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53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的好榜样之一——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2 14: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家长的好榜样之一&mdash;&mdash;胡适的母亲冯顺弟<font>青岛社区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 <p align="center"><font>前些日子,minicat翻阅了李敖的《胡适评传》、周明之的《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以及其他相关书籍,有些关于胡适成材之路的感想,总想写一些读后感,但眼高手低,不了了之。今晚咖啡喝大了,睡不着觉,便写以下东东。 建议家长和教师翻阅关于胡适的相关书籍,尤其推荐《胡适评传》。细细思考,相信诸位的收获,不会比参加若干次用官话充斥形式的所谓研讨会少太多。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若此话为真,那么,胡适先生背后的女人,应当是他的母亲冯顺弟。 1889年,16岁的冯顺弟与48岁的胡传结婚,这是胡传第三次入洞房。冯顺弟比胡传长子小两岁。1891年,冯顺弟生胡适。在胡适仅3岁8个月零5天的时候,他的父亲胡传病故;从此,23岁的冯顺弟,以胡适一点骨血为生活希望,开始了终身守寡生活。冯顺弟与胡适共同生活了12年零6个月。在这段胡适的童年时光里,冯顺弟的言传身教和良苦用心的教育夯实了胡适的启蒙根基。 一、言传身教培养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 冯顺弟从16岁开始做后母,守寡后又成了当家后母,这在那个并不宽裕的封建大家庭里,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胡适评价他母亲:冯顺弟气量大,性子好,待人仁慈温和,做了后娘后婆后更是事事留心,格外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冯顺弟这个农村半文盲妇女,虽然不能传授胡适救国救民的道德大意,但是她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冷眼旁观的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使他学会了接人待物的和气和宽恕、体谅。这平和、稳重的人格使胡适受益终生。即使是在上海求学中那段最郁闷的年代,胡适也最终没有走向彻底的堕落。  二、胡适早期的&ldquo;代理启蒙教师&rdquo;和&ldquo;助教&rdquo;,培养了胡适爱读书的好习惯。 冯顺弟与胡传结婚后,胡传便每日在百忙之中教她读书,几年下来,识字近千。在胡适不满三岁时,父母便教胡适识字,而且字字讲解。父亲做&ldquo;教师&rdquo;,母亲做&ldquo;助教&rdquo;或&ldquo;代理教师&rdquo;&mdash;&mdash;现学现教。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书香氛围,使得胡适愿意与书为伴,使得胡适在不到四岁进入私塾读书时,已经认得近一千字,并且感觉读书不累。在胡适读私塾的年代,不大觉得念书是苦事,不象同龄人普遍的顽皮厌学。 三、重教尊师,一切以教育孩子为重。  胡适从小对读书有兴趣,得益于冯顺弟的&ldquo;红包制度&rdquo;。 那时的私塾,相当于现在的私立学校或家教,老师的收入直接来自于学生家长,而不是纳税人。一般小孩子的学费是两元,老师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使得很多人成了全不懂得书中说的是什么的&ldquo;赖学胚&rdquo;。而冯顺弟在物资上尊师,学金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冯顺弟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是给胡适讲书,逐字逐句细细讲明白。这种教育上的优待,使胡适在知识上,大大丰富于同龄人,在九岁时,就能读懂《水浒传》,并且在读书中有了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minicat认为,安居方能乐业,教师物资上的丰盛,会使老师更安于教学,这才是真正的尊师重教。嘴皮子和画梅止渴都不能尊师重教。而真正的尊师重教,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战后重建时期,收入最高的职业群体是教师。minicat做为普通纳税人,愿意将自己贡献的税收更多地用于教师身上,而不是公务车上) 冯顺弟并不富有,却处处位胡适的教育设想。她除了支付给老师超常规的学费外,对于小胡适的学习需要,也是尽量满足,从不吝啬。儿子喜欢一套书,她借贷位胡适购之。 在胡适十二岁的时候,冯顺弟毅然决定胡适送到上海读书。她替胡适整理了行装,做高兴状,送胡适走上了求学之路,去寻找更大的光明。 四、育子有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效果佳。 胡适在《九年的家乡教育》中写到:&hellip;&hellip;但这9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ldquo;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rdquo;(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hellip;&hellip;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眼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跪罚,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hellip;&hellip; 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大好处,就是可以保护、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使得孩子不在别人面前丢面子,又能更有效率地有错辄改。现在的小孩子犯了错误,21世纪的新家长又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呢?不妨学习一下冯顺弟。 minicat认为,对于胡适的人生,冯顺弟最大的败笔,就是过早地为温和的、有点虚弱的胡适订了一门子亲事。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胡适与夫人江东秀都不太合适。这使胡适在婚姻问题上,做了一个&ldquo;保守主义者&rdquo;。但这倒不一定就完全是不好的事情,胡适是其家族中比较长寿的一员,不知道是不是与这门亲事有关系。 末尾,minicat用一句话为冯顺弟做墓志铭:此地埋葬的是胡适先生背后那位女人,胡适母亲,冯顺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31 20:14:53 | 只看该作者
好母亲,好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9 09:36:41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尊敬的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7-16 00:23:5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推荐,感谢发稿人,作为母亲值得借鉴,要作成这样,应该也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8:37:36 | 只看该作者
我特别想学会一点: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做错了事,怎样批评孩子。而且还保持做父母的尊严,只是严厉的一眼,孩子就吓住了...这一点我可不知道怎么做到,估计是打孩子...也可能还有大孩子体谅心痛父母的伤痛。这个唠叨的父母总觉的委屈受苦的父母都很难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5 , Processed in 0.1014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