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879|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转帖】你知道弹琴有多难吗?请对孩子多一份耐心 (学琴点滴 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6 13:5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彤彤每次到钢琴老师那上课,都要被老师指出几个错音,今天让爸爸着急的是,一个错音已经指出多次了,彤彤就是一错再错,爸爸认为这分明是他弹琴不用心!回家的路上,爸爸跟彤彤说,“犯错误不怕,但人不能两次掉到一个井里,同样的错误一错再错,知错不改,这么不用心,将来能干什么。”到了家,爸爸决定马上带他练琴。弹第一遍时老师指出的那个错音就又错了,连弹数遍还是一错再错,“看你再不用心!再错看我不扇你!!”爸爸已经越来越不耐烦而开始发怒了,但爸爸的盛怒并没有起作用,错音又来了。彤彤当然挨了一顿打。但彤彤已经习惯了,什么指尖站立呀,指法不对呀,从开始学琴,打没少挨,骂、吼是常事。彤彤的爸爸也不理解,平时孩子比较听话,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在学琴时,一旦出错误就总是屡次三番地错,总也不改。  这个小小的例子是很有代表性的,恐怕大多数学琴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其实家长应该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愿意让人生气,而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当一个错误经常出现时,家长应该耐心地分析一下为什么,而不要动辄就责备孩子不用心,不注意。有时可能是孩子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以刚才的错音为例,很可能在弹这个音的同时,或之前,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和控制的地方,比如左手的大跳,一个复杂的和弦等等,而在这一瞬间孩子根本就腾不出脑子来注意改正这个错音,等到该弹这个音时,改正错误已经来不及了。这是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注意的有限性与大脑信息加工的有限性决定的。其实这是家长无论多么着急、怒骂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根本就不是孩子不用心问题。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了问题的症节所在,解决的办法是:当孩子弹到这个音前面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乐曲片段时,提前告诉学生注意前面的那个音不要错,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心理活动的分析来看,其道理在于,这时孩子的大脑能够腾出精力来,把那个正确的音先“读到”大脑的工作记忆中,这样到该弹那个音时,就不会出现错误了。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它说明,孩子在学琴过程中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动作,而这些心理活动的复杂性还没有被大家充分认识到。让我们再来举一些例子:  孩子从一开始学琴认五线谱就有很多麻烦,比如,决定音高的是音符在五条线纵向维度上的位置,但儿童的平面视知觉从来就是两个维度的,因此横向维度的位置,总是影响音高的识别,但以往我们的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儿童屏蔽掉横向维度在平面图形识别中的影响。  家长有没有考虑过,孩子自然地将五线谱的“间”当成背景,而根本不当成一个位置,因此,根据一个音去认识其它音时,总是出错。  另外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快速识谱时,第三条线上的si与第四条线上的re经常互相看错。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把高音的re弹然si是因为眼睛以下面的第一线定位时,无法快速发现音是在第三条线,还是在第四条线上,而以上面的第五线定位就能够避免这一错误。你自己能迅速地在一堆线条中,把眼睛视线定位在其中的某一条上吗?  ……  我想每个家长都有儿童学五线谱难的体会,而有谁去分析过其中复杂的心理活动规律呢?  很多孩子在学琴学了两、三个月时就会觉得非常吃力,家长很难想象这时弹琴的复杂程度,实际上此时孩子已经被要求了很多的东西:首先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识别音符,并迅速地调动左右手协调而准确地运动到需要弹下去的音上,并且让应该弹下去的手指头弹下去(家长可以试一下,让10个手指迅速地按一定顺序按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时孩子还要控制每一个下去的指尖要站立起来,既不能塌也不能勾;手腕要放松但不能垮;声音要饱满,既不能虚,也不能砸;不仅如此,他还应该注意整个手掌要与键盘平行,这可不是我们平时自然的状态(自然时手是有些外翻的);问题远不止此,他还必须注意弹下去的声音的大小,进行的流畅;手指抬起来的状态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声音就会粘、拖、混;耳朵要注意听是不是音和节奏有错误,当然这还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分辨音高的能力,很多孩子是因为根本就“不辨音律”或是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能力来注意音是否错了,才不知道自己弹错了音;请家长注意,这时下一音或一串音已经开始需要他去识别出来;当然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同时要大声唱出旋律,同时还要注意心里要数拍子……。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切控制,几乎都是在一瞬间需要做的!在这一瞬间中大脑所要做出的处理之复杂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想象不到的。  我曾教过一个30岁的成年人弹钢琴,当时简单地认为大人理解能力强,因此就给她的进度稍微快一点。很快我就发现类似于最简单的一个错音,指尖站立等要求,成人的控制力不仅不比一个比较差的孩子好,反而更糟。我们不能说大人比孩子更粗心,也不能说,这样一个主动要求学琴的成人对弹琴不感兴趣,唯一的解释是:她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与控制能力来控制弹琴中所有需要控制的方方面面。  家长们在教育子女时最经常产生的烦恼就是孩子粗心,比如做数学题时,哪都对了,但最后的得数抄错了,结果被扣了分,而孩子竟然自己检查不出来!最让家长生气的是,下次考试时同样的错误还会发生。其实家长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成人在检查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有非常清楚的步骤,来逐步、逐项地检查,因此能够有效地检查出问题所在,在心理学上把这种智力活动称之为“智力动作”,稳定而有效的智力动作是保证完成作业迅速、准确的重要的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心理动作,而目前的普通学校教育中虽然教了学生知识,但往往还没有将这种有效、稳定的心理动作纳入训练的范围,因此,学生作业出错的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主观上不想努力,或学生不够细心,而在于他检查作业的心理动作是无章法、无组织的。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发生和有效地检查出错误。  学琴与此同理,只不过需要注意控制的方面更多,教学训练的科学研究更不够。因此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都应该耐心地首先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到底问题何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当前活动的规律,这样就会使我们采取的态度与方法更有建设性,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将问题归结为孩子主观不努力。说孩子“不用心”是一种将问题简单化,开脱家长和老师责任的做法,它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当然主观不努力的情况是有的,但这更需要我们慎重,因为如果不是孩子太疲劳的话,就是厌学,而厌学的原因就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家长的急躁情绪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当孩子频繁出现同一错误,“屡教不改”时,不少家长动辄就说“你成心作对不是?”其实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愿意让家长满足、高兴的,愿意依从家长的指导的。如果你连这一信心也没有的话,那么问题就严重到应该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帮助了。  我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这句话:“你来试试!”希望每个家长听到这句话时不要生气。试一下,就知道弹琴有多难,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耐心的教育一定会创造出良好的学琴氛围,这是健康的学琴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只要良好的学琴氛围,才会保护良好的学琴动机,才会创造愉快的学琴环境,使学琴活动在愉快、平和的心境中持续下去,最终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帖由 annete 在 2005-11-16 02:25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21 17:26:3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多好呀 ,从中受益不少,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22 10:54:45 | 只看该作者
收益多多!记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3 09:45:5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孩子学琴家长最好也跟着学,这样既可以与孩子可以交流一下体会,也可以理解孩子弹琴是多么不易。我想我每天一定要坚持练琴,哪怕仅15分钟,一则喜欢钢琴,二则就是上述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m0606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1-23 14:27:2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讲的好呀,这是我第三次看这个帖子了,真的是洗脑的呀,很受用的呀!!!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8 23:54:5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睡下了,我来学习再学习!这真是一个好帖!我在和孩子一起学琴,其中滋味相当明了!所以,当孩子在钢琴课上出现一个错误时,我会比老师更明确的知道孩子是没有读懂谱还是读懂了手做不到,如果没有和孩子一起练习,很多细节无法体会,会很容易的误会孩子不用心!关于识谱的问题,我看到这个论坛有很多好方法提供,我没有什么巧妙的办法,但我有一个很笨的办法却非常管用:抄谱。每天抄一首,不用多说多讲,如果孩子抄错了帮他数一数在几线几间,我的孩子在抄谱一个月后已经对五线谱非常明了了!现在仍然抄但已不是每天必抄了,出现新的知识点我会让他抄。很佩服annete的用心,真是个好爸爸!<font color="#006400">首先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识别音符,并迅速地调动左右手协调而准确地运动到需要弹下去的音上,并且让应该弹下去的手指头弹下去(家长可以试一下,让10个手指迅速地按一定顺序按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这时孩子还要控制每一个下去的指尖要站立起来,既不能塌也不能勾;手腕要放松但不能垮;声音要饱满,既不能虚,也不能砸;不仅如此,他还应该注意整个手掌要与键盘平行,这可不是我们平时自然的状态(自然时手是有些外翻的);问题远不止此,他还必须注意弹下去的声音的大小,进行的流畅;手指抬起来的状态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声音就会粘、拖、混;耳朵要注意听是不是音和节奏有错误,当然这还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分辨音高的能力,很多孩子是因为根本就“不辨音律”或是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注意分配能力来注意音是否错了,才不知道自己弹错了音;请家长注意,这时下一音或一串音已经开始需要他去识别出来;当然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同时要大声唱出旋律,同时还要注意心里要数拍子……。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切控制,几乎都是在一瞬间需要做的!在这一瞬间中大脑所要做出的处理之复杂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想象不到的。对此我有很深的体会!成人和孩子的进度是一样的,你不会比孩子快,但如果你在和孩子一起练琴,你会理解孩子,你会佩服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3-26 22:01:16 | 只看该作者
好好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4-6 08:37:3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的刚开始~~还没这体会呢~~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4-6 09:07:32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面对孩子的练琴,和反复出现的错误觉得不可理喻,其实正是按成人的眼光看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6-20 17:09:2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儿子学钢琴不久,昨天被老师骂了一通。手型说了好多遍,他就没改,老师认为他就是不肯改,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对的,就这样弹。老师说这样很糟糕,没法练下去。看了楼主的帖子,我觉得该好好深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15 , Processed in 0.09864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