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仔仔成长记趣】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0:52:09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阴  晚上到家,宝宝仔仔已经睡了。听到我进门,马上从被子爬出来。  最近感冒引起中耳炎,正在吃药。倒了开水,取来药,宝宝自己剥开来,“爸爸,我不用喝水就可以把两粒药吃下去。”  “哇,宝宝好勇敢!”  吃完张开口让我检查。赶紧让她喝两口开水。  又坐到床边告诉我还有糖吃,知道她肯定想吃,“睡觉了不能吃糖,爸爸也不吃。”  “YouDiong”她鬼鬼地望着我说。  这是两个音节的拼音,第二音节4声,上个月宝宝仔仔到汝城呆了一个星期,又想起了汝城话。  所有孩子学语言都有天赋。很久以前我就对方言感兴趣,我们国家方言这么多,除了文字部分相近,语音差别就和外语差不多了,方言应该是学习英语的一大资源。一个小小的县,发音差别极大的方言都有好几种,绝大多数孩子的语言环境其实很好,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多学几种发音差别大的方言,孩子对发音器官的控制更加自如,能发的音比光学一种语音的孩子多,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比只学一种语音的孩子强。表达同一件事物,不同方言的语音有不同的方法,孩子接触的语言现象更多。  宝宝出生后,我决定让宝宝说普通话,方便以后交流,也方便我们以后给她读书讲故事,郴州话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学,不用我操心。于是我们家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和宝宝妈妈说我出生地瑶岗仙的方言,与株洲话比较接近,很平,很好交流,所以我乡音未改。我们和宝宝说话用普通话,宝宝妈妈和外面人交流用郴州话。  宝宝一直说普通话。拿“我”的发音来说,普通话里是“wo”,没有喉音,而汝城话说我的时候有喉音,有点点接近西安话的“ge”(这里用g代替喉音声母),汝城话的我发音“gei”,差别非常大。  以前给宝宝请保姆的时候,想请一个说汝城方言的保姆,让宝宝说一口地道的汝城方言,但保姆来了后,说普通话,彻底粉碎了我的阴谋。  宝宝快两岁的时候,有一次跟妈妈说:“爷爷奶奶叫我为为,外公外婆叫我weiwei(第一个读去声,第二个上声),姑爷爷和姑奶奶叫我为砣,爸爸叫我宝宝仔仔……”她自己总结语言现象了。  宝宝突然冒出的汝城话,说明她短时间内接受到了很多东西,从发音到声调都比我强,我听了很多年,说出来的话常得到这样的评语:“豆腐水掺尿”。  我进门后,宝宝一直兴奋得不得了,不肯睡觉,妈妈把她按倒盖被子,她一把抓了妈妈的脸,被妈妈严厉批评一顿,在发脾气,要哭了。既不肯睡,也不肯穿衣服起来。  “不跟妈妈玩了……”  “这么冷的天,在床上坐要感冒的。”我的话一样不听。  “不听话我也不跟你玩了,吃饭去”  端饭进到卧室,宝宝爬起来走到我旁边,喂她两口饭,然后放下碗,劝她到床上去,还是不肯。  拿出屡试不爽的法宝:“你看妈妈好冷,快点到床上去给妈妈捂一下。”以前只要这么说,她就会象小狗熊一样抱住妈妈,今天伤心透了,还是不肯。  再抱起她,说“你看妈妈冷得发抖了,快去”  “妈妈又不理我”  这时宝宝妈妈也配合,“我的崽崽呢,崽崽在哪里,我好冷呀,快来妈妈这里”终于上床救妈妈去了。  宝宝从小出奇地犟,这点特别象她的姑姑。两岁左右,有一次乱丢东西,我和宝宝妈妈商量要整她一次,让她把东西捡起来再准继续玩。她就趴在冰冷的地板上哭了两个钟头,哭得眼泪水口水流了一地,就是坚持不捡。最后,妈妈给她找台阶,不下,我给她找台阶,不下。以后再不敢和她对峙了。  2005年11月17日 星期五 阴  早上起床,宝宝仔仔要拉尿,妈妈把她抱到床边,我睡旁边,床边没有留空,宝宝不方便坐在床边穿鞋,突然发作,大哭起来。边打我边说“爸爸坏,爸爸不乖,不和爸爸玩了……”  知道她是昨晚的气还没有出,不理她。  又不肯去拉尿了。  最后妈妈说“看谁第一个去”,然后我装作要去,宝宝妈妈装作按住我,“快去,再不去爸爸就第一了,我帮你按住他……”  一溜烟去了。  回来妈妈要她到被子里捂一下,放在爸爸妈妈中间,她坚决不肯,“不和爸爸一起。”  我起来准备上班,和宝宝说ByeBye,宝宝说“不和你玩”  “那好,我今天就很晚才回,星期六星期天也加班,也不和你玩了。”装作生气要走。  宝宝权衡一下,跟我说起了另一件事,宝宝妈妈赶快提醒,“和你玩了。”  终于圆满解决这场感情危机,心满意足说完ByeBye来上班了。  希望宝宝气也出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11-18 10:59:29 | 只看该作者
好厉害的丫头!和田田有几分像,密切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11-18 11:02:40 | 只看该作者
另:关于方言,我也有同感,田田在北京,无形中就丧失了很多有利的条件,所以看到在方言区的,特别是南方方言区的孩子,真羡慕。北方基本是大方言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11-18 11:34:53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脾气太坏,宝宝犯犟我怎么也要收拾他,我妈老说我狠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11-18 13:10: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宝宝很好玩哦!有个性!我就担心我的宝宝以后会不会也很犟呀!现在就是她要做的事谁也拦不住。

做爸爸的能这样已经足够了。我LG要能向您学习学习就好了!她现在还不赞成我早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11-18 13:15:19 | 只看该作者
我宝宝现在其实能听懂她外公外婆讲的方言,虽然他们平时讲的不是很多,只是他们两个老人交流的时候讲,和宝宝讲的很少。但是我发现她已经懂了。所以我总是发动我老公在家的时候他和我讲英文,给宝宝更多耳闻目染的机会,肯定效果就更好了!可他老人家不听你的!没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11-18 13:21:06 | 只看该作者
蛤蟆妈+2005-11-17 15:36-->引用:蛤蟆妈 @ 2005-11-17 15:36 做爸爸的能在教育孩子上这么上心,好感动啊!何时我老公能像楼主一样给孩子写个日记,我会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唯一写过的一句是怀孕六个月,逼着他在孕期日记里面写点话,憋了半天写道“现在你还看不见爸爸,以后就看见了”。气得我……




这是我信奉的。不管大大小小的原因是什么,觉得是这些原因让你的宝宝仔仔更幸福。

昨天我还在新浪的西郊论坛上看到蛤蟆爸的好多贴子呢?蛤蟆爸已经很不错了!:)不会是同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11-18 13:54:49 | 只看该作者
hq1966+2005-11-18 10:52-->引用:hq1966 @ 2005-11-18 10:52    宝宝从小出奇地犟,这点特别象她的姑姑。两岁左右,有一次乱丢东西,我和宝宝妈妈商量要整她一次,让她把东西捡起来再准继续玩。她就趴在冰冷的地板上哭了两个钟头,哭得眼泪水口水流了一地,就是坚持不捡。最后,妈妈给她找台阶,不下,我给她找台阶,不下。以后再不敢和她对峙了。

呵呵,和我们家蛤蟆儿一样哈!我也是要和她对峙都小心翼翼地权衡半天。

两岁多的孩子对诺言和规则不是很能接受呢,我就以此为借口,继续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11-18 14:01:48 | 只看该作者
jessielyf+2005-11-18 13:21-->引用:jessielyf @ 2005-11-18 13:21 昨天我还在新浪的西郊论坛上看到蛤蟆爸的好多贴子呢?蛤蟆爸已经很不错了!:)不会是同名吧!
呵呵,他是发了那几个帖子,但经常是文不对题地瞎议论,我后来都懒得争了。但是对待孩子,他不过是那种“喂饱了洗净了抱出去玩玩”的大老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4:11:11 | 只看该作者
  
wlj181+2005-11-18 11:34-->引用:wlj181 @ 2005-11-18 11:34 看来我脾气太坏,宝宝犯犟我怎么也要收拾他,我妈老说我狠心。
  和孩子比谁脾气硬,家长一般都试过。  个小家伙还不信治不了你……  但宝宝仔仔不是一般的犟,2岁左右,她甚至不用批评,只要我说话的声音稍重点,她就盯着我,如果我的表情较严肃,肯定要和我杠上,象革命党一样现出大义凛然的表情,摆出永不妥协的姿态,最后我还要给她台阶下。  这点象绝她姑姑。小时候,我和弟弟比较调皮,挨打的回数多,而妹妹一般都少挨打,原因是她象革命党一样坚贞不屈,竹条子抽十几二十分钟不哭,每次爸爸要累半个小时才能打哭她,自己累出一身臭汗。而我和弟弟属于意志不坚定一类,爸爸还没有开始拿竹条子,我们就会哭了。对电影里面的英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被打得吐血沫子还敢对敌人喷一口,感觉自己做不到,那时经常担心自己被敌人捉住会马上叛变。  宝宝是这样的脾气,我也不想改了,其实宝宝乖的时候非常听话,我何苦成天和她杠着,对抗状态下,孩子身心都受到伤害,错误一样不改,即使当时服了,心里还是不服。得出一个结论:  孩子调皮不听话做错事,不用急着马上改正,不用强按孩子的头认错,只要把正确的告诉孩子,对错误表示不赞成,孩子迟早会知道错。冷处理一下,把和孩子杠着的时间用来玩游戏学东西比那强制性教育强n倍。一天总共24小时,用来处罚孩子的时间长了,孩子幸福成长的时间就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668 + 2 + 2 是的是的,偶又找到了惯孩子的理由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55 , Processed in 0.43099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