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66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咱们俩/我们俩(2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3 00:4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无须借助任何文字,这组照片形象的画面已经令人震撼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成长的渴望。看哪,相同的几乎重合的优美的抛物线,相同的暖洋洋的健康的肉色,粗糙的蛋壳和饱绽的肚脐预示着新生命的力量,轻抚的双手显露出母亲的喜悦和和繁衍的神圣……卵生和胎生的区别在这里不再重要,生命平等的呼唤振聋发聩!在确定中文版书名的时候,这套书的编辑和翻译并不知道《我们俩》另有一个英文名字就叫“You & Mi”(你和我),副书名则是“Separated at Birth”(在出生之时分离)。可不是吗?“你”和“我”——动物和人,本是大自然孕育的孪生子,在“母亲”的“子宫”里你我的“脐带”通过同一个生命的母体血脉相连,出生之时才被环境隔绝。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6-11-9 12:2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3:40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ff0000" size="5">全套共2册<font color="#ff0000" size="5">软精装<font color="#ff0000" size="5">定价50元<font color="#ff0000" size="5">江湖包邮价40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4:12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20001808/images/wm01.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4:39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20001808/images/z01.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5:21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images.joyo.com/7/75391319500892306-fm.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6:09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images.joyo.com/7/75391319690892308-fm.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7:04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9400d3" size="4">这套书有两本:《咱们俩》和《我们俩》。全是特别可爱的小宝宝和特别可爱的小狗狗以及其他小动物的照片。  《咱们俩》意思是“你和我”,可以看作是人类孩子和动物宝宝的亲密对话;《我们俩》意思是“我和他”,可以看作是人类孩子和小狗宝宝的共同宣言。很中国的书名吧?其实是从新西兰引进的图书。《咱们俩》的英文原名叫“Close Friends”——动物永远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我们俩》的英文原名叫“Best Friends”——狗从来就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将令人愉悦的小动物和姿态相同的可爱的小宝宝的照片并列排放使之相映成趣,真是个天才的创意。老虎、大象、长颈鹿、青蛙、蜗牛、蝴蝶、毛毛虫……谁能想到,人类宝宝有时与这些最不可能的动物之间竟有着不可思议的类似:蹒跚学步的孩童走路就像鸭宝宝那样拙笨;幼儿满足的微笑与海龟宁静的微笑交相辉映。宝宝和各种动物,或局部或整体,姿态、动作、形象、表情,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甚至连眼神都惊人地相似,《咱们俩》和《我们俩》以幽默亲切的手法极其完美地捕捉了所有物种宝宝之间共有的“亲缘性”。  作者维姬·西琳出生于比利时。她曾经是在镜头前工作的一名模特,但很快被吸引到镜头的另一边。她从时装摄影助手干起,后来成为《Vogue》《Elle》《GQ》等国际知名的顶级时尚杂志的摄影师。一九九二年开始,维姬·西琳一直对动物和人类宝宝之间的相似性感兴趣。十年后,她的第一本书《咱们俩》出版,并被译成十种文字,成为二十多个国家的畅销书。维姬·西琳现与两个儿子拉斐尔和文森特一起住在巴黎郊外,继续着这一系列的创作。她建立了自己的网站([url=http://www.vicky-ceelen.com]www.vicky-ceelen.com[/url])并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推销自己的书——除《咱们俩》《我们俩》以外还有一本新近推出的《我爱你》(I Love You),这本书以人类母亲美丽的哺乳形象与动物甚至植物类似的姿态特写两相对照,歌颂自然界恒久共存的伟大的母爱。  书中所有摄影作品都是精品,都是摄影家炉火纯青的技艺和爱心的结晶,而未经电脑做过任何手脚。简洁的构图、单纯的背景、柔和的色调、讲究的光线、丰富的影调,细腻而又亲切生动地传递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勃勃的生机:看那侧身熟睡的婴孩因压迫而扭曲的小嘴里吐出的细碎的泡泡,很容易唤起每一位读者最温柔的联想和最软弱的情感回忆。  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赋予这套书赞颂友谊的主题。《咱们俩》的第一组照片分别是浑圆的禽蛋的顶部和同样浑圆的孕妇隆起的腹部。前一页是美国经济学家伯纳德·梅尔策(Bernard Meltzer)的名言:“真正的朋友是这样一个人:即使知道你稍有裂璺,他也仍然认为你是个‘好蛋’。”(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thinks you are a good egg even though he knows that you are slightly cracked.)当然,谁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德文版的文字就出自达达主义艺术家库尔特·施维特斯(Kurt Schwitters)之口:“我作为一个小宝贝来到这个世界,是我的母亲送给父亲的一件让他欣喜的礼物。”(Ich wurde als kleins Kind geboren. Meine Mutter schenkte mich meinem Vater, damit er sich freute.)  其实无须借助任何文字,这组照片形象的画面已经令人震撼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成长的渴望。看哪,相同的几乎重合的优美的抛物线,相同的暖洋洋的健康的肉色,粗糙的蛋壳和饱绽的肚脐预示着新生命的力量,轻抚的双手显露出母亲的喜悦和和繁衍的神圣……卵生和胎生的区别在这里不再重要,生命平等的呼唤振聋发聩!在确定中文版书名的时候,这套书的编辑和翻译并不知道《我们俩》另有一个英文名字就叫“You &amp; Mi”(你和我),副书名则是“Separated at Birth”(在出生之时分离)。可不是吗?“你”和“我”——动物和人,本是大自然孕育的孪生子,在“母亲”的“子宫”里你我的“脐带”通过同一个生命的母体血脉相连,出生之时才被环境隔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7:20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20001808/images/wm0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7:37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20001808/images/wm03.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3-3 00:47:50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demo/20001808/images/wm04.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27 , Processed in 0.29847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