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 过程比知识更重要
幼儿园在准备下个月的动物主题,我给老师写了一些我的想法:
与其一上来就给孩子们灌输这些动物分类,不如让孩子自己尝试着给动物分类.
比如,可以先让孩子们例举自己喜欢的动物
很多孩子会喜欢自己身边的动物,例如蝴蝶,蜻蜓, 男孩子很多会喜欢恐龙,老虎,狮子.
让孩子搞清楚自己喜欢动物的特点,比如身体有几部分组成,生活在那里,怎么生宝宝.他们吃什么,有没有翅膀,他们是怎么长大的?
启发孩子能通过哪些途径找到这些信息,可以自己抓一只蝴蝶,可以去动物园观察,还自己找书,还可以请家长上网帮着找资料
然后,给每个孩子机会,用自己找到的资料(最好是图片的,比较直观),给大家讲讲自己喜欢的那种动物的特点.
把这些动物都了解的比较清楚了,再让孩子们去归纳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比如蜻蜓和蝴蝶,孩子们会知道它们都有六条腿.都有触角,从出生到长大都要经历一个变态的过程.
而老虎和狮子,他们的共同特点,则是都爱吃肉,宝宝是直接生出来的,而且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
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的,我们就能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动物按照这些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并鼓励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分类方法.
整个过程是一个: 问题提出--观察,收集素材--归纳总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孩子最终知道动物是怎么按照常规分类相比,这个过程更可贵.
----------------------------------------我是分界线--------------------------------------------
以前我有一个帖子,说了我对实验的长远思路,上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了.
我把帖子的内容也放在这里:
洁白的茉莉:
读了你的日记,仔细思考过你那个实验方法,觉得这个东西有很多的好处,有很多的变通方法及与其它东西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再深入研究一下,然后让孩子长期坚持。只是无论如何也记不清那几本实验书的深浅,记得你说过,但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盖贴子长也,能否按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级别推荐1至2本。顺便问一下对这个实验,你以后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我指的是长远的角度来说的。
小雨妈妈:
我和小雨做的实验都是东拼西凑的,《我的科学伙伴》这套书用得多一些。
我觉得实验的难易,要靠家长去判断,同时还要考虑让孩子参与到什么程度。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对实验的参与度就会越来越高,从最初实验目标的设计,实验步骤的拟定,到实验的实施,实验结果的总结,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觉得和实验中孩子吸收到的知识相比,这个过程更为重要,对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也非常有帮助。
所以,和知识相比,我们一定要重视过程,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的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就是我长远的发展思路。
吉羽妈妈的跟贴:
砚儿对实验的看法引起我的共鸣,与曾经的doman方法想比,这种归纳\对比\分析\总结的过程有更多的价值,不仅适用于实验,也可以延伸至手工\画画\阅读等等,它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全面,更易让宝宝参与,让宝宝从被动的受众,变成主动的思考者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