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让孩子尽情的玩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19 12:0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width="549"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class="bigRed">让孩子在五岁前尽情地玩吧</td></tr><tr><td class="bodytext"><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34" align="center" border="0"><tr><td>目前盛行的&ldquo;早期教育&rdquo;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父母们为了得到一种替代满足、希望通过教育来消解自己的遗憾;另一方面,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ldquo;第一至上主义&rdquo;;越来越庞大的课外辅导材料市场也是成因之一。 那么,在大脑发育非常活跃的儿童时期,对孩子们进行早期教育是不是就不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育呢?汉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徐有宪教授介绍说:<em>&ldquo;最近在美国出来了这样一个科研成果。该科研成果认为:在孩子 3-6 岁的时候 ' 负责其思考和性格机能的脑神经的发育会达到最高峰。&rdquo;</em> 可是,实施早期教育是有一定的时间上的要求的。他强调说:<em>&ldquo;本来应该在上小学时教给孩子的知识,结果在他上幼儿园时就教给他了,这根本不能算是什么早期教育。&rdquo;</em> 特别是对于像听、说、读、写这些和语言能力相关的学习,只有在孩子长到 5-6 周岁的时候教他,才是和孩子的成长过程相适应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 &quot; 适期教育 &quot; 。 《好妈妈,慢慢来》一书的作者,韩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申宜真教授也对&ldquo;早期教育&rdquo;感到极为忧虑。她在临床过程中目睹的早期教育带来的危害,可以说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去年仅仅在汉城新村圣佛兰思医院,因为父母极端的养育方法所导致的前来接受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儿童就达 700 名之多,占儿童心理科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申教授认为:<em>&ldquo;在孩子 1-3 岁这个时期,他们的大脑的确在飞速地发展。但是如果因此就希望使用一些人为的手段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开发,那么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rdquo;</em>她还警告说:<em>&ldquo;在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就强迫他们学习的话,很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暴力倾向。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压力还会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损伤。&rdquo; </em>著有《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的话,首先请做一个热情的父母吧》一书的徐教授强调说:<em>&ldquo;对于父母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急躁,使孩子能够自发地学习。&rdquo;</em> 中央大学幼儿教育系的李原英教授也认为:<em>&ldquo;如今,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们没有一定的信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rdquo;</em>他说:<em>&ldquo;父母们千万不能掉进以早期教育为名,故意地造成父母们的不安感,从而试图牟取利益的各种从事教育事业的公司及其他各种机构的商业陷阱里。&rdquo; </em>汉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学系的赵守千博士说:<em>&ldquo;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观察和关心。当孩子到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做父母的非常自然地给他们以这方面的刺激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rdquo; </em>直接的体验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徐教授指出:<em>&ldquo;在儿童时期,玩就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就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学习形式。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相反强制教育则是记忆力的天敌。&rdquo; </em>申教授说:<em>&ldquo;在儿童时期,如果可以充分地发挥孩子们的好奇心的话,就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在孩子长到五岁之前,与其教教他们电脑,让他们读书,还不如让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尽情地玩耍、画画、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父母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rdquo;延世大学社会学系的韩惠清教授通过现代社会遭遇的&ldquo;动机危机&rdquo;现象,指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她还解释说:&ldquo;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动机之前,父母就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这提供那的话,以后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既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想成就什么的儿童。这是非常让人担心的。&rdquo;</em>因此,父母要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爬山、一起做游戏、一起做饭等这些日常事务和体验,向孩子们提供可以让他们感到成就感的机会。 </td></tr></table></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19 16:36: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回过了呀。  重贴一遍。     不同意标题所说。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quote1-->目前盛行的&ldquo;早期教育&rdquo;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父母们为了得到一种替代满足、希望通过教育来消解自己的遗憾;另一方面,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ldquo;第一至上主义&rdquo;;越来越庞大的课外辅导材料市场也是成因之一。
  非常正确,但推不出结论。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quote1-->可是,实施早期教育是有一定的时间上的要求的。他强调说:&ldquo;本来应该在上小学时教给孩子的知识,结果在他上幼儿园时就教给他了,这根本不能算是什么早期教育。&rdquo;
  是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宝宝奶奶带孙子的过程中发现,孙子辈硬是强很多。如果还按以往的内容教,这一代在教育上就会有吃不饱的感觉。微观研究纳米,宏观探索太空,自身研究也进入基因解密阶段,时代发展了,教育能止步不前吗。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特别是对于像听、说、读、写这些和语言能力相关的学习,只有在孩子长到5-6周岁的时候教他,才是和孩子的成长过程相适应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quot;适期教育&quot;。
<!--quote3-->  &ldquo;读、写&rdquo;稍滞后一点勉强说得过去,&ldquo;听、说&rdquo;滞后,小心带出狼孩。  实际上,语言的刺激从胎儿期就可以开始。如果是父母之间对话、父母与胎儿对话、父母为胎儿朗诵、为胎儿唱歌,这样的语言刺激有利无害。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好妈妈,慢慢来》一书的作者,韩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申宜真教授也对&ldquo;早期教育&rdquo;感到极为忧虑。她在临床过程中目睹的早期教育带来的危害,可以说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去年仅仅在汉城新村圣佛兰思医院,因为父母极端的养育方法所导致的前来接受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儿童就达700名之多,占儿童心理科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quote3-->  错误的早期后果只能证明错误的早教行不通,并不能说明正确的早教也不行。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申教授认为:&ldquo;在孩子1-3岁这个时期,他们的大脑的确在飞速地发展。但是如果因此就希望使用一些人为的手段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开发,那么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rdquo;她还警告说:&ldquo;在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就强迫他们学习的话,很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暴力倾向。同时,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压力还会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损伤。&rdquo;
<!--quote3-->  强迫学习绝对有害。但不是早教的内容,有人错误地把它当作早教,不能据此反对早教。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著有《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的话,首先请做一个热情的父母吧》一书的徐教授强调说:&ldquo;对于父母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不急躁,使孩子能够自发地学习。&rdquo;
<!--quote3-->  非常正确。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中央大学幼儿教育系的李原英教授也认为:&ldquo;如今,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们没有一定的信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rdquo;他说:&ldquo;父母们千万不能掉进以早期教育为名,故意地造成父母们的不安感,从而试图牟取利益的各种从事教育事业的公司及其他各种机构的商业陷阱里。&rdquo; 汉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学系的赵守千博士说:&ldquo;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观察和关心。当孩子到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做父母的非常自然地给他们以这方面的刺激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rdquo;
<!--quote3-->  如果这些机构真正研究出了成果,证明是有益于孩子的,那么取得合法利益无可厚非。不能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商业。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直接的体验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徐教授指出:&ldquo;在儿童时期,玩就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就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学习形式。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相反强制教育则是记忆力的天敌。&rdquo;
<!--quote3-->  早教也是直接体验的一种形式,早教是更系统、更科学、更集中地体验。
宸儿+2005-10-19 12:07-->引用:宸儿 @ 2005-10-19 12:07 <!--quote1-->申教授说:&ldquo;在儿童时期,如果可以充分地发挥孩子们的好奇心的话,就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孩子。在孩子长到五岁之前,与其教教他们电脑,让他们读书,还不如让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尽情地玩耍、画画、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父母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rdquo;延世大学社会学系的韩惠清教授通过现代社会遭遇的&ldquo;动机危机&rdquo;现象,指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她还解释说:&ldquo;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动机之前,父母就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这提供那的话,以后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既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想成就什么的儿童。这是非常让人担心的。&rdquo;因此,父母要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爬山、一起做游戏、一起做饭等这些日常事务和体验,向孩子们提供可以让他们感到成就感的机会。
<!--quote3-->  看不出电脑、读书这两项与玩耍、画画、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相比,到底有哪点不乖,值得如此挞伐。  真希望教授、专家们不要用那些拗口的名词术语和转了七八十道弯的长句子来绕人。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早教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不矛盾,问题出在强迫孩子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出在家长的心态上。对孩子来说,学习就是游戏,即使是现在诟病的读书、识字这样的形式,只要合孩子胃口,就是快乐的游戏。我的宝宝就曾哭着喊着要学习,慢了都不行,还硬是把学习当作游戏了。  早教,应该使孩子轻松学到适合年龄段的一切知识技能,要让孩子轻松学,家长、老师就少不了劳心费力。  让孩子放任自流,家长、老师轻松了,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孩子将来真的快乐吗?<!--editpos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19 17:07:42 | 只看该作者
<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span>替代满足,第一至上主义</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社会性问题,我们的福利制度还不能保障生活所需,所以,孩子必须要比父母强,必须要在同类中出色。</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em><span>在孩子</span></em><em><span> 3-6 </span></em><em><span>岁的时候</span></em><em><span> ' </span></em><em><span>负责其思考和性格机能的脑神经的发育会达到最高峰。</span></em><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不会是</span><span>3</span><span>岁前教育无用吧,家庭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使孩子接受的慢,但父母已经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很多有益的经验。</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em><span>本来应该在上小学时教给孩子的知识,结果在他上幼儿园时就教给他了,这根本不能算是什么早期教育</span></em><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怎么不算,只不过是教材没有更好的选择罢了,你说不算就不算了,搞一套合适的出来学习一下啦。</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span>对于像听、说、读、写这些和语言能力相关的学习,只有在孩子长到</span><span> 5-6 </span><span>周岁的时候教他</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片面,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是最原始的听、说、思维的训练,父母的语言交流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就非常强,这是亲身体会呀。</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span>占儿童心理科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只能说他们的方法太粗暴造成的。</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em><span>很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暴力倾向</span></em><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 <p class="MsoNormal"><span>不就是情商吗,这我懂。</span><span></span> <p class="MsoNormal"><span>
</span><span>宸儿</span><span>+2005-10-19 12:07-->引用:</span><span>宸儿</span><span> @ 2005-10-19 12:07 </span><span></span><em><span>父母们没有一定的信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span></em><span></span> <p class="MsoNormal"><p class="MsoNormal"><span>
</span><p class="MsoNormal"><span></span> <p class="MsoNormal"><span>这个取决于父母的素质!</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19 17:08: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首贴和edu曾经的帖子一样,都是针对早教中不正常的现象而言的。<span class="normalname"><font color=\"#000000\" size=\"3\">hq1966说的真正的早教只是理想化的,家长心中所求各异,实践中又能有多少人能把握早教的尺度,合理帮助孩子成长呢,况且早教的概念也从没搞定过。</span>此帖由 zgl 在 2005-10-19 17:0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32 , Processed in 0.11687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