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137|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同的表扬,不同的结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9 14:4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04" border="0"><tr><td class="c01" align="center">不同的表扬,不同的结果</td></tr><tr><td height="20"></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font color="#079000" /></td></tr><tr><td class="c0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bb/pc/2003-04-04/101/3_20-101-1784-437_2003040414514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任务后,你是说&ldquo;你真棒&rdquo;,还是说&ldquo;你真的很努力&rdquo;?要知道不同的夸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最近,在美国父母中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孩子很好地完成一项任务时,应该称赞、表扬儿童聪明,因为这样的表扬会使儿童感到自己聪明,而这种聪明的感觉又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的学习;即便是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也会充满信心地面对它们,加倍努力去克服困难、应对挫折。  可能是基于相似的认识,中国的父母也经常对孩子说:&ldquo;孩子,你真棒!&rdquo;&ldquo;你真聪明!&rdquo;等。  这种指向儿童个人或儿童能力的表扬,果真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看关于表扬的心理学实验吧!为了避免某些表扬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实验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的:由儿童扮演一个木偶儿童,一个成人扮演一名老师。具体实验的程序如下:首先,让所有参加实验的儿童完成四项任务,在每项任务上均获得了成功。在连续获得几次成功之后,所有的儿童都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较高,对自己的任务表现比较满意,心情也比较好。  第二,老师对儿童实施不同类型的表扬。每次成功后,儿童都受到老师的表扬,但老师的表扬方式不同。把儿童随机分为六组后,分别给以不同的表扬(见表1)。  表1成功后给以不同的表扬<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00" border="1"><tr><td width="34" height="25"><div align="center">组别</div></td><td width="73" height="25"><div align="center">表扬取向</div></td><td width="285" height="25"><div align="center">表扬内容</div></td></tr><tr><td width="34"><div align="center">1</div></td><td width="73"><div align="center">个人</div></td><td width="285">你真是个好孩子。</td></tr><tr><td width="34"><div align="center">2</div></td><td width="73"><div align="center">个人</div></td><td width="285">我为你感到自豪!</td></tr><tr><td width="34"><div align="center">3</div></td><td width="73"><div align="center">个人</div></td><td width="285">你很棒!</td></tr><tr><td width="34"><div align="center">4</div></td><td width="73"><div align="center">结果</div></td><td width="285">你做得对。</td></tr><tr><td width="34"><div align="center">5</div></td><td width="73"><div align="center">过程</div></td><td width="285">你真的很努力。</td></tr><tr><td width="34"><div align="center">6</div></td><td width="73"><div align="center">过程</div></td><td width="285">你发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td></tr></table>  第三,再让儿童完成两项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犯了错误,如搭出的玩具房子没有窗户,老师向所有儿童指出他们的错误。  最后,让儿童回答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考察不同类型的表扬是否会影响到儿童对失败或挫折的应对方式。  结果发现,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受到个人取向表扬的儿童表现最差,受到过程取向表扬的儿童(努力表扬组和策略表扬组)表现最好,而受到结果取向表扬的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基本上介于上述两组之间。具体情况见表2。  表2受挫后的反应<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0" border="1"><tr><td width="104" height="25"><div align="center" /></td><td colspan="2" height="25"><div align="center">表扬方向</div><div align="center" /></td></tr><tr><td width="104"><div align="center">孩子的表现</div></td><td width="178"><div align="center">个人取向组</div></td><td width="160">过程取向组</td></tr><tr><td width="104"><div align="center">自我评价</div></td><td width="178"><div align="left">消极,认为自己不够好、能力低;</div></td><td width="160">自我评价比较积极;</td></tr><tr><td width="104"><div align="center">情绪体验</div></td><td width="178"><div align="left">很糟糕;</div></td><td width="160">比较愉快;</td></tr><tr><td width="104"><div align="left">能再想想办法完成刚才失败的任务吗?</div></td><td width="178"><div align="left">往往想不出有效的办法,甚至干脆放弃努力;</div></td><td width="160">往往能提出有效的、建设性的方法解决问题;</td></tr><tr><td width="104"><div align="left">明天愿意选择哪一项任务</div></td><td width="178"><div align="left">更愿意选择成功的任务,因为他们害怕再一次的失败,证明自己能力低或自己不够好,他们更愿意选择容易的任务来获取成功,用成功来显示自己的聪明。</div></td><td valign="top" width="160">更愿意选择曾经失败的任务,因为他们想继续做这些任务,直到自己取得成功。</td></tr></table>  这样看来,那些被告之他们很好、他们很棒或者老师为他们而感到骄傲的儿童,就是那些遇到困难时不想坚持的儿童。  这个心理学的实验告诉我们,当孩子成功时,父母的称赞、表扬可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其中的关键是父母引导孩子从成功中看到什么。  如果父母经常表扬孩子好,称赞孩子聪明,这些孩子在面临众多任务选择时,会放弃那些可能失败但能使自己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和新方法的任务,选择自己肯定能成功的任务,以便于向他人显示自己能力高或聪明。一个人为了显示自己一时的聪明而放弃了自己能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长远角度看,这是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它会导致一个人达不到他应该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表扬他们为取得成功而付出的努力,称赞他们为获取成功而使用的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只表扬他们成功的结果和获取成功的个人能力。  王美芳</td></tr></table>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醉清风 + 1 + 1 精品文章!
嘀哒嘀 + 2 + 2 谢谢提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9 17:30:43 | 只看该作者
想知道更多.楼主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书,介绍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12 12:55:07 | 只看该作者
tuliplin+2005-12-09 17:30-->引用:tuliplin @ 2005-12-09 17:30 想知道更多.楼主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书,介绍一下!
有同感。
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2 13:40:1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专门关于表扬的书,还没有看到。但是相关的书可以看一些人格方面的,我回家找找,看看哪本比较适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2-13 11:05:51 | 只看该作者
嗯,如何运用表扬,家长得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2-13 11:06:10 | 只看该作者
嗯,如何运用表扬,家长得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12:42: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liuxing家的宝贝现在比以前更活泼聪明了,看来是妈妈学习提高的结果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2-13 13:21:1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家长也需要表扬,听了这话心里特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2-24 21:11:19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 21:18:02 | 只看该作者
feiniaoyuyu+2005-12-24 21:11-->引用:feiniaoyuyu @ 2005-12-24 21:11 受益受益
今天给老公看这个帖子,突然想到,同样的讨论也适合于批评.让孩子明白父母只是不喜欢她这样做事情,而不是不喜欢她,强调父母总是爱她的总的来说,就是把评价的主体转移到事情上,而不是孩子.让孩子即使对于发生于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也能超然度外.此帖由 feiniaoyuyu 在 2006-01-01 21:2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11 , Processed in 0.18735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