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帖】怎样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7 00: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怎样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 不吃饭
  马不停蹄的学前期无时无刻不为周围的万事万物所引诱,总要设法去看个究竟,他们太忙了,以致难以抽出时间来吃东西,做父母的却与生俱来有一种本能,就是要孩子吃饭。如果你无法使自己对这事放开不管,那就请多注意他吃了什么,而少注意他没有吃什么吧!
  注意:也不能视为当然完全不在意。有时,孩子的不肯进食是由于病了,所以,当你的孩子不肯吃东西时,先要弄清楚他是不是有问题。
  一、避免问题发生之道
  1、你自己不要有一顿没一顿地过日子。你这样做会给他一种错觉:使他认为既然妈妈可以不吃饭过日子,他当然也可以。
  2、不要太重视胖瘦问题。即使是三岁的孩子也会变得对体重很敏感,如果你在言行间表示出怕胖,赞美瘦,如果你常常表示对他那一身肥肉担心,也会影响他的食欲的。
  3、了解适合你的孩子的年龄、体重所需的食物分量。有了这层认识,你给孩子的食物就会合理又合适了。
  4、安排饮食时间表。按时进食,使孩子的生理需要帮助他到了时间知道要吃东西。
  二、解决问题之道
  1、怎样做?
  ①、少吃多餐。小孩子的胃纳小,于是不能容纳够维持三四个小时的食物。故,可以让你的孩子要吃时就给他吃,不过得是有营养的健康食物,而且也要顾及正餐的时间。
  ②、让孩子自己选食物。在你的刻意安排下,让他决定午餐吃什么,或两餐之间的点心吃什么。当然食物种类不要太多,两样就够了,太多会使他难以下决定。如此,由于他本人有了控制食物的权力,会使吃饭更有乐趣些。当他做了正确的选择,不要忘了夸奖两句:“真高兴你选橘子,真不错。”
  ③、食物要有变化、营养要均衡。孩子需要学习正常饮食的食谱。提出一系列一样丰富的食物的味道、组织、颜色以及香味,和他玩老师游戏。记得,学前儿童的口味很容易改变,有时,上周最爱吃的东西,很可能一口也不肯尝了。
  ④、顺其自然。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通常自然会摄取足够又平衡的营养,不过不是自日出到日落,而是在一周内,小儿科医生多作此建议。故,先留心以下孩子在本周内所摄取的食物再断定他是否一样不足。
  ⑤、夸奖吃下去的食物。在他吞下任何食物时,即使只是一匙,也予以鼓励,使他觉得吃东西同样可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⑥、吃饭时间归吃饭。由于孩子吃饭的时间跟大人的不一样,很可能要吃饭了,他却希望到外面去玩,或继续玩积木。可是他们应该逐渐习惯与大人采取同一生活步调,即使吃不了多少东西,就坐在餐桌上也是好的。利用闹钟,定下他该留在餐桌上的时间,不管吃与不吃,都得到时间才能离开。告诉他:“闹钟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晚餐结束了。你吃完了可以告诉我,我会把你的盘子拿开。”三岁以下的孩子逗留的时间要比四、五岁的孩子短些。留意一下你的孩子在什么时候会饿,在可能范围内,把时间调整一下,与之配合。
  2、不要做什么?
  ①、不要老以食物做奖励。使食物与他保持相当的距离,食物是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的,不是奖励的象征,告诉他:“今天你吃青豆吃得真棒,等会儿可以到外面去玩了。”
  ②、不要贿赂或乞求。孩子不要吃了,不要恳求他把盘子吃干净,更不要答应他吃完了就会给他什么,因为这样他会使“不吃”成为引起你注意的游戏,也会使他觉得有控制你的办法。
  ③、孩子不吃不要烦恼。如果你烦恼、生气,也会使他因得到你的注意而得意。
  ④、不要跟别人谈论他不吃饭的事。使你对孩子的饮食问题保持相当的距离,不要让他感觉到;如  3、举例:小强不要吃
  当小强四岁时,对食物的兴趣降到零,他的父母找不出原因来,家庭医生在详细检查过以后也找不出原因来。
  有一天晚上,在妈妈要求他吃一点东西时,他大发脾气,把盘子推到桌子下,叫道:“我不要吃!”
  爸爸觉得很可能是太太处理得不当,接过来说:“强尼,听好,如果你不吃一点通心粉,你就得马上离开饭桌!”他口气坚定,让儿子知道他是当真的;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竟然接受了他的建议,爬下椅子,就要离开。
  “强尼 罗兰德,不要想离开饭桌!不吃完饭休想离开!”爸爸再度下命令,把儿子搞糊涂了。
  哪天晚上,在强尼上床之后,夫妇两个商量的结果,认为必须改变一下作风了,象最近他所采取的吼叫、打骂的方式实在没用。——吃饭时间应该象从前那样:吃东西,说说笑笑,讲讲日间所发生的趣事。
  第二天晚饭时,他们把注意力不再放在吃东西上,对于他的兴趣缺缺假装毫不注意。妈妈在递给丈夫花椰菜时一面平静而诚挚地说:“把你今天在幼稚园里当小助手的事告诉爸爸妈妈好不好?”他开始讲了,讲他怎样被老师选出来拿国旗,一面顺手吃了一大叉的洋芋泥。
  “你今天当小助手当得这样棒,真好!你喜欢洋芋泥也令妈妈高兴。”不过,他们一直抑制住催促他再吃一口洋芋泥的言行。
  第二天,夫妇俩对头一天晚上的成绩做检讨之后决定要继续努力,而且把医生给他们的建议也付诸实施:“强尼的身体虽然健康正常,不过比较瘦小,很可能食量不大,而需要比一般人多吃一两顿。”于是,晚餐不再是注意力的焦点。妈妈开始制作好玩的胡萝卜条船、动物形乳酪、葡萄干饼干做点心。于是强尼在晚餐时虽然仍吃不多,可是在白天对吃却兴趣大增。他们不再强迫他,随他吃还是不吃,情形好多了。

-------------------------------------------------------------------------------------------------------


<p align="center">怎样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 不肯上床睡觉
  精力充沛又好动的学前期儿童大多怕上床睡觉,不管午睡也好,晚上就寝也好,总是能拖一会儿就拖一会儿;常常把就寝时间弄得鸡犬不宁——追来追去,哭哭啼啼,或是要求再读一本故事书,再读一本故事书……。对付这种情况,你必须把握住原则,坚持你原为他规定好的就寝时间;不过,要给他一点缓冲时间,使他能逐渐熄掉体内的马达。
  注意:由于你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的需要会愈来愈少,你也必须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而调整他的就寝时间或午睡的长短。还有,孩子的睡眠需要因人而异,即使在同一家庭里,弟弟所需的睡眠时间很可能跟哥哥同年龄时需要的就不一样。
  一、避免问题发生之道
  1、安排睡前交谈。在午睡或一天结束之前养成与你的孩子谈谈话、背诵儿歌,或讲讲故事的习惯,使睡前时光成为一种亲密的情感交流,是他所盼望着到来的时刻;即使只是一种单向的谈话也是有助益的。
  2、使他白天有活动的习惯。累了自然需要睡眠,他的身体自然会提醒他该睡觉了。
  3、不要让他午睡得太长。让他一觉睡到天黑,还希望他按照规定的就寝时间上床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故,必要时把他叫醒,把睡觉的时间与活动的时间做合理的分配。
  4、睡前与他玩一会儿。这样可避免他为了引起你的注意而故意不听话。
  5、维持一致的时间表。先观察他的生活习惯,确定他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比如:有午睡时需要多少时间?没有午睡时需要多少时间?九点就寝睡到何时?七点就寝又睡到何时?然后再订定适合他的时间表。
  二、解决问题之道
  1、怎样做?
  ①、玩击败闹钟游戏。在就寝时间或午睡时间之前一小时,把闹钟拨到五分钟之后响,这会使孩子对即将到来的活动产生一种参与感;到闹钟响了,再把闹钟拨到十五分钟之后响,在这段时间里,你和你的孩子,或他自己(如果他已经有此能力的话),要做好一切就寝应有的准备工作,象:洗澡、换睡衣、刷牙、喝水、上厕所等,如果他能在钟响之前完成,就准许他再玩四十分钟才上床,如果不能,就要他马上上床,不必再做别的处罚。
  ②、按常规行事。即使由于什么事故使就寝时间已延后,也要按照惯例,该做的照做,不必说明他已经过了上床时间了,只是帮他加速动作,把时间缩短就行了。比如说,本来是一小时之前开始准备,如今把时间缩短为三十分钟,或四十分钟,不过,不能省掉什么不做。
  ③、注意先后顺序。学前期的孩子喜欢做事情有一定的顺序,象刷牙、洗澡、换衣服等事每天都按照一定的顺序做,要他自己说下一步要做什么了。如此,准备上床很可能成为一种游戏了。
  ④、能及时完成就有奖。在孩子醒来时,告诉他按时行事为他带来的好处:“昨晚上床动作那么快,我今天早晨做了你爱吃的……。”或“因为你昨晚那么乖,现在我要念个好听的故事给你听呢。”
  2、不要做什么?
  ①、不要让孩子控制时间。就寝时间一经决定,就要遵守,他抗议没用,想办法拖延也不行。记得,你知道他不要上床睡觉只不过是因为没玩够,可是,你当然也知道如果他不按时睡觉,明天精神就会不好。故不要看他哭,心就软了。
  ②、不要威胁和打骂。威胁和打骂逼孩子入睡会使他做噩梦,产生恐惧感;同时,还会使你烦恼、产生罪恶感。利用闹钟做宣布就寝时间到的中间权威可使你避免发号施令的角色。
  ③、不要提醒他前一天晚上的不好行为。重复玩闹钟游戏直到习惯成自然为止。
  3、举例:赛姆家的就寝时间
  在赛姆家,每到晚上小赛姆该上床睡觉时,孩子与父亲之间总要起一次又哭又闹的战斗。
  “我不困!我不要睡觉!”孩子哭着抗议,父亲把孩子硬拉上床,气呼呼地骂着:“我知道你不愿上床睡觉,可是你得听我的,而我说你得睡觉!”
  强迫孩子上床睡觉使孩子每晚躺在被窝里哭,做父亲的也不好过,即使他相信要孩子听话守规矩是应该的,仍然不舒服,总希望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终于,有一天晚上,他决定控制自己不发脾气,而让闹钟来决定上床的时间。——在就寝时间之前一小时,他把闹钟定到五分钟之后,待闹钟响了,父亲向瞪大了眼睛的儿子解释道:“是开始准备就寝的时间了。如果你能在下次闹钟响之前准备好,我们就再定一次时间,你可以一直玩到下次钟响;如果在钟响之前准备不好,那你就得马上上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能起来。”
  小赛姆象跟谁比赛一般地换衣服、洗澡……此时,父亲当然把时钟重定到十五分钟之后。孩子果然在钟响之前准备妥当,父亲依诺再定一次闹钟,时间是规定的就寝时间。
  父亲给孩子念了几个孩子最爱听的动物故事,又唱了几首新的就寝歌曲,一直到闹钟再响起。
  “上床的时间到了,对不对?”孩子说,由于猜得出游戏的步骤显得开心又得意。
  “对!小赛姆真聪明!”父亲也开心得很。
  当父子两个走向床边时,父亲还一直夸赞他的动作很快,能把闹钟“打败”。
  数月来第一次他们享受了一次没有眼泪、没有争辩就办到了的就寝时间。以后几星期,他们一直沿用此一步骤,虽然还未做到盼望着它的到来,就寝时间却再也不是父子之间的战争了。

---------------------------------------------------------------------


<p align="center">怎样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 大哭大闹,大发脾气
  很多正常可爱的学前期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生气,或要达到目的时会大哭大闹,大发脾气,怎么办?别理他,也别让步。如果他在外面当众发作,使你恨不得钻到店铺里的柜台下面躲起来,也真想就依了他算了。不过,你必须忍耐,等他发作过之后,夸奖他终于能控制自己了。
  注意:偶尔哭一哭闹一闹不算是发脾气,应对的方法跟大哭大闹不一样,如果你的孩子每天哭闹上两三次,就得请教专家了。
  一、避免问题发生之道
  1、教孩子应对挫折与愤怒。做给你的孩子看,大人们在遇到挫折或烦恼时除了大吼大叫之外,都是怎么应对。当你把肉烤焦了时,不要气嘟嘟地把烤成焦碳的肉丢进垃圾桶乱摔锅子,而说:“真糟糕!不过,我有办法,让我想想看冰箱里还有什么可以弄来晚餐吃。”如此使孩子懂得遇到问题时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发脾气。
  2、孩子应对得当就予以嘉许。留心孩子的行为,应对得当就予以嘉许。如:孩子在玩拼图,太复杂了,自己拼不出,要求你的帮忙,你就该夸奖他处理得当。“我真高兴你能来找我帮忙”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冷静地帮他解决,可以使他觉得自己很不错,以后他会继续采用同样自我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告诉他你知道他在拼图拼不出时的感受,不过你以他能承受那种挫折感为荣。
  3、游戏的时间并不是独处的时间。不要老是让他一个人玩。让他觉得乖乖地一个人玩,爸爸妈妈就不会在身边,他就想法使“坏”,以便把你引回来。
  4、不要等到他叫你。如果你注意到他所玩的或吃的有了困难,不要让它为难他太久,发觉他不能解决就自告奋勇伸出援手来,“我想这块该放在这里。”或“让我们这样做。”做给他看,告诉他玩具怎样玩,然后让他自己把工作完成,使他觉得能让别人帮忙也是很棒的行为。
  二、解决问题之道
  1、怎样做?
  ①、不理会他的哭闹。什么也别做,让他知道哭闹既不能引起你的注意,也不能帮他达到目的。可是如何做?在家里时,走开,不要看他,把他关在他自己的房间里,或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如果他发疯般哭闹,会破坏东西,或杀害他自己,把他关在安全的地方;如果在公共场合,把他关在车子里,只要他还在哭闹,决不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虽然难以办到,也要勉强为之,试试看找点别的事忙忙。
  ②、要坚持。虽然他威力强大,又是尖叫又是跺脚槌桌子,你必须坚持原则,表示你有能力应付情况。告诉你自己教他知道不能事事要怎样就怎样是重要的,他必须学着懂事点,而你必须学着坚持原则,而且给孩子一个限定,要他知道什么行为可行,什么行为不可行。
  ③、尽量保持冷静。告诉你自己“这算不了什么,我能处理,同时教给他自我控制,他只是想把我弄烦以得逞。”冷静地不理会他是他最好的榜样,忙你自己的去吧!
  ④、赞美他。待暴风雨过去,立即夸奖他终能控制住自我,而且与他开始另一种不会有挫折感的游戏。对他说:“真高兴你现在觉得好多了。我喜欢你,不过不喜欢大哭大闹。”由于这是你对他的哭闹首次发表意见,会帮助他了解你刚才不理会的是他的哭闹,而不是他本人。
  ⑤、事先说明。他在廉价市场里,如果他看到首次要买而你不答应的小汽车又提出要求,而这次你觉得想买给他,不过,必须予以说明。告诉他:“记得你上次在这里的发脾气吗?这次如果你乖点,好好跟着我不乱跑,我会买给你。”这可使他了解并不是他上次发脾气使你改变主意,你要买给他是由于别的理由。如果你愿意,把着理由告诉他更好,如果理由是由于他某种表现好,就更要让他知道了。“
  2、不要做什么?
  ①、不要跟他讲道理。在他正在哭闹时跟他讲道理是浪费唇舌,他不会听的——他正在表演呢!你的劝解、讲道理只有使他更起劲,因为他已得到他想引起的注意!
  ②、自己不要也大发脾气。你大发脾气对他等于是火上加油。
  ③、不要贬低孩子。不要由于他发脾气就骂他是坏孩子,说他:“坏孩子,难不难为情?!”他会因之失去自尊,感到是自己不配得到他想要的。
  ④、不要做历史学家。不要在事后向他提及他的发脾气,因为这就是对这件事予以再度的注意,增加其再发脾气的机会。——这可使他成为谈话的中心啊!
  ⑤、不要再处罚。如果在他哭闹之后不理他,只有引发他再次地哭闹,不要因为已经过去的行为使他觉得你不爱他了。
  3、举例:爱梅不再哭闹了
  两岁的爱梅每次在晚饭前要吃饼干被拒绝就大发脾气。爸爸妈妈的“不行”一出口,她就开始哭闹,又跺脚又尖叫,一直弄到大家都筋疲力尽,爸妈投降才算。
  到底什么地方不对劲?夫妇俩不由得纳闷。晚饭前不让她吃东西难道错了吗?解决她的要求难道不行吗?事实上,他们发现爱梅越来越爱发脾气了,晚饭前的饼干之战中,他们的投降让步只有使她愈常哭闹。
  于是,在下次爱梅又使出她的绝招时,他们已有了另一套对策。妈妈不再说“不行”,而一本正经地说:“我知道你想吃不敢,不过,如果你不停止哭闹,并吃完晚饭就吃不到。”
  爱眉那里肯听,照旧哭闹,爸爸妈妈就离开厨房,把她一个人留在厨房里。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可是他直等到爱梅不再哭了才重回到厨房。
  爱梅一停止哭闹,爸爸就进来了,微笑着说:“爱梅,我知道你现在想要吃那个甜饼,不过,等你吃过晚饭吃甜点时你自然就可以吃了。真高兴你现在不哭不叫了,看到你能控制自己真好。”爱梅安静地去吃饭,吃完了饭,爸爸妈妈就把她想要的甜饼给了她。
  那天晚上,夫妇俩对自己所表现的自我控制也相当满意——不让步,不给她作观众。以后,虽然也有事忍不住要对女儿的哭闹让步了,可是,总做到了离开现场,而当女儿能在要求被拒绝并不以哭闹对之时,总不忘记予以夸奖。如此,爱梅的哭闹情形减少至偶尔在失望时哭一哭而已,那种大哭大闹的场面不再有了。

-------------------------------------------------------


<p align="center">怎样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 哼哼唧唧缠人
  就跟大人一样,小孩子也会无来由地闹情绪,闹起情绪来就是哼哼唧唧地蘑菇。如果你确知他身体上并没有什么不适,不饿、不冷,也不湿……,那他的这行为就可解释为要引起你的注意或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应对的方法于是不要理他。不久,他就会学到一个重要的教训,好好地要求比不讲出来只哼哼唧唧地缠人要有效得多。
  一、避免问题发生之道
  1、抓住好行为。孩子有好表现,或是尝试做什么做得很成功都能及时予以赞美,就能阻止孩子由于无聊或是什么都不对劲而缠人。
  2、使他的需要都能满足。吃得饱、穿得舒服、睡眠充分,而且经常不忘搂楼抱抱他,就可避免他因什么地方不舒服而烦恼到不得不用哭来表达。
  二、解决问题之道
  1、怎样做?
  ①、 告诉他要好好讲。“想要什么就好好说出来,不要哼哼唧唧地蘑菇。你要喝果汁是不是?那就说:‘妈妈我要喝果汁,’或‘妈妈我可以喝果汁吗?’”如果孩子还不太会说话,教给他怎么表示。让他练习高高兴兴地要求,然后满足他的要求。
  ②、定出个哭区,给他哭个够。如果你对他讲过、解释过该怎样“讲”出自己的要求,而他仍然老样子,那就让他知道他有权用他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挫折感与烦恼,不过必须到规定的地方去。他会明白你不愿意让一个不会好好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只会哼哼唧唧地蘑菇的孩子跟在身旁烦你,你可以告诉他到“哭区”去哭个够,哭够了就可以出来了。“你那么烦恼我真难过,你可以去哭区,当你觉得好一点了就可以出来了。”
  ③、不理会他。孩子的哭缠的确够烦人的,你也许会觉得快要精神崩溃了,可是,总要忍耐不要理他,即使是骂他也不好。把他放在他的“哭椅”上,要他哭个够,如果你实在受不了,戴上耳机。
  ④、提醒他不哭不闹的时间多美妙。让他明显察觉出两种情况的不同。他一停住哼唧马上赞他两句:“现在你这么讨人喜欢,我们玩玩具去。”
  2、不要做什么?
  ①、不要投降。如果你对正在哼哼唧唧蘑菇的他讲话,或给他他想要的就等于教他继续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你自己不要跟他一样。大人的抱怨在孩子听起来可能跟哼哼唧唧是一回事,原就爱学成人样的他很可能觉得他这样做也无不可。如果你心情不好,不要把脾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告诉他你很烦,不过不要抱怨。
  ③、不要生气。如果你为他这样发脾气不但会使他误认为能引起了你的注意,还会觉得他拥有控制你的能力,以后会时常运用这法宝。
  ④、不要处罚。“你要哭是不是?好,你就哭个够吧!”老式的父母常常为了孩子没来由地哭处罚孩子,这不但会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摩擦,而且会使你的孩子觉得哭是不可以的,心里不愉快也是不好的行为。故,有限度地容许他哭哭闹闹,因为他可能只懂得如此发泄心中的郁闷,尤其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
  ⑤、记得,情况一定会好转的。孩子跟大人一样,可能有一天或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对劲,在这情况下他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哭哭啼啼地,你在心里告诉自己说:“这会过去的。”一面设法抓住他的好行为予以赞美,以减轻他的挫折感。
  3、举例:蘑菇椅
  三岁的玛莎从睁开眼到晚上上床,总是不停地缠住妈妈:“妈咪,我要吃!妈咪,电视在放什么?妈咪,你要去那里?妈咪,抱抱!”
  妈妈为了图耳根清净一会儿常常她要怎样就给她怎样。可是,这个要求刚刚打发过去,下个要求又来了。缠得妈妈实在受不了,有一天,忍不住大吼起来:“玛莎!你给我住嘴!烦死人了!”
可是妈妈的吼叫只有使女儿的哼唧更甚。她知道得另想应对之策了。她决定试试看每逢女儿不乖时采用的“隔离”。
  第二天早晨,玛莎一开始蘑菇,妈妈就说:“这把椅子就是你的蘑菇椅,往后,你要蘑菇就待在上面蘑菇,蘑菇够了再下来。现在你又开始蘑菇了,那就上去,蘑菇够了下来,我们去玩娃娃。”把女儿放到椅子上之后,她就走出去,不再给她任何理会。
  在听不到什么声响之后,她立即走回来,而夸奖她不再蘑菇了。“你不哭闹多可爱,现在我们去玩娃娃吧!”
  当妈妈注意到玛莎一天被放到蘑菇椅上的次数多达十余次时,她又想法减少女儿上蘑菇椅的次数了。
  “如果你好好讲,不哭,我就会给你。”她一面解释,一面教给她怎么说。“说:‘妈妈我可以喝水吗?’”玛莎很能接受教训,每当想要喝水、吃东西,或玩玩具时就照妈妈教的样子说,不用哭的,而要的东西就来了。
  虽然玛莎一直未能做到完全不哭闹,——有时,在万事不顺心的日子里仍然会哼哼唧唧,哭一哭;不过,大体上说来,母女相处得愉快多了。

----------------------------------------------------------------------


<p align="center">怎样教孩子养成好习惯 ---- 孩子的发育里程碑
  在这里,我们所列出的特征是依一般情形而言。你可以预期你的孩子在某一阶段可能有什么表现,不过,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个别差异也相当大,各人有各人的时间表,提早或延迟是常有的事,而且一样的是正常的。尽管如此,有个概念,对你对他,心理方面、情感方面都会有助益的。
  一、一岁~二岁
  向环境探索。
  每天睡长长的午觉。
  可以自己玩短短的一段时间。
  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心。
  二、二岁~三岁
  跑、爬、推、拉,好动得不得了。
  腿呈X型。
  可以用手指、汤匙、杯子喂自己了。
  有些衣物可以自己脱了。
  玩生殖器。
  睡得少了,而且很容易醒来。
  喜欢按一定的程序行事。
  母亲不在家过夜会闹。
  想自己做事。
  拿不定主意,下了决定又会改变。
  情绪变化无常,极易发脾气。
  模仿大人。
  与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时各玩各的,还不能一起玩。
  还不会与别人共享、等待、轮流、让步。
  喜欢玩水。
  拖延上床睡觉的时间。
  说话只用单字,或短短的句子。
  专门唱反调,爱说“不要”。
  懂得的比会说的多。
  三、三岁~四岁
  跑、跳、爬。
  会自己喂食,用杯子喝水。
  拿东西不会撒掉了。
  自己会穿、脱衣服。
  午睡时间可以不睡,而静静地玩。
  喜欢被称赞。
  对批评很敏感。
  合作、愿意替大人做事。
  喜欢参与,什么都“我也要”。
  对人、物充满了好奇心。
  想象力丰富,可能怕黑、怕动物。
  可能有想象中的玩伴。
  可能在夜晚起床。
  很爱讲话,仍然只用短句。
  能够等待轮流了。
  可以承担一点责任了(象把玩具收好)。
  自己可以玩得很好,跟大家一起可能天下大乱。
  对异性父母较亲近(男孩亲妈妈,女孩近爸爸)。
  嫉妒心强,尤其是对新生的弟弟妹妹。
  做了亏心事会露出马脚。
  情感上缺少安全感时会以哭、闹、缠人等方式表露出来。
  情绪紧张时会吮手指、咬指甲。
  爱表现。
  四、四岁~五岁
  继续增加身高体重。
  更合作。
  良好的饮食、睡眠,大小便习惯已养成。
  好动。
  开始做事,不过常常会半途而废。
  跋扈、夸大。
  会和别人一起玩,不过常固执己见。
  和玩伴吵架马上会和好。
  讲话讲得很好了,很爱讲话。
  讲故事,夸大其词。
  编造一些长长的没什么意义的字。
  爱笑、格格地笑不停。
  无所事事地闲荡。
  叫了才洗。
  爱问“怎么样”、“为什么”。
  想象力非常丰富。
  信赖同伴。

--------------------------------------------------------------------------------------------


<p align="center">为什么应该养成好习惯
  世界是有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很难说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生活,什么样就不好。只是个人感受不同,理解就不同。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由於家长的个性,对生活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也就是说,在孩子培养的过程中,目标要清晰,家长按照自己的理解,定个大方向,在具体的实践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左右摇摆犹豫最低效,容易让孩子也跟着糊涂。我也同意有些妈妈提出,在管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度和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对於度的掌握,我们也是给每天的事物按紧急程度排个顺序,象按时上学,回家马上做作业,作业认真准确,睡前收拾书包,书包里书本摆放整齐。这些是我们比较重视的,是上好学的关键。另外,比如放完学马上回家,写完作业收拾好写字桌,每天收拾好自己的房间,甚至起床后马上叠好被子等也是训练严谨,有条理等的方法,我们就没用,我同意有人提过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观点,面面俱到不可能,应该关注重点。但重点应该明确,而且应该坚持一致。
  另外,有些妈妈认为只要孩子明白道理,不必用规矩规范孩子,也不必一定要养成习惯。这我有不同看法。我的体会是,有些东西,有没有习惯是不同的。比如说仔细,如果没有习惯,大了的时候,也不能说就一定所有的事都不能做到仔细,特别注意的时候还是能做到的。但得很全心全意的注意才行。可是在生活中,重要的需要仔细的事情不是一两件,也不是一两天仔细就可以的。而人却不能每到关键问题时马上就进入全神贯注的关注状态,这样就很容易出差错,有的差错对其他任何人可能都没什么影响,却重重地惩罚了执行的人。如果有了严谨仔细的习惯,接受这种惩罚的机率就小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17 14:29:08 | 只看该作者
很感谢哟,正需要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18 20:29: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8 10:02:03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4 20:14:56 | 只看该作者
哇!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9 23:31:31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677541">楼主辛苦了。收了。</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57 , Processed in 0.07989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