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少年“仇亲期”心理干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8 22: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能持续2~3年。这种“作对”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觉到这种“作对”。精神分析理论学家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仇亲期”。  父母对孩子的这段“仇亲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除应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外,还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  在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方面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谅解。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3)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发言。尊重孩子会使孩子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4)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font size="+0"> (5)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 由于父母自身的行为方式可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故父母在日常行为方面也应注意以下几点:<font size="+0"> (1)要作出好榜样。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自己要抽烟,就无法说服小孩不吸烟。青少年一般都是根据别人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言词来学习和评价别人的,当然也包括评价自己的父母。<font size="+0"> (2)孩子做的事,不要每件都指手画脚,许多事可以放手让他去独立进行。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如采取激烈的方式就易于产生隔阂或加深隔阂。  (3)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中国的传统是对小孩的隐私不尊重,因此常常出现父母拆孩子的信件、看孩子的日记等情况。这些情况有时会引起孩子的情绪对立,父母应该用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font size="+0"> (4)对任何事都要保持冷静,避免作出过分的反应。即使是一次偶然的过火行为,也容易在感情上留下长期的裂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3-8 21:22: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支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3-9 16:39:06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道理,但是情急中家长很难冷静。所以情绪不好时,千万不要教育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3-20 21:58: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冷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6-7-30 21:01: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7 06:17:47 | 只看该作者
讲的非常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9-20 22:45:10 | 只看该作者
零用钱、时间、交友。处于12~18岁阶段的小孩,家长从这三方面好好动动脑筋处理好的话,与子女相处该处在一个较有利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9 19:38:25 | 只看该作者
hehe, thanks a l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16 , Processed in 0.078957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