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记得自己小时候没什么玩具,一个淳朴的布娃娃能玩上整个童年,现在还有一张相片我傻傻地抱着那小娃娃在胸前,动作如同曾经革命时代握着的红宝书;弟弟的玩具多数都是自制的,比较爱做的是拆卸钟表啊家里的小物件啊,也因此常被妈妈骂。现在孩子的玩具层出不穷眼花缭乱,但孩子好象总没有一直钟爱的玩具,总是吵着要新的。下面想重复和强调一些大家可能都接受的一些观点,有的也存疑探讨中。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一、玩具太多,肯定对培养孩子专注性不利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儿子最喜欢车,买回一个车第一天要搂在枕边睡,但似乎只喜欢三天,看到新车还是要觊觎。实际上玩具太多,刺激过于频繁,无助于孩子“专注习惯”的养成。孩子会不知所措,对玩具的探索反而浅尝辄止而受益有限,很难让孩子学会专注和珍惜。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二、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现在的孩子妈妈最怕孩子营养不良、吃苦受冻,可过度关注往往成了孩子食欲下降,免疫力减退。所以可以做一个“粗心”的妈妈,天气冷了,先不要急于多加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过早的捂太多,不利于增加孩子对寒冷的抵抗力。孩子饿一点,吃饭更多吃得更香,所以我一般不会追着孩子后面问“饿不饿呀?饿不饿呀?”<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三、课外书过多会让孩子学习形成“饱涨感”: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我家对面就是全市较大书店,但去买书很少,因为家里很多书没来得及看完。我希望他们把哥哥姐姐赠送的一些旧书看完吃透,哪怕看一页撕一页最后扔掉,而腾出空间来买书。很偶尔地买几本新书,这样才会使他们欣喜又珍惜地饱看上几天。经常到超市,坐在书市里看书有博览的感觉;也可以借书看,真是应了古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四、课外学习软件过多让孩子失去新鲜感而审美疲劳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大家可能电脑里可能都储有各种学习软件,边看边删迎接不暇,孩子的小脑袋瓜可以接受多少呢。接触第一个学习软件孩子兴趣盎然的投入,多了的确有审美疲劳之感。一天居然发现孩子歪在电脑椅子前,在最喜欢的游戏软件之前睡着了……学习软件多了,也得一个一个玩,其余的雪藏。玩的时候,也不能玩饱,让他们有点饥饿感。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五、孩子去兴趣学习班,持久的专注性如何培养?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父母在给孩子报课外学习班之前,一般要征求孩子意见。孩子在被询问后开始几乎每一个都喜欢和憧憬,可一旦学习上体会到其中的苦和乐后,就不只是兴趣所能支撑下去的了,能“坚持数年”本身就是对意志品质的训练,这又回到了学习可不完全是快乐的那个命题上去了。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孩子的专注性可以培养么?近而提出一个人的性格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对性格的形成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更重要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