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一位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讲的一些小事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2-23 08:18:42 | 只看该作者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助长孩子依赖心理,攀比心理当家长在择校问题中“只选最好的”,已经注定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物质的奖励机制注定了孩子重物质享受,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2-23 09:36:35 | 只看该作者
从心理学上来讲:父母从小没给孩子控制自己欲望的机会,都是自己节俭让孩子享受。父母没有给孩子关心长辈体贴他人的空间,所以孩子现在就缺少体谅父母的能力和习惯。父母还没有给孩子财务计划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将来工作了不管挣多少会自己养不活自己。不会计划花钱的人,又怎么有能力经商来赚钱?父母总是一味的自责自己赚太少,孩子就没有反省的能力,一个人不反省怎么能成长?我们是有点本末倒置,如此重要的培养人格的一些问题却是小事,而考大学才是大事!可现在你即使北大毕业了,这些做人的道理和能力素质不具备,真的就能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吗?这个父亲准备把这个做礼物送给孩子倒是挺好的方法。最起码得让她心灵上有个震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2-23 13:36:53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也有个故事给大家说说。<p style=>曾经有这么一对朋友夫妻,男的也许是以前生活的家境比较好,也许是他父母娇惯,,花钱从来是大手大脚的,特别是和朋友相处,以吝啬为耻。其实我们私下里也并不认同他的这种作法,朋友之交谈如水,大可不必这样,他这样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给了朋友一些思想压力。而他LP却恰恰相反,买菜是要算计到分毫的。两人的价值观相差太过悬殊,而矛盾也越演越烈,最终分了手。<p style=>其实两种极端都是不好,如何看待钱,如何去花钱,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心里有杆秤,但谁又能说自己的秤心儿就是准的。<p style=>价值观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我倒觉得这楼转而讨论大家对钱的认识,如何引导孩子去花钱上,会更有意义。<p style=>这又得谈到老鼠对压岁钱的那楼的讨论了,我觉得那压岁钱计不计到孩子名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孩子花钱的愿望萌动时,父母就要给孩子这个机会,让他们手头有钱,能够自主地去花钱,因为对价值的认识一定是在对钱的使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此帖由 ealain 在 2006-02-23 16:3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4:22:3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又说到压岁钱的事情了,那个事我给了诸位妈妈以严重的打击。其实绝对不像你说的不重要,实际上太重要了。很多做父母的其实在孩子问题上最缺乏的就是平等精神。这么说很多做父母的都觉得冤枉,他们说我们家可是很平等的呀,什么事情都是很孩子商量的。但实际上他们仅做了个平等的假象,在压岁钱问题上,就充分暴露了独裁的本质。压岁钱就是给孩子的,你剥夺了,就是破坏了平等民主的原则,你可以这么做,别的人就有权利剥夺你平等和民主的权利,以后孩子也就有权利不经你的同意,破坏你和他之间建立的规则,其实挺可怕的。这楼我转载文章的父母,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失败的可能就是他们觉得只要目标是为了孩子学习,什么样的做法都是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会说他们很重视孩子教育,至今他们还认为他们一贯采取是正确措施呢。另外就是对各种他们自己也认为不正确的东西不坚持,而是迁就,等孩子形成习惯了,又改为抱怨。值得赞赏的,是他们开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2-23 16:47:4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位父亲应该自己反思,都是社会得责任吗?不全是,子不教,父之过。深思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2-24 00:49:08 | 只看该作者
不论在教育孩子上我们多强调平等精神,孩子在思想完全独立成熟之前,一定是应该家长拉着、牵着、暗地里推着走过来的。孩子的行为思想一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说,父母的育人观,父母的生活姿态以及思维方式对孩子都有很深远的影响。看到很多帖子讨论如何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抱怨、悔过。。。看多了,我发现其实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父母的观念(或者说是父母的思维方式),单纯地告诉他们该如何“应对”某一件事情已经远远不够。对于这样的父母,他们没有一个好的common sense,教育孩子永远是盲目和被动的。我们无论多么热衷于教育这门学问,讨论各种个样的教育方法,分享各种个样的教育资源。其实教育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与孩子与家人朝夕相处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的。也就是说家长的common sense最最重要。小巫在她的&lt;&lt;和孩子划清界限&gt;&gt;一书里有一段关于心灵地图的阐述写得很好:“真相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派克医生对真相的定义是:我们对现实的视野(观察或者看法),就好象是一张地图,指引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方向。如果地图真实而准确,我们一般就会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一旦决定要去哪里,我们也会知道怎么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地图虚假而失真,我们就会迷路了。这么一说,大家都会同意,每个人都应该尽量贴近现实地制作这么一张地图,好让我们人生的道路走得通畅,不至於迷失方向。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根本对此不屑一顾。为什么?因为制作地图需要努力,不仅仅是从零开始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更新我们的人生地图,接受新的知识、信息、经验,不怕挑战,敢於推翻固有的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半途而废。派克医生估计,一部分人青春期结束后就不再继续制作这张地图了,大多数人中年后期就干脆全盘放弃。结果是,这些人守着残缺不全,过时作废的地图,浑浑噩噩地走过一生。”愿天下的父母都能不断地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成熟自我!“父母站得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得有多远” --- 我一直相信这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2-24 01:03: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Qmom,你的这帖,让我想起前两天看的另一帖,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57034&extra=%26pp%3D50对人生座标的定位,对未来的规划,对前面道路的寻寻觅觅和不断地调整,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而在孩童时代,孩子行进的方向往往取决于做父母的理念,正所谓“父母站得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得有多远”,这话我也相信。然而怎样才是好的COMMEN SENSE,又如何去获得,却是我更想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2-24 05:04:50 | 只看该作者
EALAIN:从来没进去“小学教育”,原来那里也蛮好玩的。以后也去那儿转转。谢谢你的转贴。COMMEN SENSE这可是个大话题了。有些象人生态度或是对成功的认识等等,什么是好的COMMEN SENSE?我觉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至於如何去 获得?我觉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体验)和阅历会使人走向成熟。其实教育孩子的能力是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方方面面能力的一种体现。有些人是自己在社会上、家庭中处处不如意,然后就一门心思放在孩子的教育上,这样的人往往会误入歧途。把教育孩子和自我的完善,自我的生活区别开来是很不明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8-14 20:59:22 | 只看该作者
她问:“你买耳机,为什么要我付钱?”真的这样说吗,是不是你在小的时候或是生活中一些东西不许她动,分妈妈的爸爸的,所以孩子才这样啊孩子这样,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自己教育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8-14 21:04:3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或许是从小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把自己不以为意,父母自己都最经常在孩子面前自己这样了,平时也是这样熏陶的,哈哈,孩子自然也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也许,我们要爱孩子,但也要爱自己,更要让孩子爱自己,不然,养个孩子,还不如养只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09 , Processed in 0.07435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