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来说说应试教育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09:38:29 | 只看该作者
(部分转载)  从上四年级开始,作文就成为语文课的重点。在毕业考试中,语文一百分的总分就划拨了三十分给作文,可谓大头中的大头。  关于作文,包老师传授了两个诀窍:一是要卷面整洁,二是要尽可能多写一些。卷面整洁可以让评分老师心情舒畅,首先就挣了一个好的印象;而多写一些,作用则在于引起评卷老师的同情,哪怕你写偏题了,老师见你写得辛苦,多多少少也得给点分。  “当然,”包老师说,“最重要的是要思想正确。如果你在作文里面写了反动言论,卷面再整洁,写得再多,也只能得零分了。”  为了保证思想正确,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写的都是好人好事:在大街上捡钱包拾金不昧,帮老人背米不留姓名,与阶级敌人做斗争奋不顾身。  作为对作文训练的补充,包老师要求我们,每个星期天完成作业后都必须写一篇日记,记述当天的生活。  星期天作业不少,要完成它们,一个好学生也得花去近八小时。如果用日记来描述当天的生活,绝对千篇一律:今天早上我八点起床,吃完早饭开始做数学作业,然后吃午饭;吃完午饭开始做语文作业,然后吃晚饭;吃完晚饭开始写日记,然后睡觉。  但是,这种日记交不了差,包老师称之为流水账,见到会撕本子的。好日记必须有思想境界,必须格调高雅,因此,真正的好日记都是创作出来的。在日记里,我们差不多每天都会拾一个钱包,或者在大街上帮人背一袋米。  作文和日记的开篇一般先描写美好的天气:  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这以后,我就会走在去学校或者去同学家或者去医院看望急救病人的路上。接着,我会看见地上躺着一个黑色的钱包,或者看见一个老人被背上的米压弯了腰,或者看见有人正在损害公物。然后,我要么等了大半天耽误了考试最终还是等来了焦急的失主把钱包还给了他,要么是把米送到了老人的家中,要么是和坏人坏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结尾一般是:  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谢谢。我说:“不用谢,要谢就谢雷锋叔叔,是他教我这样做的。”  到了四年级下半学年,我又掌握了一种比较高级的技巧——抒情。所以,结尾处往往还要添加一句话:  说完,我转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这一时期的强化训练,不仅让我迅速提高了水平,更重要的是,还促使我发明了一种大幅度提高写作效率的方法。只要使用了这种方法,就能像解数学应用题一样写作文了,我把它命名为写作模型法。谁都知道,做应用题只要分析出了题型,定下了要使用什么公式,用数据一代入就可以了。写作文也是一样,只要找准了模型,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往里面一装就行了,极其方便。  我能够在数学和语文两方面都有所发明,主要应归功于伍校长。尽管他没有手把手教过我怎么搞发明,但是却帮助我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念:发明会让你的生活更有趣,至少会让你活得更容易一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伍校长对我的影响大概也属于这种情况。  包老师上作文课时,就曾归纳过数种题材的写法。不过她传授的类型太少,更多的工作还得靠自己做。课堂之外,我自行收集了各种作文教材上的几百篇范文,按照体裁、题材和素材等几种类型分别进行考察,建立起了十多个常用模型。  其中,上文提到过的“说完,我转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就属于抒情式结尾模型,与之相互辉映的一种模型叫做抒情式开头,这种开头的基本公式是:  朋友,你知道什么是X吗?   如果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就会用“有意义”代入X,得出开篇语:“朋友,你知道什么是有意义吗?”  紧接着另起一段,对“有意义”进行解释和阐述,然后再引出我要写的那件有意义的事。    可以说,写作模型法让我受益终身。当学生的时候,它助我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取得了高分;长大后当了记者,我又靠它写特稿挣了不少钱。  特稿是九十年代中期在都市报和生活类杂志上出现的新文体,非常受读者欢迎。它的稿费相当高,最高的一块钱一个字,低的也有每千字两百元,只要题材好,发表的可能性很大。写特稿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用不着在外面跑;不像写新闻稿件,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回来好不容易写了千把字,可编辑大笔一挥就只剩下三百字,记稿分零点三,折合成人民币只有二十四块。最关键的是,新闻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就算是编,也多少得有点根据;写特稿不一样,不需要依据,只需要想象力,身处斗室不妨碍心游六合八极,运筹帷幄不耽误决胜千里之外。没有新闻发生的时候,特稿便会成为记者的主要收入来源。  因为这些原因,前几年当记者的大多喜欢写点特稿。不过,无论是写作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发表的字数和挣的稿费,我那些同事很少有比得上我的。  能够写好特稿,得益于我在解剖了近六千篇特稿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数十个模型。这些模型,有用于开篇的,有用于故事情节的,也有用于结尾的。下面,就举两个开篇模型。    模型A  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破了X宁静的夜晚。Y内,两条雪白的大腿在挣扎。  X1=小山村,Y1=一间低矮的茅草房  X2=小城镇,Y2=一套临街的商品房  把X1和Y1代入模型,就会得到开篇一:  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破了小山村宁静的夜晚。一间低矮的茅草房内,两条雪白的大腿在挣扎。  把X2和Y2代入模型,就会得到开篇二:  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破了小城镇宁静的夜晚。一套临街的商品房内,两条雪白的大腿在挣扎。    模型B  她是一个X的Y,如果她能够珍惜上天的赐予,原本可以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  X1=貌若天仙,Y1=姑娘  X2=颇有几分姿色,Y2=少妇。  把X1和Y1代入模型,就会得到开篇一:  她是一个貌若天仙的姑娘,如果她能够珍惜上天的赐予,原本可以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  把X2和Y2代入模型,就会得到开篇二:  她是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如果她能够珍惜上天的赐予,原本可以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  这几个开篇模型里,活色生香的语言片断不停跳跃:两条雪白的大腿,貌若天仙,颇有几分姿色,姑娘,少妇……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因为要依靠市场生存,所以特稿都是一开篇就迫不及待地勾引读者,这正如巴特大师所说:“你写的文必须向我证明,它欲与我交媾。”  渐入佳境,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跌宕起伏,终至高潮。特稿和读者的交媾几乎贯穿了整篇稿件,惟独结尾除外——它承担了不同的任务,要扮演警世钟的角色。  为了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结尾首先要思想正确,还应当发人深省,因此多采用一些有哲理性的话语。我的写作模型库里面,备有多种这样的结尾,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稿件的需要,诸如:  警惕型——警惕呀,善良的人们!  追悔型——尽管曾经拥有整个世界,但如今人去楼空,只剩下爱慕虚荣的她追悔莫及,独自垂泪。  严惩型——狐狸再狡猾也狡猾不过猎人,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思索型——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相关责任人也一一受到惩处,但是受害人心灵的伤口依然没能完全愈合。其实,这些不幸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采访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  按照编辑的说法,由于整篇稿件都具有可读性,因此结尾的时候更需要正确引导,这也是寓教于乐的意思。然而,我却觉得这种结尾方式很不道德。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兴致被撩拨得愈来愈高,他哪里想得到,刚一到达快感的巅峰就会被迎头浇下一盆思想正确的冷水,搞不好还会由此落下病根,终身在夫妻生活中都无能为力。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我还是不敢违拗编辑的意图。要不,我准备那么多结尾模型干啥?    除了特稿,我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也全面采用了写作模型法。从事新闻工作这些年来,我跑过很多口子,并随着口子的变化而建立了不同的写作模型,诸如公共事业、城市建设、刑事案件、重大车祸、消防灭火、家长里短、各类演习等,下面就以演习模型为标本进行解剖。  演习模型又可细分为反恐、灭火以及防洪等类别,但无论哪一类,所有运用演习模型的稿件都必须遵照三个步骤来写。  第一步骤 险情出现,众人惊惶失措。  第二步骤 各方火速出击,投入抢险。  第三步骤 险情扑灭,围观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只是一场演习。  在这个构架上,只需要花少许时间来填充细节,就可以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了。  比如说,反恐演习的第一步骤可以写成:  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下午两点半,羊西线上某新开张的超市内,顾客往来穿梭,正在悠闲地挑选着商品。就在这时,市场门口突然两声巨响。恐怖分子引爆炸弹,连续的爆炸声不断传出,顾客们争先恐后地涌出,尖叫声、哭喊声不绝于耳……  而消防演习的第一步骤可以写成:  昨日中午,正当花牌坊街家家户户开始生火做饭的时候,一家盒饭摊的油锅突然着火了,火苗和着浓烟一下子冒得老高。“起火了!”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一位提着灭火器的大爷匆匆赶来……  在多年的新闻写作实践中,演习模型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不愧为一种优秀的写作模型。分析起来,它的成功离不开第一步骤和第三步骤的成功,也就是开篇和结尾的成功。  开篇,渲染出了极为紧张的现场气氛,扣人心弦。  结尾,非常富有创意。读者读到这里时,绷紧的神经一下松弛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不由得发出了会心的一笑。这种心理预期的落空,反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审美落差。  全文最精彩的文字是最末一句话——原来,这是一场演习。这句话源于我上小学时的一篇作文。那是一篇说明文,包老师给的题目是《如何使用钢笔》,我还记得那篇作文的梗概:  星期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文,觉得有些困倦。刚打了一个呵欠,突然,眼前的一幕让我吃惊得闭不上嘴。我看见文具盒里的钢笔站了起来,同我打招呼,问我为什么不动笔。我告诉它,要写一篇叫《如何使用钢笔》的作文,但不知道怎么写。  “嘿,这还不容易。”钢笔说,“我来给你演示一下。”  于是,它自己旋开笔帽和笔杆,裸露出了笔尖和吸水管,接着又旋开了墨水瓶的瓶盖,整个身子跳了进去,喝了一肚子墨水才跳出来。然后,钢笔像穿衣服一样套上笔套,又像洗脸一样用纸擦净了笔杆上的墨水。  “干脆,我帮你连作文也写好算了。”钢笔说,“作为我的主人,你平时对我也不错。”  它跳到我的作文本上,开始一字一字写了起来。很快,作文写好了,钢笔又戴上笔帽,跳进文具盒里躺着。  这个时候,我猛然抬起头,却发现作文本上一个字也没有。原来,这只是一场梦。  这篇作文受到包老师的极力嘉许。她说,尽管此文不完全符合说明文的体裁,却写得非常生动,而且构思巧妙,尤其是全文最后一句话“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堪为画龙点睛之笔。  “构思巧妙,画龙点睛”,包老师的这两句评语我一直铭记在心。因此,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有机会,我总会不厌其烦使用这样的构思和笔法。    对于写作模型法,我始终怀着很深沉的感情。这是因为,掌握了这种方法,我才能写出那么多高质量的特稿和新闻稿件,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  大学毕业之后,我先到非洲做了两年英语翻译,回国后又改行在成都的报社做记者。虽然说不上是呼风唤雨,也还算得上是有头有脸,受人尊敬。  我从事写作是从进报社当实习生开始的。白天,我骑着自行车满街找新闻;天黑了,才回报社写稿子,连晚饭也顾不得吃,回家的时候往往就得披星戴月了。当整个城市都进入了梦乡,我还在灯下辛勤笔耕,写出一篇又一篇特稿。就这样干了好几年,我把两个轮子换成了四个轮子,还在城东买了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女儿。我每天拼命写稿子挣钱,供养妻女,缴车房按揭,过得很忙碌也很实在。  除了感谢写作模型法,我还一直对包老师怀着感激之心。这种感激,不仅仅是因为她知人善任,一直让我当学习委员;也不仅仅是因为她对我进行了启蒙教育,为我今后能够考上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我在新闻写作中用过的大多数套路,小学二年级时包老师就教过。比如说,那个时候她就让我们用“矗立”“正式”“与此同时”“不远万里”和“三步并作两步”等词语造过句。所以,我现在的稿件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句子:  到了四月二十九日,这条四车道的下穿隧道就将矗立在红星路街面之下。  今天,广安到南充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试运行了。  七月份,这些辛勤的城市建设者们完成了工程总进度的一半,与此同时,十月份他们将完成进度的百分之八十。  为了看望这个孤儿,领导们从成都不远万里来到都江堰。  看见饲养员抱来了新鲜的竹子,这只名叫武岗的大熊猫着急了,它三步并作两步朝铁笼子奔去。  尽管读过四年大学,但给予我最重要、最直接教育的,还是我的小学。追根溯源,赐予我目前这种还算过得去的生活的,是我上小学时就掌握了的造句和写作模型法。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那时的写作同现在的写作差别并不大,但从小学到现在,我自身还是发生了重大变化: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个傻子;然而现在,无论如何我也算得上是个聪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9 , Processed in 0.08553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