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一颗水晶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中琐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5-16 13:20:52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2)</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有所收获。珠心算学习对学生解计算题无疑是有好处的,珠心算学习按一定方法去练习,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有较大局限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是不能改变算法,这对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探索、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问题解决的反思意识培养方面更是不足。   2、珠心算的计算优势逐渐丧失 我国新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我们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学生仅仅为计算技巧(或者算得更快)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那种以计算为主要目的的珠心算是没有市场的。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开发大脑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珠算的计算功能是每个珠心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绝不能掩耳盗铃。    3、长期珠心算学习的不足。 ①没有必要大面积的培养计算神童 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具有其它算法不同的特点:易学、易迁移,难练、难巩固。“易学”指直观、形象,一学就会(包括学前儿童),“易迁移”指只需会20以内加减法,便可以很快正迁移到百以内、万以内甚至亿以内的加减计算。  “难练”指珠心算的技巧形成中,不论是任一指法训练,还是珠心算的扩位,都要通过何止千遍、万遍形成的,这种枯燥的拨珠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儿童久练是有厌倦情绪的。“难巩固”指珠心算技能形成以后,如果不勤加练习,计算能力是会退化的,也就是说:要保持较高珠心算水平,必须坚持练习珠算。如以下六位同学均在学习珠心算时平均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量,珠算水平达全国珠算等级鉴定最高级能手一级,并多次在重庆市以及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000年8月调查其计算保持能力情况如下:=====现年龄/停练时间/乘算最高水平/现水平 郑莉莉---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3位乘3位 陈 宏-----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3位 蒋 俊-----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3位 许金强----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3位 .唐 浩------14-----2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3位乘3位 祝 浩-----12-------2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2位 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经5、6年的练习停止练习2-4年后,仍不能保持较快、较准的心算3位乘3位以上。而象他们这样经珠心算训练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是少数,训练初往往有10-20人参加,由于较枯燥的训练,以及需长期的持之以恒,最后能留下的只有约20%.其余80%则只是花较多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水平(由于珠心算难保持,故未到阙值的学生训练水平保持效率是很低的),经调查四年级以上学生两、三位计算76.6%是逐位用竖式计算,而非心算写得数。 2001年5月对采用心算的情况的调查 年级/人数/20以内/2位数/3位数 四----46-------31------10-------5 五----52-------41-------9--------2 六----56-------46-------8--------2</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5-16 13:21:12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gt;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3)</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从调查可以看出,一般计算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是重点,也是“三算”和珠心算重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三算”计算重点仍是突破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花大量时间训练大面积学生的高难度计算能力,肯定是弊大于利。   ②、长期珠心算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1998年,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对全国31个省市11800名大中学校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后发现:1、具有初步创造力的三项特征是“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2、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的四项特征是“自信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意志坚强”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是“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  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日益增强,而观察和想象能力却日益削弱。 珠心算的学习对“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形成没有特别的作用,相反进行2年珠心算以后,对其“探究能力”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力并无好处;2、珠心算的学习对“自信心强” “意志坚强”有较好作用,对“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也有负面影响,这是珠心算的算法客观决定了的,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人格培养是有好也有差;3、珠心算的学习对“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计算要求按一定“思维定势”(算法)“过于严谨”的计算,全部学生都一个算法,使多数学生有“从众心理”,不去主动探求新方法、好方法,“信息饱和”也体现出来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珠心算的长期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在《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一文中说:笔算教学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教学中最为表现出机械训练的领域之一。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各国都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一,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因此,各国在反对过份、繁杂的笔算的同时,又强调了理解算理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新的大纲及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1、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2、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避免繁琐的计算。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4、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不应该是纯粹的“机械训练”,而应该是表现出更多的“灵活”。 珠心算的学习,由于算盘是主要教具、学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在广泛背景中去理解和认识数;珠心算训练也主要作为一种纯计算技能的教学,少于通过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解决理解运算意义,许多老师往往以学生能算很大数目的计算而自豪、以大面积小学生珠算等级鉴定作成绩,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珠心算学习,最初必须强调其技能训练,否则儿童无法产生珠像,而这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机械训练的一面,影响了儿童思维的正常发展。 三算班低年级学生计算时学生不擅长用多种方法解,表现出思维不够灵活,如:37十26为例(调查二年级多种算法) -----------------------样本/2种以上算法人数/全班种类 99级1班(实)----46------------21-----------------3 99级3班(平)----46------------42-----------------6 这就与三算的计算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③、珠心算对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儿童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珠心算学习中,多数时间要求儿童必须外静内动的独立心算,在多数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拨珠以形成珠像,客观上减少了儿童合作和交流的机会。珠心算实际教学中,我许多时间学生都是独立的进行计算,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与同伴的交流的客观条件。如果长时间这样学习,对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不利的。现在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特网、校园局域网、isdn传输、卫星远程通讯、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视频点播技术等的普遍应用,增加了人类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这不仅有利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对于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培养辨证思维也非常有好处。因此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一定会取代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5-16 13:21:34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4)</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4、三算结合教材的不足 三算结合教材是珠心算教学的主要载体,新形式下它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不足: 1)不能很好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计算的倾斜过大,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有不足,前面的珠像未形成后面的计算就无法完成,容易使一些对珠像建立有难度的儿童成为差生,教材计算的难度与分量应该有所降低;这就是珠心算学习许多班级有两极分化的原因。 2)(2000年前的版本)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未能较好地处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保证学生全面的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表现在其内容陈旧,存在一些过时的实际例子,一些内容前后联系脱节,如:没有“倍的初步认识”(科教出版)2、3年级大量出现未学的关于公顷的应用题等;教材内容应该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珠心算教材的弹性不大,选学内容也不多。这必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4)三算教材未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便于教师教和学生的乐学、易学,如很少有各种小栏目,课后的练习形式比较呆板,应该增加精美的插图,多设计一些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 5)三算教材未能很好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 三算教材除了一本简单的教学参考书,就几乎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资料,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 6)三算教材很少进行教师及教材的专业培训,因此进行教学的教师许多是目的不够明确,教学研究很少(他们用训练学生计算技能的交流代替教研是很危险的)。</span>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ol(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5-17 20:52: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找的以上资料!让你费心了!

不过我还是想详细,认真的了解一下珠心算.我看到和认为的也许只是一部分吧!此帖由 尘音 在 2006-05-17 21:0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5-17 20:58:22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holdo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此帖由 尘音 在 2006-05-21 20:3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5-21 20:53:30 | 只看该作者
http://lzm100.blogchina.com/5041939.html看到你们的讨论,很感兴趣,作为一个教师,为有这样的的教师,家长而欣慰,,每个爸爸妈妈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好一百倍。。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高招。。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幼儿是一个“本体”是一个“人“不要将孩子的一切作为自己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最好的方法是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孩子的所有知识获得--------自己的心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自然形成的。。推荐上面网址请光顾:一个做教育的实践者。。但愿对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7-27 16:56:05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一切为了孩子</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7-30 23:56:33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别的园里看到毕业典礼的舞台上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珠心算表演,孩子呆痴的表情和家长欣赏和虚荣的表情形成了一个强烈地对比,试问:教育的意义何在??只是为了枯燥而无意义的计算? 很想呼吁全社会禁止幼儿学习珠心算!!!(而却不反对5岁幼儿可以学习传统的珠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8-1 11:42:05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学过珠心算孩子的家长谈谈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20 17:25:4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和我们一起成长,我们收获的是----世界充满着真诚、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14 , Processed in 0.07851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