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远方日记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04-7-21 20:31:28 | 只看该作者
/下楼的时候说:妈妈我保护你。

自我意识增强时期,需要注意引导,当孩子逆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置之不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4-7-21 21:48:50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意识增强时期,需要注意引导,当孩子逆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置之不理。
谢。
估计等孩子到了逆反的时候能把我气得吐血。

2004/7/21
和妈妈出去的时候看见了月亮,瑶瑶说:和小船一样。到了喷泉广场,妈妈问:月亮怎么跟着我们出来了?本来希望瑶瑶说:为什么阿?然后将一堆天文知识,让她对天文有所了解。瑶瑶说:月亮也想看喷泉。回来的时候,月亮可能被云挡住了,瑶瑶问:月亮呢?妈妈:月亮还在看喷泉呢。

语录:我不去爸爸那里,我要玩电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发表于 2004-7-22 08:30:57 | 只看该作者
2004/7/22
每天早上起来瑶瑶都不开心,因为她担心我离开她,
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把耳朵拿过来----这是她的一句常用语,我想借用一下。你爸爸要给你买一个游泳圈。”
瑶瑶马上高兴起来,“真的阿,我看到电视里的小朋友用游泳圈游泳,不用爸爸妈妈牵着,在深水里自己走。会有鲨鱼啵?”
“游泳池里不会有鲨鱼。”
“海里才会有鲨鱼的,到海里游泳就要爸爸妈妈牵着,要不然会很危险的,对不?”

我说:“我再上两天班就带你去买车票到爸爸那儿去”我以为错开话题,她会高兴。没想到她及时指正:
“妈妈,你的同事帮我们买到了车票不?”我昨天和外婆闲聊时说了同事会帮我买车票,不用自己去买了的事情,没想到她还记住了。
又说:“妈妈今天不去上班,陪我好不好?”
“妈妈不上班就没有钱买车票了”
“你不是说叫你同事买阿”----昏倒
“可是我还是要给车票钱给我同事阿”
最后我走的时候,还是象每天一样哇哇大哭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能平静的和我说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发表于 2004-7-22 11:57:43 | 只看该作者
一家团聚,幸福呀,这么幸福的事情,当然有诱惑性,孩子自然不愿意去别处了!
早晨出门的时候,最好不要给孩子太多交流的时间,越交流,越让孩子觉得你再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去幼儿园。不如坦然告诉他,瑶瑶,你不愿意去幼儿园,我们知道,但是,没有条件,必须去。
多余的不要说,说了也没有用。有时,孩子很会看脸色,知道说什么都没用的时候,也就自我解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发表于 2004-7-22 14:25:3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与父母争辩并非坏事
心理学家经过科学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看法:在"反抗期"中,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富有创造力和合群。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至少有以下两点益处:
  刺激孩子智力的发展
  孩子勇于与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在争论时,孩子必须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表达的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挑战父母。这无疑有利于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除此之外,通过争辩,孩子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艺术,这对儿童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帮助孩子形成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的孩子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理智的父母通常不将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法斯说,孩子与父母争辩后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辩论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因此,家长应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家长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莫以为孩子与父母争辩是对父辈的不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发表于 2004-7-22 14:32:2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三四岁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常常会听到年轻的父母抱怨孩子 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幼儿这种"闹独立",心理学上称"逆 反心理"。这是一种心理特点。不必奇怪,成人要了解幼儿逆反心理的产生原 因,从而恰当地处理问题。幼儿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产生的 幼儿的探究心理强,什么都想看、摸、碰,有时有危险性的开关、插座也去碰(他们不懂危险),好玩的玩具拆开看。家 长很恼火,就训斥、体罚孩子,家长简单、粗暴地对待幼儿探索世界的行为,引起孩子不满。
2.不尊重幼儿,导致幼儿反抗 有的父母"家长式"地管教孩子。认为对 幼儿就得严,严就是打骂,有时还挖苦、辱骂,甚至体罚孩子,孩子反抗而不 听话,
3.孩子不能忍受家长唠唠叨叨的限制 有的家长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 没完没了地嘀咕,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地限制孩子,这种"敲木鱼"式地叮咛、管 教,孩子厌烦了产生逆反心理。
4.不顾孩子的意愿,家长单方面地要求孩子,孩子产生情绪对立 有的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讲起来是为孩子好,要孩子学这学那,孩子如不感兴趣,不 想学。家长就采取"高压政策",于是与孩子情绪对立。在了解了幼儿产生逆反 心理的原因后,家长应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来改进 自己对幼儿的教育的方式和态度。
首先要与孩子平等相待,你如不尊重、不信任孩子,不是唠叨就是打骂,孩子必然把你的话当"耳边风",不愿听,心理上产生反感.其次,要恰当处理孩 子的逆反心理,要冷静分析孩子产生逆反行为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问题 (以上原因中分析过的),应该注意改进方法.有时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可采取 "冷处理";例如对孩子的逆反行为不予理睬,即使孩子哭闹也不理睬,等事情 过后再教育、诱导,不要"犟过孩子头",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得更糟。还可利用 孩子的好胜心理来激发孩子服从正确的教育,例如叫孩子自己穿衣,孩子不穿,你可说:"你一定不会自己穿吧?"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自己穿了。这 种方法用得好,不亚于正面教育,可以增强孩子自主、自强能力。最后,家长在 分析孩子逆反行为时。要尽量发现孩子言行中的"闪光点",因为逆反心理在思 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相似点,例如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有独立思考的积极倾向,我们要尊重和珍惜,不要孩子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总之,我们 要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这一现象,并慎重地采取教育、诱导,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22:25:58 | 只看该作者
〉辩论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因此,家长应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
回头我先找本演讲与口才预习一下。

〉例如叫孩子自己穿衣,孩子不穿,你可说:"你一定不会自己穿吧?"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自己穿了。
想起了jerryhao的:我打赌你不能在10分钟内吃完饭。

2004/7/22
晚上和洋洋一起猛玩了一通水,开始还小心翼翼的,后来索性不管不顾了。外婆担心她明天会感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发表于 2004-7-23 08:15:34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谢谢前车之鉴对我们孩子的关心。
2004/722
晚上,看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孩拿树叶当饼干给小蚂蚁吃,拿石头当肉骨头给小花狗吃------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小朋友好坏”“不是的,他只是在过家家”
2004/7/23
早上起来,看见我饭碗里的冬瓜皮,
“妈妈,你吃西瓜皮阿?”
“不是,是冬瓜皮”
“为什么是冬瓜皮呢?”
“因为是从冬瓜身上切下来的”
“冬瓜是长在树上的果子吗?”
“这个---这个,不是,是长在地上的”-----(经过咨询外婆,得出答案,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回答长在藤上,当时愣住了,哈哈,太不好意思了,以后要加强植物学知识)
“冬瓜是开了花就长出来的吗?”
“是的,花儿谢了就开始结果了”-----这个答案倒是很明确

过了一会儿,换了语言学话题
“娘”-----我没有反应
“妈妈,我叫你娘哎”
“哦,什么事啊?”
“娘就是妈妈的意思对不?”
“是啊”
“为什么呢??”
问的我一时语塞。。。。
还真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心里想是不是应该买一本辞海了。

“妈妈,你今天去上班,挣钱给我买冰淇淋阿?”
“是啊,今天晚上请你吃冰淇淋,不过你要是感冒了就不能吃”不知道这样回答算不算空口许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发表于 2004-7-23 08:34:52 | 只看该作者
心得体会:
1、昨天晚上看瑶瑶玩水,得出个结论:勇气是需要锻炼的。
刚开始瑶瑶很胆小,看见水要喷出来就跑,洋洋越是拉她,她就越不敢进去。后来她一个人慢慢的接近喷泉,到后来就不怕了。
2、协调孩子矛盾要用方法
昨天晚上回家后,两个小孩都要玩“涂鸦城的神奇画笔”,怎么办?前天用一人完半个小时的玩法,两个小孩都不开心。
后来我说:这样吧,洋洋出题目,瑶瑶画图,然后再由洋洋算出答案。反之,瑶瑶出题目,洋洋画,再由瑶瑶算出答案。比如:洋洋说6只猴子,7条狗,3只恐龙。瑶瑶就要按照他报的数在电脑上画出,在由洋洋报出答案。这样既解决了矛盾,又锻炼了数学能力,而且小孩子的积极性也高涨。两个小孩都做的很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04-7-24 22:18:35 | 只看该作者
2004/7/24
早上妈妈问瑶瑶几点了,瑶瑶看了钟说7点了,当时是7:10。

在外面玩回来,和潇潇赛跑,为了抢着回去玩电脑。

再次向妈妈声明:爸爸不来接我,我就不去爸爸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3:38 , Processed in 0.26647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