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6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家是一个港湾,父母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2 14:2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是一个港湾,父母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span></span>原创文稿<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作者通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wsjwwq </span>&middot;<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3.com</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an>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ellip;&hellip;&rdquo;</span>这个地方,就是家!人们常说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港湾中得到庇护,避开狂风,躲过暴雨,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中小学生放学后不愿意回家,又有多少父母上班后就不愿意再想起自己的家,他们似乎都在逃避那场风雨。在我接听的无数家长咨询电话中,我总能听到许多家长的哽咽:&ldquo;我和孩子都不愿回家,没有沟通,回家只能吵架!&rdquo;在我接待众多家长的来访中,常听到这样的抱怨:<span></span>孩子上初中以后<span>&ldquo;</span>越来越不像话了<span>&rdquo;</span>,小学时候的乖乖孩子,现在却变得非常反叛。<span> &ldquo;</span>我对儿子训斥,他往往会对我一句<span>&lsquo;</span>顶<span>&rsquo;</span>十句。我现在是越来越不懂孩子的心了。<span>&rdquo;</span>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和家长达到了无法沟通与交流的境地,一天或几天不见孩子,晚上想和孩子说上几句话,可自己还没有张口,孩子就会抢先用烦躁的语气把家长的话堵回去:&ldquo;别说了,我知道,我什么都懂&hellip;&hellip;&rdquo;然后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家长孤零零的凉在了尴尬的境地,欲哭,但不知道自己的眼泪往哪里流,似乎家长和孩子的情感脆弱到了如屡薄冰的地步,尽管时时小心翼翼,但依然使彼此受到伤害。<span></span><span>14</span>岁的周海是我去年疏导过的一个中学生,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看到眉清目秀、面带微笑的他,谁会想到他曾经像一匹野马似的,让母亲为他的成长伤透了脑筋,妈妈找到我一谈起孩子,始终是以泪洗面。周海读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因为英语跟不上课,其它科目也随之下滑,再加上平时的他生活懒散,好吃懒做,对待学习,总是说话不算话,后来发展到放学不回家,回到家动不动就对母亲发脾气,大喊大叫,乱摔东西,好说谎,喜欢挑衅,还喜欢享受,家长关心他,多说几句他就反感:&ldquo;够了没有,完了没有?&rdquo;严重时甚至威胁家长,搞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张,虽然沟通和交流是化解心结的良方,可孩子根本就不和家长交流,妈妈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他却箭拔弓长去逃避,家,本来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孩子和家长都不愿意来这里靠岸。<span> </span><span></span>庆幸的是,经过我和他的一翻交流,周海很愿意来我们工作室学习,只到快一个月的时候,我和他才有了一次深层的沟通,在这里,我将我们的对话摘选在这里,希望能给众多家长一些领悟:<span></span>&ldquo;你上初一的时候,曾对学习很努力是吗?&rdquo;<span></span>&ldquo;那时侯我可努力了,第一个学期我的成绩在班里还不错,就是英语太差。&rdquo;<span></span>&ldquo;因为你懒,平时最烦背单词,逐渐就开始讨厌英语了?&rdquo;<span></span>&ldquo;嘿!我的英语成绩是班里的倒数第一,最少的时候我曾考过<span>8</span>分。&rdquo;<span></span>&ldquo;妈妈不是为你请家教了吗?&rdquo;<span></span>&ldquo;别提了,英语家教我都换了好几个,可他们都不行,后来我就不让妈妈为我找了。&rdquo;<span></span>&ldquo;是英语家教不行,还是你的心态不行?&rdquo;<span></span>&ldquo;都有吧!刚开始我也想学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后来就只好做出样子让妈妈看?&rdquo;<span></span>&ldquo;初二你的各科成绩都亮起了红灯,上网、逃学、逆反,成了不受老师欢迎的孩子,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rdquo;<span></span>&ldquo;是英语,英语是升高中必考的,如果学不好,其他科目也是白学,消极越发使我学不进去;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班经常换老师!&rdquo;<span></span>&ldquo;经常换?!为什么?是不是老师都不愿带你们这个班?&rdquo;<span></span>&ldquo;不是,其实教我们的老师都挺好的,我们是普通班,学校的好老师都被分在重点班了,教我们的都是刚毕业应聘来的大学生,学校为了赚钱,给这些老师的工资都很低,这些老师教我们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前途,就悄悄的不辞而别了,最快的一个新来的班主任,只教了我们三天就又换了,原先我以为只有我们班是这样,后来才知道,其他普通班都是这样,新来的老师模样还没记清,就又被更新的老师代替了,现在我也记不清我们班换了多少老师了!&rdquo;<span></span>&ldquo;后来你就得过且过,天天到学校混日子,回到家还对妈妈发脾气,听说有一次你和妈妈吵架,把家里的电视都砸了,可我们相处已经快一个月了,你的各种表现都很优秀,也很懂事儿,为什么在家总对妈妈使脾气?还离家出走过好几次?&rdquo;<span></span>&ldquo;我成绩不好,我也很烦,妈妈整天唠唠叨叨的,后来我就不能听她说话,她一说话我就会急,不知为什么,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为了不和妈妈冲突,我就开始放学不愿意回家,哪怕我独自一人在冰天雪地里闲逛,我也不愿意回家去看妈妈那张脸。&rdquo;<span></span>&ldquo;孩子,你知不知道,妈妈为了避免和你发生冲突,很多时候也不愿意回家,甚至躲起来偷偷的流泪。在你这个毛孩子面前,她感觉自己很失败,很无能,世界上最真、最纯的情就是母子之情了,可你利用了这种真情,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rdquo;<span></span>&ldquo;我没有呀?!&rdquo;<span></span>&ldquo;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感觉到!说实话,你的很多次要求是不是妈妈都满足你了,可你满足了妈妈几次要求?你成绩不好,毕竟是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平时信誓旦旦,一次次的保证,可每次的保证都是被你自己仍在了九霄云外,反过来,你还变本加厉的要求妈妈的一些承诺:第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你要妈妈花<span>1000</span>多元为你买一双名牌鞋,臭小子,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rdquo;<span></span>&ldquo;当时也没有怎么想,就是生气呗!&rdquo;<span></span>&ldquo;你中午从家出去,天黑下来你后悔吗?&rdquo;<span></span>&ldquo;后悔!我很害怕,害怕妈妈真的不要我了,我很想回家,但又非常希望让他们找到我才回家,于是,我就去了同学家。&rdquo;<span></span>&ldquo;如果妈妈真的不找你,你会怎样?&rdquo;<span></span>&ldquo;不可能!我是她家独苗,再说,妈妈的脾气我太了解了。&rdquo;<span></span>&ldquo;在外面游荡的时候,你知道妈妈托了那么多人找你吗?&rdquo;<span></span>&ldquo;不知道,我只知道妈妈一定在找我,不然,他没办法给爸爸交代(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rdquo;<span></span>&ldquo;买那双名牌鞋,妈妈是什么时候答应你的?&rdquo;<span></span>&ldquo;就在找到我的那天晚上。&rdquo;<span></span>&ldquo;你第一次尝到了离家出走的甜头?!&rdquo;<span></span>&ldquo;嘿嘿!出走是因为我一时的生气,我没想到妈妈还会答应为我买那双鞋。&rdquo;<span></span>&ldquo;第二次出走是为了买<span>MP3</span>,第三次出走是为了买小灵通。有了通信工具,妈妈是不是真的容易找到你了?!&rdquo;<span></span>&ldquo;嘿!刚开始还行,后来我就不接了,有时候干脆就关机。&rdquo;<span></span>&ldquo;再后来,妈妈就用别人家的电话打,为此事你还非常生妈妈的气,为什么?&rdquo;<span></span>&ldquo;妈妈老烦我,还用别人家的电话,搞的我所有的来电我都不敢接,后来干脆就经常关机,弄的我在同学跟前很没有面子!&rdquo;<span></span>&ldquo;假如妈妈不为你买那部小灵通,是不是就没有了烦人的面子问题?&rdquo;<span></span>&ldquo;会好一些,可我没有了小灵通呀!那样我会更不方便!&rdquo;<span></span>&ldquo;现在你没有了小灵通已经快一个月了,现在我们不一样很方便吗?现在你变的儿子也像个儿子了,妈妈也像个好妈妈了,家也变的温暖了,这样不很好吗?&rdquo;<span></span>&ldquo;那是因为你!&rdquo;<span></span>&ldquo;因为我令你没有了小灵通,哈哈!恨我吗?&rdquo;<span></span>&ldquo;不恨!&rdquo;<span></span>&ldquo;因为我是你的朋友,你非常尊重我?&rdquo;<span></span>&ldquo;是这种感觉!&rdquo;<span></span>&ldquo;可妈妈很不够朋友,她为你买名牌、买<span>MP3</span>、买小灵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花在你身上,养了你<span>14</span>年,你没有感激她的心态,没有去感恩,反而用各种手段欺负妈妈,刁难妈妈&hellip;&hellip;&rdquo;<span></span>&ldquo;王老师,你又在批评我了!&rdquo;<span></span>&ldquo;我哪是在批评你呀!我是在借你的力量严厉的批评你妈妈,我们的母亲太伟大了,可她的伟大并没有让子女读懂里面蕴藏着的&lsquo;爱&rsquo;!孩子,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改变自己,善待自己,尊重自己,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伤害了母亲,她的爱在滴血,孩子,唯一能安抚她的只有儿子对他的爱,你愿意付出吗?&rdquo;<span></span>&ldquo;王老师,我向你保证,我愿意付出!&rdquo;<span></span>&ldquo;孩子,你不要向我保证了,你已经开始付出了,并且做的很棒!妈妈已经非常快乐了,她为自己拥有你这样的儿子,已经感受到了幸福和骄傲!&rdquo;<span></span>&ldquo;老师,别夸我了,怪不好意思的!&rdquo;<span></span>&ldquo;这哪是夸你呀!我是在提前批评你,因为我们有许多地方做的依然不够,需要继续做出努力,不是吗?!!!<span></span>&hellip;&hellip;<span></span>周海在我这里调整了整整一年,尽管其间曾出现过许多挫折,他的反复无常,他的好吃懒做一次次阻挡了他的健康成长,最终他的母亲没有放弃,在彼此缓慢的改变中,周海开始渐渐的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习惯,但是,作为一名学生心理疏导的老师,我深深的知道,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情又是何其的艰难,而一个人的性情恰恰是在童年时期培养起来的,是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中塑造出来的。我们的许多家庭一直在走教育上的弯路,从小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有的在行为方面替代不算,甚至严重到替代孩子的思想,孩子在宠爱的氛围里,变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丢东落西、性情脆弱、喜欢表扬不接受批评、写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做事拖沓缺乏竞争意识、一赏识就翘尾巴、一批评立刻变的无精打采骤生反叛情绪&hellip;&hellip;我们时常在肯德鸡餐厅的一隅,一些男孩或女孩正在贪梦地吃着汉堡包或者啃着鸡大腿,其口嚼声与餐厅里的背景音乐互为协奏,在吵杂的环境中颇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小孩子聚精会神旁若无人。就在一旁,一些母亲或者父亲默默的坐着,两只眼睛目不转睛的幸福的瞅着自己的孩子,沉浸着孩子快快长大的梦想之中。<span> </span><font face="宋体">纵观现代家庭,不少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商,漠视孩子的情商,特别是当孩子升入中学以后,家长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似乎只有分数,孩子成绩的好坏就是家长的情感晴雨表!诛不知,孩子智商的发展,完全有孩子的情商来推动,近年来,关于孩子厌学、网恋、早恋、孤僻甚至犯罪的报道屡屡出现,反应出了他们自私、脆弱、自我认知差、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等弱点,且对亲情冷漠、不与父母沟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span>&hellip;&hellip;</span>人们习惯性地将这些孩子称为<span>&ldquo;</span>问题孩子<span>&rdquo;</span>。我们许多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我们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span>&ldquo;</span>爱<span>&rdquo;</span>都变的筋疲力尽,我们没有几个父母会去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才能使其健康而快乐的成长;说真的,我们只知道<span>&ldquo;</span>小爱<span>&rdquo;</span>,从物质上给孩子一些小恩小惠,不会拒绝,不懂得拒绝,我们只懂得用很多辛劳营造一种实际上的<span>&ldquo;</span>假爱<span>&rdquo;</span>,从而导致孩子物欲横流,我行我素,进入中学后,造成教育失控,亲子间的家不在是一个港湾,家长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更可悲的是,我们家长心中始终装着的那份爱,孩子已经很难读懂! <span></span> <font face="宋体">欢迎家长光临本文作者王老师的<span>&ldquo;</span>择差教育<span>&rdquo;</span>论坛,<span>http://www.wsjwwq.com</span>这里开启着一片温情的港湾,随时欢迎孩子的心灵靠岸。<span></span><span><font face="宋体">2005-12-12 </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3-8 08:48:10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teeth.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心海导航+2005-12-12 14:27-->引用:心海导航 @ 2005-12-12 14:27 家是一个港湾,父母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span></span>原创文稿<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作者通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pan>wsjwwq </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3.com</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an>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an>这个地方,就是家!人们常说家是生活的港湾。每个人都会在这个港湾中得到庇护,避开狂风,躲过暴雨,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应该是很温馨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中小学生放学后不愿意回家,又有多少父母上班后就不愿意再想起自己的家,他们似乎都在逃避那场风雨。在我接听的无数家长咨询电话中,我总能听到许多家长的哽咽:“我和孩子都不愿回家,没有沟通,回家只能吵架!”在我接待众多家长的来访中,常听到这样的抱怨:<span></span>孩子上初中以后<span>“</span>越来越不像话了<span>”</span>,小学时候的乖乖孩子,现在却变得非常反叛。<span> “</span>我对儿子训斥,他往往会对我一句<span>‘</span>顶<span>’</span>十句。我现在是越来越不懂孩子的心了。<span>”</span>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和家长达到了无法沟通与交流的境地,一天或几天不见孩子,晚上想和孩子说上几句话,可自己还没有张口,孩子就会抢先用烦躁的语气把家长的话堵回去:“别说了,我知道,我什么都懂……”然后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家长孤零零的凉在了尴尬的境地,欲哭,但不知道自己的眼泪往哪里流,似乎家长和孩子的情感脆弱到了如屡薄冰的地步,尽管时时小心翼翼,但依然使彼此受到伤害。<span></span><span>14</span>岁的周海是我去年疏导过的一个中学生,第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看到眉清目秀、面带微笑的他,谁会想到他曾经像一匹野马似的,让母亲为他的成长伤透了脑筋,妈妈找到我一谈起孩子,始终是以泪洗面。周海读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因为英语跟不上课,其它科目也随之下滑,再加上平时的他生活懒散,好吃懒做,对待学习,总是说话不算话,后来发展到放学不回家,回到家动不动就对母亲发脾气,大喊大叫,乱摔东西,好说谎,喜欢挑衅,还喜欢享受,家长关心他,多说几句他就反感:“够了没有,完了没有?”严重时甚至威胁家长,搞的亲子关系非常紧张,虽然沟通和交流是化解心结的良方,可孩子根本就不和家长交流,妈妈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他却箭拔弓长去逃避,家,本来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孩子和家长都不愿意来这里靠岸。<span> </span><span></span>庆幸的是,经过我和他的一翻交流,周海很愿意来我们工作室学习,只到快一个月的时候,我和他才有了一次深层的沟通,在这里,我将我们的对话摘选在这里,希望能给众多家长一些领悟:<span></span>“你上初一的时候,曾对学习很努力是吗?”<span></span>“那时侯我可努力了,第一个学期我的成绩在班里还不错,就是英语太差。”<span></span>“因为你懒,平时最烦背单词,逐渐就开始讨厌英语了?”<span></span>“嘿!我的英语成绩是班里的倒数第一,最少的时候我曾考过<span>8</span>分。”<span></span>“妈妈不是为你请家教了吗?”<span></span>“别提了,英语家教我都换了好几个,可他们都不行,后来我就不让妈妈为我找了。”<span></span>“是英语家教不行,还是你的心态不行?”<span></span>“都有吧!刚开始我也想学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后来就只好做出样子让妈妈看?”<span></span>“初二你的各科成绩都亮起了红灯,上网、逃学、逆反,成了不受老师欢迎的孩子,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span></span>“是英语,英语是升高中必考的,如果学不好,其他科目也是白学,消极越发使我学不进去;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班经常换老师!”<span></span>“经常换?!为什么?是不是老师都不愿带你们这个班?”<span></span>“不是,其实教我们的老师都挺好的,我们是普通班,学校的好老师都被分在重点班了,教我们的都是刚毕业应聘来的大学生,学校为了赚钱,给这些老师的工资都很低,这些老师教我们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前途,就悄悄的不辞而别了,最快的一个新来的班主任,只教了我们三天就又换了,原先我以为只有我们班是这样,后来才知道,其他普通班都是这样,新来的老师模样还没记清,就又被更新的老师代替了,现在我也记不清我们班换了多少老师了!”<span></span>“后来你就得过且过,天天到学校混日子,回到家还对妈妈发脾气,听说有一次你和妈妈吵架,把家里的电视都砸了,可我们相处已经快一个月了,你的各种表现都很优秀,也很懂事儿,为什么在家总对妈妈使脾气?还离家出走过好几次?”<span></span>“我成绩不好,我也很烦,妈妈整天唠唠叨叨的,后来我就不能听她说话,她一说话我就会急,不知为什么,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为了不和妈妈冲突,我就开始放学不愿意回家,哪怕我独自一人在冰天雪地里闲逛,我也不愿意回家去看妈妈那张脸。”<span></span>“孩子,你知不知道,妈妈为了避免和你发生冲突,很多时候也不愿意回家,甚至躲起来偷偷的流泪。在你这个毛孩子面前,她感觉自己很失败,很无能,世界上最真、最纯的情就是母子之情了,可你利用了这种真情,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span></span>“我没有呀?!”<span></span>“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感觉到!说实话,你的很多次要求是不是妈妈都满足你了,可你满足了妈妈几次要求?你成绩不好,毕竟是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平时信誓旦旦,一次次的保证,可每次的保证都是被你自己仍在了九霄云外,反过来,你还变本加厉的要求妈妈的一些承诺:第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你要妈妈花<span>1000</span>多元为你买一双名牌鞋,臭小子,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span></span>“当时也没有怎么想,就是生气呗!”<span></span>“你中午从家出去,天黑下来你后悔吗?”<span></span>“后悔!我很害怕,害怕妈妈真的不要我了,我很想回家,但又非常希望让他们找到我才回家,于是,我就去了同学家。”<span></span>“如果妈妈真的不找你,你会怎样?”<span></span>“不可能!我是她家独苗,再说,妈妈的脾气我太了解了。”<span></span>“在外面游荡的时候,你知道妈妈托了那么多人找你吗?”<span></span>“不知道,我只知道妈妈一定在找我,不然,他没办法给爸爸交代(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span></span>“买那双名牌鞋,妈妈是什么时候答应你的?”<span></span>“就在找到我的那天晚上。”<span></span>“你第一次尝到了离家出走的甜头?!”<span></span>“嘿嘿!出走是因为我一时的生气,我没想到妈妈还会答应为我买那双鞋。”<span></span>“第二次出走是为了买<span>MP3</span>,第三次出走是为了买小灵通。有了通信工具,妈妈是不是真的容易找到你了?!”<span></span>“嘿!刚开始还行,后来我就不接了,有时候干脆就关机。”<span></span>“再后来,妈妈就用别人家的电话打,为此事你还非常生妈妈的气,为什么?”<span></span>“妈妈老烦我,还用别人家的电话,搞的我所有的来电我都不敢接,后来干脆就经常关机,弄的我在同学跟前很没有面子!”<span></span>“假如妈妈不为你买那部小灵通,是不是就没有了烦人的面子问题?”<span></span>“会好一些,可我没有了小灵通呀!那样我会更不方便!”<span></span>“现在你没有了小灵通已经快一个月了,现在我们不一样很方便吗?现在你变的儿子也像个儿子了,妈妈也像个好妈妈了,家也变的温暖了,这样不很好吗?”<span></span>“那是因为你!”<span></span>“因为我令你没有了小灵通,哈哈!恨我吗?”<span></span>“不恨!”<span></span>“因为我是你的朋友,你非常尊重我?”<span></span>“是这种感觉!”<span></span>“可妈妈很不够朋友,她为你买名牌、买<span>MP3</span>、买小灵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花在你身上,养了你<span>14</span>年,你没有感激她的心态,没有去感恩,反而用各种手段欺负妈妈,刁难妈妈……”<span></span>“王老师,你又在批评我了!”<span></span>“我哪是在批评你呀!我是在借你的力量严厉的批评你妈妈,我们的母亲太伟大了,可她的伟大并没有让子女读懂里面蕴藏着的‘爱’!孩子,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改变自己,善待自己,尊重自己,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伤害了母亲,她的爱在滴血,孩子,唯一能安抚她的只有儿子对他的爱,你愿意付出吗?”<span></span>“王老师,我向你保证,我愿意付出!”<span></span>“孩子,你不要向我保证了,你已经开始付出了,并且做的很棒!妈妈已经非常快乐了,她为自己拥有你这样的儿子,已经感受到了幸福和骄傲!”<span></span>“老师,别夸我了,怪不好意思的!”<span></span>“这哪是夸你呀!我是在提前批评你,因为我们有许多地方做的依然不够,需要继续做出努力,不是吗?!!!<span></span>……<span></span>周海在我这里调整了整整一年,尽管其间曾出现过许多挫折,他的反复无常,他的好吃懒做一次次阻挡了他的健康成长,最终他的母亲没有放弃,在彼此缓慢的改变中,周海开始渐渐的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习惯,但是,作为一名学生心理疏导的老师,我深深的知道,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情又是何其的艰难,而一个人的性情恰恰是在童年时期培养起来的,是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中塑造出来的。我们的许多家庭一直在走教育上的弯路,从小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有的在行为方面替代不算,甚至严重到替代孩子的思想,孩子在宠爱的氛围里,变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丢东落西、性情脆弱、喜欢表扬不接受批评、写作业马马虎虎不负责任、做事拖沓缺乏竞争意识、一赏识就翘尾巴、一批评立刻变的无精打采骤生反叛情绪……我们时常在肯德鸡餐厅的一隅,一些男孩或女孩正在贪梦地吃着汉堡包或者啃着鸡大腿,其口嚼声与餐厅里的背景音乐互为协奏,在吵杂的环境中颇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小孩子聚精会神旁若无人。就在一旁,一些母亲或者父亲默默的坐着,两只眼睛目不转睛的幸福的瞅着自己的孩子,沉浸着孩子快快长大的梦想之中。<span> </span><font face="宋体">纵观现代家庭,不少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商,漠视孩子的情商,特别是当孩子升入中学以后,家长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似乎只有分数,孩子成绩的好坏就是家长的情感晴雨表!诛不知,孩子智商的发展,完全有孩子的情商来推动,近年来,关于孩子厌学、网恋、早恋、孤僻甚至犯罪的报道屡屡出现,反应出了他们自私、脆弱、自我认知差、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等弱点,且对亲情冷漠、不与父母沟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span>……</span>人们习惯性地将这些孩子称为<span>“</span>问题孩子<span>”</span>。我们许多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我们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span>“</span>爱<span>”</span>都变的筋疲力尽,我们没有几个父母会去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才能使其健康而快乐的成长;说真的,我们只知道<span>“</span>小爱<span>”</span>,从物质上给孩子一些小恩小惠,不会拒绝,不懂得拒绝,我们只懂得用很多辛劳营造一种实际上的<span>“</span>假爱<span>”</span>,从而导致孩子物欲横流,我行我素,进入中学后,造成教育失控,亲子间的家不在是一个港湾,家长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更可悲的是,我们家长心中始终装着的那份爱,孩子已经很难读懂! <span></span> <font face="宋体">欢迎家长光临本文作者王老师的<span>“</span>择差教育<span>”</span>论坛,<span>http://www.wsjwwq.com</span>这里开启着一片温情的港湾,随时欢迎孩子的心灵靠岸。<span></span><span><font face="宋体">2005-12-12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3-8 08:55:13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在爱的温暖中,我们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幼小的心灵才会有港湾才会靠岸.这篇文章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3-8 23:01:1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好!看了这个文章,很受感动和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3-9 01:34:02 | 只看该作者
我害怕自己变成一个为了学业而唠叨的母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9 11:31:52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只有自己也成了爹妈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当年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3-9 12:04:07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的贴要顶,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才是对孩子的大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16 , Processed in 0.22117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