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孩子说:开普勒定理推断-卫星,行星,(子母星-小孩子自己定义的)离太阳近的跑得快,离太阳远的跑得慢, 我应该怎样回答好呢
2、小孩子说:说任何子母星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园形的,不可能是规则的圆形,切线的正切角为0
3、白矮星不是一个,是一组星的名称,是一个阶段的名称,太阳今后也会成为白矮星
4. 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区别: 上弦月是亮的部分朝西面, 下弦月是亮的部分朝东面, 小孩子说是自己观察出来的, 请问对不对?
5. 太阳系中只有海王星是自东向西顺时针转动,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小李今天做全面回答(比较空闲),但是不要对孩子说,让他自己回答自己,不管他的答案是怎样的,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问题,他迟早会知道答案,可贵的是探究的精神。这也就是我不赞同告诉孩子成人科学思维的原因,因为思维会被固定的很死。影响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太阳系的9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动速度和轨道,受距离太阳的远近影响。设S表示太阳,P1,P2,P3,P4,P5表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譬如说每隔一个月——行星的相继位置,开普勒的这条定律说P1SP2,P2SP3,P3SP4,P4SP5这几块面积全相等。所以行星离太阳最近时运动得最快,离太阳最远时运动得最慢。你可以解释为受太阳引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每个行星实际上也是太阳的卫星,只是名称定义的问题而已。就好象地球是行星,是太阳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是地球定义为行星,月球则定义为卫星。目前,在银河系,开普勒的这条定律都是行的通的,银河系以外难说。所以孩子的答案最重要。
2、轨道的问题是公理,是约定俗成的,不是定理。是天文学家的观测积累,银河系以外难说。
3、白矮星可以说是恒星的老年,而白矮星的产生方式有两种,一是超新星爆发,特别是质量较大的超新星爆炸后,把外部的物质炸得四处乱飞,成为超新星遗迹,而内部剩下的核若质量较小,则这个「核」便变为白矮星。另一种方式是来自行星状星云,当红巨星越来越膨胀,则它臃肿的外层很难维持,由其当它消耗完最燃料残渣时,最轻微的扰乱都可能使气体外表层松动,最后红巨星的外层气体慢慢向太空飘散在恒星周围形成「烟环」这种环称为行星状星云。太阳成为白矮星,不足为奇。
4、弦月的规律,就是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你只要记得:“上上西西,下下东东”。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下弦月:下弦月下半夜出来,在东面出来,月面朝东。这里的方向实际上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不是绝对方位。
5、在天文学上把行星自西向东的运动称为“顺行”,把自东向西的运动称为“逆行”,把行星在天空中完全停住的一刹那称为“留”。 就象金星为什么自东向西自转一样,海王星的公转也跟其他行星相反。这个问题真的好难解释,但是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大宇宙”中许多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是很多星体为什么不是观测出来而是计算出来的原因咯。
建议:不要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他自己的答案最重要,他得到答案的方法最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