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885|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儿童性教育问题,想听听各位的高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0 02: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size="2">我家是一男孩儿,一女孩儿,龙凤双胎。6周岁一年级前,搬家到新房,他们从爸爸妈妈卧室搬出,每人一张单人床,住在一个房间,准备在三年级以后分室,各住一个房间。<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size="2">搬家的第一天晚上,他们非常平静地接受了单独睡的现实,两个床头相望,哥哥可以给妹妹壮胆,睡前有MP3故事听,小夜灯常亮,离卫生间很近也放夜灯照明。每人一张学习桌,学习时互不干扰,又可以相互交流。每每看他们嘻闹滚打在一起,就想什么时候让他们自己睡一个房间合适呢?<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size="2">今天,照例在浴房里他们一起洗澡,姥姥提醒到:是不是该分开洗澡了呢?这个问题我目前跟本没有意识到,每次说洗澡,莫不如说他们在戏水,进入浴房带上一堆玩具,然后关上门唧唧喳喳任他们自己玩上一段时间,就当弥补没有常去水上世界的遗憾了。最后时段,我冲进去,拎过来一个个搓洗擦干净!<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size="2">他们因为家里兄妹两个,对异性不好奇,不向往。听公主王子多了,有时过家家玩,也情侣动作出来了,曾经也学过接吻动作,我平静对待,没大呼小叫地阻止!全家人浴房里换着洗澡,互相也没太避讳。但是看电视和小朋友接触等原因,他们换内衣时,会知道害羞,会互相嘲笑。<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size="2">如何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各位都是怎么样做的呢,想听听各位的高见。此帖由 一袋子宁静 在 2005-11-26 18:43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02:30:3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ealein在2004年的贴子,重贴在这儿,也是我想问的:
ealain+2004-10-25 17:37-->引用:ealain @ 2004-10-25 17:37 晚饭后,只有六岁的儿子突然发问:&ldquo;妈妈,小孩是怎么跑到你们肚子里的,为什么我们男的不能生孩子?&rdquo;我真不知怎么回答,只是告诉他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长大了,就会出来的。儿子说:&ldquo;我不是问你怎么出来,而是怎么进去的?&rdquo;虽然最终打了个岔搪塞过去,但他改日想起来肯定又要问。对这么大的孩子能怎样委婉地告诉他呢,对于小学生的性教育,家长应该如何引导,注意些什么呢?
这是今年11月的一个零回贴,一并放到这:
ls627+2005-11-04 14:03-->引用:ls627 @ 2005-11-04 14:03 昨天,6岁的儿子问我:小蛋蛋(阴囊)有什么用?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就让儿子问他爸爸,爸爸是医生,也许回答的会更全面一点,结果他爸爸只是告诉他:有小蛋蛋说明你是个男孩子。于是我就自做主张地补充说:那里面有一些种子,将来等你长大了可以生宝宝用的。结果儿子就很惊讶地说:啊,那里面还有泥土啊! 各位家长,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呢?幼儿性教育的度该如何把握?大家交流一下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20 07:24:35 | 只看该作者
6岁的儿子和女儿应当分床和分开洗澡了, 虽然彼此之间对异性不好奇(有感性表象认识没有理性认识的)但也要教育他们简单的性理论知识,教育的程度与他们好奇程度相联系的, 就怕他们从什么地方得到启发问一些尖锐的问题, 所以家长要好好做准备工作备着侯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0 07:45: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一个你参考,我儿子四岁时问我就这样回答的

幼儿性教育:你不是一棵树
  
  4岁的宝宝从外公家里回来,整天低着头,心事重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迟疑着开了口:“妈妈,我是从大树下挖出来的吗?”原来,他问外公他是哪里来的,外公就告诉他,是从一棵树下挖出来的——

  “对,对,你就是从大树下挖出来的,照照镜子,你都快长出树叶了。”

  “难道,我是大树的孩子吗?”×

  “别听你外公的,他尽乱说!其实,你是有一天妈妈做梦时,一个小天使钻进了妈妈的肚子,然后你就出生了。”

  “我是小天使?”×

  妈妈把宝宝抱到怀里:

  “你不是一棵树。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我们相爱,然后结婚,当爸爸的精子遇到妈妈的卵子,就形成了一个小泡泡,这个小泡泡在妈妈肚子里发育,这就是你……”

  “原来是这样,我说么,我长得像爸爸,也不像树啊……”√

  评 析:

  面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往往会以玩笑的口吻搪塞过去,例如是在大树下挖出来的,是在垃圾箱里捡来的。就如场景一中妈妈的做法一样,这令孩子久久沉浸在一种怀疑甚至自卑的心态中无法自拔,并对自己的身世有了悲观的想法。场景二中的妈妈,果断地指出外公教育上的错误,然而,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却给出了一个神话般的解释,虽然孩子开心了,但他却没有了解到正确的知识,而且,以后也将对其他家长的教导持怀疑态度。相比较而言,场景三中妈妈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她在教育孩子时,并没有否定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而是把正确的知识,正常地向孩子做以讲解,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告诉了他生命的来历。

  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出自何处,有了寻根问底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家长不妨正面、平静地把正确的知识讲给他听—虽然,他不一定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至少他会懂得,自己是个正常的孩子,不必为自己是否是一棵树而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1-20 07:49:57 | 只看该作者
再转一帖你参考

 了解小鸡鸡

  小强已经6岁,快上小学了,可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在没有人的时候,他自己玩弄自己的“小鸡鸡”。妈妈发现后告诉爸爸,爸爸就要去揍他,多亏奶奶及时阻止了,便让爷爷去做工作。

  小强最喜欢爷爷,什么话都爷爷说。

  爷爷小强:“你撒尿不舒服吗?”

  “没有啊!”

  “那为啥老玩小鸡鸡?”

  小强沉默了好一阵子,有些害羞……

  爷爷鼓励说:“强强不是什么话都跟爷爷说吗?别不好意思。”

  “爷爷,以前你常说,我的小鸡鸡是‘打种’用的,还说会下蛋,我总是不明白,所以……”

  爷爷明白了,原来根源在自己这里。还在小强小的时候,爷爷常逗他,说“摸个蛋蛋吃”,也说过“这鸡鸡可是宝贝,将来能‘打种’”。没想到这些玩笑话,却给孩子种下了疑惑,使他越来越对自己的小鸡鸡好奇起来。

  根源找到了,解铃还得系铃人,爷爷摸着小强的头说:“对啊,你不要对自己的小鸡鸡奇怪。所有的男人都有,它小名叫鸡鸡,学名叫阴茎,它的两个蛋叫睾丸,它们就象你的手和脚一样,是你身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阴的主要用处是撒尿,人从生到死,哪一天不撒尿也不行;睾丸是男人的生殖器官,它的作用挺大,管男人体管发育强壮、劲头大、成年后长胡子、说话声音粗等,它里面还能生产精子,将来和女人的卵子结合后,就能生育后代,爷爷说的‘打种’,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

  小强琢磨了半天好象突然明白了什么,但接着他又说:“爷爷,为什么我一碰小鸡鸡,它就硬,感到好舒服,那是怎么回事。”

  爷爷笑着说:“这也没啥奇怪的,人身上不同器官都有不同的特性,就象皮肤热了会出汁,冷了会起鸡皮疙瘩,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口水一样,遇到外界的刺激,不同的器官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阴茎受到刺激,就会变硬,叫做‘勃起’,也是它的正常反应。即使舒服也不能总去刺激它,就象我们不能总是蒙着被子发汁,总是站在食品橱窗前流口水一样,养成习惯就不好了。”

  “爷爷你放心,我一定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小强调皮地打了个立正,对爷爷说道。

  从那以后,再了没看到小强玩弄小鸡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1-20 07:56:08 | 只看该作者
根据以上转的两帖说明性教育也应该和文化知识教育一样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象民间荤段子一样地隐晦说要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20 14:33:25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孩子年龄段,较系统地进行教育比较好。
  隐晦的回答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后更容易出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2-2 11:11:02 | 只看该作者
5楼的回答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2-3 11:22:5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问题我也经历过,我想回避,但是孩子还不时发问,后来我干脆用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讲,他似乎懂了,不再玩鸡鸡。现在偶尔会玩鸡鸡,但马上知道这是错的。我认为有些问题不要回避,尽管让孩子早些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2-3 16:04:1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认为应该系统的教育,不过有时候度拿不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28 , Processed in 0.10004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