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月19日
早上起床,照例是先读书,我发现小孩子一旦起步,那真是越来越顺,小雨现在就给我这个感觉.不管是机灵狗还是中文儿歌, 读上1-2遍就已经读的非常流利了,听着小雨的读书声,觉得真是美妙.只是小雨到现在也不爱念论语, 这个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毕竟不想勉强她做不喜欢做的事,也许给她找个念论语的环境能让她喜欢上论语? 先找找看.
上午带小雨去参加小书房的读书会,今天因为天气冷,所以孩子不多,到了讲故事的时间,因为今天来的小孩子居多,所以讲的是小黄和小蓝,圆白菜小弟,月亮的味道,小黄和小蓝讲的一般般,我发现故事妈妈的技巧还是有待于提高,听了一半我就去四处找新书去了,发现新书真不少,北京小书房正在举办私藏好书秀一秀活动,有DREAM SNOW,好漂亮的书,看到一直没有决定买的小黑鱼,亲爱的小鱼,小雨特别喜欢克里克塔,上次就念了这本,这次又把这本书给拿过来了,念了DREAM SNOW,小黑鱼和月亮的味道,发现有些引进的书还是要去读原版,像这本小黑鱼,读着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当当上六折时还犹豫要不要收入,幸亏没买。回到家,小雨就把《圆白菜小弟》这本书翻了出来,建议她周一分享日的时候带到学校去分享,点点头。
下午,趁着小雨睡午觉,我把刚开完的家长会想了一下,美术老师的有些观点我记录下来,觉得挺有参考价值:
1 他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无为,也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画画的环境,准备好孩子需要的一切东西,给孩子做示范,怎样挤颜料,怎样涮笔,然后剩下的就不用管了。
2 他的主要工具就是刷子和炭笔。他说现在给孩子炭笔的时候也比较少,鼓励孩子更多的用刷子,因为刷子比较粗,孩子画的时候会更加去注重下笔的轮廓,注意整体的构架,而用炭笔的话,会更加注重细节。他觉得应该先让孩子注重整体的构架,他举了一个人脸的例子,一个A,一个B,A的脸是长脸,B的脸是方脸,如果你一开始不去注意这个人脸的轮廓,把B的脸型化成了长脸,那么无论你把B的五官画的多像,也没用。先把握整体轮廓,再注重细节。
3 给孩子试验的机会。他说,有的孩子一开始可能就是在那里玩颜色,把水最后弄得脏脏的。这是孩子在做实验,等他做够了,他自然就会开始画了,要学会等待孩子。
现在小孩子学画画好像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小雨美术老师这样的,什么都不管,一种是寓教于乐,让孩子边玩边画的(像贝塔那样的)。想了想,自己是属于骑墙派,自己懒的时候用第一种,有点想法的时候用第二种。
为了鼓励小雨做画,今天把她的作品贴得满屋子都是,本来准备配上一些像框再挂起来的,我这个懒妈妈一直也没行动,干脆都用胶带粘上了,省事,小雨看到后果然大受激励,被激发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 本帖最后由 砚儿 于 2008-1-19 23:1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