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从文明到房价再到期货的随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3 14: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文明到房价再到期货的随想<font color="#365b2d" size="4">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鲜明的文明特点。论文明起点,它不是最早最辉煌;论文明成就,它也不能排到世界第一;但论文明特色,它确是独一无二。中国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个&ldquo;运动&rdquo;型的文明。别误会,这里的运动不是指体育运动,而是指动员全体成员集中做某事的意思。简单说,就是&mdash;&mdash;高度集权的文明。它的最初起源,应该是来自于兴修水利工程。大禹,才是中国文明的真正始祖。他不仅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夏。而且,他倾一生所做的事,就是动员和领导中国人的祖先们,齐心协力治理大洪水!我们说,由少知老。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往往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思想性格行为等模式。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大禹治水,奠定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那就是:对神灵的骨子里的怀疑和对集体力量的高度崇拜。<font color="#365b2d">从此几千年,中国人都是一个很容易动员起来的,很容易屈服于一个统一意志的民族。中国的专制集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制堪称世界一流。这种高度集权又是一种相对温和的集权,因为它的目的并非是在终极信仰上要压倒异已,它的目的只是在现实层面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保证统一意志,以便于获得共同的好处&mdash;&mdash;就象当初治水一样,不必强求大家信同一个神,只要政令通行,行动一致就行。所以中国人的民族性也就成为:功利主义很强、讲究现实利益、容易妥协、特别是在一些形而上的层面,中国人都是圆滑融通的。不管什么西方佛祖、东华帝君、耶稣基督、真主安拉,还是龙王土地、关公钟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中国人是来者不拒,为我所用。香火盛不盛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让俺家谷米满仓牛羊满圈。中国人从来不太关心什么宇宙成因、死后归宿什么的,因为在中国人的智慧中,这些纯属吃饱撑了没事干的闲事。所以中国人很自觉的认同一个中央集权的体制。演变下来,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font color="#365b2d" size="4">在政治上如此,在经济上也是如此。具体而言,我们来聊聊今天所谓的&ldquo;房地产市场&rdquo;,就知一二了。聊房地产离不开聊整体的经济。因为在汪洋恣肆的现实经济海洋中,房地产只是沧海一粟。但也却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原生性质的一&ldquo;粟&rdquo;。有人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斯至理名言也!人类一天也离不开土地。吃的靠土地提供,住的也是如此,行走在土地上,穿的也来自土地。那么中国的经济又有什么特点呢?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政治其实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同一株树的两根枝桠。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几千年来,王朝都是经历:兴、成、盛、衰的更替。如同土地上的四季一样分明。中国的经济也是如此。周期性极为明显。并且,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也堪称世界之最。从来就没有什么完全意义上的商人、企业家。一个只会经商做生意的人,在中国文化中是被鄙视的。而商而优则仕和学而优则仕都是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font color="#365b2d" size="4">这个说明,在中国文明中,最终一切都会向某种高度统一的意志靠拢。经济上,也就形成了千百年来不变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中央政府,或者是割据势力,总是能主宰辖下的经济生活的。而社会的主要矛盾,向来集中在如何平衡中央和地方,上层和平民之间。平衡得好,则盛世可期;平衡不好,则乱世来临。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中国今天的房地产行业,是中国今天整个政治经济矛盾利益交织的产物,是窥视中国深层政治经济结构的窗口。当然,也由此可以把握到:未来中国房地产的走向。<font color="#365b2d" size="4">中国现在的房地产状况,归结一句话,就是:维系中国集权体制的输血大动脉。至于说是中央集权还是诸候集权,则视演变的结果而论。现在的中国房地产,本质上和中国股市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来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tr><td valign="top" width="55"><p align="cente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td><td valign="top" width="324"><font color="#365b2d" size="4">股市</td><td valign="top" width="278"><font color="#365b2d" size="4">房市</td></tr><tr><td valign="top" width="5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p align="center"><font color="#365b2d" size="4">目的</td><td valign="top" width="324"><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为国有企业(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解困服务,也就是为集权经济体制服务。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服务,也就是为创建一种国有占主体、其它占次要地位的新型的集权经济体系服务。 </td><td valign="top" width="278"><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为中央财政服务,为弥补中央财政赤字服务。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巩固中央集权的地位;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为拉动地方经济服务,在现实中实际上是为地方集权体制服务,是地方政治要求的经济折射。各种政绩工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DP崇拜皆源于此;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为吸引投资服务。通过硬件环境的建设,吸引体制外的、境外的经济血液注入。 </td></tr><tr><td valign="top" width="5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p align="center"><font color="#365b2d" size="4">手段</td><td valign="top" width="324"><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国家高度垄断。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人为制造牛市情结,形成社会的牛市预期。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拉高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出货套现。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不断干预市场,扭曲市场机制。 </td><td valign="top" width="278"><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国家完全垄断,土地只转让使用权。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人为的进行限量供应,制造土地短缺。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引导全社会对土地和房产的牛市情结,鼓动全民投资房地产。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不断干预市场,扭曲市场机制。 </td></tr><tr><td valign="top" width="5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color="#365b2d"><p /> <p align="left"><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结果 </td><td valign="top" width="324"><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股民一再失血,上市公司一再圈钱。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流动性大大降低,沉滞而低迷。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价格大涨大落,最终失去任何传导作用。 </td><td valign="top" width="278"><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政府、银行、开发商基于共同利益,建立利益同盟。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被动接受房价。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向国家交税。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大量实体资源通过上下游产业链被牵扯进这个游戏;大量金融资源通过银行信贷也被牵扯进这个游戏。流动性开始降低。 <font color="#365b2d"><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价格反应虚幻的土地供求和消费供求。 </td></tr></table><font color="#365b2d" size="4">由上我们可以看到,股市和房市具有多么相似的地方。但要注意一点,中国的股市和房市在重量级别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股市可以听到&ldquo;推到重建&rdquo;的议论,但没有一个人敢说中国房市&ldquo;推倒重建&rdquo;。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的困局,在中国房市中将被放大化、复杂化、长期化。解决的方案也将麻烦得多。但其中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土地的市场化。<font color="#365b2d" size="4">中国股市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根子在于股权的非市场化。国家垄断股权,垄断导致的一切弊端阻碍了市场的形成;中国房市的问题也一样:国家垄断土地所有权,自然不会乐意出现一个市场化的土地供需体制。换句话来说,如果中国的公司股权和土地所有权市场化了,就意味着中国旧的集权体制失去了生存所需的经济血脉。从这个意思上来说,不管怎么腾挪,怎么包装化解,怎么滞后拖延,旧的集权式的经济体制正在面临一个生死攸关的考验。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中国人几千年的集权模式也面临着这种考验。<font color="#365b2d">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依循惯性运行的。在我们判断未来房价、中国经济、甚至中国政治走向的时候,这句话是十分重要的。这句话其实和另一句话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趋势总是会一直延续的。该轮到期货登台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ellip;&hellip; <font color="#365b2d" size="4">不过。在接下去随想之前,笔者要先声明一下。笔者并没有对集权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西方的分权和东方的集权,本质上都是人类面临生存发展而开辟的两条道路。既然东西方已经存在几千年了,没理由认为这两者就一定有高下之分。近现代一直在鼓噪的西方民主,其实只是西方经济发达的产物。就象千年以前欧洲人景仰东方的秩序一样。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你死我活的问题。这个补充,我想是我们能不带偏见地来研究中国的各种现象的前提。<font color="#365b2d" size="4">期货,是一种带有资金杠杆功能、预期功能和投资功能的博弈性质的交易。它是现货&mdash;&mdash;市场预期&mdash;&mdash;期货&mdash;&mdash;现货这样不断循环,不断自我验证的一个过程。交易中的精髓在于:与趋势为伍。交易的大忌是:与趋势对抗。有人会问了,这与房地产有何关联?有。大有关联。简单说就是:房地产是在一个大级别上玩的期货品种。<font color="#365b2d" size="4">中国的房地产,一头连着消费者。他们买房是为了居住,实实在在地解决生活问题。另一头连着开发商。这个就是期货市场里的买家和卖家。但为何不说是一个现货市场,而说是一个期货市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消费者根本就无法以现货交割的方式来得到产品,他们全部是通过银行系统,进行远期交易。一句话,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里进行买卖的只是一个合约,合约代表着对某套房子的产权或是某块地的使用权。而消费者实实在在地能享受到这个合约的未来价值,全靠的是银行&mdash;&mdash;这个最大的期权供应者的存在。银行买入看跌期权,如果未来房子跌价了,他就能以现价兑现,获得价差;如果未来房子涨价了,他只是损失利息而已。消费者买入看涨期权,如果未来房子跌价了,他必须以现价向银行分期赎回。如果他无法赎回,则只能砍仓止损,让出房子的产权。如果未来房子涨价了,他就能获得价差。<font color="#365b2d">这游戏里的资金杠杆效应是巨大的。消费者利用了银行的杠杆,以三成或五成的比例套用资金;开发商利用银行杠杆,也是以二成或三成的比例套用资金。银行本身,则在贷出资金的同时,利用消费者的储蓄存款和开发商的周转存款,同样的以三成或五成的比例放大使用资金。就象一只狗在转圈咬自己的尾巴一样:消费者、银行、开发商三者在融资上形成一体,在交易上却又各自为战。消费者早已经不是单纯的消费者了,当他们签下分期付款的协议那天开始,他们就已经成为一个投资者了。以消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投资者为买方,以银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开发商为卖方的搏弈群体形成了。保证金比例在综合各项因素后,大概是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左右。单向持仓大小没有限制。交易机制也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T+0。可是,细心的人会问:下赌的已经有了,但做庄的是谁?回答是:政府。 <font color="#365b2d" size="4">很简单。开发商并不是直接的供应者。他的成本大部分是花在土地的取得上。而土地是由政府提供的。消费者也不是直接的购买者。他的成本大部分要依靠银行的贷款。而银行提供的信用,是五五开的,一部分来自于社会自身,另一部分来来自于政府的担保。那么这个游戏就很有意思了:政府放出筹码,一半给消费者,一半给开发商。让他们玩这个赌博的游戏。更要命的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规则,还是由政府来定。在玩的过程中,政府不停的在抽双方的税。有时这一方过了,就多抽一些;有时那一方不足了,就少抽一些。一杯水从左手倒向右手,再从右手倒向左手,玩来玩去。庄家的理想是希望稳赚不赔。(仿佛看到了郑交所的影子)<font color="#365b2d">现在问题来了:政府有了财政收入,拉动了经济;开发商有了利润;老百姓买到了房子。三方面都好象赢了。可为何这游戏停不下来呢??政府有点头大了。好象某方面出问题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ellip;&hellip; <font color="#365b2d">如果是个老期货或老股民。他们一看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因为你个做庄的在那里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的自摸,自摸过度,对倒成瘾嘛!! <font color="#365b2d">这里的关键是在消费者身上。他们是最终买单者。他们参与的多少,参与的深度,决定了游戏能否良性循环。消费者不管被各种概念弄得怎么眼花缭乱,他们的心不管被刺激得多么狂热,最终,他们的荷包大小才是决定他们能否继续玩下去的决定因素。被银行信用、政府宣传膨胀起来的购买行为,是远远赶不上庄家对倒拉高的速度的。散户每次下定决心要追高的时候,总是沮丧的发现价格又涨了。一路追,直到成交在山顶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ellip;&hellip; <font color="#365b2d" size="4">消费者的荷包,是在其它地方弄出来的。当太多的资源被庄家为了对倒维持成交量而使用到了房地产中时,其它地方的资源相应就少了。也就使得消费者的荷包不太那么有前途了。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庄家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达到原来的刺激效果。这个循环就这样进行。不仅在房地产,也在股市中。就是一些个案里,如银广厦、亿安科技等等,也是同样的手法。<font color="#365b2d" size="4">所以,看看今天的舆论,就会清楚了。官方是决不愿意出现唱空声音的。相反,各种诸如&ldquo;未来还会上涨几十倍&rdquo;&ldquo;中国房地产刚刚起步&rdquo;等豪言壮语往往在某些不和谐的质疑之后及时的出现。前几天看厦门新闻,才知道那里连夜排队买房已经成了习惯。和杭州厦门朋友聊天,才知道政府为高房价辩解的理由是:就是要让杭州市、厦门岛成为富豪聚居地,就是要引导平民向周边迁移。这些不正常现象告诉我这个老投机分子&mdash;&mdash;牛市末期的疯狂已经实实在在的来到了。<font color="#365b2d" size="4">有人会说了:这一切不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泡沫膨胀过程嘛,不就是过度的信用投入产生的结果嘛。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自然会有一个反向的过程来消化它的。<font color="#365b2d" size="4">是的,这的确是一个普通的经济现象。一个由房地产过度投机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可问题是,这发生在中国。如果,读者还是不能理解的话。不妨回忆一下,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北宋、清末、民国末年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如果粗略一觅,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社会的大动荡。这里也反应出了中国人的民族性。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于人民过度的让渡了资源给予政府,而政府无法有效率的运用它们,要么是表现为贪污腐败的浪费掉,要么就是大量的充斥到流通领域,造成信用膨胀。而一旦出现危机,人民从经济上的失望进而很快的就会演变为政治上的失望。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本身完全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利益权威上了,根本没有道德理想和精神信仰的立足点。这个传统从大禹治水时代就延续下来了。所以,和国外相比,在中国,经济危机是特别容易演变为政治危机的。<font color="#365b2d" size="4">这一切,权力核心是心知肚明的。在毛的时代,他试图为中国建立起统一的信仰基础,避免这种形而上缺乏导致的动荡周期。毛的时代强制性的剥夺中国人的经济自主性,迫使中国人第一次全民性的进行思想信仰的探索。可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几千年的惯性最终还是证明了它的强大。随着毛时代的结束,中国重新回到了熟悉的世俗主义的功利世界里。那么今天的政治家们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就业的普及,他们将捞不到任何的稻草来拯救权力的丧失。所以说,与普遍看法相反的是:在中国,政治和经济是绝对关联的。脱离政治变革,单纯发展经济,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几千年的兴衰过程。在微观上看,这几年,中国各级大大小小的官员、诸候们,高度一致的采用了短视的、功利性的、粗放式的拉动经济的模式:开发房地产。其目的就在于为自己的权力建筑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基础。没有人对过五年、十年后才见效的高科技产业感兴趣,因为那时他们早就不知道变成啥样了。政府就这样以百倍的热情和干劲加入了经济大合唱中,并且毫不在乎唱得跑不跑调。<font color="#365b2d">在这个大合唱中,或者说,在这个争夺权力合理性资源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再次暴露了。这是个自从周朝就开始困扰中国的顽疾。周朝分封,没解决;秦朝大集权,没解决;汉朝家天下,没解决;隋唐藩王制,没解决;宋朝杯酒释兵权,没解决;元朝又回到诸候国,没解决;明朝建立庞大官僚体系,没解决;清朝延续明制,照样没解决;民国搞全盘西化,没解决;共产党实行专政,还是没解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ellip;&hellip;这次宏观调控与其说是对某些行业的调控,不如说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控。是政治上的又一次削藩行动。这种调控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依然还会有。只要权力的合理性资源仍然只能和经济成长挂钩,这种周期性的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中央和诸候的千年矛盾就必然存在。 <font color="#365b2d" size="4">中国人,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政经不分、政文不分、政学不分。不论是学而优、还是演而优、或者商而优,最终都是走仕途。中国人的价值标准也是依此而成形的:仁义道德之所以被中国人珍视,恰恰在于这些品质都是完全脱离计算而适合于理想化的。公正和法制没有成为核心的价值观,恰恰在于这两者都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数学,都需要比较和计算,都和商业分不开。所以中国人骨子里决不是个数学家,而是个文学家。科考只考写文章,不会考数术计量,就是绝好证明。但是今天的世界,早已经是数学的世界。在数学中,一切数只有大小之分,决无高下之别。平等平等,除了计算的意义外,没有任何额外的价值。西方文明就是在数学所代表的精神指引下,发展出了民主制和市场经济。<font color="#365b2d">所以,如何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注入数学的平等精神和精确计量的态度;如何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摆平政治、文化、艺术、经济和环境等各种价值观;如何在中国人的政治制度里,引入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形成适当的分权体制;这些,才是化解眼前股市、房市困境,实现未来中国腾飞的最终出路。套用期货人的话就是:你<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就别老想逼仓了,趋势明摆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6 , Processed in 0.1040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