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转帖]给尖酸刻薄的老师提个醒:请换种方式爱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31 00:2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给尖酸刻薄的老师提个醒:请换种方式爱孩子 <div>总有一些可亲可敬的老师让我们无法忘怀,总有一些尖酸刻薄的老师让我们记忆深刻。不同的是,那些可亲可敬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感动,尖酸刻薄的老师却让我们的心一直隐隐作痛&hellip;&hellip;为避免更多的幼小心灵受到伤害,给尖酸刻薄的老师提个醒吧!无论他是你过去的老师抑或现在的同事、同行&mdash;&mdash;  荷韵: 初三那年 我决定做教师  初三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因为这一年由于遭遇了一名尖酸刻薄的老师,我改变了要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下定决心要当一名老师,一名好老师。  我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顶呱呱,遇到的老师也都是懂得爱护我关心我的好老师。但在上初三时我遇到了一位特别尖刻的老师,她教我们化学课。  她总是板着一副面孔,我不曾听到过她对任何同学的表扬,甚至像我们这样到乡里参加化学竞赛给她挣足了面子的同学,也从不会获得她的表扬。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同学们也都讨厌她。任性惯了的我终于忍无可忍,开始故意上课捣乱,化学课上做别的作业,看课外书&hellip;&hellip;有一天,老师把我叫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把我骂得体无完肤,之后愤怒地把书摔倒我的脸上。入学以来,我从没有受到过如此的羞辱。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从此,我与化学课几乎绝缘了,之后的考试成绩不但是化学一科,其他各科成绩也跟着一落千丈。我甚至决定退学,我和老师、同学不辞而别。我的班主任老师三番五次到家里做我的工作,我才重返校园。  到中考报考的时候,学校召开家长会,都是家长代替填志愿。我妈妈不认得字,就让老师代笔,交待老师一定给我报个卫校。一来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里负担,二来以后到医院工作,有很多好处,还说如果不是家里没人懂医,爸爸也不会病得那么重,去世那么早。家长会散后,班主任老师把我妈妈的意见告诉了我,并让我看了他帮我填写的志愿表。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一把夺过志愿表对老师说:&ldquo;我要报师范!&rdquo;要知道当时老师的工资很低,工作也很辛苦,白天上一天班,晚上辅导学生夜自习9点以后才能休息。可是我就是要报考师范,我立志将来像我的那几位老师一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绝不会跟我的化学老师一样,没有一点人情味,让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就这样,我硬是把志愿改成了师范。  今天我终于做了一名教师。我常常不能忘怀过去的老师。慈祥的,严厉的,宽容的,尖刻的&hellip;&hellip;他们是我的镜子,时刻提醒我该怎么做一名好老师。  唐爱华: 隐痛  上小学的时候,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那个应试教育盛行的时代,我自然颇受老师的青睐。那时候,县里、乡里每年都有作文竞赛,而我每次都是参赛选手,并且每次都能拿到不错的名次,就这样我一直风光到了小学毕业。然而,升学考试我却考砸了,学校3个参加县一中选拨考试的学生中,只有我落榜了,而另外两个都是别的班的。我意外地名落孙山,老师失望之极。毕业式那天,全班同学端坐在教室,一个个到讲台上去领毕业证。轮到我时,老师啪的一声把毕业证扔到了地上,冷冷地说:&ldquo;天天东赛西赛的,到关键时候就不行!你呀,到了初中就得啥也不是,一天不如一天!&rdquo;我捡起毕业证,拼命低着头,眼泪汩汩而出。当时,我想到了含辛茹苦的妈妈,爸爸在外地,每次比赛妈妈都要把弟弟妹妹托人照看,不辞劳苦地送我接我;我想到了我的那些奖状;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等我好消息的爸爸&hellip;&hellip;而我竟这样不争气,我真没脸去见任何人!不到12岁的我,在那一刻,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会因为高考失利而自杀:不是他们觉得前途渺茫,而是无法面对身边的人。  从此,深深的自卑充盈了我的内心,初中的第一年,昔日学习标兵的我,竟然两门功课挂起了红灯。初二开始学习几何,当我把一道题的证明过程清楚地表述出来时,教几何的王老师的一句话&mdash;&mdash;&ldquo;你天生就是学数学的材料!&rdquo;才重新燃起了我的希望之火。从初二开始,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研究数学题几乎成了我的嗜好与享受。  师范毕业后,我当了老师。一直到现在,每逢要上公开课或者代表学校迎接上级检查等关键时刻,我总会忐忑不安,&ldquo;关键时候你不行&rdquo;这句话就会在我的耳畔响起,搅得我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想尽办法,我也很难稳定好自己的情绪。这是我心中的隐痛和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孙华丽: 别埋下仇恨的种子  尖酸刻薄的话语无疑是会埋下仇恨的种子。我的一位同事在出去购物时,恰巧遇到她当年教过的一名女学生,学生认出自己的老师后,没有问候没有寒喧,而是就她上学时曾经受过的打击与嘲讽对老师来了个加倍的&ldquo;偿还&rdquo;,同事被搞得极为难堪。也许这位女同学的做法有点过分,很有些秋后算帐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又有多少和这名女同学一样遭受过老师打击挖苦的学生,在内心深处积压着对老师的强烈怨恨呢!只是多数人不曾发泄出来罢了。  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职责,在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该给予批评指正。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只是无法接受附加于批评之上的讽刺挖苦、无情打击甚至辱骂。我还记得自己读中学时,因为看课外书受到一位老师的批评,那位老师对于我所犯错误的批评我都忘记了,唯独记住了那几句似乎与违反纪律无关的话:&ldquo;你看你那个熊样,穿件新衣服有啥了不起的!&rdquo;老师的这句话使我丝毫不再反悔自己的错误,却对老师极度反感愤恨。  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失误时,适当的批评与善意的提醒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悟,从而积极改进。但是教师如果只图一时痛快,将学生臭骂一顿,刻薄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污辱,那么对学生来说将是比体罚更具杀伤力的精神摧残。它导致的唯一结果是:使学生自觉地站到教师的对立面。  张晓飞: 请换种方式爱孩子  以前,我身边有位老教师,她对孩子的热爱,是不容质疑的,因为她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给后进的学生补课。她甚至因为工作的原因,缠上了一身的病。可是她对学生的苛刻态度,就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感到害怕,更不用说那尚且年幼的孩子了。  记忆中有这样两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件是:一天,有几个孩子懒得动脑筋,相互抄起了练习册。被她发现后,那个气啊,简直是心脏病都快要被气得复发了(这位老师患有心脏病)。她把学生留下来,劈头盖脑地厉声训斥了一顿,她越训越生气,三下两下,居然把孩子们的练习册都给撕了!当时,大家都沉默不语,都呆呆地看着事态的发展,也不敢去劝阻,因为我知道,此时如果去规劝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那样对孩子会更不利。我们只有默默地站在那里,任她发泄。  还有一次,有一位小女孩,平时很不喜欢这位老师的数学课,在一次期考来临之际,竟然吓得尿湿了裤子。她妈妈和数学老师闲聊时,说起了这件事。没想到这位老师居然在课堂上当众说了这件事。说什么有的人,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吓得尿裤子&hellip;&hellip;  直到现在,我从没怀疑过那位老师对工作的倾心付出,也从没怀疑过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是我真的是无法接受她对学生的刻薄。老师,请您别忘记了,他们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稚嫩的心灵还很脆弱,他们还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还需要我们把和煦的爱化作一缕缕阳光去照耀他们的心房!  所以,请允许我轻轻提醒这位老师:老师,请换种方式爱孩子!  陈孝花: 毫无知觉的伤害  那天,两个学习成绩居中游的学生川和彬又因不写作业而被课任老师带到我面前。我对川说:&ldquo;你最近表现不是挺好的吗?今天这又是怎么了?&rdquo;然后我面对了彬说:&ldquo;你怎么老是丢三落四的啊。&rdquo;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后,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摇了摇头,心里想:这俩孩子,什么时候能真正懂事,自己好好学习啊。  以后的日子,川的表现让我高兴,每天坚持写完作业,字写得也认真了些。而彬却仍然是&ldquo;外甥打灯笼&mdash;&mdash;照旧&rdquo;。我对彬说:&ldquo;你看川,表现越来越好了,你怎么老是不进步啊?&rdquo;彬不说话,却也不看我,就呆呆地沉默着。我着急了,语气愈发生硬:&ldquo;怎么回事?你说话啊!&rdquo;彬瞅我一眼,我吃惊地发现他竟然满脸愤恨。这到底怎么了?  接下来的班会课,我让大家写写自己这段时间的反思,也跟老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下课了,我迫不及待找到彬的作业,标题大大的,直刺我的眼睛:&ldquo;老师,你为什么偏向?老师,我和川都没写完作业,你对川很和气,对我却一点也不客气。我们两个一样的错误,你表扬川,批评我,为什么?你就是偏向川,我很生气。反正你说了我就是个丢三落四的人,我偏不写作业!!&rdquo;  两个大大的叹号触目惊心。接着又看到川的话语:&ldquo;老师,你表扬我,说我比彬好,我很高兴。我一定努力,上次他比我好2个名次,这次考试我一定要超过他。可是,彬原来是我的好朋友,他现在不跟我说话了。你说他这是怎么了?&rdquo;  彬在生我的气,是我的否定让他耿耿于怀,而我单方面的肯定和鼓励也无意中伤害了两个好朋友的感情。我的态度在他们心海翻起这么大的波澜而我却毫无知觉。  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面对他们,我的话哪怕稍有偏移、哪怕稍微尖刻,那些敏感的心灵都能感觉得到,他们心里有杆秤啊!  让学生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有时候仅仅是你的一句话。  刘 颖: 从此,我不再尖酸刻薄  那年,我感冒了,总是不好,搞得我狼狈极了。听同事说,我可能得了鼻窦炎。下班后,我立刻赶往医院。值班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医生,他示意我坐在椅子上,问我:&ldquo;怎么了?&rdquo;我把病情向他说明。他用探照灯照了我的鼻孔,又用手按了我的双颊,按得我好疼。他说:&ldquo;疼就对了。你得的是严重的鼻窦炎,弄不好会影响记忆力。&rdquo;  &ldquo;怎么会这样!&rdquo;听了医生的诊断后,我心里乱极了。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医生翘着二郎腿说:&ldquo;你这个很严重,用药效果不好,只有做穿刺手术了。&rdquo;我一听&ldquo;手术&rdquo;二字心里&ldquo;砰砰&rdquo;跳,两腿乱打晃。我担心地问:&ldquo;能根治吗?&rdquo;医生漫不经心地说:&ldquo;我只保证这次给你治好,我怎么能保证你下次不犯?&rdquo;说着便开起了处方。开好后,头也不抬地说:&ldquo;拿去吧!先交钱,再去手术室做手术。&rdquo;一听说马上做手术,我更害怕了,胆怯地问:&ldquo;穿刺手术痛苦吗?&rdquo;他看了我一眼,拖着长腔,不耐烦地说:&ldquo;反正没有看电影舒服!&rdquo;听了医生的话,我手里拿着处方,脑子里一片空白,愣愣地站在那里,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我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在医院的遭遇告诉了爱人。爱人一听,立刻火了,&ldquo;下午,我带你去医院,找他谈谈,有他这样说话的吗。像他这样没有医德的人,根本不配当医生 。&rdquo;  下午,在爱人的陪同下,再一次去了医院。可那位年轻的医生下班了,另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医生当班。他仔细地给我检查了鼻子,安慰我没什么大碍,要多注意饮食与锻炼。给我开了单子,让我做穿刺手术,并告诉我,手术很简单,并不可怕。  在医生与爱人的鼓励下,我顺利地做了穿刺手术,鼻窦炎很快好了。但两位医生不同的表现与话语令我久久不能忘记,并联想到我自己。在我的身上,也能找到那位年轻男医生的影子。比如一个学生的作业丢在家里了,我便说:&ldquo;你怎么不把自己丢了?&rdquo;有的学生告诉我作业忘写了,我说:&ldquo;吃饭你怎么从来不忘?&rdquo;有的学生学过的知识遗忘了,我挖苦道:&ldquo;学过就忘,再过几年,你连你爸爸妈妈也不认识了!&rdquo;我羞愧极了,原来我的话深深地刺伤了孩子的心!严格地讲,我也是个缺乏职业道德的老师!  从此,我不再尖酸刻薄。  纪丽莉: 教师要做根雕艺术家  高三时的物理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是个极端认真负责的人。每节课都会有被他撕掉重做的作业,每次考试后都有很多同学满地找写着自己名字的试卷。每个晚自习,物理老师都来辅导,至今我依然记得每当我羞怯地起立向老师请教时,老师晃着脑袋说&ldquo;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rdquo;的情景。从那时起为了不再&ldquo;享受&rdquo;老师的挖苦,我奋起学习,物理成绩居然由高二期末时的30分提高到高考时的80多分。虽然当年的我是为了不让老师瞧不起、为了争口气而努力学习的,但是我依然对我的物理老师心存感激,如果不是当年他的讽刺挖苦,也许我会终生与大学无缘。不过做了十几年教师的我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却不敢轻易动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讽刺挖苦法,因为我还记得当年我的同桌就是因为厌恶老师的讽刺挖苦而放弃物理学习的&hellip;&hellip;  看过根雕作品的人都知道,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根据树根的天然形状精心雕琢而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情,我们要用同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孩子。对于像我这种属于&ldquo;弹簧&rdquo;性格的,不妨多些打压,只要在&ldquo;弹性形变&rdquo;范围之内,会愈挫愈奋,对于&ldquo;顺毛驴&rdquo;型的孩子,不妨多爱抚几下&hellip;&hellip;因材施教会让许多叛逆的孩子成为乖乖宝。教师就像一名根雕艺术家,面对性格、基础各异的孩子,用充满智慧与爱的双眼去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然后去精心雕琢,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千万别忘了教育要因人而异&hellip;&helli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7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
严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05 , Processed in 0.12024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