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y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个调查:关于培养孩子成就感和创造力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2-30 14:52:49 | 只看该作者
八根儿+2005-12-30 14:29-->引用:八根儿 @ 2005-12-30 14:29 想起来一些小八根儿小时候的片段,不到2岁时感觉小八根儿的悟性很强,自己放碟子看,去商场蹬很大的玩具铲车,操控、转弯极为准确到位,让偶赞叹。。。

看完大家的回应,发觉小孩子的悟性真的很强。

我的女儿10个月,大人们做怎么东东,她都会金睛火眼的探视着,我们没有教她,但会故意让她看着我们操作,之后给她自己弄,她就马上做到。

但有的时候不可否认,为着金钱问题,贵或容易弄坏的东东都要无奈地限着她的发挥。

另外,有两个情况下都有矛盾,第一,在街上怕她碰脏;第二,吃固体时,她故意弄到满身满地的,所以不可以把食物给她自己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2-31 14:49:59 | 只看该作者
毛豆+2005-12-27 22:56-->引用:毛豆 @ 2005-12-27 22:56 先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不行在给她讲。
我也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1 22:29:0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自己发现的比较有成就感和乐趣。我们孩子前一阵把她的坐便器像车子一样推来推去,并且笑得嘎嘎的,不能自持。我觉得她可能是发现了不仅有轮子的可以推,没轮子的也可以推,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5 13:44:06 | 只看该作者
没人管他,基本上给他了就随便他自己玩。代价是他的遥控汽车基本上都没有好的了。有一次他把凳子、椅子由高到低地排好,然后开动遥控器,遥控车从最高处象下楼梯一样跌跌撞撞地掉到了地上,结果当然是车子坏了。小狗的开关打开后,边叫边往前跑,但是他把小狗翻过来看,还把小狗的脚捏住,不让它动。想想着小狗还能好吗?好好的小卡车不往前推,而是左手一辆,右手一辆,同时出动,然后叫道,“撞车了!”告诉他,不要撞车,可他说,“没事的嘛!”总的感觉是他玩玩具带有破坏性。当然也有好的时候,比如外婆想看vcd,但放不出来的时候,就会让他来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7 15:24: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参与!孩子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不但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认真,开动他们的大脑思维,增加大脑的协调性。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让孩子们自信和有成就感,更有创造力。大人在孩子做的过程中起的角色主要是辅助和引导。所以应该完全让孩子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实践琢磨体会,大人的示范和手把手的教导不是说完全不可以。但是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成人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失败和结果。如果要关注就表扬孩子的努力和多种方法的尝试。这样的强化可以让孩子喜欢自己去探索体会的过程,一次次的尝试后,孩子才能感受到投入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蒙氏的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我理解也是这个原因的。投入的会玩的孩子思维更灵活,性格也更平和。我们的文化导致我们都给孩子太多的干涉,玩具怎样玩是由不同的孩子决定的,并不是非要孩子按照咱们理解的玩具的玩法,教给孩子。我常常就发现孩子对玩具的玩法是超过我的想象的,如果我非要指导孩子,只能是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我们常说要给孩子空间,这个空间就包括,孩子有自己去玩和决定怎么玩的权利和自由,有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权利,有自己去实施自己想法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7 16:20:38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成就感,我不知大家是怎样的理解,有没有真正的感受。实际上我和很多朋友交谈,发觉我们大部分人都从没有体会到成就感的快乐。我们常常努力工作或者学习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考上重点大学是这样,成为千万富翁也是这个动机,但当成功时得到别人的赞美时感受到的快乐都是短暂的,我们还是觉得失落。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都源于我们没有个人的世界,我们不知自我奋斗的快乐,也体会不到自我的成就和进步。所以我们很难激发我们的动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7 16:27:53 | 只看该作者
当孩子总是对一个东西浅尝而止,性格很急,总是对别的东西感兴趣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研究。越小的孩子越是不要去管他们,他们往往能体会出探索研究的快乐,我觉得大人只要远远看着孩子别出危险,其他的真的不需要管,让孩子自己去折腾去破坏。这样我们照顾孩子也不会那么累,何乐而不为呢?但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也非常赞成Jackxiao的做法,告诉孩子努力了还做不到,没有关系,长大了能力就更强了,自然就能做到了。这样也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性格大多都和父母是有些相似的,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弱势,相应的注意那些方面观察孩子,然后针对性地看怎么引导孩子。此帖由 dyly 在 2006-01-07 16:2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50 , Processed in 0.18800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