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1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赏识教育有奇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0 23:5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赏识教育有奇效 关于赏识教育,专家们多有议论,像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写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周歧老师的《觉醒》,王瑞富等人编著的《天才是这样夸出来的》等都集中表达了一个主题,即掌握好夸奖这个法宝,就抓住了孩子成功的关键。相比之下,我还没有资格就这一问题再“说三道四”。但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我愿以我的经验之谈向家长们力荐。   我在前面提到,对孩子的夸奖、赞美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家长本身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明辨是非美丑,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二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赏识教育,否则孩子长到十五六岁家长突然一赏识,孩子还真可能由于不习惯而拒绝接受。除此以外我再向家长们谈谈我的四点看法:1.发现;2.抓住;3.慷慨;4.批评。   发现--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是自己的好”,“谁的孩子谁疼”这些说法好像都是从中国老一辈人那儿传下来的。可奇怪的是今天的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优点持“不说也埋没不了”的态度,对孩子的缺点却盯住不放,认为“不说改不了”。其实说到底还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太过于追求孩子的完美,所以才形成了对孩子满心的期盼、满眼的期待、满脸的不满、满嘴的说教,还永远有一种不随心、不如愿的遗憾。尤其拿自己的孩子跟朋友、同事、邻居家比较优秀的孩子去比较时,总是觉得脸上无光。我认为家长们这是作茧自缚。我认为数以千计的学生,我敢说你只要承认他还是个孩子,身上就一定有表现出来的和没有显现待挖掘的优点,这些优点就像一颗颗火种,一旦以正确的方式点燃,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势。可是如果不被我们发现,这小小的火种也可能自己熄灭,或被我们无情地压灭、踩灭。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学习确实很差,但我对他的厚道、善良却很有些偏爱。在一次他老师心情比较沉重地进行班级工作总结后,一下课同学们都陆续走出教室休息,惟独这个同学走到老师面前轻轻问了一句:“老师,您没事吧?”令老师十分感动。今年教师节他和同学们一起去看老师,老师与每一个孩子都打了招呼,但对这位同学老师紧紧拥抱了他,因为老师更看重他身上的闪光点。家长们试着去挖掘、去发现孩子的优点,不仅是为了孩子,也给您自己增加点自信。   抓住--发现优点及时肯定   孩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是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抓住的,而有些优点却由于或者是内在的、或者被压制埋没时间太长了,不容易轻易被别人感觉到;但他只要有这个优点,一定就会有灵光闪现的时候,作为有心的家长不但要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且要及时给予肯定,尤其那些问题比较多、习惯于挨批评,甚至有些自卑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告诉孩子:“你的这个优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为你骄傲。”“你在这方面能做得这么出色,其他方面也一定能够做好。”把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或者长期被老师和家长忽视的优点、优势挖掘出来并加以肯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与自强十分有好处。我前面提到过的朋友的孩子,是我同学的学生.在一次上课时老师要求同学们用统一的A4纸制作班徽,有些同学说没有,话音刚落,他立即毫不犹豫地举起了自己的一打A4纸大声说:“我有,谁要?”一瞬间更坚定了我对他的评价和判断:他热情、单纯、渴望友情,所以才犯了总是花钱买零食给同学们,以此来换取友谊的错误。父母和老师一直揪住他的这一个毛病不放,试图逼着他改过自新,却不见效果。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初衷,表扬了他对同学、对朋友的无私,然后从交朋友的目的、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分析,结果问题迎刃而解,很长时间让家长头疼的顽疾根除了。我的体会是,放过孩子的一个优点,也许就放过了一次孩子进步、成功的机会。   慷慨--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表扬   怕孩子骄傲——这是许多家长的顾虑,也是中国家长特有的教育理念。有人做过这样的对比:外国孩子告诉妈妈考试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亲爱的,你真棒,我为你骄傲”,中国孩子同样告诉妈妈考试得了100分,妈妈则会说“别骄傲啊”,或者说:“这回题太容易了吧?”我表姐的孩子在上初三时就很无奈地告诉我,从爸爸那儿永远得不到一句表扬,考了95分说“还有100分的呢”,考了100分说:“这是偶然,你能保持得住吗?”苛求完美的家长们似乎永远也不满足,或者是心中窃喜而不喜形于色。可是您知道您的这种美德用于此处其实并不恰当,因为它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了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失去自信。我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爱,对孩子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不带功利性的爱;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从爱的基点出发,发现、发掘、抓住、肯定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和每一点进步;赏识教育的表现形式和落脚点就在于对孩子的赞许、鼓励、夸奖、表扬……不要吝惜一切赞美的语言,充分发挥大拇指的功能,不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愿意有“好话一句三冬暖”的体验,而“忠言逆耳”毕竟让人感觉不舒服,再说既然是“忠言”何必非要“逆耳”呢?对于孩子们来说“顺耳忠言”也许效果会更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21 17:24:29 | 只看该作者
  对头,扶正的工作做好了,劫邪的工作就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3 22:47:05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2-24 10:22:2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0 15:34:16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努力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4-23 20:25:03 | 只看该作者
赏识 真的很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5-18 14:35:59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受教育了。再认识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19 10:45:40 | 只看该作者
赏识 真的很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28 , Processed in 0.08010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