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此楼的小文章,是因为其真实。下面转一个帖子,大家对比一下。时下中国孩子造假能力也是不弱.........记得我们小时侯,每周要写一篇周记,甚至每天还要写日记.这个非常讨厌,写一些字不难,问题是学生的生活确实很单调,不可能每周都有动物园,公园,让座,做好事来写. 日记就更难了,因为天天要写,而且要写的生动有趣,可是生活本身就是一天八节课,晚上睡觉,有什么好写的呢? 不过我们小时侯也是很厉害,总能编出奇怪的事情,个个都是编造高手,老师还要求一定要写真事,选材一定要真实.只好顶风做案. 所以你看中国教育压力大的地方,孩子都很虚伪,你想,一天要上八节课,里面有节政治课,中间没什么休息,晚上回家还要编假话的孩子,能不虚伪么? 时隔20年,我孩子的作文,也让我惊讶. 我的女儿,不敢说是追星族,因为这个词有点贬义,她对周杰伦,林俊杰十分崇拜,有许多CD,VCD,几乎首首能唱,看电视一般也就看CHANNEL[V] 今天他居然写了一篇这样的作文,让我有些担忧与敬畏. 追星现象之我见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我国又多了一个新的民族,追星族. 我并不反对追星族。的确,在明星们光艳与热情的外表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汗水。明星不是神,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情。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如果追星族们所崇拜的是明星们那种为文化艺术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力的精神,当然不会反对。 但事实上,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到大街上,到学校去翻找翻找,不会有几个人懂得什么才叫真正的偶像,不会有几个人懂得什么才叫艺术。也许,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明星的本质,而相反,注意的只是明星们帅气或美丽的面孔。 周总理的气度与精神,是哪位明星能够比拟的? 毛主席的雄才伟略,对新中国的伟大贡献,难道不比明星们更值得学习么?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若是年轻人都对一些明星争相崇拜,那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当一个人对某位明星的崇拜达到狂热甚至盲崇的地步时,这位明星的任何微小动作都将引起强烈反响。当年“甲壳虫”乐队成员奥拉被其歌迷刺杀,但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这位杀人凶手供认的杀人动机便只是想让偶像只属于自己。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对偶像过度崇拜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走进校园,问问学生的偶像是谁,可以肯定,绝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某位明星。盲目地崇拜,疯狂地追逐,滋生在每个青少年的心中,催动着灵魂去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省下仅有一点生活费去疯狂购买海报、疯狂订购时尚杂志。 我不禁想问,明星们都有足够的德才肩负起他人的信仰吗? 既然如此,何不省点钱去买鲁迅的杂文?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6-06-09 14:13 进行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