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音乐胎教论(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20 12: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口长庚医院妇产部产科主任郑博仁指出,胎儿的生理、心理成长,除了仰赖与母体相连的脐带供输氧气和营养外,胎儿自身亦具有敏感的知觉与心智,能感受子宫外的情境。另外一个强有力的沟通管道是藉由孕妇心境的改变,引发体内良性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强化母亲与胎儿之间的亲密感觉。这当中曼妙的「音乐」扮演着相当重要的沟通媒介的角色。   

  高雄谢式修妇产专科诊所院长谢式修也表示,如何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除了注意母体的健康以外,维持一个快乐平和的心情是很重要的;而「音乐」正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媒介。  
  胎儿的听觉是透过母亲腹皮及其子宫脂肪、子宫和里面的羊水而接收到外界讯息。一般而言,受精卵成长至四周左右,耳泡(otocysts)便逐渐开始形成;约二十至二十二周时,胎儿的内耳已达成人的大小。此时,母亲腹中的小生命有极明确的喜恶,甚至在子宫里我们的下一代就已经可以学习和记忆了。  

  台中台安医院院长苏主恩说:「从婴幼儿发展的观点来看,适当的听觉刺激,可以帮助婴幼儿心发展。」「这种胎教的刺激,当宝宝还在母亲肚子里时,我们将其称之为胎教的一种。」  

  胎儿的耳朵在怀孕两周时,内耳开始形成;约五周时发育完全;至六个月时胎儿的听觉神经系统,便可以感受到来自母亲呼吸和心跳的摇篮曲;怀孕七个月以后,胎儿对外在的声音刺激渐有反应,此时准爸妈可以利用胎儿醒来时(胎动是征兆之一)与胎儿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以上资料取材自惠氏药厂「温馨母亲月.暖暖惠氏情-感谢您,妈妈」音乐会活动新闻稿)  
  
  台北长庚医院妇产科主任谢灿堂表示,我们应该把「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这样的观念再提前,让孩子从胎腹中就熟悉音乐,享受旋律与节奏。  

  欧美盛行的音乐疗法显示音乐确实具有减轻压力、舒缓神经的功效。如产房里的孕妇在生产过程中,藉由听音乐可减轻生产的痛苦;早产儿听古典音乐可以睡的较长、增进哺乳量、可以即早出院;孕妇听优美的音乐,更可以直接使胎儿感受到音乐的律动、节奏,让准妈妈精神、心情放松,心跳规律、安稳,血流速度、血管收缩功能正常,以提供充分的养分、水分,让胎儿健康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2-23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8 , Processed in 0.08518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