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283|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国外的孩子们这样学美术--之美国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4 11: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我所走访的20多个北美的幼儿园和学校,以及10多个欧洲各地的学校的美术教育来看,大多数学校可以做到不把美术课简单地当作一门纯技能的课来教,而是注重通过观察、触摸、实践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许多孩子在幼儿园里就能得到造型元素的教育,得到尝试各种材料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地谈论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多数孩子的作品里,能看到他们对环境表现出的敏感。我也注意到,许多学校定期请艺术家加入到课堂教学里来,让孩子直接从艺术家那里感受创造思维的多样性。这样一来,艺术教育适当地利用了社会资源,并且能较好地把艺术教育的內容从音乐、美术,扩展到舞蹈、戏剧和所有其他的视觉艺术。走进西方的幼儿园,马上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教室的布置和中国的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到处歪歪地挂着或贴着孩子们创作的各种各样的画和手工作品,乍一看上去到处乱糟糟的,但仔细看来却非常有意思,满眼是意外的惊喜:这边挂着一个小折纸,那边摆着一个橡皮泥捏的小动物,还有美丽的树叶串起来的圈。穿着自己画的古怪服装的孩子不停地跑来跑去,三两个孩子躺在地上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看起来,很多孩子都非常快乐。充满艺术浪漫的教室,具备使人感动的空间表情,能在刹那间抓住我们的艺术感觉,从而把精神信息很自然地传递给旁观者。美国:艺术教育改革80年代初,美国国会图书馆大厅悬起一块横匾:“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全美国的重视。美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开始在深层次上改变美国中小学教育的状况。1993年,美国《高教纪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像候鸟一样》的文章,介绍美国大批自然科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艺术家,纷纷走出研究室,像候鸟一样成群结队飞往中小学,去那里研究儿童认识的规律,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学习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鲜的见解,极大地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诞生。标准提出:我们的儿童教育成功与否,有赖于能否形成一个文明的、富于想象的、有竞争力和富于创造性的社会。这个目标又有赖于是否能够向儿童提供有力的工具,使他们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并能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方式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如果没有艺术来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想像,我们的儿童就极有可能带着文化上的残疾步入成人社会。我们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标准中对幼儿园到四年级的视觉艺术教学要求是:1.教孩子们懂得不同材料的质感的差别(比如竹木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的差别),懂得不同的材料各可以用来表现什么,适合用来表现什么,并且会安全地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进行创作(比如安全使用剪刀),同时,也能够理解别人用不同的材料创作的作品。2.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视觉符号(比如不同的造型),了解它们传达的不同内容和含义。比如,知道同样是画虾,写意的虾和写实的虾画法是不同的,知道这两种画法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当孩子们创作的时候,能够自己在不同的画法中进行选择和做决定。3.让孩子们理解视觉艺术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要求孩子们懂得视觉艺术有自己的发展历史,知道不同国家的艺术发展历史与当地的文化是有关系的,并且知道某个具体的艺术作品(比如徐悲鸿的奔马)产生于哪一个文化、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地方,知道文化、历史和视觉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4.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让孩子们知道,视觉艺术的创造有多种不同的目的,知道一个人的经验会影响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一个艺术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5.让孩子们理解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比如音乐艺术)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懂得视觉艺术与其他学科(比如数学、化学等)之间的联系。在幼儿园至四年级阶段,美国的视觉艺术教育比较注重孩子对各种材料的尝试,注重孩子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的快乐。创造是教学核心,让孩子在视觉天地的探究中协调双手和头脑,学会抉择,激发自然好奇心。从幼儿园升至小学低年级后,更注重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视觉天地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对五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则进一步加强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教学,引导孩子主动地对艺术作品作更为深刻的反应,并且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将知识技能应用到个人天地之中的能力。学生尝试的材料非常广泛,能从个人的角度理解历史和文化,从而使创作日趋个体化,领会到对于同一个艺术问题,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多种不同的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uckyyongwei + 2 + 2
jjnbu + 1 + 1 谢谢!
sun_tuotuo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4 16:04:32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4 16:04:3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5 19:16:02 | 只看该作者
多希望我们的孩子也有这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22 11:42:30 | 只看该作者
謝謝文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18 19:51: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很喜欢这方面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1 09:17:22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我们的孩子也有这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2 09:52:3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好了!在中国只能靠家长自己了!不知道楼主所说的幼儿到低年级有没什么教材?我觉得台湾也挺重视儿童教育的,有些台湾的教材编的非常好,非常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16 14:15: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享.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27 09:52:47 | 只看该作者
可惜国内找不到这方面的材料——视觉艺术教育,家长也不知该怎样引导孩子。楼主可有相关的资料提供一下,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1 , Processed in 0.09024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