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otuslea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践交流] 与宝宝对话----情景英语

[复制链接]
411#
发表于 2006-1-8 00:46:35 | 只看该作者
举目四周,99%家长是重视早期教育的,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重视但不知道如何采用恰当的方法。1%的例外就是我的两位同学。一个就是早期教育比较成功的例子,在初中以前各方面都比其他同龄人优秀,初中以后慢了下来,到最后读大学、参加工作后便与普通人无异,所以她反对早期教育,对自己的儿子完全顺其自然,她的儿子极其内向,外人都认为他得了自闭症,但她根本不担心。另一个同学小时候没有任何早期教育,中学表现中上,性格独立、开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几年后出国深造,回国后任大学教师。她自认自己生活愉快、家庭美满与早教无关,所以对女儿也是顺其自然,不刻意进行任何早期教育。我多少受她们的一些影响,对早期教育不怎么重视。似乎有些离题了。因为儿子的性格有些害羞,拒绝接受新事物,尽管他不反对我说英语,也听得懂我说的所有英语,但听不下简单的英文和较为复杂的中文故事书,大概他的理解力发展相对比较慢,所以我有些担心英文的输入会影响他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请各位妈妈、爸爸给分析分析。此帖由 smilefo 在 2006-01-08 01:06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发表于 2006-1-8 02:15:28 | 只看该作者
smilefo+2006-01-08 00:26-->引用:smilefo @ 2006-01-08 00:26 儿子现在25个多月了,中文只能说一些词;很多基本常识都不懂,如玉米、狮子;只听进非常简单的故事,如让我读每页只有一个短句子的书;所以我也放慢了英文教育的步伐。每个小孩的成长速度相差竟如此之大,看看周围的同龄小孩,大部分都能说句子,能听懂相对复杂的故事,能编简单的故事。采用杜曼教育的如田田,她真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她甚至已经能理解和表达一些大人的感情,这个跟田田的天资以及田老师的精心培育有很大关系。未采用任何早期教育方式的如小蛤蟆,也能听得懂很多较为复杂的英文故事,能流畅的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应该也和小蛤蟆的天资和蛤蟆妈妈的爱心呵护有关。我自己只听说过蒙台梭利、卡特威尔早教方法,但仅听说而已,不得任何要领。上个月上这个论坛后才知道原来还有杜曼。零碎看过一些育儿杂志,如《父母必读》、《妈咪宝宝》,还被其中应重视早期教育和不要过分重视早期教育两种观点弄糊涂了,小孩出世前还很清醒,出世以后糊里糊涂地就这么过来了。因为儿子发育得较慢,我不得不反省自己,是否自己的养育方式不当?输入太少,接触面太窄?那么这个时候英文的输入是否影响母语的发展?
<p class="MsoBodyText"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很久没上网,今天喘口气溜上来看看,很感动大家惦记着。好多帖子都想回,但是看到最后发现这个帖子是最紧要的一个,因为所涉及到的不是技术问题,更是个理念问题,所以特别想说一说。</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澄清一下,说我对蛤蟆儿从来没有任何早教方式,其实我不承认。相信这里的所有父母都不会忽视孩子的教育。我自从有了蛤蟆儿,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孩子身上,我认为这就是早教。当然每个父母所信奉的理念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罢了。我把我认同的早教蕴涵在观察孩子,支持孩子的兴趣,和她同玩同乐,共同成长当中。如果说我认同的流派,大概是蒙台索利更多一点。现在的蛤蟆儿是个快乐健康内心强大的孩子,我认为我的早教是成功的。坛子里的父母们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我觉得都会是根据自己的孩子性格特点,遵循自己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选择的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力图把孩子的自我潜力发挥到最高。任何教育方式和教育理论都是通过很多家长总结经验得来的,都会有很成功的例子来支持自己,但是影响教育成果的因素实在太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内在发展轨迹,因此教育应当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做家长的一大忌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尤其是和某个教育理论中最成功的案例相比。只要父母在孩子身上花了精力,而孩子是快乐的身心都健康的,就不要内疚。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家长都会犯错误,都会有迷惑的时候,但是有些我们认为走过的弯路对孩子的长久发展来看未必是真正没有帮助的。有些短期的焦虑可能等到五年十年之后回首,会觉得是无足轻重的问题。</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具体说到语言发展,孩子之间可能会相差很远,相信你听到过很多“贵人语迟”的说法,很多天资聪颖的人,比如爱因斯坦,都是</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岁以后才开口,他们的天资只不过是表现在不同的地方罢了。不要以孩子说话的多少来衡量你早教的成功与否。如果你认为是双语教育影响了孩子母语的发展,是有这个可能的,但是根据大量对多语养育调查数据的分析,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会随孩子的成长而消失,最终得到的是双语均衡发展的孩子(当然对于我们的环境来说,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目标,毕竟大环境太强,而我们自己又不是母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两岁的孩子听情节简单的故事是非常正常的,蛤蟆儿也一样。另外</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我不是很清楚你说的你的宝宝“</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很多基本常识都不懂,如玉米、狮子。”是什么意思。两岁的孩子应该知道多少基本常识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定有很多你的宝宝已经开始懂得了的东西,两岁的孩子的吸收性是很强的。做妈妈的该多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少用自己为孩子设定的目标或者其他孩子的长处来衡量孩子,这样对自己和孩子肯定都是鼓舞。在养育蛤蟆儿的过程中,特别感觉孩子的每项发展都有几个突进期(</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spur</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也有若干个平缓期(</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plateau</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因此有一段时间可能显得滞后或者孩子不感兴趣是非常正常的。你觉得孩子语言进步慢的同时可能某项其他的发展正在突飞猛进,希望孩子事事领先不过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罢了。但是对于语言发育,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输入+重复,无论孩子是很快反应还是充耳不闻,都在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只不过等待输出需要一些时间,和充分的耐心罢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困得一塌糊涂,有些不知所云了。乱七八糟说这么多,就是希望</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milefo</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无论选择哪种教育方式,都要更多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再耐心一些,相信自己的耕耘终会有收获的。这种宗旨是比任何教育方式的选择都重要的事情。</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3#
发表于 2006-1-8 02:32:08 | 只看该作者
smilefo+2006-01-08 00:46-->引用:smilefo @ 2006-01-08 00:46 举目四周,99%家长是重视早期教育的,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重视但不知道如何采用恰当的方法。1%的例外就是我的两位同学。一个就是早期教育比较成功的例子,在初中以前各方面都比其他同龄人优秀,初中以后慢了下来,到最后读大学、参加工作后便与普通人无异,所以她反对早期教育,对自己的儿子完全顺其自然,她的儿子极其内向,外人都认为他得了自闭症,但她根本不担心。另一个同学小时候没有任何早期教育,中学表现中上,性格独立、开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几年后出国深造,回国后任大学教师。她自认自己生活愉快、家庭美满与早教无关,所以对女儿也是顺其自然,不刻意进行任何早期教育。我多少受她们的一些影响,对早期教育不怎么重视。似乎有些离题了。因为儿子的性格有些害羞,拒绝接受新事物,尽管他不反对我说英语,也听得懂我说的所有英语,但听不下简单的英文和较为复杂的中文故事书,大概他的理解力发展相对比较慢,所以我有些担心英文的输入会影响他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请各位妈妈、爸爸给分析分析。
和蛤蟆儿的性格一样。如果他不反对你说英文,而且听得懂你说的所有英文,那么恭喜你,你的双语教育已经非常成功了。至于讲故事或者读书完全是另外的事情,因为里面涉及到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比如故事书中的内容是否和孩子的生活贴近,等等。如果孩子不能理解,只说明你给孩子选择的书不适合孩子。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生活中的交流是最直接的用处。如果生活中语言已经发挥了功能,读书只是迟早的事情。不要把读书当成孩子聪慧的硬指标。蛤蟆儿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喜欢读书,我都随她,无所谓。如果你这么看重读书的作用,而所选择的书又是孩子不能理解的,那么我建议一个办法是把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自己编成书或者是故事来给孩子讲,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相信会是个良好的开端,吸引孩子对故事和书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
发表于 2006-1-8 07:30: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蛤蟆妈为我指点迷津。仔细想想,我并不是不重视早教,而是属于重视但不知道方法的一个。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健康的成长,也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可能方法错了。我倒没有希望儿子事事领先,也没有通过比较为儿子设定目标,可能上次说得不明白的缘故。我只是不太了解小孩的发展特点,想通过观察儿子以及周围、书里、网上各个同龄小孩的发展,来更好的了解儿子的成长速度,吸收其他家长好的养育方法。蛤蟆妈妈说得对,大概我太重视读书了,所以把读书看得太重,看来应该调整一下。感谢蛤蟆妈妈的分析,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迷惑,真的希望你还有其他热心的妈妈多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发表于 2006-1-8 07:3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蛤蟆妈为我指点迷津。仔细想想,我并不是不重视早教,而是属于重视但不知道方法的一个。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健康的成长,也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可能方法错了。我倒没有希望儿子事事领先,也没有通过比较为儿子设定目标,可能上次说得不明白的缘故。我只是不太了解小孩的发展特点,想通过观察儿子以及周围、书里、网上各个同龄小孩的发展,来更好地了解儿子的成长状况,吸收其他家长好的养育方法。蛤蟆妈妈说得对,大概我太重视读书了,所以把读书看得太重,看来应该调整一下,如蛤蟆妈妈所说的,编一些与生活贴近的故事。感谢蛤蟆妈妈的分析,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也有很多迷惑,真的希望你还有其他热心的妈妈多多指导。此帖由 smilefo 在 2006-01-08 07:3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发表于 2006-1-8 07:59:53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蛤蟆妈说的, 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孩子是很清楚自己的兴趣的,象田田那样那么小就如此热爱书且一天都离不开书的孩子,我觉得是少而又少的。多数这么大的孩子不会对看书这么“静”的事情能长时间保持热情。所以我每次一般只给孩子看一本书。在选择书的时候根据她最近感兴趣的主题选择。象我家汐汐,我给她的书她感兴趣的就会自己主动看,说是汐汐的书,不感兴趣的她就统统说那是妈妈的书,有时侯还扔到地上呢。她最喜欢的书就是用她自己的照片配上文字做成的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发表于 2006-1-8 08:13:37 | 只看该作者
至于语言,我现在就有一些迷惑。儿子从出生就同时接受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输入,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当我用普通话说猴子的时候,他会用方言来反对,我只能同时用普通话和方言跟他说,它们都指猴子。因为儿子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所以经常使用哭来表达,遇到这种情况,我安慰了一下后,就设想几种他想表达的情况让他选择,他哭过以后,一般通过“是”和&quot;不是&quot;来表达,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两岁多的孩子总是用哭来表达意愿,而且有很多可以通过他会说的词来表达,但是他宁可不说,而是哭,我得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那里错了。 因为英文的输入还非常的少,所以未出现上述情况。此帖由 smilefo 在 2006-01-08 08:1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8#
发表于 2006-1-10 10:49:41 | 只看该作者
又有新问题了,先谢谢fengNwei的解答,我先用了再说,如果有哪些说得不够好的,再请蛤蟆妈妈指正。1.出差到外地。我想起有go on business这个词组,但不知道怎么用?譬如I wentto Beijing on business. I left my home city on business.对吗?2.扭伤了脚。3.枕套是pillowcase, 有枕巾、枕心的说法吗?4.有些玻璃茶几中间是可以放东西的,不知道如何称呼这个中空的部位,也不知道用什么介词?按道理是用in,但in the tea table 似乎没听过。5.扭扭腰。两手叉腰。此帖由 smilefo 在 2006-01-11 09:2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9#
发表于 2006-1-12 15:09:28 | 只看该作者
smilefo+2006-01-08 08:13-->引用:smilefo @ 2006-01-08 08:13 至于语言,我现在就有一些迷惑。儿子从出生就同时接受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输入,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如当我用普通话说猴子的时候,他会用方言来反对,我只能同时用普通话和方言跟他说,它们都指猴子。因为儿子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所以经常使用哭来表达,遇到这种情况,我安慰了一下后,就设想几种他想表达的情况让他选择,他哭过以后,一般通过“是”和&quot;不是&quot;来表达,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两岁多的孩子总是用哭来表达意愿,而且有很多可以通过他会说的词来表达,但是他宁可不说,而是哭,我得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那里错了。 因为英文的输入还非常的少,所以未出现上述情况。
真是个好妈妈。具体的情况肯定是你当妈妈的会更清楚,但是我就想安慰你一下,有的孩子语言的输出会迟一些,尤其是男孩子比男孩子稍晚一点,而且在接受多种语言环境中的孩子身上可能更普遍一点,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可是这些都会是暂时的,听说过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很晚还不会讲话,但是一讲就是成串地讲。我女儿的一个同学,两岁多了才开始说话,比你宝宝还要晚些,也像你宝宝一样,由于语言的发育迟于思维的发育,有一段时间有很强的进攻型,脾气坏,打人,等等。但是他一开口说话就经常语出惊人,常常非常“文学”,让我们大人捧腹。现在他的“语录”和“诗”都被他妈妈记下来,估计将来会出个集子呢。我觉得就是归功于他妈妈无论他是否说话,发脾气,都在大量地和他讲话,给他念书,其实在孩子的脑子里面都储存起来了。这个孩子还是单语教育的,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双语养育产生的。能想象多语言环境可能会推迟孩子输出的时间。但是应该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将来你的宝宝会是普通话、方言、英文的多语孩子。在宝宝不愿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或者觉得无法表达,很frustrated的时候,妈妈别急,抱抱孩子表示理解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他说出来就好了。用是、不是也是很好的办法啊,我觉得再耐心等一等孩子的输入满了,自然会溢出来的。孙瑞雪有句话我特别喜欢“爱就是耐心地等待”。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反思我自己,我觉得蛤蟆儿的双语接受的比较容易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对她的养育方式:她小时候我上班的时候完全是爷爷奶奶带,全部中文;而我下班了就全跟我,百分之百英文。转换得比较彻底。虽然有交叉的时间,但是我们都在一起的时候她和我的交流占主导。相比之下你的宝宝在接受普通话和方言的时候是混在一起进行的?比如一个时间一个地点有人和他讲普通话,有人讲方言?你自己对他也是同一件事情有时讲普通话有时讲方言有时讲英文?这样孩子听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输出的时候可能就更困难一些,拿不准自己该说什么。会不会因此而不愿意讲话呢?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给他建立习惯,让他明白谁对他说普通话,他也对谁说普通话;谁讲方言他对谁就讲方言。你自己最好也固定一下,至少在相同的场景说相同的事情的时候用相同的语言。孩子可能开始会抵触一点,容易先入为主地只喜欢第一个听到的语言,但是听多了自然就接受了。无论如何,相信这一段肯定会过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发表于 2006-1-12 15:17:35 | 只看该作者
smilefo+2006-01-10 10:49-->引用:smilefo @ 2006-01-10 10:49 又有新问题了,先谢谢fengNwei的解答,我先用了再说,如果有哪些说得不够好的,再请蛤蟆妈妈指正。1.出差到外地。我想起有go on business这个词组,但不知道怎么用?譬如I wentto Beijing on business. I left my home city on business.对吗?没错。 I went to beijing on business. I'm out of town on business.2.扭伤了脚。sprain my foot/ankel. (I sprained my foot when I was playing soccer.)3.枕套是pillowcase, 有枕巾、枕心的说法吗?枕巾,大概是pillow cover? 不太常用。枕芯应该就是pillow4.有些玻璃茶几中间是可以放东西的,不知道如何称呼这个中空的部位,也不知道用什么介词?按道理是用in,但in the tea table 似乎没听过。不好意思真的想象不出来是哪个部位,没有见过这种茶几。5.扭扭腰。wiggle your hips.两手叉腰。hands on hips. put your hands on your hip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35 , Processed in 0.17130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