛。”
    此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还与欧美的社会潮流有关。与过去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事业相反,现在很多妇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不少人厌倦了终日忙忙碌碌的生活,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而孩子在家上学正为他们提供了方便。
    “老师们”都很有热情
    由于不必遵循公立学校的课程标准,家长作为老师,就需要更多的“敬业精神”。很多家长通常联合起来共享他们的教育资源,比如建立电子图书馆系统,让有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可以在网上预订图书,记者甚至还在网上找到了几千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同时,自由选择教科书的制度也给家长消除了后顾之忧,很多出版社还成立编写组推出了多种专门教材。在家上学的孩子还占尽了地利,因为欧美的文化设施数不胜数,绝大多数对儿童免费开放。
    对于经济紧张的家长来说,最棒的资源便是互联网。住在汉堡的沃夫冈太太告诉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一秒钟就可以查到一份适合自己孩子的初一数学计划及学习指导。此外,很多民间组织还为在家上学的孩子及其父母设立了专门的网站。
    当然,家长们必须按照政府的规定,为孩子作好详细的学习记录。沃夫冈太太对记者说,由于要定期汇报,她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体现孩子成长的重大事件上。她收集孩子申请进大学需要的所有材料,而孩子也学会了自我管理。记者看到,她家孩子的学习进度表详细全面,左边是学习科目,上边是日期和时间,空格内则填满了各学科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在家上学的孩子更温和
    有人说,没了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在家上学的孩子成绩难以评判。然而,据记者在德国高校联合会了解到的信息,“从家里毕业”的孩子高中会考成绩明显好于其他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适应能力也很强。一些孩子取得的成绩更让社会刮目相看,如有一个家庭的四个孩子都进入德国著名学府洪堡大学;还有的孩子写的书成了畅销书;二○○三年德国数学比赛的前三名都是在家上学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8-11-13 20:13:15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方法很难给孩子一个孩子成长的世界,准确的说是现在的社会与以前的社会不同了,其他的同年孩子在学校学习时,你的孩子更多的接触到的就是与自己年龄不同的人,不是与同年朋友一起成长,学习,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剥夺,思想也会受大人无形的影响,早熟,与同年人有了一种看待物事不同的层次,与同年人会不会隔隔不入呢?更重要的是一般的家庭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资钱带或安排孩子去不同地方领悟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8-11-21 18:50:44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在家学,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家长的心态问题,我也想让孩子在家学,可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8-11-26 20:20: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不是你可以选择,因为孩子越来越大其它孩子都上学,玩伴没有了会寂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48 , Processed in 0.0774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